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上經典」走進王碩的大提琴之夜

2020-12-17 光明日報

6月22日晚,山東大學音樂廳座無虛席,當大提琴優美的旋律響起時,山東大學藝術學院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王碩,將現場聽眾帶進了大提琴之夜。渾厚豐滿、細膩動人的大提琴樂曲直抵聽眾內心,讓大家感受到了大提琴的魅力。當晚的大提琴之夜既是王碩的,也是聽眾的。

音樂會上半場,以貝多芬《F大調大提琴變奏曲》拉開序幕。王碩通過大提琴深沉動人的優美旋律將作品細膩精緻、輕快活潑的藝術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每一次運弓,每一個音符的跳動,都恰到好處地將作品的音樂性和技巧性完美地融為一體。隨後又演奏了我國著名女作曲家劉莊以新疆民歌《頁裡麥》為主題二度創作的《浪漫曲》。在王碩渾厚豐滿、流暢悠揚的琴聲裡,所展示的面對憂傷痛苦依然嚮往和追求美好未來的情懷,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

下半場,王碩為聽眾呈現的是俄國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的《大提琴奏鳴曲》。這部具有俄國特色,「史上最深情的大提琴奏鳴曲」,被王碩演奏得極富張力。透過旋律線條的自然流動和精湛嫻熟的技巧,強烈表現出作品深沉浪漫的特徵,為聽眾獻上了一份精神大餐。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全場聽眾起立鼓掌喝彩。

王碩現任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大提琴專業教師,中國音協大提琴學會會員,文化部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藝術顧問,山東大提琴學會理事,曾師從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大提琴學會主席俞明青教授。近幾年赴美國、法國、俄羅斯、韓國、摩納哥等國家訪問演出。曾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流學習。在國內外多次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和室內樂音樂會,並多次擔任國內各項器樂比賽與音樂考級評委。曾獲國際管弦樂大賽金獎,天宮音樂金獎,齊魯器樂大賽一等獎,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光明融媒記者李慧)

