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2020-12-15 正步音樂教育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發展

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鍵盤樂器和演奏技術的發展為鋼琴作曲家的創作表現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

從19世紀開始,各國的鋼琴製作家對近代槌擊鋼琴作出了許多重要的改進:鍵盤音域也從五組八度擴大到七個半八度,張弦支架由木質換成了金屬鑄造的。

機體變為複式槓桿裝置,琴檀頭包裹的鳧皮由氈取代,琴弦不僅被加長而且被交叉排列等等。鋼琴從此登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代表音樂家

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 特、勃拉姆斯等。

他們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詩情畫意、』 盪氣迴腸。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最終使鋼琴作品的曲式結構和聲\。

語言、音響效果和音樂表現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極大地豐富了鋼琴作弋品的音樂內涵和藝術表現力。

舒伯特創作特點及作品

一、舒伯特的生平簡介

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茲·舒伯特是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真正奠基者。

弗朗茲·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出身寒微,1797年生於維也納近郊,很小就表現出音樂天賦,他的父親是一位虔誠、嚴格,但又和藹可敬的人,在維也納擔任學校校長之職。

他的音樂理論訓練是不系統的,但他家庭和學校內的環境卻充滿了音樂,他的啟蒙教育可以說是受益於自己的父親和兩位哥哥,他跟他們學習鋼琴和小提琴。

舒伯特的父親希望舒伯特子承父業,但這個孩子的心卻在別的事情上。

在教了三年書(1814—1817)後,他全身心地投入至音樂創作。

舒伯特一生生活清貧,但精神無疑是富有的,他結交了很多朋友,有小提琴手、詩人、歌唱家、音樂愛好者等,這些交往經歷使他的精神受到很大鼓舞,也給他帶來很多創作上的靈感。

舒伯特的一生卻創作不息。「我每天早上工作,」他說,「我寫完一首作品又開始另一首。」僅在1815年一年中,他就寫了144首歌曲。

貧窮的生存狀況加上高強度的寫作,這位天才音樂家在1828年31歲時就去世了,他的墓碑上刻著這樣字句:「音樂在這兒埋葬一個豐富的寶藏,但還有更美好的希望。」

在西方音樂史上,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達到了完美的境界,是19世紀德國藝術歌曲的創造者,被譽為「歌曲之王」。

舒伯特生活困窘,死於貧窮,但他短暫的一生中所創作的豐富而優秀的音樂作品,已成為世界音樂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並作為人類永恆的財富而流傳千古。

他短暫的一生,給後人留下的音樂遺產卻驚人的豐富和廣泛。

他寫了9首交響曲、22首鋼琴奏鳴曲、大量的供雙手或四手聯彈的鋼琴小品、大約35首室內樂、約200首合唱作品(包括6首彌撒曲)、17部歌劇和歌唱劇,以及600多首利德歌曲,總加起來有將近1000首單獨的作品。

舒伯特的一生正處在奧地利反動復闢時期,當時知識分子普遍處於失望和憂鬱之中。

他的作品風格與古典時期的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那種充滿叛逆主義和樂觀精神的音樂有著根本的區別,將現實生活中的理想寄予詩境和夢幻世界,從中抒發自己的情懷。

鋼琴的浪漫主義氣息是從舒伯特開始的。

浪漫主義時期——舒伯特鋼琴音樂的創作特徵

在浪漫主義鋼琴音樂具有和聲變化豐富,運用長線條旋律抒發情感;運用大、小調交替調式,頻繁變換調性的特點,而這些特點使鋼琴音樂更加細微、敏感和富有詩意。

舒伯特的鋼琴音樂作品對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特點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呈現,他常將歌曲般的主題陳述。

簡樸的織體,和聲的色彩性與變奏手法交互使用,並且運用了民間歌曲和舞曲的元素等。舒伯特的音樂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交響性

作為一名交響樂大師,舒伯特不可避免地會在他的鋼琴音樂中融入交響性的特點。

受他所敬仰的貝多芬的影響,在他的一些大型作品,如《流浪者幻想曲》和晚期的鋼琴奏鳴曲中出現大量的炫技式的顫音、震音、大段八度經過句和分解和弦。

它們有著排山倒海之勢,充分顯示了鋼琴樂隊化的一面。

18世紀的聲樂獨唱曲脫離不了歌劇詠嘆調的影響,基本上是沿著用鋼琴來「替代」管弦樂隊的思想出發,而在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通常來講,鋼琴伴奏的作用是「寫景」,而在舒伯特的手中,鋼琴伴奏不再是單純的和聲性輔助,而是以烘託氣氛、襯託情緒為主,其本質是將「寫景」變為「寫意」。

