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宇專欄丨日本太空清潔公司累計融資過億,衛星星座是最大客戶?

2020-12-14 百家號

10 月 31 日,一家名為 Astroscale 的太空垃圾清除公司宣布籌集了 5000 萬美元的 D 輪融資,使其累計的融資總額已經達到了 1.02 億美元。這也再次引起了大家對於太空垃圾清除的關注。

(來源: Astroscale )

Astroscale 公司成立於 2013 年,總部設在新加坡,並在東京設有主要的研發部門。到目前為止,Astroscale 已經進行了四輪融資活動,最近一次是在 2017 年 7 月籌集了 2500 萬美元的 C 輪融資。他們試圖在去年 11 月份發射第一顆名為 IDEA OSG 的技術驗證衛星,旨在測量因太小而無法從地面追蹤到的軌道碎片的密度,但卻因為聯盟號火箭的失利導致衛星損失。

圖丨Astroscale 的 Idea OSG-1衛星,用於監測亞毫米大小的空間碎片(來源: Astroscale)

該公司表示,新一輪投資由日本產業革新機構 (Innovation Network Corporation of Japan,INCJ) 牽頭,包括 SBI 集團和三菱地所株式會社都有參與。INCJ 更是表示將提供高達 3500 萬美元的新注入資金,其中,2550 萬美元已經給到。

至於新一輪的資金的用處,Astroscale 公司表示他們計劃利用這筆錢來繼續推進幾項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

首先,Astroscale 開發一顆名為 ELSA-d 的技術驗證衛星,並在 2020 年初由聯盟號火箭發射升空。ELSA-d 由「目標飛行器」和「軌道會合機動飛行器」兩部分組成,用以演示會合和近距離作業。其中,目標飛行器是由英國小型衛星開發商薩裡衛星技術公司依據去年 11 月宣布的合同負責建造。

圖丨ELSA-d衛星(來源: Astroscale)

另外,這筆資金還將支持擴大 Astroscale 於 2017 年在英國設立的負責工程、採購和商業拓展的業務中心。Astroscale 公司還有計劃於 2019 年在美國建立一個辦事處。

衛星星座的到來會使「太空公地悲劇」迎來商機?

曾有人不止一次的問過,「開展太空垃圾和軌道碎片清除究竟有何利可圖?」對此,Astroscale 公司認為,如今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軌道碎片所造成的嚴峻問題,尤其是那些由成百上千顆衛星組成的巨型星座更是對太空碎片的影響束手無策,為此他們需要專業的「太空清潔工」,而這也就是 Astroscale 成立的初衷。

話句話說,諸如 SapceX 的 Starlink 和 OneWeb 等巨型的星座將會成為最主要的客戶,而太空清潔市場也將會就此被激活。

(來源: Astroscale)

Astroscale 公司營運長 Chris Blackerby 也曾表示,由於低軌超級星座中的衛星數量眾多,所以建設是一個曠日費時的工作,一般會有 5% 到 10% 的衛星在整個星座還沒建成之前就會報廢掉,而 Astroscale 的工作就是將報廢的衛星拖曳出星座,以保證星座的可用性。

同時,Chris Blackerby 還提到,即便是軌道高度更高的 GEO 軌道,Astroscale 也有涉足的可能性,但具體的業務形態還沒有確定。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為了保證軌道資源的可持續使用,除了企業之外,各國航天部門甚至聯合國都應該積極參與進來。否則,一旦軌道資源成為一種稀缺商品、市場規律需要在太空中起作用的時候,那未免不會是一種悲哀。

(來源: Astroscale)

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有數家類似 Astroscale 的公司成立,包括 RemoveDEBRIS、CleanSpace One、E.Deorbit、Brane Craft 和 Leolabs 等。

對於這些公司未來的發展,普遍的觀點認為,與 NASA 等政府部門的合作、積極參與到官方的太空垃圾清除項目中是必然的路徑,例如 Astroscale 就分別在日本、英國和美國的官方航天機構建立了聯繫,相反,一昧的依賴商業公司的訂單只會使公司自身的運營風險被極大地拉高。

