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能「去熱邪散各種無名腫毒,除溼氣消一身水腫溼瘡」的良藥

2020-12-18 養生巷子

民間良藥多,造福百姓廣。

本草除百疾,遇病莫驚慌。

今天就和朋友們介紹一味民間常用的中藥材---半邊蓮

半邊蓮是一種南方地區常見的中藥材,此物常生於水邊、潮溼之地,匍匐蔓延而發,每到秋季會開出淡淡的紅紫色小花。奇怪的是這種植物的花只有半邊,且形似蓮花,故而人們稱之為半邊蓮。

半邊蓮在民間使用是比較廣泛的,且其藥用價值也非常高。很多的中草藥典籍之中,都有半枝蓮功效的詳細記載。

半枝蓮在部分中草藥典籍之中的記載:

《滇南本草》:半邊蓮解一切瘡毒最良,枝葉熬水,洗諸瘡、癬,其效如神。《本草綱目》:半邊蓮能解蟲蛇之毒,搗汁飲,以滓圍塗之。《嶺南採藥錄》:半邊蓮可解跌打傷瘀疼痛,惡瘡、火瘡。《陸川本草》:半邊蓮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利腹水。

通過這些著名的中草藥典籍之中關於半邊蓮的功效記載,我們足以看出其在『清熱解毒、消腫療瘡』等方面的效果之佳。同時,其在利水除溼而消水腫、療溼疹等方面,作用也是值得肯定的。

1、半邊蓮解毒療瘡的功效應用。

半邊蓮自古以來就是民間常用的清熱解毒之良藥,它對於人體常見的各種無名腫毒、皮膚紅腫、熱毒瘡癰等症,皆能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在民間很多地區,當人們出現皮膚熱毒瘡癰之症的時候,就常常會在野外採挖一些新鮮的半邊蓮,然後將它搗碎後外敷,可有效清解各種熱毒瘡癰之疾。

中醫裡面則常用其和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草等一起配伍入藥,對於緩解皮膚熱毒瘡癰之症效果是較好的。

現在一些醫者還將半邊蓮應用到皰疹等皮膚疾病上面,取得的效果也是很顯著的。

2、半邊蓮解蟲蛇之毒的功效應用。

在古代人們缺乏應對蟲蛇之毒的良藥,每當在野外遭遇蟲蛇咬傷的時間,多會尋一些野生的中草藥外敷加內服來緩解,而半邊蓮在古代就是一味常用來緩解各種蟲蛇咬傷的良藥。

民間就有諺語「家有半邊蓮,可以伴蛇眠」,可見半邊蓮對於蟲蛇之毒確實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對於輕微的蟲蛇之毒,直接用些半邊蓮搗爛外敷即可見效;若是傷勢頗重,則可同重樓、白花蛇前草等中草藥一起配伍使用,效果更佳。

不過到了現代醫者已經研究出了很多應對蛇蟲之毒的化學藥,中草藥緩解蟲蛇之毒的地位就逐漸下降了。但若是真的在野外突遇蟲蛇,這些中草藥還是可以供我們以備不時之需的。

3、半邊蓮除溼利水消腫的功效應用。

半邊蓮的利水除溼消腫之效也是較好的,比如體內水溼停滯引起的皮膚水腫,尤其是胸腹之中的積水,半邊蓮服之有良好的利水消腫之效。

中醫裡面常用半邊蓮配伍澤瀉、茯苓、金錢草等利水除溼之藥同用,可有效發揮其利水消腫之效。

此外,對於皮膚常見的一些溼疹癢痛、溼瘡久久不愈等情況,以半邊蓮煎湯擦洗皮膚也是可以有效緩解的。

在當代的藥理學研究中人們發現,半邊蓮所含有的有效成分對於蛇毒的確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同時半邊蓮的有效成分還有較好的抗菌消炎、鎮靜止血等作用。

