「雪容融」設計團隊與媒體見面

2020-12-23 中國日報網

本報9月19日訊(記者張丹)今天,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北京2022年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設計團隊媒體見面會,吉林藝術學院校長、吉祥物設計團隊總體負責人郭春方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9月17日,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吉祥物發布會上,由吉林藝術學院校長郭春方教授帶領團隊設計創作的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如約與觀眾見面。「雪容融」的成功,不僅是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團隊的成果,同時向全中國、全世界展現了吉林冰雪文化厚重的人文積澱,印證著當代吉林文化的創新力與凝聚力,更展示了新時代吉林人在文化振興發展路上的活力。

郭春方說:「從2018年9月21日到2019年9月17日,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團隊的每一位成員晝夜奮戰,終於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回顧難忘的創作歷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後的撥雲見日。在一年前召開冬奧會吉祥物徵集吉藝專場宣講活動之後,開始進行校內部署、徵集設計作品,一個月後,我們向冬奧組委遞交了101件作品。感到欣慰的是,在全球徵集的近6000件作品中,吉藝有2件作品進入前10名,其中名為『吉祥如意』的中國結、中國燈籠形象位列三甲,並進入下一輪的修改。」

在設計方案確定後,團隊又收到冬奧組委考察模型製作的新任務,為消除洩密風險,團隊自行完成了模型製作。

8月21日,北京冬奧組委正式通知設計方案被採納。如今,「雪容融」已與觀眾見面。這不僅是一個結果,更是一個開始,吉藝團隊會在新徵程上繼續努力前進。

來源:吉林日報

相關焦點

  • 「雪容融」設計團隊:校長成立18人小組,與奧運會親密接觸
    【對話「雪容融」設計創作團隊】澎湃新聞: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團隊的基本情況嗎?澎湃新聞:在籌備「雪容融」設計創作過程中,大家做了哪些工作?「雪容融」設計創作團隊:首先,團隊負責任人在吉祥物形象整體設計方向上把關,確立幾個設計方向。
  • 探訪北京2022年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設計團隊(6)
    新華社照片,長春,2019年9月26日(體育)(2)探訪北京2022年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設計團隊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正式發布。近日,記者來到吉林省長春市吉林藝術學院,探訪「雪容融」創作團隊,了解作品誕生的過程。2019年1月21日,吉林藝術學院接到北京冬奧組委通知,該校大三學生薑宇帆設計的中國燈籠形象吉祥物從全球徵集的近600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進入前十名。1月25日,學院校長郭春方成立了「吉藝1·25冬奧吉祥物項目組」專職負責設計工作。
  • 揭秘冰墩墩、雪容融背後的故事
    廣美設計團隊在冰殼裡做了許多嘗試,有鹿、虎、兔子,考慮到冬奧會正值春節,他們還設計了元宵、餃子等等。出於保密需要,每次遞交修改方案,都需要團隊成員從廣州「人肉快遞」到北京冬奧組委,有的成員往返北京近20次,有時為了提升效率,還要當天往返。廣美設計團隊負責人、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曹雪笑言,這7個月來京的次數已經超過他整個上半生來京的次數。
  • 「冰墩墩」「雪容融」亮相延慶
    原標題:「冰墩墩」「雪容融」亮相延慶  近日,在京張高鐵延慶站前草坪和延慶區東關環島西南角迎來了兩對「貴賓」,高1.6米的「冰墩墩」「雪容融」吉祥物景觀小品以敦厚乖巧、萌態可鞠形象亮相,盡顯冬奧特色。  2022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
  • 點亮紅燈籠 北京冬帕運吉祥物"雪容融"的創作故事
    圖為2022年北京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北京冬奧組委 供圖??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題:點亮紅燈籠——北京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的創作故事新華社記者姬燁 汪湧 王夢與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不同的是,北京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的燈籠造型,一開始就有一個較為清晰的創意。
  • 「冰墩墩」「雪容融」設計者:吉祥物融合科技 點亮夢想
    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將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體現了冬季冰雪運動和現代科技特點。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以燈籠為原型,以「中國紅」為主色調,渲染了2022年中國春節的節日氣氛,身體發出光芒,寓意著點亮夢想。發布儀式後,「冰墩墩」設計者、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曹雪以及「雪容融」設計者、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金巍解釋了兩個吉祥物的設計理念。
  • 雪容融吉祥物介紹
    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叫雪容融( 英文名字:Shuey Rhon Rhon)這個名字有著特殊的寓意:雪——象徵潔白、美麗,是冰雪運動的特點。容融——意喻包容、寬容,交流互鑑;同時還包含了融合、溫暖,相知相融的喻意。
  • 「十一」景觀布置,延慶請來「冰墩墩」「雪容融」
    近日,在京張高鐵延慶站前草坪和延慶區東關環島西南角迎來了兩對「貴賓」,高1.6米的「冰墩墩」「雪容融」吉祥物景觀小品以敦厚乖巧、萌態可掬形象亮相,盡顯冬奧特色。2022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象徵著冬奧會運動員強壯的身體、堅韌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奧林匹克精神。北京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以燈籠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表達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鑑、和諧發展的理念,體現了冬帕運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和激勵世界的冬帕運會理念。