相關焦點

  • 王碩舉辦大提琴獨奏音樂會 精彩演繹中外名曲
    6月22日,由山東大學藝術學院主辦的「王碩大提琴獨奏音樂會」在山東大學音樂廳精彩上演。當晚的音樂會座無虛席,上半場,王碩首先為大家演奏了貝多芬的《F大調大提琴變奏曲》。這是一首貝多芬根據莫扎特《魔笛》片段寫成的變奏曲。
  • 走近大提琴 邂逅室內樂
    圖片說明:11月25日,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大提琴教師王碩及其學生正在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上大提琴與室內樂欣賞課。圖片說明:11月25日,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大提琴教師王碩正在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上大提琴與室內樂欣賞課。
  • 馬友友的傾城之戀:我們是大提琴上的弦和弓
    而他的愛情也如他的大提琴曲一樣,如天籟,充滿夢幻般的色彩……「一吻之賭」痛失初戀馬友友出生於音樂世家:父親是音樂教育家,母親是歌唱家。4歲時,父親把他領到了大提琴面前,把巴赫的樂譜交給他。馬友友對音樂的痴迷讓人吃驚:兩年時間,他練琴的地板上居然被壓出了一片坑凹。
  • 以大提琴之名, 共赴《人文天地》之約---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媚 以大提琴的名義,以古典音樂的名義,我們共赴《人文天地》之約。在《人文天地》出刊1000期暨旗下「搞文藝」公眾號上線一周年之際,深圳特區報《人文天地》編輯部將與深圳交響樂團聯袂打造一場高水準的交響音樂會:深圳特區報《人文天地》之夜——大提「情」 交響音樂會,回饋新老讀者四年多來的陪伴與支持。
  • 經典重現人間,14首無比優美的大提琴浪漫曲
    他建立在傳統和聲基礎上的細膩優美的音樂,總是帶給人們意想不到的活力,作有歌劇、戲劇配樂、管弦樂、室內樂、鋼琴、合唱等大量作品流傳後世。《夢後》出自他的人聲與鋼琴的聲樂曲,這首作品是根據布西納的譯詞(原詩作者佚名)譜曲的。詩中描寫了睡夢中見到愛人溫柔面容的情景,大意是:「你呼喚我離開這大地,跟你一起走向光明。可惜好夢被驚擾,留下一片惆悵。回來吧,明朗的夜、神秘的夜!」
  • 如酒般醇香的歲月之音,音響發燒友最愛的8首經典大提琴音樂
    大提琴的演奏,仿佛是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在靜靜的訴說著他的故事。細細地品味吧,這如酒般醇香的歲月之音。由大提琴家艾吉.瓦班和享譽國際的跨界鋼琴巨匠愛爾.克萊衛共同合作演繹,醇美大提琴與珠玉鋼琴交織出溫馨、典雅、寧靜的氣息,天堂在我的懷裡,如題。 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天鵝 《天鵝》是我們熟悉並為之感動的優雅、溫柔的大提琴曲,它出自聖桑的管弦樂《動物狂歡節》。
  • 大提琴出租_匠心樂器
    大提琴出租,匠心樂器,當靈魂躺臥在那片青草地上時,世界的豐盛,遠超出能言的範圍。大提琴出租, 大提琴有百餘年的發展歷程,產生了一套科學研究的教學體系(後原文中有詳解)和彈奏方式 。違反了這種便是違反了自然法則。教材內容中間的對接、技術性的由淺入深都必須這一管理體系和科學研究的方式 來支撐點。
  • 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張集老師帶你了解大提琴
    張集老師:大提琴和其他弓弦樂器一樣,我認為最難攻克的就是右手的運弓和發音,弓與弦的摩擦就好比是歌唱家的聲帶,每位歌唱家的聲音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拉琴也是一樣。同樣的一把琴在不同人的手裡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和音色,如何才能把琴的聲音和音色發揮出來,是需要長時間的基本功練習和自己用耳朵聽自己的聲音,要自己去給自己提要求。
  • 對大提琴琴碼的探索
    七、第六項試驗-----在琴碼腳下墊薄矽膠片: 在琴碼腳下墊上1毫米厚的矽膠片: 普檔大提琴:高、中、低音都音色略好些,但音量大減,高把位有點發悶。
  • 樂器皇后小提琴與大提琴,你知道還有中提琴嗎?
    隨著我們時代的發展,現在學習小提琴好和大提琴的越來越多。走在街上,看見孩子或是青年背著大提琴小提琴行走,變得越來越普通。它們的聲音也是真的柔美動人,好聽的。其實還有中提琴的存在。那麼你對它們了解多少呢?小提琴屬於擦奏弦鳴樂器。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的、用於現代管弦樂隊的弓弦樂器。
  • 優雅的大提琴
    原標題:優雅的大提琴藍寶石別墅女兒班上連她在內有三個會拉大提琴的孩子,都是女孩。我去接她放學時見過其中一個跟她比較要好的,是個皮膚黑黝黝的女孩子,個頭比她還要高些。另一個雖沒見過,我卻為她買過東西,原因令人哭笑不得:樂隊練習的時候女兒熱心幫她調弦,卻把琴弦弄斷了,買一根這樣的弦要800元,孩子平時書包裡一直放著200元備用,一般她幾個月也用不到,這下卻只夠付個賠償的定金了。回來跟我又要了600元準備第二天去賠給人家,但第二天那位同學卻把原先的200元也還給了她,說跟家裡匯報過了,不用賠,那根弦本來也要換了。
