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隘、偏執的中年丨每日好詩

2021-03-05 中國詩歌網

這首詩突出的地方首先是詩人的經驗。這是一種人到中年的生命感受,作者將之描述為「狹隘、偏執」。中年心境,應該是閱盡世事,一般來說,人變得豁達、隨意,這樣的心境,與「狹隘、偏執」一語,形成了衝突。這種對「中年」不一樣的描述,也給閱讀者,帶來期待。

詩歌是用意象說話的,無論是怎樣的感覺和經驗,必須呈現為意象或境界。作者所說的「偏見」是什麼呢?是「相信石頭的語言」,這也許指人更願意陷入沉默,更願意期待那些比言說和聲音更有意味的東西。也許,這才是一種成熟的中年心境,這樣的「偏執」,其實並不是偏執,或者說是一種寬廣、一種淡然。

「年輕時用酒精化解的恩怨/即使重新再來/我已不會像過去那樣糾結」,青春的熱情已逝,一切的恩怨不再像過去那樣較真。而「諂媚的熱情,也許還會/點燃一個凜冽的冬夜」,但在這裡,作者有一個非常奇妙的轉折,這屬於年輕人的「熱情」,現在不是為著自己,而是「只限於對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個成熟的中年人的寫照,活著,不再是為自己;生命,是在一個美好的關係當中,過去,我們忽略了,現在,開始非常珍惜。如果說「狹隘」指的是人在「愛」方面的狹隘,在這裡,也顯得可以原諒。

中年,對很多人而言,是人生的巔峰,這個時候,該回顧來時的路程了,「我將從遠行的火車上下來/回過頭去看看童年踩出的腳印」,這個時候,人更願意陷入回望,回望比奔跑更有意義。那逝去的時間裡有我們的足跡,在回望中,人品味的是自己。「我願意用一杯茶/消磨一個長長的下午」,這「消磨」當中,同樣是對自我與人生的品味。「一隻螞蟻一生走過的距離」,這其實很短,為何要「用後半生/丈量」?這個場景很有意味:人到中年,接下來「我」的人生也應該是慢的,也許,在這「慢」中,歲月會回饋我更多。

愛爾蘭詩人葉芝(Wmiam Budler Yeats,1865—1939)在《隨時間而來的智慧》一詩中寫道:「雖然枝條很多,根卻只有一條;/穿過我青春的所有說謊的日子/我在陽光下抖掉我的枝葉和花朵/現在我可以枯萎而進入真理」。從《狹隘、偏執的中年》看,作者應該是想在生活方式和寫作方式上抖落枝葉和花朵、努力以「枯萎」的方式「而進入真理」。詩作整體格調非常簡約、樸實、淡然,與中年心境的言說有某種一致性。應該說,從詩歌的效果看,作者這一次的詩意言說,是比較成功的。

特邀專家:榮光啟

相關焦點

  • 每日好詩|詩人馬維駒:養蜂人家
    每日好詩|詩人馬維駒:養蜂人家 2020-12-15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每日好詩|詩人馬維駒詩歌:麥草人
    每日好詩|詩人馬維駒詩歌:麥草人 2021-01-06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每日好詩|詩人葉小松《絮叨》
    #每日好詩
  • 中年人的二次成長,在於突破自我偏執
    相反,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有些個「閉塞」,甚至是「狹隘」。(文|顏小二述哲文)顏小二無意讀到了一篇初三語文課本上的課文《懷疑與學問》。年紀大的我們可能會變得「僵化」,甚至是「狹隘」。這種「狹隘」,許多時候是人「自我偏執」的表現。歲月讓我們經歷了許多,也讓我們有了一些積累,在這些「積累」之下,我們似乎也有「傲視」的資本。
  • 每日好詩|《從七裡鎮啟程》
    #每日好詩
  • 每日好詩|詩人莊諧《單調》
    #每日好詩
  • 每日好詩|詩人格命草:時光愛戀
    #每日好詩
  • 讀睡每日好詩《歷史的睫毛砸中了詩人的眼睛》
    讀睡每日好詩《歷史的睫毛砸中了詩人的眼睛》 2020-09-03 0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每日好詩|詩人格命草:春天還很遠
    #每日好詩
  • 每日好詩|詩人李平:鐵軌是城市伸長的舌頭
    #每日好詩
  • 讀睡每日好詩《對一片葉子的敬禮》
    #每日好詩
  • 每日好詩|詩人佔東海《深夜,我坐在前廊》
    每日好詩|詩人佔東海《深夜,我坐在前廊》 2020-05-20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每日好詩|詩人李平:致ke|iy
    #每日好詩
  • 偏執型人格障礙自我測試
    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為特點常常表現為:極度的感覺過敏,對侮辱和傷害耿耿於懷;思想行為固執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狹隘;愛嫉妒,對別人獲得成就或榮譽感到緊張不安,妒火中燒,不是尋釁爭吵,就是在背後說風涼話,或公開抱怨和指責別人;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慣於把失敗和責任歸咎於他人,在工作和學習上往往言過其實。
  • 張德明:何謂「好詩」?
    在此基礎上,我認為如果把優秀詩歌區分為「好詩」「重要的詩」與「偉大的詩」,可能會使我們對問題的理解與認識更深一層。所謂「好詩」,應該是「文從字順、情感明晰、結構完備」的詩歌作品。這類詩歌在市面上較為常見。這些「好詩」能給人閱讀的快慰、情感的激蕩和思想的啟迪,毫無疑問是有文學意義和審美價值的。不過,市面上常見的「好詩」,往往因個性不充分,而很難被文學史所接納。
  • 低智、偏執、思想貧乏是最大的邪惡
    王小波說:「我認為低智、偏執、思想貧乏是最大的邪惡。當然我不想把這個標準推薦給別人,但我認為,聰明、達觀、多知的人,比之別樣的人更堪信任。」從這個角度來看,人之初,不是性本善,而是性本惡——人生來就是無知無恥的。成長的過程,是與惡作鬥爭的過程。
  • 偏執病嬌,佔有欲強男主文合集,讓人慾罷不能!
    編輯丨果果據了解,許多書友比較喜歡觀看的小說類型「偏執病嬌」佔有很大的分比,有的讀者可能覺得已經過了看校園小說的年紀了,所以現如今越來越多讀者選擇 人設比較不一樣的小說類型,其中就有「偏執病嬌,佔有欲強的男主文章」,
  • 一個人,開悟智慧的「跡象」——不再偏執
    其實,一個人,開悟智慧的「跡象」,便是「不再偏執」。一個人,越來越優秀的跡象,也是不偏執!當我們腦子中的傲慢與偏見越少,我們就理真理越近;當我們放下「我執」的時候,才是最接近成功的時候。當我們眼中包容的事物越來越多,看不慣的人和事越來越少,也代表我們越來越成熟,成長進步最快!
  • 放下吧,別被偏執蒙蔽,墜入黑暗
    這種過於關注某件事,而忽略其他顯而易見的事的現象,就是我今天想講的專注、偏執與狹隘。我記得小的時候,有幾個老師總喜歡說我喜歡鑽牛角尖,其實這麼多年來,我一點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現在回想一下,我的人生中確實做過很多很多鑽牛角尖的事。
  • ​什麼是好詩
    什麼是好詩撰寫/景治東     熱愛是一切趣味的開始,閱歷長就知識全。什麼是好詩?能寫出眼前一亮的境地。詩,除了豐富情感;最大的特點,好記。這就要求作者所寫的內容,一定要與構思完美統一章法。寫詩以來,我一直堅持寫家鄉、寫生活、寫自然、寫經歷,偶爾寫寫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