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寶寶先會喊爸爸?寶媽別失落,這裡是有科學依據的!

2020-08-26 沐沐兔

在傳統的中國親屬觀裡,出生後的寶寶開口第一聲叫的是誰,就是在表示這寶寶今後會對誰更親,因為對孩子的世界是很單純的,沒有任何外在的因素會決定他們做任何事情,寶寶的行為都是發自內心的。家人誰對她好,他就喜歡誰,也就喜歡和誰待在一起。尤其是在晚上最能看得出寶寶喜歡誰,因為寶寶不喜歡或者親和度不高的人晚上是不願意和他們在一起的,只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人,比如自己的媽媽。那麼寶寶最先開口叫的那個人真的是寶寶最親的嗎?話別說的那麼急,這是有講究的。

1、「爸」的發音簡單一些

「爸爸」二字叫起來簡單,「爸爸」的聲母是「b」,發音屬於塞音,寶寶在發音的時候,不用氣流來震動聲帶就可以發音,發音比較簡單。「媽媽」的聲母是「m」,這是屬於鼻音,發音的時候不僅需要氣流震動聲帶,還需要從鼻腔發出,這就會比較複雜,所以寶寶在學說「爸爸」、「媽媽」的時候,就會先學會簡單發音的「爸爸」。

2、孩子喜歡爸爸,想跟爸爸溝通的欲望強烈

孩子開口先叫「爸」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喜歡爸爸,有的爸爸比較會跟孩子玩,知道討孩子喜歡,孩子就喜歡爸爸,跟爸爸溝通強烈欲望。所以孩子對「爸」這個字比較敏感,也更容易先學會叫「爸」。但是,媽媽也不必吃醋。孩子先叫出「爸爸」,爸爸對孩子和家庭的責任感會變得更強,以後對孩子的關注度更高,也更樂意與和媽媽一起分擔育兒的壓力。

如何幫助孩子開口學說話?這3點建議很實用

1、多講故事給寶寶聽

這是普遍家長都會做的。講睡前故事不僅可以促進睡眠,而且會增強孩子的語言感知力,雖然寶寶還不會說,但是優美的故事語言對寶寶語言啟蒙的作用是不可估量。長期堅持聽故事的寶寶,能表現出比同階段寶寶更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遊戲讓孩子學會說話

在教小孩學說話時,爸媽還可以多帶孩子玩某些類似捉迷藏或是是模擬小動物的遊戲,在遊戲中孩子對爸媽多種多樣的神情變化的觀察和對爸媽行為和語言的模擬,都可以為孩子更進一步的語言發育打下較好的基礎。

3、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我們知道,感情是語言培養的基礎,語言很多情況下是情感的直觀表現,多和寶寶相處可以創設互動的環境,各位寶媽可以讓寶爸多多帶娃,不要讓他們拿不會衝奶粉做藉口,因為現在市面上已經有無需衝泡的液奶了,像我給孩子選的是布瑞弗尼3段幼兒液態奶,無需衝泡,奶源質量也有保障,還科學添加了有助於大腦發育的牛磺酸、DNA;能夠幫助腸道調節的GOS、FOS,保障寶寶骨骼健康的CA和維生素D,就讓老公來餵孩子。

6個月~2歲是寶寶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大部分寶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會說話,也有說話比較晚的寶寶,但如果晚於兩歲,寶媽就可以帶著寶寶去醫院做一下檢查。另外,寶寶在學說話的時候,周圍的語言環境一定要統一,不要出現多種方言的情況,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最好選擇普通話。

