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鎮汙水治理成效顯著

2020-12-25 騰訊網

12月23日,記者從白洋澱上遊水汙染防治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鎮汙水治理和農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2020年1至11月,11個國省考斷面實際水質情況優於Ⅲ類比例81.8%,劣Ⅴ類為0。2018年至2020年,我市地下水水源地均達到地下水Ⅲ類,王快水庫和西大洋水庫水源地水質均達到了地表水Ⅱ類,全部符合國家飲用水源地水質要求。累計完成796個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完成率108%,4245個村莊生活汙水得到有效管控,完成率100%。

李昂 攝

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關於地表水,我市共有國省考斷面11個,2018年至2020年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2018年,11個國省考斷面全年水質目標優於Ⅲ類比例54.5%,劣Ⅴ類比例36.4%。實際水質情況為優於Ⅲ類比例54.5%,劣Ⅴ類比例9.1%,完成全年水質目標。2019年11個國省考斷面全年水質目標優於Ⅲ類比例45.5%,劣Ⅴ類比例45.5%。實際水質情況為優於Ⅲ類比例63.6%,劣Ⅴ類為0,完成全年水質目標。關於飲用水水源,我市共有7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其中市級水源地3個,分別是一畝泉地下水水源地、西大洋水庫地表水水源地、王快水庫地表水水源地;縣級市水源地4個,分別是涿州城區地下水水源地、涿州泗各莊地下水水源地、安國地下水水源地、高碑店地下水水源地。2018年至2020年,我市地下水水源地均達到地下水Ⅲ類;王快水庫和西大洋水庫水源地水質均達到了地表水Ⅱ類。全部符合國家飲用水源地水質要求,達到了省考核目標。

按照省白洋澱治理統一安排部署,2019年我市完成了汙水處理廠新建擴容、汙水處理廠提標、城鎮雨汙分流及管網建設、企業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納汙坑塘及黑臭水體整治、河道綜合整治、農業面源及畜禽汙染防治等方面的64個白洋澱上遊重點治理項目,總投資52億元。今年正在實施總投資58億元的59個白洋澱上遊重點治理項目,目前已有51個項目完工,7個開工在建,前期1個(仙人橋溼地項目)。

與此同時,我市在城鎮汙水治理方面成效顯著。新建一批鄉鎮、園區汙水廠,擴建一批老的縣城汙水廠,完成剩餘汙水廠提標改造,到今年年底,全市汙水處理能力將達到175萬噸/日,比2015年增加46%。2019年按照河北省《大清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再次啟動提標,29座於當年完成,比標準完成時限提前一年,出水水質提高了2個類別,剩餘今年全部完成提標。全面推進城鎮雨汙分流,嚴格控制上遊城鎮面源汙染,2019年保定市主城區、蠡縣、滿城區等沿河重點城區主幹道路初步完成雨汙分流;今年,徐水區、清苑區、高陽縣、高碑店市、定興縣、涿州市、安國市、望都縣、順平縣等14個縣(市、區)城區計劃開展排水管網雨汙分流改造,總計213公裡。推進各縣(市、區)在確保完成今年雨汙分流任務的基礎上,把明年、後年的任務全部歸到今年,確保今年全部啟動,2021年汛期前,除阜平縣、淶源縣兩個全山區縣,其他各縣(市、區)主城區工程全面完成。為防治城市面源汙染,結合海綿城市建設,保定市排水總公司已編制完成保定市排水與汙水專項規劃,保定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編制印發《保定市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整治,截至2019年底,一畝泉河、護城河、清水河、府河、黃花溝、瀑河、金線河、侯河、環堤河9條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全部完成,達到《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的任務要求。

農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進展順利。投入4.81億元購買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清掃清運服務,環雄安管控區和主要入澱河流兩側村莊全部納入了城鄉一體化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全力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結合農村改廁工作,以主城區城中村、入澱河流傍河村為重點,加緊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管控,截至今年11月底累計完成796個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完成率108%,4245個村莊生活汙水得到有效管控,完成率100%。通過以上措施,主要入澱河流兩側基本實現了消滅「傍水」農村汙水、垃圾直排入河亂象,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清苑區、滿城區、曲陽縣等7個縣(市、區)完成了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配建配建率100%。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印發了文件明確要求「入澱河流幹流河道管理範圍外延15米內嚴禁使用化肥、農藥」,並印製相應宣傳標識牌600餘塊、明白紙30000餘張。

李昂 攝

答記者問

問:請問在工業汙水治理方面,我市重點做了哪些工作?

