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胡巍巍
出品 | CSDN(ID:CSDNnews)
美國的鉗制,竟然意外「捧紅」華為海思晶片!
走紅的海思晶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人!
據了解,本次海思晶片主要開展社會招聘、應屆生招聘和博士招聘。
海思本次主要招聘的晶片人才
為什麼海思這麼著急招人?
據21世紀經濟報導,美國近日新出臺綠卡改革方案:一方面收緊留學;另一方面。對技術人才綠卡放寬,意圖抄中國人才的後路。據改革方案顯示,以技能為基礎的移民配額從12%升至57%。
所以,海思這才趕緊招兵買馬!
28年間,海思從未安逸過,正是這份「不安分」,才讓海思結出碩果。
時間要回到2004年秋天,那一年,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在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基礎上註冊成立。
為什麼成立海思?
當華為要做手機晶片的消息傳開後,人們紛紛認為華為是在學習三星和蘋果。
但是從本質上看,三星、蘋果的晶片設計重點在於應用處理器,華為海思則更在乎基帶晶片。而基帶晶片是電信設備和手機的連結樞紐。
同時,任正非很早就預想到,即便是在「和平時期」,也要按照極端情況進行備戰。正因為寬備窄用,海思才能做到在美國抽身而走時,實現妥妥的自立。
任正非曾表示:「我們就要堅持用雙版本,80%左右的時候都用主流版本,但替代版本也有20%左右的適用空間,保持這種動態備胎狀態。」
而任正非的危機意識,和2002年跟思科的官司不無關係。這場糾紛也讓他決心減少對美國晶片的依賴。
2004年,華為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半導體,內部叫做「小海思」,它獨立核算、獨立銷售。
相對應的,還有「大海思」,「大海思」就是母公司華為對系統晶片的研發以及公共平臺。
不過,大小海思都歸屬於2012實驗室旗下,坊間稱這間實驗室為「中國黑科技神秘基地」,也有人把它比作中國的貝爾實驗室。
掌門人何庭波
科研氣息十足的海思,由巾幗女子何庭波掌舵。
其近日曝光的員工信,感情飽滿、生動激昂。即便不知何庭波是男是女,光看這篇感染力十足的文章,大概也可以猜出執筆者是一位女性。
2019年,何庭波到華為已經23年。她從工程師做起,再從總工做到中研基礎部總監。
2004年,海思成立,她最初是研發管理部部長,後來先後擔任海思總裁和2012實驗室副總裁。
23年中,她和海思經歷了晶片從0.5微米到0.35、0.25,再到現在的28、16、10納米。
如今,海思正在做7納米和5納米的晶片。與晶片越做越小相對應的,則是海思的產品越做越多。
十幾年間,「晶片開花結果」
CSDN製圖
上圖是海思及海思前身成立以來的產品。但在一開始,海思並不順利。
最初,任正非為海思定下招聘兩千人、三年內外銷40億人民幣。
招人容易,賣錢難。人倒是湊得齊刷刷,銷售額始終夠不著。
為什麼?因為沒看準行情。
海思最初做的是SIM卡晶片,開始做的時候,市場行價一片幾美元,等海思做出來後,價格跌到單價幾元錢。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款晶片技術門檻不高,打那兒以後,海思決定告別容易上手的晶片。
隨後,海思開做視頻監控晶片和機頂盒晶片,但是效果還是不理想。
無奈,只得掉頭轉向數字安防市場。
這塊市場的痛點在於——21世紀初,前端模擬攝像機存量過大,同軸電纜連接也很難改造。好在後端的傳統磁帶錄像機因為相對集中,很容易改造成硬碟錄像機。
於是,天賜良機擺到海思面前。
其研發出的海思H.264編解碼晶片關鍵時刻,出場!
浙江大華股份隨後和海思籤訂了20萬元的合同來買海思H.264編解碼晶片。
這個訂單,是海思成立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外銷晶片訂單。
後來,海思整理行囊再出發,先是做編解碼晶片,後又做系統晶片。
2009年,海思推出第一款面向公開市場的手機終端處理器K3處理,但並沒有用在華為手機中,而是撒在了當時的山寨手機市場。
2010年開始,一位金主出現在海思面前,它也姓「海」,叫海康(全球最大的安防系統廠商海康威視)。
直到現在,海康仍是海思晶片的最大買家。
2012年,公安部A級通緝犯、背著11條人命的周克華,在重慶一家皮鞋廠內被擊斃。
幫助警方快速找到周克華的,是海康的高清攝像機。而這其中,也有海思的功勞.
9年前,蘋果自研A4處理器,全世界都跟著羨慕,海思又怎能落後?
兩年後其推出了K3V2處理器,並立馬用到華為旗艦機型中!
這是一次飽含勇氣的嘗試,很多用戶都吐槽K3V2功耗高、兼容性差,自然手機銷量也很慘。
但是,這也為華為手機後續搭載的海思晶片扎了根!
2013年6月,華為P6手機搭載海思K3V2e處理器,所謂K3V2e就是在K3V2的基礎上做了改進。
而P6不錯的銷量和口碑,讓海思在賺錢的路上一路狂奔。
2013年底,海思推出首款SoC晶片(System-on-a-Chip,即「片上系統」)——麒麟910。這款晶片,首次集成海思自研的基帶Balong710。
託麒麟晶片的福,2013年,海思首次實現盈利,並成為全球市佔率最大的高端路由器晶片廠商。
現在,麒麟晶片已經發展到麒麟980,它有多牛呢?
它是全球首個採用臺積電7nm製程的手機晶片,集成69億個電晶體。
2017年,華為手機出貨量約1.5億臺,其中7000萬臺用的是海思麒麟晶片。
傲人的成績背後,是令人咂舌的投入。
天價投入
海思晶片被華為內部叫做「燙手的吸金娃娃」,十年來,華為在無線晶片上累計投入超過10億美元。
2015年,海思立項做晶片時,一千多位高級半導體專家參與,歷經5000次工程驗證!
任正非曾表示,華為要晶片上投入四億美元和兩萬人。即便如此,尚且和美國晶片有差距,可見國產晶片仍然任重道遠。
對此,筆者採訪雪湖科技COO王韻,其表示:
「晶片行業規模大、產業鏈長,和美國歐洲等先進國家有差距,這是避不開的事實。盲目自大和盲目自卑都無助於行業發展。相比十多年前,國內無論是終端市場規模,還是上遊晶片製造產業鏈配套都已經越來越成熟,對國產晶片廠商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另外,當年像仙童公司,成為了一代晶片人的黃埔軍校,孕育了更多的晶片公司出來。中國應該也會有這樣『黃埔軍校式』的公司出現,讓產業更加繁榮。」
正如人民日報所言,「實踐反覆告訴我們,一般技術可以引進,關鍵核心技術卻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我們只有堅持科技自立,把關鍵技術、核心裝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邁出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步伐。」
參考資料:
上觀新聞《斷供華為?起底海思晶片28年發家史》
【END】
作為碼一代,想教碼二代卻無從下手:
聽說少兒編程很火,可它有哪些好處呢?
孩子多大開始學習比較好呢?又該如何學習呢?
最新的編程教育政策又有哪些呢?
下面給大家介紹CSDN新成員:極客寶寶(ID:geek_baby)
戳他了解更多↓↓↓
熱 文 推 薦
☞ 聯想楊元慶:沒必要做作業系統和晶片;華為Mate 20 Pro被迫退出安卓 Q Beta;GitHub推賺錢新利器 | 極客頭條
☞ 國產作業系統可以從 Google Android、Fuchsia 中學習到什麼?
☞ 原生 CSS 「殺死」 預處理器 Sass!
☞別懷疑,孩子在家裡也能學編程!
☞為什麼你寫了一萬小時的代碼,卻沒能成為架構師?| 程式設計師有話說
☞ARM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百花村區塊鏈山的選民們, 超有趣!
☞危機加劇:ARM釜底抽「芯」,華為腹背受敵
☞大神!這段代碼讓程式設計師躺賺200W,源碼簡單,你怎麼看?
點擊閱讀原文,輸入關鍵詞,即可搜索您想要的 CSDN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