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的時候小孔和男朋友一起去了男朋友家裡拜訪男朋友的爸爸媽媽,本以為大家會相處的很愉快。
卻不想被男朋友家可怕的生活方式給嚇到了,小孔說自己活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親密的親子關係。
回家的第一天晚上男朋友洗澡時忘記拿換洗衣服了,男朋友媽媽給送了過去,結果母子兩個人竟然一起洗起澡來。
小孔坐在客廳聽著衛生間裡母子兩個人說說笑笑,心裡早就天翻地覆了,結果更震撼的還在後面。
等到一家人都洗漱完畢以後,小孔發現除了自己男朋友一家都穿的很暴露,男朋友光著膀子,男朋友媽媽也是穿的很清涼,母子兩個還說說笑笑的看電視。
忍著過了三天小孔推說家裡突然打電話媽媽生病了要回去看一趟就離開了男朋友家,回去以後小孔就向男朋友提出了分手,並表示自己接受不了男朋友和媽媽過度親密。
可能很多覺得這個女孩子無理取鬧,有點小題大做了,可是以小見大,這麼大了還不避諱一點,人都說兒大避母。
可是小孔的男朋友一家卻沒有這個意識,可想而知以後如果結婚在一起會有多少矛盾,還不如早早了斷。
在現實生活中啊有很多人都明白兒避母這個道理,等到孩子長大一點的時候就會給孩子依次斷奶、分床、分房,讓孩子慢慢的獨立起來。
但是有這些父母卻做不到讓孩子真正獨立,而是選擇了用以下幾種方式溺愛孩子,嬌慣孩子
1.孩子兩三歲還不斷奶
孩子最適合吃母乳的年齡段是0到1歲左右,一旦超過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身體在不斷的發育,但是母乳的營養根本不夠孩子日常所需。
所以大多數父母都會在孩子一歲左右給孩子斷奶,只有少數父母會一直讓孩子吃母乳,就比如《美人心計》裡面的一個片段。
是呂后第一次在長街看到漢文帝劉恆的場景,當時的劉恆已經是一個十歲的孩子了,可是還是像個小寶寶一樣不分場合,拉著奶娘要吃奶。
而他的奶娘無奈也只能將劉恆攬在懷裡,一個站著餵奶,一個站著吃奶,呂后看見以後直言劉恆被養廢了。
不論是不是真的廢了,是真的還是假裝的,但是當時一個10歲的孩子還在吃奶是不是讓人覺得很匪夷所思呢?
我身邊的孩子最長有吃奶吃到兩歲的,孩子自己就不吃了,要求要吃輔食,,甚至越長大看見媽媽要餵奶的舉動還會推開。
孩子之所以多大了還斷不了奶,這絕對與媽媽的猶豫和縱容脫不了關係,老是覺得孩子還小能吃一天是一天。
或者就是三番兩次斷奶結果自己看見孩子哭又不忍心了,反反覆覆孩子根本斷不了奶,媽媽自己也習慣了,就養成了這個壞習慣,即使後邊孩子不吃奶了,也會習慣性在母親胸前求安慰。
2.孩子多大都要一起睡
都說男女七歲不同席,這可能有封建思想的保守性在裡面,但是也蘊含了一定的道理。
七歲以後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會開始渴望自己一個人睡一張床,住一個房間,但是家長卻老是覺得孩子還小。
七歲以前一家人睡一張床上是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可是七歲以後呢?不要說7歲,我認為5歲左右開始都可以給孩子單獨準備一張小床了。
不要向狄鶯和自己的兒子一樣,都多大了還是睡在一張床上,與兒子過分親密了,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容易產生依賴性。
表哥成年以前,姑姑就特別寵溺他,高中的孩子了每次回家還要媽媽哄著睡,結果現在結婚以後再問,每次都低著頭告饒說讓不要再說了。
孩子越長大就會對男女性別差異理解更深刻,表哥現在結婚以後提起媽媽高中哄睡覺的事都覺得自己太幼稚了,以後絕對不會把孩子教成自己的樣子。
3.幫孩子洗澡
從我們剛剛出生下來醫生都會給我們清洗身體在進行了簡單的清洗之後,醫生才會把我們交給媽媽。
而隨著慢慢長大,媽媽會在洗澡盆裡面給我們洗澡,然後是浴缸裡面給我們洗澡,最後是我們自己在衛生間裡面洗澡。
但是有的孩子就像沒有長大的巨嬰一樣,習慣了接受媽媽的饋贈,也沒有一點點男女差異的認知。
似乎在從小到現在的家庭教育中,這裡孩子都認為我和媽媽一起洗澡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不管是媽媽給孩子斷奶沒有斷乾淨,還是沒有及時的給孩子分床分房睡,讓孩子在心理上依賴父母,凡事都要聽取父母的意見。
這樣長大的孩子未來真的會很艱難,沒有自己的主見,習慣了父母的照顧和伺候,更沒有對於男女性別不同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