可見不管是古代的中醫理論,還是現代的藥學理論,其對半邊蓮的藥用價值研究結果還是一致的。

相關焦點

  • 一味被人忽略的良藥,溫化肺中寒痰、行散胸中氣滯、通調一身經絡
    中藥繁多,除卻一些數量稀缺、價值昂貴的名貴藥材能被人們熟知之外,很多名不見經傳的中草藥就常常會被人們忽略遺忘。但是,對於中醫解病來講,每一味中藥都有它的價值所在,往往就是這些人們並不熟悉的中藥,能為人們的健康幫上大忙。
  • 一味不被人熟知的良藥,「除一身之溼消水腫,軟內外硬結散癭瘤」
    海鮮如今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的餐桌,但是很多人只知道海鮮好吃,卻不知其實還有很多中醫良藥也源自於這些海鮮之中。今天就在這裡和朋友們分享一味源自於人們常吃的海鮮,卻又不被人熟知的良藥---海蛤殼。海蛤殼源於大海,自然天生帶有一種鹹寒之性,而其寒性入肺經有散鬱熱之效,鹹味有各種軟堅散結之力,對於肺中之痰凝亦有很好的化解之功。所以對於肺中痰熱阻滯引起的氣逆、咳喘,甚者或伴有胸腹滿悶、兩脅脹痛等情況,就可以用海蛤殼入藥緩解。
  • 農村常見野果,很多人卻不敢吃,殊不知是治病良藥,專解無名腫毒
    農村這種常見野果,很多人卻不敢吃,殊不知是治病良藥,專解無名腫毒昨天,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雨,氣溫也隨之下降,雨過天晴的鄉村格外涼爽,傍晚時候,沿著村道散步,不經意間走到老屋,走進一看,片刻滋生荒蕪的感觸,昔日溫暖的小院,如今雜草叢生,出於興趣或愛好的習慣
  • 此物細如金沙,專能瀉肺熱而平喘止咳、除溼氣而消一身水腫
    然而現代人們對於養生知識所知甚少,往往都是一味的跟風滋補,認為只有多多補益方能有益健康,事實上這種思想並不正確。就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而言,一般人很少會出現虛證,更多的反而是實熱之證,此時若還是一味的熱補,可以說是弊大於利!
  • 一味常用的「除溼」良藥,能「通瀉三焦之水,清利一身之溼」
    溼邪停滯於內,則百邪易侵於身!且溼邪其性重濁、粘膩,除之如繭中抽絲,若非有善瀉水除溼之藥,難以撼溼邪黏濁之性。中醫裡有常用「除溼」良藥,服之能「通瀉三焦之水,清利一身之溼」,可謂是利水除溼之佳品,此物名曰「澤瀉」。古語有云:去水者曰瀉,而此物服之如瀉澤中之水,故名「澤瀉」。觀其名而思其意,澤瀉之名可謂一語中的。
  • 一味消水腫的良藥
    水腫,是指因感受外邪,溼熱雍滯,或飲食失調,勞倦過度等,致肺的宣降,脾的運化,腎的開合,膀胱的氣化功能失調。令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表現為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等。治水腫、腹水、留飲結胸、大小便不通等。甘草湯即甘草加水煎成的湯,可清熱解毒。甘草和甘遂位列十八反,看起來不相配,但敵人不是永久的,此方它們握手言和,互相成就。
  • 一味被人忽略的良藥,李時珍稱其「瀉肺熱而止咳,利水道而除溼」
    但是世人的眼光卻不這樣認為,人們在養生的時間,大部分的人往往會追捧一些價格昂貴的滋補名藥,反而是常常忽略了那些在我們身邊唾手可得的本草良藥。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在民間較為多見、但如今卻又被眾人忽視的良藥---桑白皮。
  • 一味身邊常見,卻又被人們忽略的良藥,入藥善「清肺痰、除心煩」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中醫良藥,只不過因為大部分人群缺乏中醫藥知識,故而不能慧眼識珠,實在是令人惋惜。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身邊常見卻又常被人們忽略的良藥---竹茹。談起竹茹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聽到,其實中藥竹茹就源自於我們身邊常見的竹子。
  • 有一味燥溼化痰的良藥,形似小圓豆,入藥能消腫散結,化痰止嘔
    而且還有許多中藥材屬於「藥食同源」的東西,既可以當做食物來吃,又能防病養生,自然會受到人們的青睞。在生活中,體內溼氣重,咳嗽嘔吐等症是時有發生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味可以燥溼化痰的良藥。這種中藥材源自於一種植物的乾燥塊莖,生長的如同白色的小圓豆一般,看起來非常的可愛,而且它的名字也充滿了一種文藝的氣息---半夏。
  • 一味安神良藥,李時珍稱其服之能「益智慧、寧心神、利九竅」
    雖然美好的夜生活值得人們去享受,不過經常熬夜卻對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今天就和朋友們介紹一味非常好的安神良藥---遠志。早在《神農本草經》之中,遠志便已經被醫者視為是『上品』安神良藥。遠志之效善入心經,古人稱遠志服之具有「去夢邪、安心神、增智不忘」等功效,像是現代生活中多見的心神不寧、煩躁不安、驚悸難眠等情況,用此物入藥最為適宜。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逐漸衰弱,更是容易出現上述症狀,此時就可以用適量的遠志以安神寧心。
