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井土壤系列微生物產品對土壤抑病能力的影響

2021-02-16 浙江森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土壤微生物群落數量極多且類群豐富,在土壤生態系統的生物、化學及物理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Baker等最先闡明了抑病型土壤的概念:即使病原微生物存在於土壤之中,且環境因素與宿主植物等條件滿足時,但也無法對植物造成危害或者危害很小的土壤;與之對應,非抑病型土壤通常用來表示易於引起植物發病的土壤,又名導病型土壤[1]。

抑病型土壤是土壤健康的表徵,能夠起到支撐土壤生態系統物質生產和維持土壤環境質量的作用,對保障植物健康具有重要意義[2]。土壤中豐富多樣的微生物群落是土壤抑病能力的形成的關鍵所在,土壤中營養元素和水分循環很多也是在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特性交互作用的基礎上完成。森井土壤系列微生物產品中有益菌數量大,菌群豐度高,可以通過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改善群落結構、改善群落多樣性等三個方面提高土壤的抑病能力:

1.土壤微生物活性

土壤的抑病能力與土壤微生物的整體活性密切關聯。在過往的研究中,一般使用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呼吸強度和土壤酶活性等指標表徵土壤微生物活性。森井土壤系列微生物產品可以顯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能對大多數病原菌形成複雜的拮抗環境,有利於提高土壤抑病能力,進而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機率。楊永林對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抑菌型土壤進行研究後,發現對根腫病具有抑制能力的土壤中微生物增殖迅速,活性顯著得到提升,尤其細菌數量與導病型土壤相差數倍之多[3]。周薇等在研究14個不同土壤樣品的抑菌能力時同樣發現土壤中微生物數量增加有利於抑菌能力的提高,抑菌作用最強的峨山土樣中微生物數量顯著大於其他地區土樣[4]。土壤酶是土壤生物活性的反映,在土壤各種生物化學反應進程起到關鍵作用[5]。森井土壤系列微生物產品含有大量外源酶和微生物,酶活性指標的提升有助於促進土壤抑病能力的提高。例如β-葡萄糖苷酶、纖維二糖水解酶活性增強有利於土壤對大麥苗枯病的抑病能力的提升[6];而相對較高的磷酸水解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能夠增強土壤對西瓜根腐病的抑病性[7]。

2.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

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是衡量土壤環境質量、維持土壤肥力和作物生產力的一個重要指標[8]。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中某些個體或群體特異的活性可能對土壤抑病能力的形成貢獻很大[9]。例如,一些芽孢桿菌、乳酸菌、假單胞菌和鏈黴菌對很多種病害都有抑制作用,它們經常被製成生防菌劑。森井土壤系列微生物產品中的有益菌能夠分泌一些蛋白酶降解真菌病原菌的細胞壁[10],通過產生抗生素等手段對土傳病原菌產生抑制作用[11]。黃華毅等在對枯草芽孢桿菌抑菌能力的研究中發現,枯草芽孢桿菌STO-12分泌的脂肽類和蛋白類物質能夠使棗縮果病菌、楊樹炭疽病菌和腐爛病菌三種植物病原菌的菌絲局部膨大畸形,對病原菌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12]。向亞萍等也發現解澱粉芽孢桿菌發酵液中的脂肽類抗生素如fengycins和surfactins均對番茄枯萎病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13]。除一些大分子抗生素物質之外,森井土壤系列微生物產品中的有益菌在其生命進程之中還可以代謝產生出各種類型的小分子揮發性化合物,通常包括醛類、酮類、醇類以及硫化物等化合物,這一類型的揮發物具有分子量低、弱極性、低沸點與親脂性等特點。土壤是一種多孔隙的基質,在長距離交流中,這些揮發物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對土壤抑菌能力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這些土壤微生物產生的揮發性物質通過化學信息分子影響特定微生物的行為、種群動態和基因表達[14],其次能夠產生直接的抗性作用,以此來保證自身的生態地位[15.16]。例如,郝象瑢等在對從黃瓜根際土壤中分離的一株解澱粉芽孢桿菌研究發現,其產生的揮發性物質如4-乙基苯酚、2-丙基環己酮對黑腐皮殼菌、草莓灰黴病菌和棗漿胞病菌三種病原菌具有顯著抑制作用,抑制效果達50%以上[17]。因此,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小分子揮發性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是控制土傳病害發生的重要研究方向。