  • 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形象寓意設計理念(4)
    「冰墩墩」「雪容融」亮相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吉祥物發布儀式在北京首鋼園區國家冬季運動訓練中心冰球館舉行。隨後,蔡奇和河北省省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許勤,中國殘聯主席、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張海迪以及殘疾人運動員和冰雪少年代表,一起揭開了北京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的面紗。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冰,象徵純潔、堅強,是冬奧會的特點。
  • 冰墩墩、雪容融來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吉祥物揭曉
    2019年9月17日,首鋼冰球館,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正式發布。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Bing Dwen Dwen),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
  • 學生如何寫劇本:《冰墩墩和雪容融在圖書館裡的新故事》改寫
    【雪容融出現在圖書館的門口】冰墩墩:對不起,請出示您的證件。雪容融:我叫雪容融,是一個燈籠。我想進去讀書可以嗎?冰墩墩:當然可以。不過圖書館裡嚴禁明火。你那一團火苗是怎麼回事?你可以熄火了再進。雪容融(一臉的著急):不行不行,那是我的心臟,我可不能讓它熄滅啊! 冰墩墩(無奈地擺擺手):那就沒有辦法了。」【雪容融一臉的失望,猶豫了一會,張了張口,可是沒再說話,轉身離開了。】
  • 《再向虎山行》歐陽雪和容融:今生只為愛而活
    歐陽雪,上海黑幫老大的遺孀,年紀輕輕就當了幫派掌門,看慣了江湖伎倆,恩怨仇殺,卻因為一次意外的邂逅,愛上了容家的少爺——容寬。也許緣分就是這麼奇妙,對於武功高強,精明能幹,美麗高傲,有錢有勢的歐陽雪來說,多少男人哭著喊著想要拜倒在她的腳下,都被她拒之門外。卻被這個一名不文的「鄉巴佬」打動了芳心。
  • 2019 年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發布:5G 元年、誇誇群、冰墩墩 / 雪容...
    IT之家12月13日消息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作為「漢語盤點2019」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本次發布的十大新詞語依次是:夜經濟、5G元年、極限施壓、止暴制亂、接訴即辦、誇誇群、基層減負年、冰墩墩/雪容融、殺豬盤、鄉字號/土字號。
  • 冰墩墩雪容融回家啦!北京冬奧會展示品完成月球之旅
    與此同時,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還搭載了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國際帕運委會會旗一面、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各一面、會徽兩對、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手辦一對、吉祥物徽章兩對。冬奧展示品的月球之旅,增加了北京冬奧會的科技感和獨特性,也創造了奧林匹克文化與航天科技融合創新的典範。
  • ...感謝同濟團隊為容東片區建築設計、規劃建設作出的突出貢獻
    雄安新區管委會向我校發來感謝信,感謝同濟團隊為容東片區建築設計、規劃建設作出的突出貢獻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01-06
  • 換季小助手,片仔癀雪肌雪融霜溫和無負擔,讓肌膚自帶亮白濾鏡
    換季小助手,片仔癀雪肌雪融霜溫和無負擔,讓肌膚自帶亮白濾鏡所謂一白遮百醜,作為一個需要白到發光小仙女,除了防曬做到位以外,美白類的護膚品也是必不可少的,最近發現了一款良心國貨便宜大碗又好用片仔癀雪肌雪融霜,這個品牌不用我多介紹了吧
  • 你好,我是黃埔融媒體中心,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今天,黃埔融媒體中心正式運行,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建設廣州領先、全國一流的黃埔特色融媒體平臺,這標誌著我區新聞輿論工作站在新起點,開啟新篇章。肖昆華/攝去年底,我區啟動黃埔區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並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今年6月25日,黃埔融媒體中心獲批成為廣州市首批區級融媒體中心。目前,黃埔融媒體中心正在構建起覆蓋「報刊網端微屏」的全媒體矩陣,覆蓋用戶超過150萬。
  • 《暮白首》墨幻與容嫿見面,重影特效有些隨意,但鏡頭運用巧妙
    由任海曜執導、韓佩貞和劉婭等編劇的古裝武俠劇《暮白首》正在流媒體播出,該劇由任嘉倫和張慧雯領銜主演、李藝彤和郭昊鈞聯合主演,目前更新至第20集。最新的劇情中,林敬和容嫿為解除龍吟城困境,便一同前往龍吟城。梅嬰為了掌握自己的命運,向容靖灃透露林敬的真實身份是那嵐嶽。
  • 用融媒體方式打開新聞採訪寫作的新時空——評《融媒體時代新聞...
    在新聞學教育中存在著一種矛盾,業界理論功底較弱,學界實踐經驗較弱,而《融媒體時代新聞採訪與寫作》這本書的作者中,袁豐雪教授和張成良教授在業界工作多年,有著豐富的新聞採編實踐經驗,仇玲博士和周海寧博士在學界耕耘數載,成果頗豐,且張成良教授在融媒體研究領域著有《融媒體傳播論》等前沿成果,認為融媒體所建構的非線性時空關係,正逐漸延展到整體的社會生態環境。
  • 「新昆蟲記:基於AR技術的青少年科普融媒體出版項目」:
    新昆蟲記項目包括「新昆蟲記」APP、「新昆蟲記」微信公眾號(蟲兒夢)、《新昆蟲記》系列融媒體出版物等,面向全國推廣應用。  其中,《新昆蟲記》系列融媒體出版物由中國昆蟲學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科院動物進化與系統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潤志主編,目前已推出第一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