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即將結束的2020年,用什麼詞來形容最合適?
各國推出年度詞:疫情相關詞彙佔據熱門榜
熱詞盤點是歲末的語言年俗和文化盛宴,近期世界各大詞典和主流媒體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年度詞。通過梳理這些年度詞可以發現,疫情相關的詞彙佔據了熱門。
四天前,「三密」一詞被日本《東方新報》評為2020年「日本年度流行語」的第一名。「三密」是「密閉空間」、「密集場所」、「密接場面」三個詞的簡稱,指的是在新冠疫情下可能增加感染風險的三種不利環境。
英國柯林斯詞典此前宣布,「封鎖」(lockdown)一詞成為該字典2020年年度詞彙,且該詞典今年評出的10個年度詞彙中,有6個與全球健康危機有關。而牛津英語詞典則犯了「選擇困難症」,公布了月度詞詞彙表,以概括史無前例的2020年。
美國韋氏詞典(Merriam-Webster)11月30日出版商韋氏出版公司宣布,2020年年度詞彙為「大流行病」(pandemic)。同日,在線詞典網站Dictionary.com也將「大流行病」定為年度詞彙。Dictionary.com的高級調研編輯約翰·凱利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在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暴發成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後,對「大流行病」一詞的搜索量在當天暴增超13500%。
由於疫情,很多國家開始推崇居家辦公,而工作習慣的改變也影響著詞彙的使用。據牛津英語詞典統計,自今年3月以來,「遠程」(remote)和「遠程地」(remotely)的使用率都超過了300%;「工作站」(workation)和「居家度假」(staycation)這兩個合成詞的使用率分別增長了500%和380%。此外,警察、醫護工作者日夜奮戰的精神受到全社會的尊敬。柯林斯詞典和牛津英語詞典都將「關鍵崗位員工」(key worker)一詞列為流行詞之一,指的是對社會運行起至關重要作用的人員。
「逆行者」在中國熱詞榜單中贏得高票
在中國,兩份重量級年度流行語榜單4日同時發布。
其一來自《咬文嚼字》編輯部在滬揭曉的2020年十大流行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颯」「凡爾賽文學」等熱詞入選;
其二來自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入選者依次為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帶貨、雲監工、光碟行動、奧利給、好傢夥、奪冠、不約而同、集美。
這兩份榜單,「逆行者」都以高票入選。抗疫流行語是今年最有辨識度的主題,無論是工作的重點還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抗疫鬥爭、復工復產、社會經濟的恢復等方面,今年都湧現了大量與「抗疫」相關的新詞。
中國的抗疫成績,從「最美逆行者」(heroes in harm’s way)、「方艙醫院」(mobile hospital)這些詞上得到了體現。」
而作為恢復經濟的重要手段,「直播帶貨」在今年作為新鮮事物,成為了人們日常消費生活的新寵。
全民流行語增多,則是今年的另一大特徵:網絡熱詞「光碟行動」讓我們仍需警惕糧食安全問題;電影《奪冠》的熱映讓人們回想起振奮人心的女排精神,不少觀眾深受感染並為中國女排吶喊一句「奧利給」......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在接受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流行詞反映的是大眾的社會情緒,它記錄了時代特徵、社會變化和老百姓的心理變遷,這體現在這類評選背後都有其深刻的「社會學價值」。而對《咬文嚼字》來說,語詞的「創新性」是一個重要標準,即更多地考量流行詞的新鮮感和語言趣味等,「凡爾賽文學」「打工人」等均在語言用法上出現了創新性。徐默凡說:「一個高質量的年度評選,應更多地考慮選入『文質兼美』的流行詞,讓它們真正進入到大眾語言生活之中,甚至最終進入詞典」。
綜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文匯app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