鋼琴部分超越了伴奏的功能,與人聲及詩歌三者融為不可分割的整體。舒伯特的鋼琴作品正是運用了其藝術歌曲鋼琴伴奏中的大量語彙而豐富了表現手法。

(二)追求古典形式

舒伯特在雖然在情感的表達、創作的自由、和聲語言的運用上已經屬於浪漫主義時期,但在音樂形式的選擇上,依然追求古典的手法。

特別是從他的鋼琴奏鳴曲的創作可以看出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對他的影響。但他的創作卻自然地流露出浪漫主義的情趣,作品充滿詩意的表現力。

(三)受藝術歌曲的影響

對舒伯特鋼琴音樂的影響上,藝術歌曲佔據重要地位,主要體現在旋律的聲樂化和詩意性兩個方面。

1.旋律的聲樂化

貝多芬的創作大多基於器樂化的構思,莫扎特的音樂創作也比較聲樂化,但是舒伯特聲樂化的構思與莫扎特有很大的不同:莫扎特的聲樂構想是建立在歌劇舞臺上,音樂形象是豐富的、生動的,充滿戲劇性的對比,很多旋律都有花腔的句式。

而舒伯特的聲樂構思,是藝術歌曲式的,通常是一個人的獨白,旋律更多是從人聲出發,速度中庸,句式比較符合人聲的呼吸,如D.664(Op.120)。

2.詩意性

舒伯特創作了600多首歌曲,這無疑是舒伯特最重要的音樂。

藝術歌曲的本質是在精簡的篇幅內傳達特定的情感,舒伯特的過人之處在於,能就他所選的題材以鬼斧神工的技巧配上與文字契合的音樂,而使詩與歌相得益彰。

這種獨特的創造,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他的鋼琴音樂。例如,奏鳴曲D.664(Op.120),作品中體現出的詩意性是鮮明的,是有別於古典的,儘管他的奏鳴曲大多遵循了古典的傳統,如即興曲D.899(Op.90)。