相關焦點

  • 中年危機催生的創業公司:Astroscale要當太空垃圾「清潔工」
    這位日本企業家說。在IT行業浸淫15年後,岡田光信當時正準備從他2009年創立的軟體業務中走出來,於是他決定重新點燃自己少年時期對太空的激情。但是當時他想像的是一種和科學家談論火箭系統或微型衛星的生活場景,而今天他發現自己已全神貫注於太空垃圾。
  • 星際榮耀完成近12億元B輪融資,九天微星民營衛星工廠開建,以及值得...
    8月7日,SpaceX在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第39A號發射臺採用「獵鷹」9-1.2型火箭發射了「星鏈」低軌寬帶星座的第10組共57顆衛星,任務代號「星鏈」9,同時還捎帶發射了西雅圖黑色天空公司的2顆小型遙感衛星。
  • 除了「放衛星」,民營航天衛星公司還在做什麼?太空教育成了一個新...
    自公司 2015 年創辦後,2018 年 2 月 2 日發射的「少年星一號」是九天微星研製,並送上太空的第一顆衛星,也是國內首顆「教育共享」衛星。按照計劃,這顆立方體納衛星將在預定軌道上工作一年,為中小學和教育機構航天太空 STEAM 教育提供衛星通信資源。更重要的是,謝濤必須向投資人和公眾證明九天微星在商業航天領域的探索能力。
  • 銀河航天完成新輪融資 民營衛星追趕過程仍需資本加持
    來源:一財網美東時間上周日晚,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獵鷹9號(Falcon 9)火箭攜帶該公司的「堅韌號」(Resilience)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進入軌道,標誌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載人航天新紀元的開始
  • 全球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與進展
    國內企業紛紛跟進,大力申請星座計劃,未來衛星網際網路星座的建設將帶來衛星通信商用的新氣象。當前政策催化、資本入局和技術突破是衛星行業主要驅動因素,未來主要跟蹤產業鏈上企業融資及技術突破情況。我國商業航天從2014年開放,2020年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範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提速。當前我國衛星行業還處於初級階段,產業鏈上的公司大多成立在2015年之後,眾民營企業融資規模均不超過10億。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歐洲衛星公司(SES)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衛星運營商,其利用 3 顆高軌高通量衛星和近 20 顆中軌 O3b 衛星 星座向全球提供寬帶接入服務。、 巴帝企業(Bharti Enterprises)、高通、可口可樂、維京集團等,用於關鍵技術研發;2016 年獲得 12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該輪融資由日本軟銀公司主導,該筆資金用於支持其在佛羅裡達州建設一家衛星工廠,包括 2 條批量 自動化生產線,單條生產線具備一天一星的生產能力。
  • 俄羅斯創業公司推出太空廣告位,百事的廣告要上天了
    而現在,已經有廣告打算飛向太空。一家名為StartRocket的俄羅斯公司打算向太空發射一組立方體衛星編隊,衛星就位後,就可以展開「羽翼」,在清晨或傍晚時反射太陽光,從而組成一個巨大的「軌道廣告牌」,把特定的圖案投放在夜空中被地面看到,就像是「人造星座」一樣。
  • 一文速覽|SATELLITE2020 美國華盛頓衛星行業綜合會議和博覽會
    其中,SpaceX和Blue Origin公司共融資19億美元;OneWeb公司融資約12.5億美元;Virgin Galactic公司融資超過6.82億美元,主要得益於Virgin Galactic公司與從事特殊目的收購的海德索菲亞社會資本公司(SCH)的反向合併以及其股票隨後的公開上市。這四家公司的融資情況佔總額的70%。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 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李春蓮11月17日,衛星網際網路領軍企業銀河航天宣布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本輪融資由南通開發區智能製造產業投資基金領投,混沌投資、經緯中國、中金資本旗下中金基礎設施基金等跟投,老股東順為資本、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君聯資本、源碼資本等持續跟投。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介紹,本輪融資後,公司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
  • 這裡有十大最具潛力的太空創業公司
    目前,該公司共先後獲得6輪融資,融資總額6900萬美元,營收狀況良好。  4.NovaWurks——在太空中修理衛星  潛力因子:DARPA長期合作單位,產品已通過空間可行性驗證  在衛星相關初創企業中,NovaWurks名氣並不大,但事實上,它的潛力被嚴重低估了。
  • 商業衛星全產業鏈企業長光衛星獲24.64億元Pre-IPO融資
    商業衛星全產業鏈企業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Pre-IPO融資,獲投資金24.64億元,該筆融資刷新了中國商業航天單輪融資最高紀錄。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本輪融資的資方包括深創投、中科創星、中科院創投、經緯中國、辰韜資本、海通創新、朱雀投資、善達投資等。
