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崩潰:孩子3歲多只會叫爸爸媽媽,怎麼讓孩子開口說話?

2020-08-27 樂古媽媽

一位寶媽非常著急難過,孩子3歲半,只會叫爸爸媽媽。周圍的聲音,話裡話外,認為孩子是啞巴。寶媽看到幼兒園群裡,2歲多的孩子背《三字經》的視頻,更是崩潰。

那麼,3歲多的孩子,一般語言能力是怎麼的呢?我們來看看嬰幼兒語言各階段的表現

【1】寶寶出生時,聽覺已經發育成熟。1個月時,他就能識別出一些聲音。當你跟他說話時,他會扭頭看向你。

【2】 2~3個月,當你說話時,寶寶會對著你笑,還會嘰嘰咕咕發出一些「啊」「哦」的聲音。

【3】 4~7個月,當寶寶聽到聲音時,會尋找聲音的來源;他能根據你的聲調分辨你是開心還是生氣;當你說話時,他會專注地看著你的嘴巴,試圖模仿你說話的聲音,開始牙牙學語。

【4】 8~12個月,寶寶會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能聽懂一些日常用語。9個月時,可能會叫「爸爸」或「媽媽」。

【5】1——2歲以下孩子的語言能力特點

  • 你說名字,他就會用手指出相應的物體或圖片(「哪個是……?」)。
  • 會說熟悉的人、物體和身體部分的名稱(「那是什麼?」「那是誰?」)。
  • 聽懂簡單的命令。
  • 重複對話中聽到的詞。

【6】2——3歲,這個階段,語言發育的差異極大,有些孩子天生比其他孩子更健談,但並不意味著愛說話的孩子比安靜的孩子更聰明或發育更快,甚至不代表他們的詞彙量更豐富。通常來說,男孩開始說話的時間比女孩晚。語言能力特點

  • 理解包含2~3個要求的指令,比如「回房間去,把泰迪熊和小狗拿來」。
  • 幾乎認識並且可以識別出所有常見物體和圖片。
  • 能理解大部分語句。
  • 能理解物理關係(「上面」「裡面」「下面」)
  • 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和性別。
  • 會使用代詞:我、你、我們、他們
  • 不熟的人也能聽懂他說的大部分話。

【7】3——4歲

能說出自己家庭地址。

孩子掌握的詞彙量應該達到300個以上。

他將有能力講出5個字詞組成的句子,並模仿成年人的大部分發音。

能轉述在幼兒園或朋友家發生過的事情。

有時孩子會有點「話癆」——一個可能令你很煩的現象,但這是他學習並積累新詞語的重要途徑。

嬰幼兒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

1.聽力障礙。聽力損失是造成語音和語言發展出現問題最常見的原因,嬰兒出生後3天就可以進行聽力檢測了,如果發現存在聽力障礙,可在牙牙學語前進行聽力康復,並強化語言訓練。

嬰幼兒有可能出現聽力問題的一些表現:

  • 一直對聲音沒有反應;
  • 理解和使用語言的能力都相應地有所推遲;
  • 別人說話的時候會一直盯著說話人的嘴巴看;
  • 神情恍惚,叫他們的名字時沒有任何反應(幼童或大點的孩子);
  • 說話的時候聲音很大或是很小;
  • 看起來經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從不關注身邊的人和事。

2.構音器官異常。構音器官包括舌頭、嘴唇、下巴、顎部、牙齒。如果嬰兒吞咽或咀嚼困難,顎裂,父母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進行矯正治療和訓練。

3.腦癱,自閉症,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語音和語言能力的發展也會滯後,需要特殊幫助來發展他們的交流能力。

4.家庭語言環境差,比如,父母不經常與孩子交流,家庭缺乏充分的情感、母愛等感官刺激;過分溺愛和約束;家庭中南方話和北方話並存,導致孩子理解困難,出現表達問題。

5.心理失語症。孩子在達到特定年齡後,還沒有出現語言爆發期,那麼他們的心理肯定是受到了某種傷害或阻礙,以至於他們無法把已經學習好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有些孩子到3歲或3歲半時,所使用的詞彙還是低齡兒童的那些詞彙,而語言器官卻是正常的,稱之為「心理失語症」。這完全是由其心理引起的。

6.特發性語言發育障礙。寶寶也可能在無以上明確原因的情況下出現語言發育明顯延遲,稱為特發性語言發育障礙或發育性語言發育遲緩。臨床上分為表達性語言障礙和感受性語言障礙兩種,前者能理解語言但不能表達,後者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都受到一定限制。

如果發現孩子3-4歲存在說話晚的情形,及時尋找專業醫生和專家對孩子的語言發育狀況做出全面、系統的正確評估。根據語言發育遲緩的病因對寶寶進行專業的言語治療同時,家長還需要給孩子充分地鼓勵和耐心,為他們提供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放鬆自己的要求,刺激引導孩子開口說話。

那麼具體怎麼引導孩子說話呢?

