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經常「掏褲襠」,媽媽帶去檢查,醫生:罪魁禍首是爸爸

2020-12-18 小C媽媽育兒經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張女士家有三歲的小女兒,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由於丈夫的工作比較特殊,工作時間基本上都在家,而張女士自己的工作是早歸晚出,很少有時間帶孩子,所以即便自己不放心把女兒交給丈夫也不得不這樣做,所以女兒大部分都是跟著爸爸在家。

一天周末,張女士在家休息陪女兒玩耍時,發現寶寶經常會把手伸到褲襠裡面,一開始媽媽以為是孩子的不良習慣,便嚴厲的出聲阻止女兒的這種行為,後來媽媽也會非常注意孩子的這方面,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媽媽發現孩子"掏褲襠"的行為越來越嚴重,次數越來越頻繁,這讓媽媽不禁產生了懷疑,隨即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馬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結果竟然是孩子患上了蟯蟲病,這讓媽媽驚呆了。

媽媽覺得家裡平都打掃得挺乾淨的,孩子怎麼會患上這種病,後來一想,便明白了很有可能是自己的丈夫在帶孩子的時候很粗心,沒有注意好孩子的衛生情況,原來讓女兒生病的罪魁禍首竟是自己的爸爸,看來回去得好好給爸爸上一堂衛生課。

01什麼是蟯蟲病?

蟯蟲病是由蠕形住腸線蟲寄生於人體結腸及回盲部所致的疾病,常發生在兒童身上。常常是因為孩子不好的衛生習慣所導致,如穿開襠褲,飯前飯後不洗手,上完廁所後不洗手等。

02蟯蟲病的主要症狀:

1、 肛門周圍和會陰部奇癢

2、 兒童患者常常會有夜驚、睡眠不安、磨牙等表現。有的時候也會出現欲缺乏、腹痛等消化道的症狀。

3、蟯蟲侵入尿道可能會出現尿急、尿頻、尿痛、遺尿等問題。

4、 蟯蟲侵入生殖道可能會引起陰道分泌物增多和下腹部疼痛不適的狀況。

03為了避免孩子出現意外,家長需要注意這些細節

1、 儘量不給孩子穿開襠褲

在孩子小的時候,很多家長會為了方便而給孩子穿上開襠褲,殊不知,開襠褲極易引起孩子的衛生感染,尤其是很多孩子喜歡在地下玩耍,隨地就座,我們完全沒辦法控制病菌的侵入,所以家長不應該為了省事兒而給孩子穿上開襠褲。

2、寶寶用品單獨準備

寶寶的抵抗力比我們大人的抵抗力要差得多,所以隨時隨地我們都應該注意衛生防護。我們可以單獨地給孩子準備適合他們皮膚的毛巾,臉盆,牙刷,牙膏等用品。

3、寶寶衣物單獨洗

最好將寶寶的衣物單獨分開洗,不要和大人的衣物混在一起,大人在外接觸到的細菌各種各樣,我們無法保證孩子不被這些病菌所感染,尤其是穿在皮膚上的衣物,家長們一定需要注意單獨分開,單獨清洗,必要的時候進行消毒。

4、給寶寶準備單獨的碗筷

有些家長帶孩子會比較粗心,從小就不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讓孩子和大人一起用一套餐具,俗話說:病從口入,有些病菌就是通過口腔進入人體,所以家長一定要記得給孩子準備自己的一套餐具,並且用完之後一定記得消毒。

04結語:

