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香港網民發起的「罷買淘寶」行動「傷十一」宣告失敗。
阿里巴巴旗下天貓「雙11」全球購物狂歡節11日正式開跑,由部分香港網民發起的「罷買淘寶」行動「傷十一」宣告失敗。因為第一個小時的統計顯示,香港的成交額高居榜首。
香港暴亂進入第22周,恰好趕上「雙11」。此前在10月底,有一些港人在香港「連登討論區」發文稱,香港在去年淘寶「雙11」購物節活動中,購買力位居中國境外第一,緊追其後的是俄羅斯、美國、臺灣及澳大利亞,因此希望能號召香港甚至臺灣、美國的網民,一起響應「杯葛(指聯合抵制某個個人或公司,包括拒絕購買等)淘寶」,「讓雙11變成傷十一」。他們製作了中英文對照的宣傳資料,並稱「希望大家如果要買,過了雙11再買,把它的數據做低」。↓
不過11日凌晨全球購物狂歡節一開跑,短短1分36秒,成交額就突破100億元人民幣,打破去年的紀錄,而首個小時的統計顯示,香港成交額排在榜首,「傷十一」宣告失敗。另外,中美貿易戰顯然並沒有影響到美國網購者的狂歡,因為有關成交額的榜單上,美國也名列三甲。內地網民對所謂「罷買淘寶」一笑置之。新浪微博上,有網民寫道:「他們覺得淘寶去年雙11購物節2135億元的銷售額是700萬港人貢獻的嗎?」還有人調侃道:「這種錯峰行為,淘寶快遞小哥估計感動得哭了。」根據阿里巴巴的數據,「雙11」前,香港各處都有宣傳海報以及促銷項目,顯示淘寶對於香港人的吸引力仍不容小覷。
香港街頭公交車也標著「天貓雙11」廣告。圖源:香港《文匯報》
臺灣法規的限制使淘寶網始終無法真正在島內落地,一直到10月下旬「淘寶臺灣」正式落地,宣告臺灣同胞可以無縫接軌加入「雙11狂歡購物節」。「淘寶臺灣」為臺灣人打造專屬購物平臺,在服務端也同步升級,超商(便利店)取貨、付款就是接地氣的一大變革。隨後,京東也借「雙11」購物節活動宣布進軍臺灣電商市場。
大陸兩大電商平臺極大地帶動了島內的買氣。聯合新聞網稱,「雙11」當天大家見面打招呼的話都變成了「你買了什麼?」蝦皮購物統計顯示,臺灣及東南亞從「雙11」午夜零時至1時即飆出相比去年3倍的訂單表現,其中廣受消費者歡迎的「整點秒爆品」iPhone 11 Pro Max、午夜快閃半價山葉EC—05電動摩託車等均秒殺完售。截至11日中午,全站已售出近400萬件商品,其中「居家生活」類訂單表現最佳,像洗衣膠球、除溼袋、牙刷、衛生紙和硅藻土地墊榮登熱銷商品前五名;「美妝保健」類緊追在後。
奇摩購物中心與奇摩超級商城的業績也比去年同期增加3倍,更是平日業績的30倍,其中前者在活動開始不到一小時百萬刷手即現身。根據奇摩購物中心公布的「雙11」活動熱銷榜,尿布拿下冠軍,每秒賣出6片,其次是衛生紙和零食/美食商品。PChome24h購物平臺則連續第三年打造全臺電商唯一的國際「雙11」盛會,今年晚會通過九大頻道直播,創下一分鐘接單量破1300份的新高紀錄,其中電子類商品表現最為亮眼,業績直線飆升7倍。另據momo統計,「雙11」凌晨開跑第一小時,累計網站湧入80萬人次,是平日的3倍,業績也比平日增加20倍。熱銷十大商品包括iPhone 11 Pro Max、戴森無線吸塵器、聯想筆記本電腦、三星手機、衛生紙和紙尿褲等。
2019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成交額。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餘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