答:在工業汙水治理方面:一是推廣先進清潔生產技術。造紙、印染、製革、氮肥等重點涉水行業123家企業進行清潔化改造,從源頭上減少汙染物排放。二是推進工業園區汙水集中處理。21個省級以上涉水工業園區,全部建成獨立的汙水集中處理設施,或依託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實現汙水集中處理。涉及的23座汙水處理廠中,都已經安裝在線監測設施、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出水全部達到地表水Ⅳ類。三是加強重點涉水企業監管。我市重點涉水企業全部納入重點排汙單位管理,具備條件的全部安裝廢水汙染物在線監測設施,並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實現對排汙單位的實時管控,截至目前已有545家(含汙水處理廠)完成在線監測安裝聯網。四是開展「碧水2020」環境執法專項行動。針對涉水工業企業、汙水處理廠等水環境重點部位,對水洗、腸衣加工、印染、石雕、羽絨加工集中的縣區開展「解剖式」執法檢查,出動執法人員6839人次,檢查企業(點位)2643家,發現問題數242個,其中,立行立改205個、移交當地政府28個、立案處罰9個、移交公安機關1個,有力打擊震懾水環境違法行為。

問:白洋澱的保護成為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我市做了哪些工作?

答:雄安新區設立以來,我市開展以河道垃圾、非法排汙、涉河違障違建、非法採砂整治為主要內容的河湖清理行動。4年來累計清除各類垃圾1025萬方,拆除違障違建1232處,封堵各類非法排汙口1785個,取締非法採砂場105處,設立和更新各類警示牌、標誌牌11095個。其中,2020年5月集中開展「清河補水」專項行動以來,通過疏浚河道、平整河槽、規整堤岸恢復河道形態,改善河道過流條件。截至目前共動用機械設備9392臺次,人員54700餘人次;累計清理垃圾1635處,17.9萬方;清理廢土棄渣334處,19.1萬方;整治河道193公裡,動土330萬方;清除樹障10708畝;啟動流域治理項目33處,安裝警示標示牌1117處。同時,今年以來繼續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截至11月底,全市自查發現和上級交辦河湖「清四亂」問題3172處,已整改完成3162處,完成率99.7%。其中,「亂佔」597處,完成597處,完成率100%;「亂堆」2355處,完成2347處,完成率99.66%;「亂建」198處,完成196處,完成率99%;「亂採」22處,完成22處,完成率100%。剩餘10處未完成整改,分別為「亂堆」8處,「亂建」2處,正在加緊整改中。同時,我市加強入河排汙口監管,落實各級河湖長「認河、巡河、治河、護河」職責,將入河排汙口管理納入河長制的有效管理體制。開展白洋澱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排查入河排水口1005個,溯源點位1761個,最終保留入河排汙口73個,現已全部完成登記審批手續,正在推進在線監測設施建設和標誌牌設立,目前這些入河排汙口水質已經全部達到了地表水Ⅳ類。

問:目前在水汙染治理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還要重點做些什麼?

答:目前我市水汙染治理方面,主要問題是城市雨汙分流、汙水處理和排澇能力存在短板,降雨期間雨汙混流入河,導致河道水質短時間內變差。雖然我市採取截汙導排、應急處理等措施,但治標不治本。特別是面對今年降雨偏多的氣象形勢,形成截不住、導不完、治不及的不利局面,造成今年汛期府河水質波動較大。

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五個結合。把白洋澱上遊流域治理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相結合,與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全域旅遊相結合,與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相結合,與開展「三創四建」活動相結合,與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品質生活之城相結合。二是開展五項回頭看。對入澱河流兩側散亂汙企業整治進行回頭看;對汙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穩定運行進行回頭看;對河湖「清四亂」,包括礦山治理、山體修復、濫採河砂等問題進行回頭看;對所有涉白洋澱治理工程進行回頭看;對入澱河流兩側畜禽養殖等面源汙染進行回頭看,確保所有工作落地落實。三是打好五場攻堅硬仗。全流域汙染治理攻堅硬仗,雨汙分流工程攻堅硬仗,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攻堅硬仗,生態修復攻堅硬仗,防洪體系建設攻堅硬仗。隨著這些工作的推進實施,保定市乃至白洋澱流域的生態環境將持續改善。

