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野蠻式購買,爆買吃了很多虧後,我開始走向極簡,把購物信條轉變為:I can afford anything, but I don't need everything. 做有必要的或者有意義的花銷,其他的錢用於積累以早日實現個人財務自由。
在喬舒亞的《極簡主義》裡面有段話想分享給大家:我的生活遵循一條原則,即質疑我的每一項購買。掙錢要花時間,而時間就是我的自由,在放棄我的金錢的同時,也就放棄了我的一部分自由。所以在購買任何東西之前(即便是一杯咖啡),我都要對自己說:「這杯咖啡值我兩美元的自由嗎?「
想省錢攢錢的可以看看極簡主義的書籍,省錢要從思想上武裝起來。
我從化妝檯開始精簡,然後到衣櫃,到各種日常用品。沒發用的直接扔,還能用但不想用未來也不會用到的東西直接走某魚,萬物皆可x魚。買東西之前三思!!!
極簡後發現家裡空間變大了,心情也舒暢了,錢包也變鼓了。
我總結了10樣我認為不值得買或者短期內不會購買的東西,希望能給大家避避雷。
01 各種面膜
作為一個護膚博主,我從始至終都不提倡面膜護膚,長期敷面膜。因為我曾經走過彎路,買過很多貼片式面膜和塗抹式面膜,基礎價位的面膜真的都是大同小異,效果也都是即時的,用不用差別不大。很多塗抹式面膜買回來,根本想不起來用,放過期的比比皆是。
要護膚做好清潔保溼防曬足矣,如果是問題肌膚也是要靠就醫的,不是敷幾片面膜就能解決問題的。所以面膜這個智商稅我是不會再交了,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我兩年多都沒怎麼用過面膜了,但一點沒有影響我皮膚的狀態。
02 隔離
皮膚狀況不是很差的妹子用隔離這一步大可不必了,我粉底太多了,化妝不是氣墊就是粉底,單用隔離化妝你會覺得啥也遮不住,隔離粉底一起用,又覺得麻煩沒必要,對於非瑕疵皮,用不用看不出差別,該脫妝還是脫妝,該氧化還是氧化暗沉。
個人覺得雞肋,我比較喜歡買自帶隔離功效的防曬,省事省心。從此以後隔離是路人。
03 加溼器
我前前後後買過三四個加溼器,北京到秋冬很乾,以為放個加溼器就能讓空氣溼潤起來,真的是一廂情願,加溼的只是加溼器方圓1米左右吧,最後水蒸氣都落在地板上了,你還得拖地,有些人還喜歡把臉湊過去,試問就算有加溼效果你能湊幾分鐘,脖子酸不酸,何況水蒸氣補水並不靠譜,如果你注入的水只是自來水,蒸發之後只會反吸你臉上的水分。
最麻煩的是清洗加溼器好麻煩,裡面好多水垢!不買,再也不買了。
04 保健品
我以前喜歡買護眼丸,蔓越莓,葡萄籽,抗氧化膠囊,膠原蛋白丸。吃是吃完了,但說實話我都沒有感受到效果,吃的是心理安慰吧,就完全不想回購繼續吃,這種東西肯定是要長期吃,但是長期是多久呢,一年,兩年,十年?而且有很多醫學博士都表明,內服的很多保健品身體有的根本不吸收,有的吸收很有限。那我要是吃十年也看不到效果,這個經濟損失和補劑對身體的副作用誰來承擔呢。
多吃蔬菜多吃水果不挑食,我覺得該補的都能補到。所以以後不買了。
05 紙質筆記本/手帳
從小到大我都是那種很熱愛各種漂亮文具的女同學,小時候還有收集本子的愛好。長大後喜歡買各種手帳,但是買回來很少寫自己的計劃,因為手機備忘錄,good note這類app上完成的筆記或文件可以同步或發送到手機或者電腦,這樣也就不用背著厚厚的本子,有時候還可能會帶錯。所有的筆記或者資料都可以放在一本薄薄的平板裡,真的很方便。平板不僅可以共用更可以私用,看電影視頻,屏幕比手機大多了,可以實現一物多用!
本子又佔地方又不環保,所以以後不買了。
06 杯子
家居用品中我可能最愛買的就是杯子,家裡十幾個杯子,買的時候很嗨,買回來都是擺設,喝水的杯子永遠是很醜很普通的那一個。真的要適可而止了,家中的收納壓力已經初顯,令我時常懊惱自己當時的一時「意氣」引發出的衝動購物。
07 紙質書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書不管好不好都賣很貴!至少三四十起步,每看完一本書,沒有特殊情況我根本不會去翻第二遍,加上沒有收藏癖,家裡堆很多書真的礙事又費錢。書籍收藏,其實排除自己的私心我發現這對自身與環境沒有任何實際作用,畢竟真心喜歡的書真的不捨得扔啊。
書籍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就是給我們傳遞知識,收藏的滿足感或者紙質閱讀感不過是附加的無形感受,並非真正的內核所在。現在我都是租書看,或者微信讀書,又環保又實惠,不好的一點就是費眼睛。建議大家多做做眼保健操,百益而無一害。
08 健身卡
辦了健身卡,熱情最多持續兩周,之後永遠都是能拖就拖,除非私教來催,不然前幾天交錢那個肉疼的感覺早就忘光了。只要是不堅持去,就看不到效果,看不到效果就越不想去,無限循環,直到健身卡過期。
辦健身卡的冤枉錢我是不會再花第二次了!
09 美容儀
我先後買過洗臉儀,黃金棒,眼部按摩儀,大排燈,護眼儀,射頻美容儀,全部都是買回來做自我安慰的功效大過實際功效。統統擱置在家落灰,無一倖免。
一想就心痛,這些浪費的錢都可以買兩根金條了。
10 同款衣服
(比如:你已經有一件黑色的風衣了就別再買好幾件了 ,畢竟類型款式上身看起來都差不多)
你擁有越多的數量,甚至超出自己的承受範圍,不僅大量佔用空間,還透支了自己的精力去保存和打理這些衣物。每個人的精力承受限度是恆定的,衣服太多每次打開衣櫃都是把衣服團成一團使勁塞進去,找衣服的時候又找到崩潰。
我現在都是同一個風格的衣服就一兩件,一定買好的不買便宜貨,而且這兩件必須要能搭配我現有衣服至少2到3個風格我才會下手。我閨蜜有次來我家幫我整理衣櫃,完事跟我說,我發現你衣服也不多啊,我的比你多多了,但為什麼你每次出來穿的都不一樣呢。
這就是經典款的魅力,搭配的樂趣。而不是喜歡什麼就買,流行什麼就買,相信我你喜歡的未必適合你,當下流行的也未必適合你。
十月爆買5000塊,進來種草。
低成本的抗衰老法則28條,小仙女們提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