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音樂作品發展的歷史

2020-12-16 八卦影視迷

在浩如煙海的音樂作品中,鋼琴音樂藝術的佳作佔據了音樂藝術寶庫相當大的空間,鋼琴音樂藝術的發展貫穿整個近代音樂藝術發展的歷史,近代鋼琴音樂史從時間到內容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劃分:

巴洛克音樂時期(1600年-1750年)。以巴赫、亨德爾、斯卡拉蒂為代表創作的古典鋼琴音樂,是鋼琴音樂創作和演奏的開端。其中,巴赫的音樂作品包括 鋼琴作品被喻為「大海」,這些作品成為演奏家們發揮靈感永不枯竭的源泉。巴赫鋼琴音樂的復凋性、裝飾性、斷連性、即興性、歌唱性是學習鍵盤音樂所必須解決 的課題。他的十二平均律曲集,被稱為鋼琴音樂的「舊約全書」。古典主義音樂(Classism或Classicmusic),其含義有如下幾種說法:1.泛指從18世紀初的巴赫、亨德爾起,至18世紀末的格魯克、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家的創作。這一時期作曲家的音樂作品,雖然各具自己的風格,但 其共同處是:音樂語言平易樸素、音樂思維通過極嚴格的結構形式進行表達。這種古典音樂主要反映了18世紀西歐封建社會日趨沒落、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時 期,第三等級被壓迫階層的進步思潮,尤其是指哲學上的啟蒙精神和人道主義思想。

2.指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初形成了維也納的一種樂派,即「維也納古典樂派」,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其突出的代表。他們在創作技法上,繼承歐洲傳 統的復調與主調音樂的成就,並確立了近代奏鳴套曲曲式結構及交響曲、協奏曲、各類室內樂(尤其是弦樂四重奏)等器樂體裁.對近代兩洋音樂的發展有深遠影 響。 3.泛指17、18、19世紀中古典、浪漫、民族各樂派大師們的典範作品。這種「古典音樂」是指一切具有進步思想、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和完善藝術形式的音樂。「古典」這一名詞在這裡則包含著作品在藝術上的成熟性、思想的深刻性、生活現實的真實性這些概念的總和。

音樂流派之一,亦稱「浪漫樂派」或「浪漫派音樂」。一般指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發始於德國和奧地利,後又波及整個歐洲各國的一種音樂新風格,這種新的風 格同時在其他文藝領域也有所反映,其內容大多表現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深刻矛盾,並通過生與死、孤獨與愛情、熱愛大自然等抒情題材,表達出知識分子階層對現 實生活的不滿,對未來、自由、幸福的嚮往和渴求。浪漫派的音樂家一般偏重於幻想性的題材與著重抒發主觀的內心感受,因而抒情性的形象在其作品中佔主要地 位;在藝術手法上.他們突破古典樂派某些形式結構的限制,使音樂創作得到新的進展。主要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韋伯、霍夫曼、蕭邦、孟德爾頌、舒曼、柏遼 茲及李斯特等等。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鋼琴音樂出現了流派眾多、主義紛繁的局面。主要有德彪西、拉威爾的印象主義,亨德密特的新古典主義,拉赫瑪尼諾夫的晚期浪漫主義,勳伯格的十二音體系以及「前衛」派的鋼琴音樂等等。鋼琴音樂在探索新穎獨創的音樂語言,尋求豐富多彩的「色彩性」效果,刻畫生動的自然景物,造成朦朧幽靜的意象世界,捕捉光與色的瞬間感受,進一步擴大鋼琴的表現性能等方面作了嘗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需要指出的是:印象主義的鋼琴音樂在題材、調試、和聲、織體音響、曲式等音樂基本構成的一切方面,創造性地進行深刻的變革,並成為通向20世紀音樂發展之 路的一個過渡橋梁。這時期的德彪西運用平行和弦、聲音層次的修飾,特殊的踏板和調性的轉換等手段,發展創造了獨具特性的鋼琴風格。20世紀鋼琴作曲家的中心人物是巴託克,他的《十四首小品曲》和《粗獷的快板》突出了鋼琴的「敲擊性」特點。他從1926-1937年,陸續出版了6卷 糾、宇宙》,共153首小品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產生了序列音樂與電子音樂等先鋒派音樂,其代表作家有梅西昂、布萊茲和施拖克豪森等。