相關焦點

  • 充分認識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建議》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建設美麗中國,良好的環境質量是重要標誌。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建議》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建設美麗中國,良好的環境質量是重要標誌。
  •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建議》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建設美麗中國,良好的環境質量是重要標誌。
  • 海南保亭創新汙水治理方式 推動城鄉汙水治理取得成效
    海南保亭創新汙水治理方式 推動城鄉汙水治理取得成效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房屋錯落有致,村道乾淨整潔。12月17日下午,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什羅村,房前屋後花草點綴,在一片蔥蘢綠意中,白色的汙水管網連接著家家戶戶。
  • 集中處理汙水 改善環境質量
    12月4日,在市產業集聚區市第三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設備正在對汙水進行處理。據介紹,市第三汙水處理廠是我市為推動市產業集聚區健康發展,完善城市功能,實現居民生活汙水、工業企業汙水全部集中處理和達標排放,緩解城市汙水處理及排放壓力,進一步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而實施的基礎設施工程。
  • 多措並舉持續改善環境質量——今年以來我市環保工作措施得力取得...
    今年以來,市環保局緊緊圍繞加快經濟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建設幸福銅陵的大局,攻堅克難,狠抓落實,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碧水攻堅」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珠海給城市「腎臟」做體檢~
    城鎮汙水處理設施被稱為城市的「腎臟」而配套管網作為收集城鎮汙水的系統其建設及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城市的整體水環境質量。為保障汙水處理設施良好運行及其處理廢水穩定達標排放,充分發揮減排效益,切實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加強對汙水處理設施進出水水質監測,以準確詳實的數據,促進城市治汙工程建設,助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建議》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建設美麗中國,良好的環境質量是重要標誌。
  • 豐鎮市全面加強汙染防治改善人居環境
    近年來,豐鎮市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嚴格落實國務院、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關於水、氣、土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相關實施意見,改善全市環境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  空氣品質方面,大力整治礦熱爐企業和燃煤小鍋爐,對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加強散亂汙企業、油氣回收和城區原煤散燒治理,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優良天數比例逐步提高。
  • 關注城鄉生活汙水處理!樂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答四川新聞網記者問
    現將現場實錄如下:  四川新聞網記者:我們知道汙水處理能力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我想請問一下圍繞城鄉生活汙水處理,樂山開展了哪些工作,這方面的成效如何?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是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生活汙水處理設施也是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改善樂山市水環境質量,補齊城鄉生活汙水治理短板,推進城鄉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推進汙水「四川省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完善汙水收集管網,加快全市城鄉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 「夏季攻勢」有效推進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發布會透露,我市2020年汙染防治「夏季攻勢」任務共計131項,目前已完成121項,完成率為92.4%,已驗收銷號87項,銷號率66.4%。據了解,131項任務主要分為七大類,第一類是8個中央交辦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包括株洲市陳埠港截留汙水溢流直排、天元區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違規建設酒店項目等5個長江經濟帶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以及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等3個全國人大水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指出問題;第二大類是10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水環境問題;第三大類是26輛老舊柴油貨車強制淘汰任務;第四大類是20個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_新華報業網
    「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建議》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建設美麗中國,良好的環境質量是重要標誌。
  • 西安市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
    加快實施汙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工作,明確改造任務清單,確保2020年底西安市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率達到70%以上;2021年底前,完成現有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加快汙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2019年底,汙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2020年底,汙泥資源化處置水平顯著提高。
  • 強力解決影響水環境質量主要問題 瀋陽水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性突破
    強力解決影響水環境質量主要問題 瀋陽水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性突破 2020-12-23 17:2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23日在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0
  • 汙水處理合肥走在全國前列
    2012年11月09日 11:07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新聞摘要  2006年~2011年,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全國36個大中城市城鎮汙水處理廠建設和運行情況的綜合測評中
  • 農村汙水治理都有哪些參考模板?南方地區農村汙水治理案例集錦第二波
    農村汙水問題被「十三五」列為中國面臨的八大「水問題」之一。農村水汙染治理及水環境綜合整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2017年9月21-23日,「第七屆中國農村和小城鎮水治理論壇暨首屆村鎮環境科技產業聯盟論壇」將於雲南昆明舉辦。
  • 池州PM2.5和PM10雙下降 大氣和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池州市人民政府,10月31日下午,池州召開2019年環保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等重點工作完成情況。截止到10月24日,池州市大氣環境中PM2.5濃度平均值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2%,達到年度時序進度;PM10濃度平均值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空氣品質優良率為74%,同比下降了12.8個百分點。1-9月,全市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各國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 韶關環境質量改善幅度居全國前列
    作為廣東「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中的生態發展區,2019年以來,韶關市全力貫徹落實相關工作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主線,統籌做好全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力築牢粵北生態屏障,全面完成了省下達的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和汙染防治目標任務,環境質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國前列,被生態環境部認定為2019年度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地方,用實際行動和成效書寫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