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

2020-12-15 騰訊網

一、1797年1月31日,弗朗茲·舒伯特出生在維也納一個小學校長家庭。他從小學習鋼琴和小提琴,11歲被小教堂唱詩班錄取,後又進入教會學校,成為校樂隊小提琴手,並任指揮。在此期間,他大量接觸了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名作。

二、1813年舒伯特到父親所在的學校擔任助理教師,同時繼續創作。

三、1816年,辭去教職,專心從事作曲。他常和朋友們一起聚會,討論詩歌、文學和時事,只演唱、演奏自己的作品。

四、舒伯特一生中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和朋友在一起,他們不僅在藝術上支持他,更是在生活上幫助他。由於沒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較貧困,舒伯特就常常吃住在朋友家。儘管如此,仍堅持寫作,將自己內心的痛苦、不平、希望和虔誠都融入他的音樂。

五、舒伯特被稱為藝術歌曲之王。他創作了六百多首歌曲。曲調樸素自然,和聲新穎,大小調交替,充滿戲劇性,在自然音體系和聲基礎上巧妙運用變化音。

六、他還把鋼琴伴奏提高到與聲樂同等重要的地位,讓聲樂與鋼琴伴奏共同體現歌曲內容、塑造形象。

七、舒伯特樸素的歌曲來自於民歌,他的旋律飽含著濃厚的鄉土氣息,《搖籃曲》、《菩提樹》等歌曲已成為世界民謠。

八、舒伯特還創作了大量的鋼琴曲、室內樂及交響曲等作品。用音樂譜寫幻想,又以幻想填充空虛的世界。聆聽舒伯特的音樂,會感受到一位浪漫主義作曲家對光明的憧憬。

九、1828年11月19日,年僅31歲的舒伯特在維也納與世長辭。他被安葬在貝多芬的墓旁。

相關焦點

  • 高中音樂《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聆聽《魔王》《鱒魚》,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歌曲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感受、體驗並理解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徵。2.運用感受、體驗、合作、表現等方法,提升音樂審美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樂創作,了解外國及我國的藝術歌曲特徵。
  • 這個作品奠定了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的地位,那年他24歲
    《魔王》的創作過程說來頗具傳奇色彩,幾乎是所有舒伯特傳記必記之事。好友施鮑恩回憶,1815年10月的一個下午,施鮑恩和朋友一起去看舒伯特。突然,舒伯特坐到書桌前,抓起筆一陣狂寫。幾分鐘後,一首敘事曲寫就。這時他才起身招呼朋友們。施鮑恩接過曲譜閱讀,由於舒伯特家裡沒有鋼琴,一行人狂奔到神學院琴房試奏。這首歌曲要求演唱者要有豐富的音色,以及控制發聲的高超技巧,否則無法兼顧敘事者、父親、兒子、魔王四個角色。
  • 高中音樂《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說課稿
    一、說教材首先我想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是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鑑賞(必修)第九單元的一節鑑賞課,該單元共包含三部作品,分別為《魔王》《鱒魚》《菩提樹》,其中《魔王》是一首戲劇性很強的敘事歌曲,歌曲主要描繪了,一個狂風之夜,父親懷抱病重的兒子騎馬飛奔,魔王不斷誘惑兒子,企圖奪走兒子生命,最後兒子死在了父親的懷中。
  • ...戰「疫」文化】德語藝術歌曲中的詩與歌——歌德與舒伯特
    (5月15日)講座預告|【戰「疫」文化】德語藝術歌曲中的詩與歌——歌德與舒伯特 來源:   時間:2020-05-09  瀏覽:
  • 舒伯特搖籃曲旋律唯美至極,歌曲之王不容錯過的成名之作
