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1到3歲這個人生最關鍵可以,是奠定身體基本素質的關鍵時刻,但是這個階段除孩子本身先天性疾病除外,完全是由孩子的父母作主的。而這一切重中之重的又在於孩子的飲食。很多孩子兩三歲就開始不停的生病。一點小感冒就咳,發燒,流鼻涕等問題不斷。這些孩子絕大部分都存在這樣那樣的飲食上的問題。比如挑食、厭食等脾胃問題。而這一切又在於家長的錯誤餵養。或缺乏餵養嘗試,或過分溺愛,由著孩子的性子來。
試想有幾個孩子小的時候身體不好的長大後身體好的,從古到今又有幾個人從小弱多病長大後長命的。
給孩子餵食要把握住量
正常1—3歲幼兒的日食物量應把握在:
牛乳1 ~ 2瓶(1瓶牛乳為227毫升),雞蛋1個,禽、魚、肉1— 2份,蔬菜與水果2份(1份相當於50克),谷與豆2—3份適量,孩子吃完剛好不撐就可以了。
一、1—3歲幼兒飲食原則
1、營養均衡
幼兒的飲食中必須有足夠的熱能和各種營養素,各種營養素之間應保持平衡關係。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供給量的比例要保持1:1.2:4,不能失調。有些幼兒很少吃蔬菜、水果,會引起鈣、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總之,幼兒的飲食應數量足、質量高、品種多、營養全。
2、烹調合理
要照顧到幼兒的進食和消化能力,選擇恰當的烹調方式。首先要做到細、軟、爛。麵條要軟爛,麵食以發麵為好,肉、菜要斬末切碎,雞、魚要去骨刺。花生、核桃要製成泥、醬,瓜果去皮、核。含粗纖維的食物及油炸食物要少吃,刺激性食品不能吃。其次是給幼兒製作的飲食要小和巧,讓幼兒好奇喜愛,刺激其食慾,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進消化吸收功能。再次是保持食物的營養素。如米飯蒸或燜要比撈飯少損失蛋白質、維生素,蔬菜先洗後切、急火快炒,以免維生素大量丟失。
孩子吃的太撐之後會傷及脾胃
3、幼兒飲食要定時、定量
每餐間隔4~5小時為宜,3歲以上幼兒每日可進餐三次,三餐兩點。不要加餐或給點心,不要隨意吃糖果和零食。
早餐要熱量充足、營養豐富。午餐比早餐和晚餐更豐富一些。晚餐則宜少吃高糖和肥厚的動物性食品,以免熱量蓄積導致肥胖,或蛋白質過量刺激神經系統使睡眠失常,而應多吃些植物性食品,特別是多吃些蔬菜、水果。每晚睡前至少1小時喝1杯牛奶,促進睡眠。
要培養幼兒多吃多樣化食物的習慣,避免偏食及只吃幾種食物。不要在飯前或吃飯時責備孩子。幼兒一頓兩頓吃不飽不要緊,這頓沒吃下頓自然會好好吃。不要因為這頓沒吃,就在正餐之外給零食吃,以免孩子養成正餐不好好吃,專吃零食的壞習慣。
孩子厭食不吃飯
當孩子突然不吃飯,挑食,口臭,睡覺不停的翻身、舌苔厚白等等就要警惕孩子是脾胃虛寒導致的積食了。而孩子愛生病就算從脾胃虛、寒積食那時候開始的。而這幾點是檢測孩子是否積食的一個很關鍵的點,家長要學會自測。
如果發現自家孩子存在這些問題了,就要趕緊給孩子健脾養胃了,以免讓孩子受更多的苦。這裡給大家推薦一道健脾養胃的食療方,下面也有現成。食療方材料為:山藥、雞內金、山楂、紅豆、麥芽,把這些食材炒至熟脆後碾碎添加適當的糖,這個湯可以是紅糖,也可以是麥芽糖,當然蜂蜜是最好的。摻和之後捏成丸子,每天飯後給及時的孩子吃上一粒,7天孩子就會有一個很不一樣的變化。裡面的山藥是具有健脾補氣的作用,雞內金、山楂具有開胃消積食的作用,紅豆清內熱、解毒,對於脾胃虛寒積食的孩子來說作用明顯。
具有健胃消積食作用的雞內金
只有1-3歲的孩子脾胃調理好了,才能有效的避免之後孩子出現的乾瘦,經常生病的這樣不好的現象,所以要想孩子身體好,養好幼兒的脾與胃。
如果需要請點擊左下角了解更多了解丸子詳情。
積食口臭的孩子點擊左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