父母的要求

多和孩子說話,說話時,必須讓他看到父母的面孔和口形,這樣他才容易跟著學。父母在說話時眼睛也要看著孩子,語氣要愉快,速度宜慢,有短暫的停頓。

講話內容結合眼前的事物、當前的活動或符合孩子的興趣。說話時,還要輔以相應的表情和動作,讓自己說出的話生動有趣,易於被孩子接受。

和孩子說什麼?

食物:在吃飯、吃水果,教孩子認識食物,比如:

這是什麼呀?

「你想吃什麼呀?想吃桃子嗎?」

「你最喜歡吃什麼呀?」「我們今晚吃雞腿哦!」

玩具:拿出小籃球,讓孩子抱抱,告訴他:「這是籃球。」

指著小汽車,問:這是什麼呀?

日常用品:我們可以反覆提日常生活用品,比如:

「我們拿杯子喝水」

「坐沙發」

「開門」

打電話:拿起玩具手機,告訴孩子:「我們來打電話,好嗎?」

媽媽在給你打電話,你在幹什麼呢?」

孩子一起說兒歌:「兩個小娃娃,正在打電話,喂喂喂,你在幹什麼?哎哎哎,我在哄娃娃。」

也可嘗試讓孩子接聽家人或朋友的電話,鼓勵孩子向他們問好。

唱兒歌

比如一問一答式兒歌《輩分歌》

爸爸、爸爸、爸爸,

爸爸的爸爸叫什麼?

爸爸的爸爸叫爺爺。

爸爸的媽媽叫什麼?

爸爸的媽媽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什麼?

家長問,孩子答。剛開始,孩子不會答沒關係,我們可以重複重複再重複。

比如簡單、重複性強的兒歌《幸福拍手歌》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快快拍拍手喲

開始的時候你得幫寶寶做拍手和其他的動作。慢慢地,他們就能自己去完成這些動作了,當然這還需要一段時間

讀書

給寶寶準備的繪本,色彩一定要鮮豔,圖片一定要醒目,圖文布局宜清晰,句式宜簡短

剛開始,可以是一些簡單的認知類的圖書。比如小動物,交通工具,生活用品

詞語不斷重複出現的書,比如《蹦》這本書,文字非常簡單,從頭到尾都是在不斷重複「Beng」這個音,加深孩子的印象和親切感。

生活場景熟悉的書,比如《小手手出來了》,描寫了小寶寶在洗完澡後穿衣服的過程,便於家長和孩子語言互動。

安排合適的社交活動

例如帶孩子到遊樂場玩,參加熟悉的親戚小朋友的生日會等,讓他多接觸其他小朋友,學習說話和與人溝通。

帶孩子到大自然

經常把孩子帶到郊外,一路描述:藍藍的天空,暖暖的太陽,花兒開了

仔細觀察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比如我家孩子,特愛看河邊的鴨子,有空就帶他去河邊,開口說的第一個字就是「嘎嘎嘎」,儘管當時發音更像「噠噠噠」,從而打開說話的開關。

兒科專家說,學齡前期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患病率達5%~8%,對於爸爸媽媽而言,對寶寶最大的幫助就是給予他(她)足夠的語言刺激。長時間的治療和訓練之後一般是可以起到治癒效果。

