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子如殺子,10歲未斷奶沒晚哄睡覺,依賴性強的孩子太脆弱

2020-12-23 懷上了

國慶節的時候小孔和男朋友一起去了男朋友家裡拜訪男朋友的爸爸媽媽,本以為大家會相處的很愉快。

卻不想被男朋友家可怕的生活方式給嚇到了,小孔說自己活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親密的親子關係。

回家的第一天晚上男朋友洗澡時忘記拿換洗衣服了,男朋友媽媽給送了過去,結果母子兩個人竟然一起洗起澡來。

小孔坐在客廳聽著衛生間裡母子兩個人說說笑笑,心裡早就天翻地覆了,結果更震撼的還在後面。

等到一家人都洗漱完畢以後,小孔發現除了自己男朋友一家都穿的很暴露,男朋友光著膀子,男朋友媽媽也是穿的很清涼,母子兩個還說說笑笑的看電視

忍著過了三天小孔推說家裡突然打電話媽媽生病了要回去看一趟就離開了男朋友家,回去以後小孔就向男朋友提出了分手,並表示自己接受不了男朋友和媽媽過度親密。

可能很多覺得這個女孩子無理取鬧,有點小題大做了,可是以小見大,這麼大了還不避諱一點,人都說兒大避母。

可是小孔的男朋友一家卻沒有這個意識,可想而知以後如果結婚在一起會有多少矛盾,還不如早早了斷。

在現實生活中啊有很多人都明白兒避母這個道理,等到孩子長大一點的時候就會給孩子依次斷奶分床分房,讓孩子慢慢的獨立起來。

但是有這些父母卻做不到讓孩子真正獨立,而是選擇了用以下幾種方式溺愛孩子,嬌慣孩子

1.孩子兩三歲還不斷奶

孩子最適合吃母乳的年齡段是0到1歲左右,一旦超過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身體在不斷的發育,但是母乳的營養根本不夠孩子日常所需

所以大多數父母都會在孩子一歲左右給孩子斷奶,只有少數父母會一直讓孩子吃母乳,就比如《美人心計》裡面的一個片段。

是呂后第一次在長街看到漢文帝劉恆的場景,當時的劉恆已經是一個十歲的孩子了,可是還是像個小寶寶一樣不分場合,拉著奶娘要吃奶。

而他的奶娘無奈也只能將劉恆攬在懷裡,一個站著餵奶,一個站著吃奶,呂后看見以後直言劉恆被養廢了。

不論是不是真的廢了,是真的還是假裝的,但是當時一個10歲的孩子還在吃奶是不是讓人覺得很匪夷所思呢?

我身邊的孩子最長有吃奶吃到兩歲的,孩子自己就不吃了,要求要吃輔食,,甚至越長大看見媽媽要餵奶的舉動還會推開

孩子之所以多大了還斷不了奶,這絕對與媽媽的猶豫和縱容脫不了關係,老是覺得孩子還小能吃一天是一天。

或者就是三番兩次斷奶結果自己看見孩子哭又不忍心了,反反覆覆孩子根本斷不了奶,媽媽自己也習慣了,就養成了這個壞習慣,即使後邊孩子不吃奶了,也會習慣性在母親胸前求安慰。

2.孩子多大都要一起睡

都說男女七歲不同席,這可能有封建思想的保守性在裡面,但是也蘊含了一定的道理。

七歲以後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會開始渴望自己一個人睡一張床,住一個房間,但是家長卻老是覺得孩子還小。

七歲以前一家人睡一張床上是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可是七歲以後呢?不要說7歲,我認為5歲左右開始都可以給孩子單獨準備一張小床了。

不要向狄鶯和自己的兒子一樣,都多大了還是睡在一張床上,與兒子過分親密了,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容易產生依賴性。

表哥成年以前,姑姑就特別寵溺他,高中的孩子了每次回家還要媽媽哄著睡,結果現在結婚以後再問,每次都低著頭告饒說讓不要再說了。

孩子越長大就會對男女性別差異理解更深刻,表哥現在結婚以後提起媽媽高中哄睡覺的事都覺得自己太幼稚了,以後絕對不會把孩子教成自己的樣子。

3.幫孩子洗澡

從我們剛剛出生下來醫生都會給我們清洗身體在進行了簡單的清洗之後,醫生才會把我們交給媽媽。

而隨著慢慢長大,媽媽會在洗澡盆裡面給我們洗澡,然後是浴缸裡面給我們洗澡,最後是我們自己在衛生間裡面洗澡。

但是有的孩子就像沒有長大的巨嬰一樣,習慣了接受媽媽的饋贈,也沒有一點點男女差異的認知。

似乎在從小到現在的家庭教育中,這裡孩子都認為我和媽媽一起洗澡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不管是媽媽給孩子斷奶沒有斷乾淨,還是沒有及時的給孩子分床分房睡,讓孩子在心理上依賴父母,凡事都要聽取父母的意見。