  • 露露講大提琴:關於大提琴保養,須知曉的2個要點
    我是善解人意,兢兢業業又能言善辯的小編露露,一個大提琴狂熱者,會經常性的和大家探討關於大提琴的一切,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大提琴保養,須知曉的2個要點。大提琴、鋼琴和小提琴被稱為三大西方獨奏樂器,被譽為「樂器王子」。大提琴以其溫暖而豐富的音色而聞名,它可以扮演各種角色:有時它會加入低音陣營,低聲發出沉重的嘆息。有時中間兩根弦在節奏中起著關鍵作用。整個大提琴組演奏了一首美妙的旋律,使交響樂團中的其他樂器相形見絀。
  • 大提琴音位的掌握
    對於並非天生對音樂的音很敏感的兒童、青少年、或者成人,學大提琴,開始很長一段讓老師教入門可能很懵,很被動。有音樂天賦的人學琴,他的入門多半是靠耳朵聽的,耳朵是一個很好的天資。在學大提琴的音位時,直接就靠耳朵聽出來是什麼音了,不用想那麼多不明白的為什麼。而對音樂的樂音絲毫沒有判別能力的人,硬要去掌握,確實是屬於非得被「趕鴨子上架」了,這樣,有的人就想自己一輩子也不學音樂,或者是有的只開個頭,便放棄不學了。在樂音方面沒有異稟的人,喜愛音樂,或者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學學音樂,也是可行的。
  • 15首絕美大提琴曲,體驗15種大師風情
    身為當今古典樂界最暢銷、最受歡迎的音樂家,大提琴家馬友友不斷尋求與聽眾建立思想交流的新方式,以及自身在藝術成長上的熱切渴求,不僅展現了他多面向的音樂生涯,也帶領著樂迷們探索古典音樂的更多可能性。正值他的 65歲生日之際我們一起來回顧下馬友友演奏的 15首 大提琴作品體驗15種大師風情1.巴赫《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在各個演出上,馬友友都會演奏巴赫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就算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把六首完整拉完,其中第一號的前奏曲一定是馬友友經常演奏的曲目
  • 關於大提琴的魔障
    記得當初用的Sony,具體型號記不太清了,滬上福州路附近,產地卻是馬來西亞,杜比降噪的效果不錯,最喜歡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演奏當然是杜普蕾。音樂嘛,不僅僅是耳朵在聽,聽的就是某種觸動靈魂的感覺,大提琴亦然,它本身就是有靈魂的樂器。其實像杜普蕾就是為大提琴而生的,五歲學琴,十七歲成名,二十八歲患病,不再公開演出,承受病痛煎熬直到四十二歲去世。
  • 大提琴能用鼻子演奏?他左手骨折,改用鼻子拉大提琴,還開演奏會
    知名大提琴家,張正杰,7月在維也納騎單車時發生車禍,左手骨折,經過4個多月復健,雖然還有點腫脹,不過他持續練習,還決定改用鼻子按弦,將在12月初站上舞臺演奏。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右手拉弓,臉部用鼻子緊壓琴弦,知名大提琴家張正杰,努力拉完曲子的最後旋律,一旁伴奏的是鋼琴家太太「謝婉玲」,今年9月在臺灣中山堂演奏時 ,張正杰的左手還沒完全恢復
  • 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講述他和大提琴的故事
    編者按:對於喜歡文藝的朋友們來說,在家「宅」久了,不能走進大劇院、博物館、美術館近距離欣賞藝術作品,真是小小的遺憾。高科技的發展,讓我們改在「雲端」上網欣賞藝術作品,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看祖國大江南北已經春暖花開。
  • 在泉州 活躍著一群熱愛小提琴、大提琴的年輕人(組圖)
    ­  小提琴是一種擦奏弦鳴樂器。它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是現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現代小提琴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製作本身是一門精緻的工藝技術。它的發音近似人聲,適於表現溫柔、熱烈、輕快、輝煌以至最富於戲劇性的強烈感情,既可以合奏,又可以進行獨奏。
  • 大提琴的左手力,怎樣恰到好處、如何掌握力度
    談大提琴的左手力演奏大提琴作品,首先就是要求用準確的把位和靈活的指法把樂譜中的音符、節奏等再現出來。這方面的任務主要是由左手完成的。從形式上看,左手的技巧(如音準、速度、節奏、換把、和弦、揉弦等)複雜多樣,難度也較高。
  • 《低音大提琴》中國版:壓垮潦倒藝術男的稻草
    回過神來,身為低音大提琴手的他,醒悟到這理想生活的可望不可及,又神經質地加快手臂擺幅,把鞋刷使得如琴弓一般,將怨念傾瀉在舞臺中後部矗立著的那部低音大提琴上,「拉拉拉拉拉,說得好聽我幹的是藝術,實際上根本是體力活!」這齣一人一琴演繹的獨白,讓觀眾在九十分鐘之內屢屢乍喜還驚又欲哭無淚,剛剛生出一點自憐又被扼殺在自我戳穿的把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