相關焦點

  • 一歲四個月孩子還只會叫爸爸媽媽?一個小方法,孩子早說話
    鄰居家寶寶潤潤,已經1歲4個月了,但是只會叫爸爸媽媽,外婆,其他話根本不說,有時候急了還會發脾氣,看著這小小的人兒,居然還摔東西,把潤潤媽媽氣壞了,但是孩子這麼小,也捨不得打,捨不得罵的。平時自己又總上班,主要是外婆帶他,看起來,兒子也是很不願意聽她的。
  • 為啥多數寶寶都先開口叫爸爸?寶媽先別急,背後的原因你想不到
    寶寶的出生,不僅僅代表著家裡迎來了新成員,更意味這寶爸寶媽們,從今往後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寶寶來到這個新奇的世界,發出一聲嘹亮的啼哭,接著就不停的長大,慢慢會爬、會翻身、會叫「爸爸媽媽」。那麼,不禁有很多寶媽疑問並且十分吃醋,為啥寶寶開口說話,是先會叫「爸爸」呢?其實背後的原因,簡單到你想不到。
  • 2歲孩子不說話急壞家長,2歲3個月開口的雙胞胎媽媽,是這樣做的
    2歲能聽懂,但是只會叫媽媽,不說話,不能說不正常,也不能覺得沒問題。需要排除自閉症的可能性,然後家長良性引導開口。01需要排除自閉症的可能性我家雙胞胎,目前3歲多,真是2歲3個月才突然開口說句子,之前爺爺奶奶很早會喊也不喊了,只會叫媽媽,
  • 3歲娃語言能力只有1歲!說話晚、說不清!別等,抓住孩子學說話的黃金期!
    寶寶說話的早晚經常成為小區裡爺爺奶奶們值得驕傲和討論的話題「寶寶說話早才聰明嘛!」「我孫子9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了!」「啊,你家娃都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是啊,周圍一歲同齡孩子都開始說話了,自己家娃遲遲「不開金口」。寶爸寶媽難免著急,不停問「度娘」怎麼回事。
  • 孩子說話能看出智商高低?你家孩子多大開口說話?
    相比起小區裡的同齡人,軒軒的語言能力確實差了很多,軒軒媽特別著急,一直在想是不是孩子智力有問題,說話才這麼晚?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情況,一些孩子說話早,10個月就能開口叫爸爸媽媽;一些孩子說話晚,一歲多還不會叫爸爸媽媽。
  • 孩子開口說話晚是智商低?怎樣訓練孩子說話呢
    最近在看爸爸去哪兒的我,已經被嗯哼實力圈粉了。當時他參加爸爸回來的時候,還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孩,曾經一度被媽媽霍思燕認為孩子不會說話。這才幾年不見,嗯哼的語言能力超讚,說話像個小大人一樣,沒有奶音,說話一連串,有的時候說的話都能把大人驚到,而且懂得東西特別多。
  • 不是自閉症,3歲多還不會說話怎麼回事?該如何教寶寶學說話?
    今天有位寶媽問我:「夏老師,你身邊有沒有那種說話很晚的寶寶?比如都三歲半或者四歲還不會說話的那種?我閨蜜的兒子就這樣,去醫院檢查了,也不是自閉症,智力也沒有問題……」我來說說我閨女的需要發育情況吧。雖然我閨女沒有像你說的那種到3歲半或4歲還不會說話的的情況,但我閨女與身邊的寶寶和絕大多數寶寶來說,我閨女說話已經很晚了,晚到什麼程度呢?在她22個月的時候都不會叫媽媽,只會叫爸爸,還不是有意識地叫。經常在小區都能聽到寶媽們擔心自家寶寶說話晚,怕智力有問題,但一聽說我閨女的情況後也都踏實了很多。
  • 孩子多大會叫媽?早於這個月份,證明大腦發育好
    歐陽的孩子小時候特別淘氣,不過也挺招人喜歡的,許多親戚朋友都喜歡來她家看孩子,可是歐陽卻因為孩子的時候經常上火。歐陽的兒子已經2歲了,至今為止還沒有開口叫過媽媽或爸爸,歐陽雖然知道孩子說話有早有晚,可是看著身邊朋友家的孩子都已經開口了,她內心總是有些不平衡。
  • 孩子開口說話遲?三個小辦法幫助你!
    (Holly 作品)當媽的想要笑傲小區,育兒三早得先拿下:要翻身早,說話早,走路早。就算你很淡定,專注於自家娃的發展,不跟其他媽媽較勁,但孩子一日不開口,你懸著的一顆心始終放不下。想要孩子開口說,喜歡說,家長必須不厭其煩地引導。可怎麼引導呢?今天就跟大家嘮嘮這個話題。
  • 萌娃開啟話癆模式批評爸爸:愛說話的孩子是個寶
    孩子跟我們說那麼多的廢話,無非就是想要告訴我們:他愛我們!父母愛孩子,藏在行動裡;而孩子愛父母,藏在廢話中。02、愛說話的孩子,更聰明《媽媽是超人3》最後一期節目,4個家庭住在了一起。孩子們組隊去菜園摘菜回來給媽媽做飯。
  • 兒子先會叫「爸爸」,全職寶媽覺得備受打擊,其實是你誤會寶寶了
    小青也辭掉了工作,在家做起了全職寶媽,她每天都付出大量的精力在照顧孩子上。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小青感到非常幸福,她堅信寶寶第一次開口說話一定是叫媽媽,所以每天都不厭其煩教著孩子,等待著孩子開口。孩子開口這一天終於到來,但是寶寶開口第一句不是叫媽媽,而是爸爸。小青感到非常難受與傷心,她認為寶寶爸爸雖然經常陪寶寶玩,但是遠沒有自己付出的多,自己做了這麼多,難道在寶寶心裡自己比不上爸爸嗎?