這樣長大的孩子未來真的會很艱難,沒有自己的主見,習慣了父母的照顧和伺候,更沒有對於男女性別不同的認知。

相關焦點

  • 慣子如殺子
    被慣壞的孩子,往往有這3種表現,再不重視就晚了自從做了家長後,孩子就成了父母的軟肋,恨不得給孩子所有的愛。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走在幾個人中間,同行的還有孩子的爸爸媽媽和奶奶。孩子的爸媽更是在一旁哄孩子:「等會給你買冰淇淋吃好不好,爸爸媽媽都陪著你,讓奶奶在這邊看著東西好不好?」
  • 日本小學生上學第一天,表現刺痛中國父母,慣子如殺子真沒說錯
    中國家長對這樣的操心是習以為常,但家長們可知道,當你給孩子忙前忙後時,鄰國日本的媽媽們在幹嘛?沒錯,她們在享受兒女的「伺候」。我要求他前一晚收拾好書包,沒想到左耳進右耳出,真是心累!日本男孩定鬧鐘起床後直奔廚房,輕車熟路地拿起廚具、食材,不過十分鐘,一份色味俱全的早餐就做好了。男孩將自製的早餐吃得一乾二淨,快速將碗筷洗乾淨,接著帶狗狗出門遛彎。
  • 原創:縱子是害子,慣子如殺子:你是否在無意溺愛孩子?
    導言:古人云,慣子如殺子!  這句話絕不是危言聳聽,有多少家庭因為太過溺愛孩子,讓孩子走上一條不歸路,整個家庭也支離破碎。  無底限地嬌慣孩子,最終養出來的,不是吸食家庭血肉的吸血鬼,就是泯滅道德的惡魔。
  • 慣子如殺子,3種最常見的慣子行為,家長必看
    殊不知,慣子如殺子,家長的袒護和縱容,只會把孩子推向惡的深淵。最近,備受關注的大連13歲男孩性侵未遂,殘忍殺害10歲女孩的案件,有了最終審判結果。大連市沙口區人民法院做出民事訴訟判決,13歲男孩父母向10歲女孩母親及家人公開賠禮道歉,賠償128萬。
  • 慣子如殺子,孩子沒教養有三大表現,外人不說,家長也該心裡有數
    導讀:慣子如殺子,孩子沒教養有三大表現,外人不說,家長也該心裡有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慣子如殺子,孩子沒教養有三大表現,外人不說,家長也該心裡有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溺愛當思孟母三遷:愛子當教子,慣子如殺子!
    讓人為之嘆息的同時,亦忍不住感慨道:愛子當教子,慣子如殺子!其實很多時候,子女的成長方式都是取決於父母的態度:一味的溺愛,只會讓他們最終成為不諳世事的媽寶兒童或者巨嬰。而正確的引導與適度的體驗,反而更有助於子女的成長,這便是俗話中所謂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了。
  • 慣子如殺子,父母的這些行為容易養出「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他們對於孩子的愛自然不會少,可「滿則溢,盈則虧」平時太過嬌慣孩子的話,那就成了溺愛。在現實生活中,「慣子如殺子」的案例比比皆是。慣子如殺子,父母的這些行為容易養出「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
  • 溺愛教育當思孟母三遷:愛子當教子,慣子如殺子!
    讓人為之嘆息的同時,亦忍不住感慨道:愛子當教子,慣子如殺子!        其實很多時候,子女的成長方式都是取決於父母的態度:一味的溺愛,只會讓他們最終成為不諳世事的媽寶兒童或者巨嬰。而正確的引導與適度的體驗,反而更有助於子女的成長,這便是俗話中所謂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了。
  • 「慣子如殺子」,孩子的這4種表現,是典型的沒教養,家長要有數
    有些父母對孩子非常嬌慣,尤其是一些老來得子的父母,因為孩子的出生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本來到中年之後自己的秉性也改了許多,所以往往對孩子會特別的耐心,天上的星星都想為孩子摘下來,去博取孩子歡心,但是這樣的行為真的正確嗎?
  • 深度:慣子如殺子、慈母多敗兒,句句戳心
    但是父母要記住有句話叫做:自己管不好孩子,總有人會幫你管,而且孩子小時候太過寵溺,會給他們帶來很多隱藏危害。家長們總覺得沒什麼,殊不知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釀成大禍,過於寵溺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危害。 「慣子如殺子、慈母多敗兒」,這兩句俗語不是說說而已!危害很多!
  • 「慈母多敗兒,慣子如殺子」這3點做不好,真的會害了孩子啊
    但是請各位家長們記住:現在你不好好管教孩子,以後這個社會會幫你管教孩子的!而且父母太過於溺愛孩子,也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多的隱藏傷害。 「慈母多敗兒,慣子如殺子」 大意是:孩子們不能從小就溺愛,導致孩子的天性就會很自私很任性,「慈母」們始終縱容孩子的任性,沒有教過他們的孩子做一個有素質的人