相關焦點

  • 你家寶寶第一聲喊的是爸爸,還是媽媽?除了發音,寶寶還有小心思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寶媽都非常羨慕爸爸,這是因為大多數的寶寶在發音之後,都會先叫「爸爸」,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有依據的。 因為發音的不同,多數的孩子會先叫「爸爸」,媽媽們也別吃醋。如果在寶寶出生之後,你想跟爸爸競爭的話,還可以從以下這幾方面入手,讓寶寶先叫「媽媽」。 1、全天陪著寶寶: 有的寶媽在生完孩子之後,不會一直陪著孩子。
  • 寶寶第一句叫爸爸還是叫媽媽?先叫媽媽的話,你別高興太早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生下寶寶後,寶媽還要忙著照顧他的吃喝拉撒,每天半夜餵奶換尿布。雖然辛苦,但看著寶寶每一天都在成長,特別是喊出第一聲「爸爸媽媽」,寶媽的內心是無比欣慰的。但寶寶第一聲喊的是「爸爸」還是「媽媽」,多數寶媽還是十分在意的。
  • 為啥多數寶寶都先開口叫爸爸?寶媽先別急,背後的原因你想不到
    寶寶的出生,不僅僅代表著家裡迎來了新成員,更意味這寶爸寶媽們,從今往後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寶寶來到這個新奇的世界,發出一聲嘹亮的啼哭,接著就不停的長大,慢慢會爬、會翻身、會叫「爸爸媽媽」。那麼,不禁有很多寶媽疑問並且十分吃醋,為啥寶寶開口說話,是先會叫「爸爸」呢?其實背後的原因,簡單到你想不到。
  • 寶寶第一次開口是叫爸爸還是媽媽?首先叫媽媽的,不要高興得太早
    儘管辛苦,但看著寶寶每天都在成長,尤其是第一聲喊出「爸爸媽媽」,寶媽心裡是無比欣慰的。但是寶寶第一聲喊的是「爸爸」還是「媽媽」,大部分寶媽還是非常關心的。畢竟,自己每天屎尿都帶大的娃,是給孩子最多的愛與陪伴的人,如果寶寶大喊大叫叫「baba」或「nainai」,寶媽心裡要是沒有失落那是不可能的。
  • 寶寶多大開始學說話?先喊爸爸?還是先喊媽媽?民間說法有講究
    自從懷上寶寶後,腹中的胎寶寶和孕媽就被家人寵愛有加。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到孩子出生,家人無比擔驚受怕,期盼著母子平安。接著就是辛苦、漫長的帶娃之路。也學會了察言觀色,有時候寶寶真是善解人意,不知不覺,寶寶突然喊出了一聲「媽媽」或「爸爸」,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並感到驚喜和欣慰。在你的記憶中,寶寶是先喊的爸爸呢?還是媽媽呢?你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和感受呢?
  • 上午和下午生的寶寶真的有區別?不是封建,是有科學依據的
    上午和下午生的寶寶真的有區別?不是封建,是有科學依據的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平安健康的出生,尤其是孕期的準媽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生的時候有個好日子好時辰,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寶媽選擇剖宮產,自己來決定自己孩子的出生日期。
  • 寶寶通常第一聲先喊「爸」,原因說來好笑,寶媽別忙著傷心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珍貴的瞬間,還記得聽到寶寶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當時的感覺就是吃再多的苦都是值得的。然而先喊爸還是先喊媽總有個先後次序,在小夫妻看來,這就代表了自己在寶寶心目中的地位。
  • 上午和下午生的寶寶真的有區別?不是封建,是有科學依據的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平安健康的出生,尤其是孕期的準媽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生的時候有個好日子好時辰,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寶媽選擇剖宮產,自己來決定自己孩子的出生日期。很多人說上午生的寶寶和下午生的寶寶有區別,大多數的準媽媽希望寶寶上午出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寶寶多大會喊媽媽?早於該月齡,說明寶寶發育很聰明!
