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物流行業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網絡貨運成為當下貨運行業炙手可熱的新業態,各種貨運APP平臺為貨運行業共享貨源信息、高效整合運力、減低貨運成本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服務,但同時也「催生」出網絡詐騙的新動向。
近日,廣州市公安局港航分局結合「颶風2020」專項行動,聚焦港口貨運物流安全,強力推進「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攻堅戰」,與廣西警方聯手出擊,偵破一起涉案金額200多萬元的貨運行業電信網絡詐騙重大系列案,破獲案件70宗,打掉一個利用貨運APP平臺詐騙貨運司機運費的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繳獲手機7部,涉案銀行卡42張,追回贓款10多萬元。
離奇
貨物運抵,運費竟轉入他人帳號
2019年11月,司機王某、徐某在雲南省通過「某某幫」貨運APP平臺接到一個運單,與「貨主」約定,以每噸運費310元,共20770元的運輸價格,從雲南運輸67噸金屬到廣州黃埔港。3天後,貨物運抵目的地,但對方一直未付運費。司機王某電話聯繫「貨主」,發現「貨主」手機關機,處於失聯狀態。後司機經多方了解,發現貨主已經打款。司機王某、徐某發現遇到騙子,於是選擇了報警。
伎倆
兩邊隱瞞,假冒「司機」「貨主」騙取運費
廣州市公安局港航分局接報後,迅速組織警力展開調查。民警通過查閱貨運平臺信息以及銀行資金流水很快鎖定嫌疑人,並逐步理其作案手法。嫌疑人首先用非法購買的銀行卡、電話卡在貨運APP平臺上分別註冊「貨主」與「司機」帳號,然後以虛假的「司機」身份在平臺上尋找貨源進行接單,再把接到的單以虛假的「貨主」身份在平臺上尋找真正的司機承運。嫌疑人通過兩邊隱瞞,變成「中間人」的角色。當貨物運抵目的地後,嫌疑人以「司機」的身份向真正的貨主收取運費,卻不支付給承運的司機,並通過關閉手機等方式,與承運司機斷絕聯繫,將運費據為己有。
收網
粵桂警方聯手打掉網絡詐騙團夥
辦案民警在調查中還發現類似情況並非個案,案件背後隱藏著一個詐騙團夥同時在多個貨運APP平臺上,以相似手法多次作案,近百名事主遍及全國13個省區。港航公安分局迅速成立專案組,偵辦該系列案。2020年5月,粵桂兩地警方聯合作戰,在廣西貴港等地將涉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隨後,專案組馬不停蹄,奔赴全國11個省37個地區,完成一百多名貨主、司機的走訪調查,及時提取、固定案件證據,一舉破獲該起重大電信網絡詐騙系列案。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
貨運司機在各種貨運APP平臺尋找貨源時,遇到承諾的運費單價明顯高於市場平均價格的,要留多個心眼,當心被「假貨主」的高運費套路。接受拉貨訂單時,要與對方籤訂正規合同,並保留好雙方聊天記錄、電話號碼、身份信息等證據。資金往來要通過官方渠道進行結算、核實。發現被詐騙後,要第一時間報警。
編輯丨小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