    舒伯特搖籃曲這首歌曲是奧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詞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搖藍搖你快快安睡,睡吧 睡吧 被裡多溫暖。睡吧 睡吧,我親愛的寶貝,爸爸的手臂永遠保護你。
  • 大三學生翻譯舒伯特藝術歌曲 由專業歌唱家演繹
    原標題:大三學生翻譯的舒伯特藝術歌曲由專業歌唱家演繹  今年恰逢奧地利音樂家舒伯特誕辰220周年,29日下午,由上海翻譯家協會主辦的「為耳所寫的詩,為眼所作的曲」德奧音樂與詩歌作品演繹會暨德語藝術歌曲與詩歌翻譯競賽頒獎儀式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同學告訴我獲獎消息時,我正在上課,激動得連課都聽不進去了。」上海外國語大學大三學生劉笛和其他4位參賽者獲得「得意之作」獎,臺上她的發言令觀眾莞爾。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鋼琴從此登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浪漫主義鋼琴音樂代表音樂家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 特、勃拉姆斯等。他們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詩情畫意、』 盪氣迴腸。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最終使鋼琴作品的曲式結構和聲\。
  • 音樂歷史上的偉人舒伯特!
    弗朗茲·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奧地利的作曲家,奧地利「歌曲之王」,浪漫派音樂的先驅和奠基人,生前窮困潦倒,不受重視,英年早逝,卻流芳千古。舒伯特的童年十分清苦,但從小在家庭中受到音樂的薰陶,學會了演奏風琴、鋼琴和小提琴,並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藝術。1808年,舒伯特11歲被選入當時維也納最高教育機構皇家神學院,免費寄宿學習。他在神學院接受的是當時最好的教育。舒伯特離開了神學院後,回到家中,為了減輕父親的經濟負擔,到父親工作的學校裡任助課教師。
  • 聽著名指揮家呂嘉分享熱愛舒伯特音樂的理由
    用作品換一杯牛奶、幾片麵包,相信大家對作曲家舒伯特的故事一定都不陌生。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席指揮呂嘉老師,講述作曲家舒伯特和他的作品《第九交響曲》,告訴你熱愛舒伯特音樂的理由。
  •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 「舒伯特團」將亮相南京
    9月28日,南京人民大會堂將會迎來重量級合唱團——維也納童聲合唱團,不用做太多的廣告宣傳,只要說出兩個偉大的名字就夠了——「交響樂之父」海頓和「歌曲之王」舒伯特,在變聲期以前,都曾是本合唱團的小演員。世界上絕沒有第二個童聲合唱團擁有這樣的光榮歷史和文化底蘊。
  • 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音樂特徵探析,太精彩了
    他主要功德是創作了最著名的是《美麗的磨坊女》《天鵝之歌》和《冬之旅》這三部聲樂套曲。從舒伯特的聲樂作品開始,不僅旋律是十分完整的個體,就連鋼琴發揮的作用也不再僅僅作為單純的歌曲伴奏,而是融入在歌詞與旋律之中,與聲樂成為一個整體。
  • 中國藝術歌曲一百年:歌唱家廖昌永帶你見證一路風華
    1814年10月19日,當時年僅17歲的舒伯特以歌德的詩體戲劇《浮士德》中的詩歌為基礎,創作完成了《紡車旁的格麗卿》,不少音樂史家認為這一天標誌著藝術歌曲的誕生。舒伯特一生創作了600多首藝術歌曲,素來有歌曲之王的美譽,自他以後,舒曼、勃拉姆斯、雨果·沃爾夫等作曲家進一步拓展了德語藝術歌曲的世界。
  • 人文課堂|舒伯特的世界群星輝映