相關焦點

  • 高中音樂《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聆聽《魔王》《鱒魚》,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歌曲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感受、體驗並理解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徵。2.運用感受、體驗、合作、表現等方法,提升音樂審美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樂創作,了解外國及我國的藝術歌曲特徵。
  • 音樂歷史上的偉人舒伯特!
    舒伯特的童年十分清苦,但從小在家庭中受到音樂的薰陶,學會了演奏風琴、鋼琴和小提琴,並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藝術。1808年,舒伯特11歲被選入當時維也納最高教育機構皇家神學院,免費寄宿學習。他在神學院接受的是當時最好的教育。舒伯特離開了神學院後,回到家中,為了減輕父親的經濟負擔,到父親工作的學校裡任助課教師。
  • 鋼琴詩人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
    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一、蕭邦的生平簡介浪漫主義時期不僅在德國和奧地利湧現了像舒伯特、孟德爾頌和舒曼這樣偉大的鋼琴音樂家,在德、奧以外的國家也產生出了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譽為鋼琴詩人的波蘭作曲家蕭邦
  • 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音樂特徵探析,太精彩了
    舒伯特是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交匯時期的偉大音樂家之一,他在自己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一千多部作品,其中包括600餘首藝術歌曲、18部歌劇、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
  • 不同類型的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一、改編曲創作特點改編是指將原有音樂作品用其他音樂形式進行移植、發揮、發展和編配。由於鋼琴寬廣的音域和豐富的音色,因此幾乎能勝任任何改編,由此可見,改編曲是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的重要形式。(一)意義改編曲反映了儒家「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說,中國鋼琴音樂改編作品對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產生重要影響。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為了讓更多的音樂愛好者和音樂專業的學生、老師了解到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代表人物,今天正步音樂特地為各位準備了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分析和作品分析,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等。
  • 聽著名指揮家呂嘉分享熱愛舒伯特音樂的理由
    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席指揮呂嘉老師,講述作曲家舒伯特和他的作品《第九交響曲》,告訴你熱愛舒伯特音樂的理由。  舒伯特(1797~1828)  弗朗茨·舒伯特,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100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19部歌劇、9部交響曲和近千首藝術歌曲及鋼琴奏鳴曲
  • 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
    他從小學習鋼琴和小提琴,11歲被小教堂唱詩班錄取,後又進入教會學校,成為校樂隊小提琴手,並任指揮。在此期間,他大量接觸了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名作。 二、1813年舒伯特到父親所在的學校擔任助理教師,同時繼續創作。 三、1816年,辭去教職,專心從事作曲。他常和朋友們一起聚會,討論詩歌、文學和時事,只演唱、演奏自己的作品。
  • 高中音樂《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說課稿
    一、說教材首先我想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是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鑑賞(必修)第九單元的一節鑑賞課,該單元共包含三部作品,分別為《魔王》《鱒魚》《菩提樹》,其中《魔王》是一首戲劇性很強的敘事歌曲,歌曲主要描繪了,一個狂風之夜,父親懷抱病重的兒子騎馬飛奔,魔王不斷誘惑兒子,企圖奪走兒子生命,最後兒子死在了父親的懷中。
  • 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創作
    浪漫主義音樂與發生在文學、詩歌領域的浪漫主義思潮有著密切的關係,浪漫主義藝術的風格特點為音樂創作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環境。隨著西方音樂史上浪漫主義的形成,鋼琴音樂也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從貝多芬的後期開始,鋼琴作品出現了極為多樣化的風格,其創作已不同於古典樂派時期那種嚴格的、有限制的、程式化的寫法。浪漫主義音樂強調音樂自由奔放,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音樂,感情勝於理智,強調個人主觀感受,表現個人的主觀感情。
  • 吳牧野巡演舒伯特鋼琴即興曲,讓鋼琴像歌者一樣吟唱
    4月28日,「金手指」吳牧野將來上海大劇院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這一回,他帶來的是「舒伯特鋼琴即興曲全集」。舒伯特對音樂史最大的貢獻就是藝術歌曲,他也因此被冠以「歌曲之王」。其間,他又嘗試在鋼琴上做出具有歌唱性的樂曲,沒有固定規則,樂思湧現,旋律即達——這便是即興曲,一種被舒伯特創造出來的曲式。
  • 女兒連奏舒伯特11首奏鳴曲,父親連發12部大作品,這個音樂家庭厲害了
    去年3月,青年鋼琴家賈然在上海舉行舒伯特鋼琴奏鳴曲全集演奏會,用四個晚上演奏了舒伯特11首奏鳴曲,引起業內人士和樂迷關注。當晚實況錄音《賈然——舒伯特11首鋼琴奏鳴曲》(現場版6CD)12日在2019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首發。
  • 鋼琴音樂作品發展的歷史
    在浩如煙海的音樂作品中,鋼琴音樂藝術的佳作佔據了音樂藝術寶庫相當大的空間,鋼琴音樂藝術的發展貫穿整個近代音樂藝術發展的歷史,近代鋼琴音樂史從時間到內容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劃分:巴洛克音樂時期(1600年-1750年)。
  • 西方古典主義音樂——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產生與特點
    西方鋼琴音樂文化的演變與發展古典主義音樂發展概況從古典主義的時間上來看,是從1775到1820年,具體來說這一時期的音樂覆蓋了海頓創作的成熟期一直到貝多芬創作的早期才結束。二、巴洛克音樂的特點從整體上來看,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尤其獨特的特點,當然,由於是在之前音樂發展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因此,我們從巴洛克音樂中能夠看出一些隱含的特點——音樂較為精緻,但是通過我們對巴洛克之前音樂的了解,發現他們在音樂創作中有一些過於演進的缺點,但是巴洛克音樂卻完全克服了這樣的缺點,具體來說
  • 舒伯特搖籃曲旋律唯美至極,歌曲之王不容錯過的成名之作
    舒伯特搖籃曲這首歌曲是奧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詞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搖藍搖你快快安睡,睡吧 睡吧 被裡多溫暖。睡吧 睡吧,我親愛的寶貝,爸爸的手臂永遠保護你。
  • 這個作品奠定了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的地位,那年他24歲
    閱讀使舒伯特在文學中尋找素材,在音樂前輩的音符裡獲取營養,在詩歌中獲得創作靈感,這是他之後幾乎所有浪漫主義作曲家的必經之路。歌劇不必說——本身就取材於世界名著,諸如莎士比亞的劇作。此外標題音樂的出現,交響詩、組曲以及單首序曲無不取材於文學著作、古代神話、民間傳說。
  • 鋼琴的音域和音區
    ,既是作曲家創作不可缺少的幫手,既是優秀的伴奏樂器,是理想的獨奏樂器,也它還是家庭的高檔飾品,反映著一個家庭的文化品位和個人的藝術修養,因此,鋼琴不僅具有音樂藝術價值和演奏功能。只要音樂形象與情感的需要,每個音區都是具有同等的作用,鋼琴的三個音區有著各自的特點,應該說每個音區有各自的作用。
  • 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專業詳解
    茱莉亞音樂學院始建於1905年,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專業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和戲劇學院,專門培養從事音樂演奏、創作的高級人才,被譽為「音樂界哈佛」。今天,小編帶來的是關於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專業的介紹,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作為流行歌曲歌手與音樂人是否有必要知道古典鋼琴音樂的特點
    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一般帶有明顯的古典音樂的特徵,如清晰、嚴謹、有節制。在這一時期湧現了很多著名的音樂家,他們生長在不同的環境下,各有各的創作特點,通過他們的音樂作品就可以表現出來。本內容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對古典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創作的討論:首先,概述古典鋼琴音樂的特點;其次,重點對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這三個音樂領域大家的作品及其創作特點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 金句與古典樂 9 旋律優美,活力四射,舒伯特《鱒魚五重奏》欣賞
    London Harmonia Orchestra - Die Forelle, D. 550 (鱒魚)02:52來自麥霖藝術學院由於百度不能上傳超過5分鐘的曲子,所以這裡是藝術歌曲《鱒魚》,完整的五重奏請自行搜索關鍵字「舒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