寶寶剛出生,對外界的各種危險的抵抗力還不夠,此時就需要家長們更加細心地為孩子擋住前面的威脅,保護他們遠離傷害。同時在孩子身邊,要隨時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的地方,一定要第一時間就醫,把握住最好的就醫時間,千萬不要做不懂得保護孩子的父母,讓孩子的產生遺憾。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3歲娃沉迷「掏褲襠」,媽媽帶去檢查,醫生:孩子奶奶惹的禍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但是工作壓力依然不小,起早貪黑是常事,有孩子的家庭,家長更加不敢怠慢,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要照顧孩子,兩件很難一起做好。蘿莉有老公都有工作,在生孩子前,就在努力工作,希望早日能湊足首付。生完孩子,帶了3年孩子,為了能繼續工作,便把婆婆接到身邊照顧孩子。
  • 孩子經常摳鼻子,媽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竟說你們離婚吧
    導讀:孩子經常摳鼻子,媽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竟說你們離婚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經常摳鼻子,媽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竟說你們離婚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娃高燒被確診「白血病」,爸爸帶來「玩具」,醫生:罪魁禍首
    ,因為結婚晚,所以有了兒子之後,爸爸也很寵愛孩子,平時對妻子也很好,大家經常誇讚張先生是一個好丈夫,好爸爸。這一天爸爸要出去打工,臨走之前還特意叮囑媽媽,不要怕花錢,多給孩子買鞋吃的用的和玩具,只要孩子高興,花多少錢都可以,對此妻子也很欣慰,臨走前,爸爸還特意給孩子買了一大堆的玩具。
  • 兒子「掏褲襠」本以為是調皮,醫院檢查後責怪父母無知:早該阻止
    「吮手指」、「掏褲襠」這些習慣孩子在哭也要堅決改掉吮手指是每個嬰兒都會做的事情,甚至長大成人還有這個習慣。張女士5歲的兒子同樣,從小嬌生慣養,一圈大人圍著他自己轉,一個「吮手指」的壞毛病,總是改不掉,孩子一哭當媽就心軟了,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 4歲孩子只愛打手勢不說話,帶其去醫院檢查後,爸爸後悔媽媽傻眼
    導語:4歲孩子只愛打手勢不說話,帶其去醫院檢查後,爸爸後悔媽媽傻眼。龍龍快4歲了,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他變得很聽話、乖巧,也很內向,就是不愛說話。問了幼兒園老師,老師說龍龍最近在幼兒園裡一般都很安靜,很少跟小朋友說話交流,經常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時間長了,媽媽覺得這樣下去可不行,於是帶龍龍去了醫院,醫生在做了一系列觀察診斷後,判定孩子是出現了語言障礙。媽媽一聽,傻眼了,這孩子以後難道無法與人溝通了嗎?而且孩子以前不這樣啊!
  • 4歲女兒經常喊肚子疼,媽媽帶去醫院檢查,結果讓媽媽後悔痛哭
    4歲女兒經常肚子疼,媽媽帶去檢查後痛哭不已妞妞今年4歲了,爸爸媽媽在離家很遠的縣城打工,因為帶孩子比較不方便,所以就想著等以後上小學了再接到身邊,於是就讓孩子在鄉下和爺爺奶奶在一起,老人畢竟很有經驗,又很疼愛孩子,而且有孩子陪伴,老兩口也不會孤單寂寞。
  • 5歲兒子總要媽媽掏耳朵,掏不出啥但娃總喊癢,醫院檢查才知真相
    但「挖耳」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過度的掏耳朵,也是在傷害耳朵。5歲兒子總要媽媽掏耳朵,掏不出啥東西但娃總喊癢5歲的樂樂月最願意被媽媽挖耳朵了。每次,媽媽說挖耳朵時,樂樂都跑著到媽媽身邊來。但兒子卻只喊「癢」,說裡面還有「耳屎」,而且還在不停的動,這嚇壞了媽媽。於是媽媽帶著兒子樂樂到醫院的耳科檢查。醫生在了解情況後,給孩子檢查了耳道。這一檢查不要緊,在孩子的耳朵裡,發現了一隻「小瓢蟲」。
  • 帶女兒去醫院掏耳朵,驚心動魄72小時後,醫生說的結果嚇壞我
    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們整個媽媽群都不好了!!有位媽媽正好帶5歲女兒去醫院經歷了一遭,在我的邀請下,在此全面公開啦! 一枚5歲小仙女的掏耳記 講述人:媝媝媽媽 ⇩發現問題 我是比較崇尚順其自然養育的媽媽,之前聽專家說孩子的耳垢會自然排出,所以女兒媝媝5歲多了,從來沒掏過耳朵。但是近來有兩件事讓我心裡不安。
  • 5歲孩子總愛「摳鼻子」,媽媽帶去醫院檢查,醫生:不行就離婚吧
    5歲孩子總愛「摳鼻子」,媽媽去醫院檢查,醫生:離婚吧小勇今年已經10歲了,但是家庭關係一直都非常的緊張,爸爸媽媽經常是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架的吵,很多時候,父母在那裡吵架,而小勇卻只能在旁邊看著,甚至有一次小勇想上前勸說父母不要打架了
  • 10歲男童出現遺精,爸爸帶去檢查,醫生:這類食品少給孩子吃