我國的鋼琴音樂創作雖然起步晚,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五四」運動以來,一些專業音樂家就汲取西洋音樂之精華,創作出不少具有我國民族風格的鋼琴曲。新 中國成立後,中國作曲家創作出了大量的鋼琴作品。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丁善德的糾L童組曲》、《民歌主題變奏曲》,陳培勳的《賣雜貨》、《思春》、《雙飛蝴 蝶》,朱踐耳的《流水》,劉莊的《變奏曲》、《三六》,汪立三的《蘭花花》、《山魁夷畫意》,劉詩昆,潘一鳴、孫亦林的《青年鋼琴協奏曲》,殷承宗、儲望 華的《黃河協奏曲》,杜鳴心的《序曲》、《紅色娘子軍組曲》(舞曲改編),以及桑桐的《東蒙民歌小曲七首》,蔣祖馨的《廟會》,周廣仁的《陝北民歌主題變 奏》等,我國鋼琴音樂的創作曲目增多,體裁形式多樣,並較多地借鑑了西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的一些手法、近年來,一些優秀的鋼琴音樂作品不斷問世,展現出 我國作曲家在音樂藝術方面勇於探索、開拓和善於革新的創造和求實精神。

相關焦點

  • 鋼琴音樂作品中三種主要的曲式
    我們在練習首新的鋼琴曲的時候,不能只是將樂曲彈下來就完成任務了。如果能去分析並熟悉它的曲式,就能看清楚作曲家對全曲的基本構思,掌握作品的表達意圖。這樣才能讓我們更好地去詮釋作品。那麼,什麼是曲式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鋼琴音樂作品中常見的三種曲式。一、奏鳴曲這種曲式,我想大家就非常熟悉了吧!我們在入門鋼琴後沒多久就會學到小奏鳴曲。小奏鳴曲是奏鳴曲的小型和簡化。對於學習奏鳴曲可以起到一個準備的作用。
  • 中國鋼琴音樂中民歌類作品是基於傳統民歌創作的器樂曲
    民歌中固有的民族、民間的音樂語彙吸引了鋼琴音樂創作者的濃烈興趣,他們汲取漢族民歌中寶貴音樂養分,挖掘民族特色可塑性音樂組織,擴展鋼琴和聲功能與色彩等方式來擴充鋼琴音樂形式與內容。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創造出了膾炙人口的好聽且演奏者喜愛的經典民歌類鋼琴作品。這些經典作品既豐富了中國音樂曲庫,又擴充了世界鋼琴經典文獻。
  • 論鋼琴前奏曲的發展
    導讀:「前奏曲」作為一種鍵盤演奏形式已經有五百年的歷史了,它是一種小型的音樂體裁,以短小精煉、構思巧妙而深深地打動人們的心靈。本文通過論述整個前奏曲的發展歷史,以揭示這一載體在創作風格與演奏上的繼承與創新的過程。
  • 蕭邦主要的鋼琴作品
    蕭邦的鋼琴作品涉及體裁十分廣泛。蕭邦創作了許多練習曲、前奏曲、夜曲、圓舞曲、諧謔曲、敘事曲、瑪祖卡舞曲、波羅乃茲舞曲、奏鳴曲等作品。人們從這些體裁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採用了一種創作更大型、更複雜的作品把特性樂曲推向大型樂曲的發展趨勢,並且以典型的浪漫主義音樂語言將鋼琴樂器的表現力發揮到淋漓盡致。蕭邦通過大量使用半音化的創作技法,使維也納古典樂派建立的自然音體系開始瓦解,他為後世作曲家斯克裡亞賓、德彪西等人的鋼琴音樂創作開闢了道路。
  • 與歷史同行的現代音樂創作——從德國音樂發展看施託克豪森的作品
    文 / 李崢當德彪西發展了印象派風格,當勳伯格開創了十二音作曲技法,當電子計算機技術被運用於嚴肅音樂創作,似乎現代音樂與傳統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表面上看,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如此,但也不完全盡然,畢竟歷史發展的線索是不大可能完全被割斷的,一旦深入挖掘便會發現,那些看似南轅北轍的事物,在某些內在的點上往往是相通的。
  •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
    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包括各種獨立的舞曲和其他作品。他的最早作品是以同一低音創作的小步舞曲,這些作品的創作可能離不開他父親的指導。到了晚期,莫扎特也出現了一些傑出的作品,如《a小調迴旋曲》(K.511,1787年),這首作品並不是一首常規的迴旋曲。它以一個相當憂鬱的行板主題開始,旋律中包含著小調與大調的微妙交替,插部與它產生對比,但它們的基礎效果卻是統一的。