    在奧地利狹長的極不規則的版圖上,匯集著無數光輝的音樂歷史:它是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世界,也是舒伯特和約翰·史特勞斯的樂園,還是布魯克納和馬勒的煉獄。在《音符上的奧地利》中,知名音樂評論家劉雪楓帶領我們行走奧地利,共享音樂盛宴。
  • 不該被遺忘的德奧藝術歌曲推手
    1897年沃爾夫試圖完成他的歌劇,但過於憂鬱而精神失常,1899年他投河自溺,結果被送進瘋人院,他身為有夫之婦的情人莫琳娜每周三次看望他,但他仍於1903年去世。沃爾夫晚年創作過於多產,又經歷著性病折磨和創作大型作品的憂慮,加之他性格乖戾,43歲便去世了。他死後莫琳娜很自責,於1906年從位於她維也納住宅的四層跳樓身亡。沃爾夫埋在維也納公墓,與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葬在一處。
  • 一份土豆燒牛肉換舒伯特一首《搖籃曲》,實在是太值了
    搖籃曲單單從名字上來看是媽媽為了撫慰自己的孩子入睡而唱的歌曲,這樣的曲子一般都非常的簡短,而且旋律非常的輕柔。而搖籃曲在我們心中也有著非常高的地位,他在大家心中的形象,一般都是非常的親切關愛。而其中更是包含了媽媽對寶寶無限的希望以及關懷,正是由於這首曲子的普遍性,因此它常常被改編成獨奏曲,此外,為了某些樂器,還有單門而寫成的搖籃曲,而搖籃曲的形式非常的簡單,節奏也非常的明了,因為是單單為小孩子們單獨創作的一種幫助入眠的歌曲,所以它到最後也變成了一種音樂體裁。
  • 金句與古典樂 9 旋律優美,活力四射,舒伯特《鱒魚五重奏》欣賞
    London Harmonia Orchestra - Die Forelle, D. 550 (鱒魚)02:52來自麥霖藝術學院由於百度不能上傳超過5分鐘的曲子,所以這裡是藝術歌曲《鱒魚》,完整的五重奏請自行搜索關鍵字「舒伯特 鱒魚五重奏」曲目介紹鱒魚五重奏——舒伯特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
  • 吳牧野巡演舒伯特鋼琴即興曲,讓鋼琴像歌者一樣吟唱
    4月28日,「金手指」吳牧野將來上海大劇院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這一回,他帶來的是「舒伯特鋼琴即興曲全集」。舒伯特對音樂史最大的貢獻就是藝術歌曲,他也因此被冠以「歌曲之王」。其間,他又嘗試在鋼琴上做出具有歌唱性的樂曲,沒有固定規則,樂思湧現,旋律即達——這便是即興曲,一種被舒伯特創造出來的曲式。
  • 淺談藝術歌曲和鋼琴得運用,以及流行歌曲得用詞和點評
    藝術歌曲的命名來源於奧地利浪漫主義音樂大師舒伯特的作品。藝術歌曲作為一種獨立類型的歌曲種類,其結合了優美的旋律與人聲兩個最具有感染力的音樂音色,使藝術歌曲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欣賞性。中國藝術歌曲的發展是受德奧歌曲的影響。
  • 廖昌永亞洲首演「大熊」版舒伯特經典,曲譜來自這家全球最古老的...
    當晚,「冬日懷舊」專場音樂會亮相上音歌劇院,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亞洲首演「大熊」版舒伯特《冬之旅》中的《晚安》《菩提樹》《勇氣》,拉開合作交流機制2019年度活動序幕。 籤約後的7個多月裡,「上音—大熊國際合作交流機制」已完成了一批成果:上音已故老院長楊立青教授的作品《荒漠暮色》、「大熊」首位中國籤約作曲家沈葉的作品《小提琴協奏曲》均已在國際上出版;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主編的《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16首》德文版正式籤約,將於2020年在全球出版發行;上音—大熊音樂檔案人才培養機制正式建立。
  • 愛能使偉大的靈魂變得更偉大,以音樂為證,藝術歌曲之王
    似乎一生下來,弗朗茨一舒伯特就註定是個倒黴鬼,他一生從未交過好運。從1797年出生到1828年去世,他的健康狀況一直糟糕透頂,梅耶貝爾和奧芬巴赫因此在私下管他叫「病砣砣」,舒伯特對此沒法反駁,這畢竟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