  • 史上最大衛星通信網絡首發雙星升空,馬斯克或將一手掌握全球覆蓋最廣網絡
    在當前看來,太空旅遊不成規模、殖民火星更是遙遙無期,自然而然,圍繞地球打造的網際網路星座就變成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多年以前,Globalstar 和銥星公司就已經開始籌劃用幾十顆衛星來實現全球範圍內的手機通話,近年來更有 O3b 和 OneWeb 等公司準備將打造包括幾百顆衛星的網際網路星座。
  • 「瓢蟲系列」衛星發射成功「瓢蟲」升空守護大熊貓 太空VR也能玩
    今天12時12分05秒223毫秒,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研製的「瓢蟲系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二丁火箭升空入軌。在完成在軌測試後,該系列衛星將在野生動物保護、野外應急救援、車輛船舶監測、物流追溯等領域,開展衛星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場景的系統級驗證。
  • 外媒:日本初創企業擬發射衛星清理太空碎片
    參考消息網11月18日報導據共同社東京11月18日報導,日本初創企業Astroscale公司11月18日表示,將在明年3月發射一顆衛星,進行清理太空碎片的試驗任務。報導稱,這顆衛星將由俄羅斯「聯盟號」運載火箭搭載、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衛星的外形像一個方盒,長和高均為60釐米,寬110釐米,重175公斤。在試驗任務中,衛星將在太空展開翼狀太陽能板,通過磁力捕捉一個隨同衛星一起升空的模擬太空碎片,然後重返地球大氣層,與被捕捉的模擬碎片一併燒毀。
  • 為減少太空垃圾,日本要把木質衛星送上天
    【環球時報記者 李曉】據英國廣播公司29日報導,日本住友林業公司和京都大學近日發布消息稱,雙方已就研發世界上首顆木質人造衛星達成合作,擬於2023年發射。隨著越來越多的衛星被發射到大氣層,太空垃圾正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而木質衛星能起到減少太空垃圾的作用。據世界經濟論壇統計,目前有近6000顆衛星環繞地球運行,其中60%已經成為太空垃圾。
  • ...X向亞馬遜旗下衛星公司Kuiper讓步 申請降低Starlink星座軌道高度
    但現在,他們正在地球大氣層外悄悄地與對方爭奪太空領地,以部署各自被稱為Starlink和Kuiper的巨型網際網路傳輸衛星星座。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 將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
    來源:證券時報網11月17日,證券時報記者自銀河航天獲悉,民營衛星企業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據悉,銀河航天本輪融資由南通開發區智能製造產業投資基金領投,混沌投資、經緯中國、中金資本旗下中金基礎設施基金等跟投,老股東順為資本、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君聯資本、源碼資本等持續跟投。
  • 提供衛星星座整體解決方案,「中科天塔」啟動「絲路一號」衛星星座...
    該項目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是全國第一個針對霧霾綜合監測的商業衛星項目。該項目由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航天基地絲路衛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中科天塔共同研製,目前已啟動項目建設。中科天塔基於航天雲平臺的衛星管理軟體和SaaS服務,搭建起衛星功能模塊化設計的核心業務能力,為用戶提供定製化開發,針對用戶需求量身定製衛星星座管理系統,減少冗餘,降低衛星管理的成本。二、全鏈條整合:傳統的航天工程流程,需要從上遊衛星星座論證,到下遊開發應用,每個環節都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案,最後銜接合成一個整體解決方案。
  • 衛星網際網路布局競爭升溫,中國電信開啟太空通信新時代
    近日,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成為中國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馬斯克SpaceX衛星網際網路服務Starlink,終於面向普通用戶開放小範圍測試,與此同時,中國電信運營的天通一號02星成功發射升空,成為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對話一網CEO:近地軌道或被衛星包裹,太空垃圾需各國共治
    為了讓無線網絡覆蓋全球各個角落,許多公司計劃向太空發射一大堆衛星,但當近地軌道被衛星包裹,數以萬計的衛星讓相撞的概率大大增加。美國科技公司亞馬遜也曾向FCC提出申請,計劃將3236顆衛星部署在3個不同近地軌道上,為無網際網路地區提供寬帶服務。如此數量的衛星將來在太空中如何「和平相處」?是否會出現衛星相撞和太空垃圾等問題?事實上,在今年9月已出現類似事件。為了避免與SpaceX的一顆衛星相撞,歐洲航天局不得不讓自家衛星「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