  • 西方古典主義音樂——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產生與特點
    西方鋼琴音樂文化的演變與發展古典主義音樂發展概況從古典主義的時間上來看,是從1775到1820年,具體來說這一時期的音樂覆蓋了海頓創作的成熟期一直到貝多芬創作的早期才結束。18世紀中葉在西方音樂史上是一個由巴洛克藝術風格過渡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中,最重要的事件當屬鋼琴這件樂器的誕生了。鋼琴的誕生對整個音樂史的發展是有很大貢獻的。從歷史年代來看,鋼琴的產生過程與主調音樂逐步發展和成熟的過程是非常一致的。
  • 中國鋼琴作品有哪些特性(王勇)
    導讀:在中國鋼琴音樂的創作發展中,如何使作品散發中國味道、體現民族氣質、使外在形式與內容完美融合,是作曲家和鋼琴家們在不斷的研究、探索、實踐中所尋求的真諦。優秀的中國鋼琴作品繁多,其創作傾向無論是力求繼承傳統還是勇於創新,都為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美得理MEDELI音樂小課堂:鋼琴演奏如何把握作品的靈魂
    音樂素養的形成除了日積月累的音樂知識儲備和綜合知識的培養外,還需要演奏者有著音樂的敏感度和音樂的天性。    許多習琴者在長時間和高強度的練琴之後,他們學習鋼琴的初衷往往會變得不置可否,對於鋼琴的興趣也往往會被消磨。無論是鋼琴演奏還是其他樂器的演奏,終究離不開的是音樂二字。作為一門抽象藝術,音樂具有的較高的審美價值,在於它寓情於景,寄託人們的情思。
  • 10首必彈中國鋼琴作品,鋼琴家王魯和你聊聊中國鋼琴音樂!
    這首在技術上是一首非常難的曲子,王建中運用了現代作曲的方法,加入了豐富的鋼琴織體,對原來的曲子進行了創新性的改編。作品裡展現了鳥、獸、蟲、人等多種聲音形式,表達出的音樂情感豐富熱烈,十分具有娛樂性和表演性。在改編的鋼琴版本中。演奏難點:保留了其高亢的主旋律,同時用了大量鋼琴的滑音,倚音,顫音等各種手法,對於手指的獨立性有極高的要求。
  • 第五屆深圳鋼琴音樂節10月啟幕
    本屆鋼琴音樂節安排了68場(節)精彩的鋼琴音樂活動,包括鋼琴大師、鋼琴家和青年鋼琴才俊雲集的開幕音樂會和閉幕音樂會, 並有7場鋼琴大師專場音樂會和一場中國鋼琴作品音樂會、一場香港愛樂室樂團獻禮專場音樂會,以及3場校園公益音樂會、2場社區公益音樂會,和展示深圳本土鋼琴優秀機構和人才的2場本地優秀師生音樂會、6場社會藝術教育成果展演。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為了讓更多的音樂愛好者和音樂專業的學生、老師了解到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代表人物,今天正步音樂特地為各位準備了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分析和作品分析,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等。
  • 作為流行歌曲歌手與音樂人是否有必要知道古典鋼琴音樂的特點
    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一般帶有明顯的古典音樂的特徵,如清晰、嚴謹、有節制。在這一時期湧現了很多著名的音樂家,他們生長在不同的環境下,各有各的創作特點,通過他們的音樂作品就可以表現出來。本內容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對古典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創作的討論:首先,概述古典鋼琴音樂的特點;其次,重點對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這三個音樂領域大家的作品及其創作特點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發展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鍵盤樂器和演奏技術的發展為鋼琴作曲家的創作表現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從19世紀開始,各國的鋼琴製作家對近代槌擊鋼琴作出了許多重要的改進:鍵盤音域也從五組八度擴大到七個半八度,張弦支架由木質換成了金屬鑄造的。