    文丨木棉媽媽你家小寶寶是什麼時候會叫媽媽的呢?前段時間跟閨蜜聊天,閨蜜言語間很失望:本來我兒子會喊媽媽了,結果現在又忘記了,每天都喊爸爸,我下班回來也喊爸爸!對於孩子第一次喊媽媽醫院有個說法叫「蒙音」,對於大多數寶寶來說,第一次喊媽媽的月齡是8個月左右,但基本上是模仿階段,模仿大人學,還不能具體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孩子開始真正有有意識得認識爸爸媽媽,有爸爸媽媽的概念,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一般是在一歲左右,早點的孩子不到一個月就會喊,晚一點一歲多也會喊爸爸媽媽了。
  • 寶寶多大會喊「爸爸、媽媽」?若在這個時間,暗示孩子智商高
    寶寶多大會喊「爸爸、媽媽」?是很多寶媽急著想知道的事,光是想像一下寶寶奶聲奶氣你的喊自己「媽媽」,就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孕期裡爸爸媽媽「開小會」,生出的寶寶會更聰明?真有科學依據哦
    ,寶寶會感覺「小房子」縮小另外,在過程中,大多數孕媽會感到神經緊張和興奮,並且身體會做出自然反應,因此很可能引起子宮收縮。但是,如果準爸爸媽媽「開小議」,哪怕稍微動一下,寶寶都會感覺像「地震」。雖然,準爸媽在懷孕期間「開小會」會使寶寶感到這些不適。但是,國外有研究表明,這種行為可能會生出更聰明的寶寶。為什麼孕期同房,生出的寶寶會更聰明?
  • 農村婚禮現場新娘應該先喊爸還是先喊媽
    司儀為了活躍現場氣氛,到了改口的環節時,司儀往往會讓新娘選擇到底是先喊媽還是先喊爸,司儀說了,先喊媽婚後有人給看娃,先喊爸婚後有錢花,這時新娘真的犯怵了,一時不知所措。遇到這種情況,新娘千萬千萬不要慌張,確實在這個節骨眼上,先喊誰都不恰當,先喊媽,爸爸會感覺失落,先喊爸,媽媽會感覺失落。
  • 為什麼孩子進門喊「媽」不喊「爸」?如果這樣喊,家庭可能更幸福
    那麼為什麼孩子有事情總是先找媽,而不是找爸呢?1) 出於本能其實寶寶在還是胎兒的時候,就有了和媽媽更親近的本能。懷胎十月,胎兒不知道和媽媽之間有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心靈感應,這就註定了孩子天生就和媽媽更親近。所以在寶寶出生後,對於媽媽的聲音、身上的氣味更是敏感,在每次啼哭的時候,只要感覺到媽媽的靠近,就會讓寶寶瞬間安靜下來。
  • 寶寶是先叫爸爸還是先叫媽媽,差別可大著呢,你家娃先叫誰?
    剛做媽媽的丹丹,看著軟軟的、小小的寶寶,心裡可激動了,早在懷孕的時候,她就想好了,一定要讓寶寶先叫媽媽!光想像,就覺得幸福。我聽了,哈哈大笑,寶寶先叫媽媽還是爸爸,這可是有原因的,不了解情況的新爸爸、新媽媽可是很容易「傷心」呢!
  • 寶寶總是讓抱抱,是有原因的,寶媽別傷了寶寶的心
    文丨悠悠寶寶雖然會走路了,有時粘抱抱完全不會顧及寶媽的感受。即便是寶媽已經很累了,寶寶依然會不講道理又可憐巴巴的粘抱抱,究竟是為什麼呢?寶媽千萬別傷了寶寶的心。有時面對寶寶粘抱抱,媽媽真的很累很累了,但寶媽也別只誤解為是寶寶懶,傷了小傢伙的心。
  • 30歲的我,聽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女兒會喊「爸爸」了
    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咿咿呀呀地想說話,但就是不會喊「媽媽」,有時候感覺那個「媽」字都已經到嘴邊了,就是喊不出口。可是今天卻意外地喊了聲「爸爸」,瞬間讓我這個30歲的男人一下子有點受寵若驚,興奮的同時也替媳婦感到不公,也明顯感覺到媳婦有點吃醋。
  • 剛出生的寶寶是先喝水還是先喝奶?寶媽一個舉動,醫生讚不絕口
    曾經有過這麼一項調查:一個兒科醫生給十幾位寶媽做科普中問到一個問題,問的是&34;。在這十幾位寶媽中,有三個說需要喝,剩下的都認為是不需要的,醫生告訴他們說其實是不需要喝水的,又繼續問她們為什麼不需要喝。
  • 孩子進門喊「媽」不喊「爸」?其實我有這些看法
    眾所周知,孩子和媽媽的感情是最深的,就像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一樣,孩子一到家門口,第一句話一定是:「媽媽,我餓了」、「媽媽,我渴了」,而對爸爸的稱呼往往就是:「爸,我媽呢」。那麼為什麼孩子有事情總是先找媽,而不是找爸呢?
  • 寶寶夜醒,你是先換尿不溼還是先餵奶?一半以上寶媽都做錯了
    很多事情,可以說只要是為了孩子好,寶媽們都會堅持去做。對家有小寶寶的,我們都知道,寶寶晚上會夜醒。這時候寶媽或者其他家人需要做兩件事。一件事是給寶寶換尿不溼,另一件事就是餵寶寶吃母乳或者喝奶粉。那麼問題來了,寶寶夜醒,到底是應該先換尿布還是應該先餵奶呢?一半以上寶媽都做錯了。
  • 兒子先會叫「爸爸」,全職寶媽覺得備受打擊,其實是你誤會寶寶了
    寶寶成長的每一步對於家長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而寶寶的先叫爸爸還是媽媽,也成了父母們的爭奪對象,但這其中緣由,並不是隨機的哦。小青是一個90後新手媽媽,當她知道自己懷上寶寶後,非常開心。她不僅買了很多寶寶用品,還看了很多書籍,戒掉了很多自己愛吃的東西,為寶寶的出生做足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