  • 被人忽略的一味良藥,在老家野外很常見,入藥能祛風溼,通經絡
    真的是非常驚訝,沒想到這麼一種常見的野草竟然是一種被我們忽視的良藥。在中藥裡面有一味藥材就叫做「老鸛草」,正是取自它的莖葉。每到夏末秋初的時間,人們就會去地裡面收割老鸛草的莖葉,然後挑揀乾淨,曬乾切成很小的細段,就可以入藥使用了。在中醫裡面,老鸛草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味道苦澀,略帶辛香,且藥性緩和的中藥材。
  • 「上可清肺痰、中能瀉肝火、下則利腎水」,服之能通暢一身
    中藥的作用往往都是非常廣泛的,很多藥材自身就具有多重屬性和功效,所以中藥具有調理一身的功能。很多人在向中醫諮詢某種中藥功效的時間,其實有許多中藥的具體用途是很難一句話說清的。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既能清肺中之痰、又可瀉肝中之火、還能利腎中之水的良藥----車前草。車前草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它的足跡幾乎遍布全國。因為此草喜歡生於道路兩邊,故而古人稱之為車前草。
  • 農村常見的這種野花,是治療肩周炎的良藥!還能解農藥中毒!
    金銀花不僅美麗,它還是一味著名的中藥藥材,將金銀花曬乾了泡水喝,可以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於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症。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金銀花的養生功效和食用方法,一起來看看吧。【金銀花葯用價值】性味:甘,寒。歸經:入肺、胃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癧,痔漏。
  • 奇方:一味草藥治溼疹,你不妨試試?
    怎麼能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期呢?說簡單一點,急性期就是有水泡,或是有滲出,或是很紅有水泡或有滲出的傾向。亞急性期一般是症狀還是比較重的一般是有滲出又有結痂。慢性期一般是皮疹比較幹,比較厚,有的變得硬硬的。好了知道了分期,我們就進入今天的主題,一味草藥治溼疹。其實皮炎和溼疹一樣都屬於遲發性過敏反應,治療是一樣的。
  • 一味行氣寬胸散結的良藥,能行胸中之氣,燥體內之溼
    在中藥裡面,有一味叫做厚樸的中藥材,對於此類病症就有很好的效果。中藥材厚樸是用植物厚樸的乾燥樹皮製作而成的,厚樸皮採收之後需要經過水煮、發汗至內皮變為褐色等步驟才能入藥。而樹皮一旦水煮發汗之後,很容易捲曲,因此我們常看到的厚樸藥材大多都是成捲筒狀的。中醫裡面認為厚樸的道地產區在四川,因此也稱道地的厚樸為「川樸」。
  • 一味被人忽略的良藥「通氣滯而解胸腹脹痛,燥溼氣而愈皮膚疹癬」
    民間百草良藥多,可惜至今無人識。閒暇輕擷三兩味,偶見疑難也能醫。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要我說世間這無數神奇的中醫良藥,才是真正的隱藏在「民間」。可惜的是現在很少有人去特意的認識和學習這些民間的中醫良藥,漸漸地人們就忽略了這些中草藥的存在。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在民間常見,可惜又常被人們忽略的一味良藥,它就是「楝實」。
  • 一味「枯礬散」,巧治甲溝炎
    甲疽治法有2種: 第1種:物塗擦局部,使它腐蝕而脫落,如過去用平胬丹、千金散、平胬散等平胬後再以生肌散收口。 第2種:外科手術拔甲,這種療法,效果欠佳,且有不良反應,療程長。拔甲患者不易接受,特別是年老、體弱者。 我科現用一味枯礬散治癒甲疽50餘例,無痛苦,易接受,療程短,無不良反應,藥源廣,操作簡便,經濟便宜,深受患者歡迎。本病以外治為主,如有化膿現象,可內服清熱解毒之劑。
  • 民間良藥:「松針」的妙用!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每一個人都與中醫藥有很深的接觸,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並不懂得中醫藥文化,更不用去說識別各種中醫良藥。 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常被人們忽略的良藥,說起它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此藥正是「松針」。
  • 農村一味白茅根,嚼食有甜味,是小時候的零嘴,卻不知能治6種病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白茅根不僅僅是一種大家常吃的零嘴,它還是中醫裡邊的大藥,是能挑大梁的一味藥,這樣去用,是可以治6種病的。01.退燒發燒屬於身體感受外邪出現的一種反應,因為外邪進入人體之後,阻礙了體內氣機的正常運轉,鬱積化熱。白茅根則有著理氣、利尿的功效,可以把體內的熱邪引到膀胱,再通過小便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