  •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同時,他也擔任著多重角色,涉及音樂的各個領域,曾經是奧地利有名的作曲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小提琴家、中提琴家、指揮家,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在音樂方面展現出來的才能可能與其家庭影響和先天的天賦有關。他生長在一個宮廷樂師的家庭,父親是一位頗有才華和聲望的作曲家,一部著名的小提琴演奏論著的作者。
  • 細說那些流芳百世的音樂故事,欣賞10首經典鋼琴作品
    鋼琴,樂器之皇,在上千年的音樂文化發展至今,已經有不計其數的膾炙人口的鋼琴曲流傳下來,其中一些流傳至今,仍是社會上流人士的最愛,普通老百姓所追求的高上大,高品味的象徵。說到鋼琴曲,無論是流芳百世的經典作品,還是時下流行而生的時尚曲目,都以其鋼琴獨特的韻味,對樂曲全方位的詮釋而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們收集了10首最受國內外人們歡迎的鋼琴曲給大家,裡面一定有一首是你的最愛,包括那些描寫鋼琴曲典故的故事也惟妙惟肖!
  • 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創作
    隨著西方音樂史上浪漫主義的形成,鋼琴音樂也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從貝多芬的後期開始,鋼琴作品出現了極為多樣化的風格,其創作已不同於古典樂派時期那種嚴格的、有限制的、程式化的寫法。鋼琴作曲家們把注意力從追求形式結構的完美轉向更加注重感情的表達,他們繼承了貝多芬那種發展音樂動機的創作手法,更加注重戲劇性對比色彩的運用,開創出浪漫主義音樂的新時代。
  • 莫扎特三個時期的鋼琴作品風格
    莫扎特的鋼琴作品體現了古典主義時期最完美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理想,進一步完善了鋼琴音樂創作的曲式結構與表現形式,使鋼琴作品邁向了更高的藝術層次。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著名作曲家,他曾創作了許多類型的鋼琴作品,其中也包括了19首奏鳴曲,這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 深圳鋼琴音樂節下月啟幕
    央廣網深圳9月8日消息(記者李強 通訊員夏文格)記者從深圳鋼琴音樂節組委會了解到,2017第五屆深圳鋼琴音樂節將於10月21日至11月17日深圳舉行。第五屆深圳鋼琴音樂節由深圳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深圳市文體旅遊局、深圳市文聯的指導下,由深圳市群眾文化學會、深圳市雅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市新節拍藝術團共同主辦,本屆鋼琴音樂節安排了68場(節)精彩的鋼琴音樂活動,包括鋼琴大師、鋼琴家和青年鋼琴才俊雲集的開幕音樂會和閉幕音樂會,並有7場鋼琴大師專場音樂會和一場中國鋼琴作品音樂會、一場香港愛樂室樂團獻禮專場音樂會,以及3場校園公益音樂會、
  • 不同類型的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一、改編曲創作特點改編是指將原有音樂作品用其他音樂形式進行移植、發揮、發展和編配。由於鋼琴寬廣的音域和豐富的音色,因此幾乎能勝任任何改編,由此可見,改編曲是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的重要形式。(一)意義改編曲反映了儒家「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說,中國鋼琴音樂改編作品對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