  • 北京地鐵一男孩辱罵奶奶 網友:慈母敗兒多,慣子如殺子
    奶奶教育男孩:「你要從現在開始再大聲喧譁,一會上去以後,我就自己騎車走,不要你了,因為你這種孩子不能要。」但男孩仍不斷大聲向奶奶大喊大叫。此時,有同車乘客上前勸阻,稱大家都看不慣他的行為,還問孩子是哪個學校的,沒想到卻遭到孩子反懟,臭學校,別管我。男孩這樣指責陌生人,奶奶很生氣,對孩子說,再大喊大叫人家給你轟下去,孩子仍不認錯,還大喊起來:「起來你,起來你,你起來,我再說一遍。」
  • 「慣子如殺子」其實每一個熊孩子後面都有一個熊家長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的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看過一個新聞,公交車上,一女子讓男童抓住拉手練吊環。司機勸阻後,該女子怒懟:「關你屁事 」,並對司機大吼:「我天天都這麼吊,就你有意見,你有病啊!」並打電話投訴司機,司機出於安全考慮將車停靠在路邊。
  • 育兒反面案例(10)慣子如殺子,家長要對自己的教育後果負責
    慣子如殺子,別等到將來兒子出問題,才知道悔悟,原來自己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慣子小故事:「兒子吃飯了,今天吃蛋炒飯?」「不行,兒子我太累了,明天再去吧。」「現在就去。」兒子跺起腳來。「兒子我今天太累了,我剛剛打掃了房間又做了飯,實在太累了,以後有機會媽媽再帶你去吃麥當勞好嗎?」「我現在就要去,現在。」媽媽繼續跟男孩兒商量,可男孩兒根本不聽,接著又哭又叫又喊,最後媽媽屈服了,帶他去吃麥當勞。
  • 10歲男孩不吃奶不肯睡覺:斷奶不及時,小心害了孩子一生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周有一個三歲大的兒子,小傢伙剛出生的時候,食量就特別大,沒辦法小周每天只能增加餵奶的次數。小周也會狠下心來不給孩子餵母乳,但是到夜裡,孩子就哇哇大哭,哄都哄不好,一個勁的想吃奶,每次小周都忍不住,就給孩子餵了奶,一來二去,孩子今年都三歲多了,還是沒斷奶。現在朋友同齡的孩子已經能自己獨立吃飯,小周看著真是愁啊。
  • 慣子如殺子,九大慣子特徵,家長仔細看看!
    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小太陽」。時間一長,孩子自然就會變的自私,缺乏同情心,不會關心別人。2、當面袒護古人言「子不教,父之過。」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做媽的往往會護著孩子:「不要管的太嚴了,孩子還小。」
  • 10歲孩子還在吃母乳,都是媽媽在縱容,再不斷奶,會毀了孩子
    很多朋友看了表示很震驚,10歲了怎麼還沒斷奶,難道母乳還有營養,是媽媽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斷奶就這麼難?在我們很小的時候,那時候相對落後一些,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很多10歲的男孩還在吃母乳,因為老人都認為母乳營養好,那時候沒有奶粉啥的,這倒是很充足的理由。有的媽媽甚至跑到學校裡給孩子餵奶。
  • 慣子如殺子,九大慣子特徵,家長必看!
    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小太陽」。時間一長,孩子自然就會變的自私,缺乏同情心,不會關心別人。2、當面袒護古人言「子不教,父之過。」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做媽的往往會護著孩子:「不要管的太嚴了,孩子還小。」
  • 「讓我孩子受『委屈』,我什麼事都做得出!」老師:慣子如殺子!
    事件的起因是這樣的:兩個就讀四年級同一班的孩子在課間休息時發生了摩擦,主要是較調皮孩子在課間休息時將保溫壺裡的水潑灑另一個孩子,對方的紅領巾和上衣被弄溼了。雙方就這事情起了爭執,被潑灑衣服的孩子需要潑灑衣服孩子向他道歉,而潑灑衣服的孩子認為對方小題大做,就溼了一點而已不足以道歉!
  • 另類"媽寶男":10歲了還吃奶,媽媽不哄不睡覺,孩子被毀了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小男孩已經10歲了,但是每天仍然要吃母乳,這位男孩的媽媽說,自己的奶水早就已經沒有了,但是孩子養成了這麼一個習慣,每天必須要奶上一口才肯罷休,中午和晚上放學回來,孩子就哭著要找媽媽吃奶,媽媽小小的身體懷裡抱著那麼大個子的孩子在吃奶,這情景看起來怎麼說是有些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