  • 寶媽哄娃順口溜,50首兒歌促進寶寶大腦發育開口早說話
    寶媽哄娃順口溜,50首兒歌促進寶寶大腦發育開口早說話。童謠和兒歌是開發智力最好的工具之一,而且這種有節奏有韻律的語言輸入,對寶寶開口說話十分有幫助。研究表明,那些時常聽著爸爸媽媽念兒歌長大的孩子語言發育能力更快,更早開口說話。兒歌節奏明快,會給孩子帶來一種愉悅的情緒,多聽兒歌的寶寶性格也更活潑開朗。
  • 你家孩子多大會開口叫人的?聽說大多數媽媽會有這些感覺
    文|秘籍君對於很多媽媽來說,不管生活多麼艱難,當寶寶第一次開口叫自己時,都會瞬間感覺所有的付出因為這一句媽媽覺得一切都值得 。你還記得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叫媽媽嗎?@快樂天使:孩子第一次喊媽2個多月,第一次喊媽媽是10個月。
  • 為什麼大多數寶寶先會喊爸爸?寶媽別失落,這裡是有科學依據的!
    在傳統的中國親屬觀裡,出生後的寶寶開口第一聲叫的是誰,就是在表示這寶寶今後會對誰更親,因為對孩子的世界是很單純的,沒有任何外在的因素會決定他們做任何事情,寶寶的行為都是發自內心的。家人誰對她好,他就喜歡誰,也就喜歡和誰待在一起。尤其是在晚上最能看得出寶寶喜歡誰,因為寶寶不喜歡或者親和度不高的人晚上是不願意和他們在一起的,只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人,比如自己的媽媽。
  • 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正常?跟智商高低有關係嗎
    寶寶語言發展的五大規律1、孩子在3個月左右,會發出一些呢喃聲音。2、在7、8月左右,孩子可以開口說些疊詞,如「爸爸」「媽媽」,開始模仿大人說話。3、孩子在1歲至1歲半時,可以說一些單詞句。4、孩子在1歲半至2歲時,可以說一些日常的簡單句,處在語言爆發期。
  • 寶寶2歲只會叫爸爸媽媽,發音不清楚,算不算說話晚?怎麼辦?
    自從 #精彩媽媽# 開設了「問專家」的欄目,後臺就收到了很多媽媽們的育兒疑問。在眾多疑問中,問的最多的是孩子說話晚的問題。尤其是孩子2歲之後,只會叫爸爸媽媽,發音不清楚,家長才開始著急。但是孩子說話晚既不能食補又不能醫補,只能幹著急。
  • 孩子3歲半才開口說話,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可能是養育方式不當
    這是他會說的第一個不是疊詞的詞,然後他似乎解鎖了說話的技能,在20天內兩個字、三個字詞會說的會說的越來越多,還會自創新詞給我開玩笑,我們終於等來了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在他三歲半的時候。感覺等這一天太久了,幸福突然來的時候,甚至有些懵懵的不敢相信。在此之前,我的心態從淡定到崩潰再到淡定,終於歸於平靜。把我們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 寶寶先會叫爸爸還是媽媽?原來是有說法的
    初當爸媽,都希望早日聽到自己的寶寶甜甜的叫一聲「媽媽」「爸爸」,那種幸福感,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有一位媽媽說,我家寶寶開口先叫的是奶奶,第二個會叫的是爸爸,最後才是我,是不是就代表跟奶奶更親?你家寶貝幾歲開口叫人,先叫的是誰呢?對於這個問題,聽聽大家怎麼說吧。
  • 寶寶一周歲還不會叫媽媽,如何才能引導孩子說話,三種方法有效
    前一段時間和自己的閨蜜聊天,閨蜜說本來孩子都已經會叫自己,但是現在又忘了,總覺得有些失望。他的孩子已經一歲多,照理說早就已經會叫媽媽,其實每一個孩子叫媽媽的時間都是並不相同的,專家認為,如果在一歲左右能夠有意識地喊出媽媽,這就說明語言發育能力還是相對靠前的,孩子長大之後就會比較聰慧,那麼該如何引導孩子說話呢?
  • 寶寶2歲只會叫爸爸媽媽!發育遲緩?三個小技巧讓寶寶愛上說話
    嗡,原來是堂姐的電話,內容大概是女兒兩周三月了,只會叫粑粑,麻麻四個字,之前堂姐一家覺得每個小孩子發展不同,有快的、有慢的,孩子奶奶也說:貴人語遲,大了就會說。表姐也就沒放在心上,說不定自家孩子就是前期發展慢,後期就沒啥事了,也就沒幹預。前幾天在和鄰居聊天的時候,發現身邊朋友的孩子一周三就可以叫爸爸媽媽了,兩歲的都可以完整的說一句話,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想要吃蘋果,想要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