3.土壤微生物多樣性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通常指土壤生態系統中全部的微生物種群以及這些種群所包含的基因和微生物種群與環境因素之間交互作用的多樣性水平。一般認為,土壤微生物多樣性表現在基因、物種、種群和群落等4個層面,是土壤生態系統的最主要的生命特徵之一[18]。土壤微生物多樣性與土壤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具有密切聯繫,是以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對土壤抑病能力的形成至關重要[19.20]。例如,Workneh等研究發現與普通管理措施相比,土壤經過有機管理後番茄根際放線菌的功能種群多樣性水平顯著升高,而此多樣性水平的升高,有利於減少番茄根部病害的發生[19]。吳敏娜等在研究自然清潔土壤對禾穀鐮刀菌的抑制能力時發現,抑菌能力最強的清潔型土壤中細菌多樣性指數明顯高於其他類型土壤,土壤抑菌作用和土壤細菌多樣性具有一定相關性,細菌多樣性指數較高時土壤抑菌作用較強[21]。森井土壤系列微生物產品中包含大量有益微生物,菌群豐度高,有助於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樣性,改善土壤條件,對防控作物土傳病害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Baker K F, Cook R J.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pathogens[M]. WHFreeman and Company, 1974.

[2] Gregory E. Welbaum, Antony V. Sturz, Zhongmin Dong, et al. Managing SoilMicroorganism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of Agro-Ecosystems[J]. Critical Reviewsin Plant Sciences, 2004, 23(2): 175-193.

[3] 楊永林. 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抑菌型土壤初探[J]. 植物保護學報, 1990, 17(2): 127-131.

[4] 周薇, 莫明和. 土壤及其微生物對真菌的抑菌作用[J]. 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 24(4): 312-315.

[5] 羅文邃, 姚政. 促進根系健康的土壤微生態研究[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2, 10(1): 44-46.

[6] Rasmussen P H, Imb K, Elmholt S,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cellulolytic activity and suppression of seedling blight of barley in arablesoils [J]. Applied Soil Ecology, 2002, 19(1): 91-96.

[7] Ros M, Hernandez M T, Garcia C, et al. Biopesticide effect of greencompost against fusarium wilt on melon plants[J]. Journal of AppliedMicrobiology, 2005, 98(4): 845–854.

[8] Bünemann E K, Bossio D A, Smithson P C, et al. Microbial communitycomposition and substrate use in a highly weathered soil as affected by croprotation and P fertilization[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4, 36(6): 889-901.

[9] 張瑞福, 沈其榮. 抑病型土壤的微生物區系特徵及調控[J].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2012, 35(5): 125-132.

[10] 周航, 鮑澤然, 施玉玲, 等. 4種木黴對松皰銹病菌細胞壁的破壞作用[J].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 2017, 37(4): 120-125.

[11] 羅楚平, 王曉宇, 周華飛, 等. 生防菌Bs916合成脂肽抗生素泛革素的操縱子結構功能及生物活性[J]. 中國農業科學, 2013, 46(24): 5142-5149.

[12] 黃華毅, 王佳琳, 馬榮, 等. 枯草芽孢桿菌STO-12抑菌活性及其抑菌物質分析[J]. 浙江農業學報, 2017, 29(1): 81-88.

[13] 向亞萍, 周華飛, 劉永鋒, 等. 解澱粉芽孢桿菌B1619脂肽類抗生素的分離鑑定及其對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J]. 中國農業科學, 2016, 49(15): 2935-2944.

[14] Garbeva P, Hordijk C, Gerards S, et al. