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買到一雙牛皮製的男士皮鞋,在京工作的英國人斯曼上個周末連續跑了三家商場才實現了這個目標,「銷售人員的態度都很熱情,可是讓他們明白我要什麼太難了。」
就在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500天之際,京城大商場大超市全面啟動雙語服務。
而記者跟隨斯曼先生完成購物任務之後發現,英語口語表達是大多數售貨員面臨的頭等難題。
「真皮」怎麼說難倒眾導購
「Excuse me.Which floor can I find the mens shoes?」(「請問男鞋區在幾樓?」)在貴友商場和王府井百貨大樓,斯曼連續詢問了多個櫃檯之後看到的都是售貨員一臉茫然的表情,然後擺著手連說「sorry」。
不過,商場裡張貼的雙語標識幫了斯曼的忙。在貴友大廈一層拐角處的顯著位置,就用中英文分別寫著「男鞋區」的字樣,並畫有指示箭頭;在百貨大樓,外賓也可以根據每個樓層的雙語商品分布圖「按圖索驥」。
於是,斯曼憑著標記和箭頭,不太困難地找到了自己要去的男鞋專櫃。在這裡,斯曼遇到了最大的挑戰,當他用英語詢問導購自己所看中的這雙鞋是否為皮質,是什麼皮時,這個「高難度」的問題難倒了在場的每一位導購員。在百貨大樓的某品牌皮鞋專櫃,導購小姐看起來聽懂了斯曼的問題,不斷地向周圍的同事和顧客求助「真皮」一詞該如何用英語表達。而在貴友商場,一位年輕的導購員則堅定地認為斯曼的這個問題是關於價格的,於是不斷用英語重複著「430元」。窗口行業可先學關鍵詞
在「京城第一涉外商店」——友誼商店,一位首飾櫃檯的銷售人員用比較規範的英語清楚地告訴斯曼,「右轉之後一直向前走就是男鞋專櫃」。來到男鞋櫃檯前,斯曼拿起一雙棕色皮鞋嚮導購小姐詢問皮鞋質地,這位小姐立即明白了斯曼的問題,但情急之下卻「張口忘詞」。「王姐,牛皮的『牛』該怎麼說?」她提高了嗓門向隔壁專櫃的一位中年女售貨員「求援」。「好像是『cow』。」「對對對,cow leather。」在兩位銷售人員的「合作」下,斯曼終於可以放心地買下一雙牛皮的男士皮鞋了。
來自北京勤思英語培訓中心的外語教員安老師表示,「牛皮」的英語表述更加常用的是「calfleather (小牛皮)」或「buffalo leather(水牛皮)」,不過「cowleather」的說法也能夠使外國消費者明白。安老師認為,在不到500天的時間內英語初學者想要達到熟練對話水平,的確並非易事。「我建議窗口行業先從各自領域的關鍵詞學起。」安老師舉例說,比如鞋類、服裝類的銷售人員就可以先掌握一些面料、品種方面的英語詞彙,因為這些詞彙在購物中使用頻率最高。熱心顧客屢屢幫忙
當斯曼正在某家商場的收銀臺前與收銀員「艱難」地溝通是否能使用境外信用卡時,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大學生迎了上來,「MayIhelp you?」(您需要幫助嗎?)她流利地充當了斯曼先生和收銀員之間的翻譯,在她的幫助之下,斯曼的國際信用卡也順利地派上了用場。而在幾家商場的皮鞋專櫃,斯曼也遇到了好幾位主動用英語幫助他交流的熱心顧客。「北京市民的英語水平是我去過的中國城市中最好的。」斯曼告訴記者。
「到奧運會召開的時候,北京所有的大型商場超市都要實現英語無障礙。」市商務局負責人表示。據了解,在奧運之前,商務系統至少90%以上的一線員工都要接受英語培訓。王府井、西單這樣的重點特色商業街以及奧運場館周邊地區的服務業,將成為重點培訓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