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君
1億人都在用它寄快遞。這個量級的達成,不僅對於對於專注寄快遞這件「小事」的菜鳥裹裹而言,是一個裡程碑數字,對快遞業的消費者服務來說,也是一個大事。
近日,菜鳥裹裹首次舉辦秋季戰略發布會。會上,之於行業未來的走向,之於年輕新世代的生活方式,答案都很飽滿。
有微觀視角的大數據作支撐,菜鳥裹裹已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例如根據「裹世代」人群使用頻次的分類統計,新一線城市(15個),60%偏愛不出門寄快遞;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這一比例高達74%!甚至在張家口、承德等地,使用菜鳥裹裹寄快遞比去年同期提升40倍。
這不僅說明菜鳥裹裹對用戶群體的定位是準確的,反過來,對用戶需求的解讀,也匹配了年輕「新世代」的生活方式!
宏觀視角上,菜鳥裹裹每年超100億元增量,一個對比是,是超過順豐每年淨利潤的2倍。通過菜鳥裹裹快遞公司不僅穩定了網點,還能服務優先下,進行價值競爭,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快遞體驗。
作為菜鳥C端服務的一支主力,菜鳥裹裹在快遞行業新的生態圈內加速奔跑,加速「發育」,終能一年比一年羽翼豐滿,飛進國民級應用圈。
01基於「菜鳥標準」打造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什麼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可以簡要概括為兩點:高效,品質。落實到物流行業,無非是節省時間,操作便捷,一站式。
圍繞這樣的生活方式,菜鳥裹裹從無到有逐步推進:從「標準時長」的2小時縮短到核心城市的1小時,急劇提升的收取件時效性足以滿足大部分追求「省時」消費者的核心訴求;創新「0元退換」「0秒退款」等服務,推出夜間快遞,推出新一代智能寄件神器,則是從提高品質的角度對傳統的物流服務方式來了一次數位化的升級。
先思考,後行動,迎合整個物流產業升級改變「痛點」。如果沒有足夠深度去思考「生活方式」包含的內容是什麼,那麼就不會有與之結合的行業視野。單獨的夜間快遞只是一種生活場景,而結合「1小時送達」「退換無憂」,方便在家、在辦公室、商場、門面等公共空間,讓大家沒有後顧之憂,才能稱之為生活方式。
02 崛起的菜鳥裹裹 VS 傳統的順豐
如果把場景向方式的整合算作產品角度上的升華,那麼這也不夠的。商家之外,快遞的本質是一種面向消費者的服務。服務如果沒有打磨好,是沒法匹配產品的靈魂的。
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老」大哥順豐,其服務幾乎垂直化面向商家、商務的,甚至順豐為了自身達成某種戰略訴求,一度「任性」停掉自家旗下的豐巢接口,讓相當一批對豐巢快遞櫃依賴度很高的「豐粉」頗為不滿。
除此之外,順豐手中的優勢資源和流量,也是向高端商家、垂直電商平臺和品牌商傾斜。這樣,C端消費者其實並不在聚光燈下。
普惠服務,一定是未來快遞行業形成良性生態閉環的核心。在整個流程中,B端,C端都需要加強服務體驗。上一輪快遞業洗牌時過不久,受限於競爭格局,以商家、商戶為導向的思維價格競爭方式,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價值競爭。
快遞行業未來的增量來自於哪裡?來自於快遞企業轉向消費者服務帶來的新藍海。藍海非一日之水匯成,需要這種打破頑疾,以消費者服務為導向,菜鳥裹裹無疑引領開創了這一藍海。
對商家負責,是催生快遞企業自身經營發展的增量,而對消費者的服務升級,對快遞從業人員的保障提升,才是創造整個社會價值的增量。
03數位化升級:謀求創新性、確定性的服務體驗
縱觀如今的物流行業,所謀者眾,所成者少。除了執行力的缺失,很多時候是因為企業發展遇到了瓶頸。例如技術不到位,在平臺與數位化結合的過程中磕磕絆絆,這是核心競爭力的「硬傷」。
缺乏有效數位化解決方案的結果顯而易見,這一問題有沒有一個統籌的「最優解」?靠傳統人工能否去有效彌補?當物流網絡逐步完善化,進一步覆蓋到更多人群時,問題就會暴露得更為明顯。
拿如今火熱的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來說,藉助快遞員端包裹俠的數位化賦能,菜鳥裹裹在閒魚將推出賣方發貨的隱私面單,實現面單加密,保護用戶隱私,聯合閒魚打造交易安全,讓消費者更加安心的成為一名閒魚賣家。
數位化賦能,可以使企業擺脫單一供給,深度挖掘用戶需求,探索多元的業務場景。這一點我想絕大多數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但操作起來總是很困難的。產品架構、技術創新……即使是順豐,在客戶數量為億的量級上,推動數位化服務網絡建設的進度也是極為緩慢的。
舉個例子,順豐以線下為主的服務流程裡,多人能接觸到收發件用戶「敏感數據」的問題到今天也未完全解決,而這一點也廣為消費者詬病:發出去的快遞,經手的人都能看到隱私信息,這不相當於向陌生人自報家門嗎?
連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的問題都保障不了,何談更多的流程「標準化」?何談確定性的服務體驗?這委實讓人擔憂。
數位化時代,在用戶數量為1億的量級上,沒有數位化服務,沒有數位化網絡,很難想像有創新的服務。在這個角度上,菜鳥裹裹和快遞夥伴一起,推動的數位化升級,進行快遞員數位化、網點數位化管理、運力算法優化……等等,成為為用戶帶來可量化的確定性服務體驗的基石。
這就是年輕新世代的生活方式,因為這代表快遞服務的未來。
04:未來:數位化平臺上合作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
中國快遞產業正處於持續轉型升級期,從關注單純的基礎服務支持向用戶體驗升級和供應鏈效率改造的方向進階。
去年,頭部快遞企業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達到81.2%,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中小快遞在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更為複雜的挑戰。
也許,以後的快遞行業,在與技術要素更為深度結合的背景下,相當一部分唯人力、唯資源要素論的企業會頹落,而數位化平臺上的合作創新,數位化、智能化創新才能代表未來。
快遞企業的創新在於技術發展和數據價值的挖掘,長久以來都是出於半缺失狀態。目前,菜鳥裹裹編織的數位化網絡上,個人寄快遞服務方面,快遞公司攜手帶來了讓「億」級消費者受益的解決方案。不遠的未來,各種優勢互補下,快遞企業與菜鳥裹裹一起傾力合作,也將帶來數位化時代,更加輕鬆、方便的包裹服務,打通行業服務「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