    6歲小女孩乳房發育、7歲小男孩長鬍子、長喉結...近年來關於「性早熟」的新聞總是在各大媒體中出現...據統計,中國有50多萬性早熟兒童,而這數據每年還在攀升中。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們更應該做好防範和對孩子的教育。
  • 5歲孩子耳朵總是一碰就痛,媽媽帶他去醫院檢查,結果嚇人一跳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能夠輕鬆解決,而有些則讓人感到無可奈何。之前有一則新聞:一個5歲寶寶的耳屎堵住了耳朵,硬的像水泥,一碰就疼。媽媽趕緊帶他去醫院檢查,最後不得不接受全麻手術才掏乾淨。
  • 3歲寶寶總是「抓耳撓腮」,帶去醫院檢查,醫生:怎麼不早來?
    有不少年輕爸爸媽媽們,對於養娃的經驗不足,又經受著各種現代育兒理念的衝擊,經常會發現自己特別在意的一些問題,對寶寶來說似乎並沒有造成什麼影響,自己覺得沒什麼的小事,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醫生嘆息「遲了,寶寶患了中耳炎,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 孩子3歲還不會走路,媽媽帶去醫院檢查,大夫輕聲說道:快報警吧
    ,這時就需要媽媽帶上孩子去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因為孩子3歲了,竟然還沒有學會走路。使得夫妻倆很是憂愁,張女士還給寶寶在網上購買了嬰兒走路時的輔助神器。保姆所說自己每天都要給孩子鍛鍊,可不知怎麼也沒有效果。張女士對這一事情很是憂愁。夫妻二人向公司請假,決定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不料醫生卻告知張女士說孩子得了軟骨病。嚇得張女士驚慌失措,這可怎麼辦才好?自己平時很注意寶寶的飲食搭配。
  • 3歲娃性格孤僻、平地總摔跤,媽媽帶去檢查後,醫生:是感統失調
    寶寶在發育初期,無論是做細微還是大幅度的動作,都會牽動媽媽的心。直到寶寶能走能跑,媽媽才放鬆了警惕,而恰恰這個時候是培養孩子運動能力的開始。有研究表明,在一歲至六歲這個階段,適當的運動將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感覺統合能力;而四至六歲是孩子理解並參與基本運動的階段,同時也是運動興趣養成的階段。
  • 孩子2歲不會走,媽媽帶孩子去檢查,醫生怒吼:怎麼能這麼對孩子
    導讀:孩子2歲不會走,媽媽帶孩子去檢查,醫生怒吼:怎麼能這麼對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2歲不會走,媽媽帶孩子去檢查,醫生怒吼:怎麼能這麼對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歲男孩患了白血病,醫生得知這個原因後,怒斥爸爸很無知
    【6歲男孩患了白血病,爸爸帶去檢查,醫生得知原因怒斥爸爸無知】 6歲的樂樂(化名)是個乖巧的小男孩,平時身體健健康康的很少生病。可是最近這段時間卻經常渾身無力、反覆發燒、流鼻血。 後來爸爸帶兒子去大醫院做全面檢查,醫生給出的的答案是樂樂得了慢性白血病,爸爸當場癱倒在地。 接著醫生詢問了爸爸這半年來的生活情況,爸爸說了一大堆,醫生也覺得沒什麼異常,但最後突然聽到爸爸說了一句,剛裝修的房子住了半年。
  • 嘉興寶寶掏完耳屎直喊耳朵疼 去醫院檢查驚呆了
    很多人都喜歡這麼做,閒下來的時候就喜歡用棉棒、棉籤掏耳朵,甚至隨手用起火柴棍、髮夾、小鑰匙等銳器,卻殊不知這樣很容易掏傷自己。在嘉興海寧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醫生的門診室,每天至少五六名患者因為耳癢、耳痛、耳悶來就診,各個年齡層次的都有,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過度或不當掏耳屎導致。 6歲的男孩因為耳朵疼,媽媽帶他過來就診。
  • 5歲孩子不停地掏耳朵,手電筒一照醫生都嚇壞了:早該來醫院了!
    前段時間@ 廣州日報發了這樣一條消息:5歲孩子到醫院掏耳朵花了5000元,甚至還做了全麻手術。來自浙江海寧的趙趙,耳朵裡塞滿了耳屎,並且耳屎已經成堅硬狀,必須要進行全麻手術才能將耳朵裡的汙垢清理乾淨。看了這篇新聞,讓青青媽媽不由得擔心起自己的女兒。
  • 去醫院給孩子掏耳朵成「時尚」?醫生:沒必要
    去醫院給孩子掏耳朵成「時尚」?有些家長把去醫院掏耳朵當成一種「時尚」,孩子沒病沒痛也來掏一掏,真的有必要嗎?  耵聹其實可以自行掉落  耵聹,俗稱耳垢、耳屎,是外耳道軟骨部皮膚的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物。正常情況下,耵聹是可以通過咀嚼、張口等運動自行排出,並且對耳朵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不建議家長經常給孩子掏耳朵。
  • 耳屎堵住孩子耳朵只能手術!對於掏耳朵醫生怎麼說
    一個來自海寧的五歲小男孩趙趙就被這塊巨型耳屎折磨得夠嗆。最近,趙趙在一次感冒後耳道發炎,疼得厲害,到醫院檢查發現他的耳朵裡塞滿了耳屎。由於耳屎量大且堅硬,當地醫生束手無策,最後他只好來到杭州市中醫院,通過全麻手術才掏乾淨。現在正值梅雨季節,天氣潮溼,容易引發耳部炎症。再加上很多人開始遊泳,耳朵進水後處理不當,也會造成一些耳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