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4歲孩子只愛打手勢不說話,帶其去醫院檢查後,爸爸後悔媽媽傻眼。
龍龍快4歲了,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他變得很聽話、乖巧,也很內向,就是不愛說話。每當他想要什麼,總是對家裡人打手勢,用手指一指,或者搖搖頭、點點頭等,嘴裡最多會發出「啊」「哦」的聲音,除此之外便不會再多說一個字了。
家裡人都覺得和龍龍說話好費勁,就跟擠牙膏似的,問他好幾句話能換來一句回答就不錯了,有時候他甚至都不會回答你,對於龍龍這樣的表現,父母覺得有點擔憂。
問了幼兒園老師,老師說龍龍最近在幼兒園裡一般都很安靜,很少跟小朋友說話交流,經常都是自己玩自己的。
時間長了,媽媽覺得這樣下去可不行,於是帶龍龍去了醫院,醫生在做了一系列觀察診斷後,判定孩子是出現了語言障礙。媽媽一聽,傻眼了,這孩子以後難道無法與人溝通了嗎?而且孩子以前不這樣啊!
後來,媽媽回憶起一件事,去年龍龍3歲多時,有一段時間不知道從哪裡學來的罵人話,在家裡不停的說,爸爸當然很生氣,當時狠狠罵了龍龍一頓,還把他關在門外了,龍龍嚇壞了,真的以為爸爸不要他了,好像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龍龍就不愛說話了。
其實,三歲多的孩子正是語言學習的敏感期,他們重要的語言特點就是模仿,他們並不知道那是罵人的話,只是覺得好玩罷了,爸爸的過激反應加重了孩子的負面情緒,導致孩子出現語言障礙。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沒有必要生氣發火,只要當做沒聽見不理他就完了,孩子說幾次覺得沒意思也就不再說了。
總之,對孩子來說,良好的語言能力是智力發展的重要部分,我們不要錯過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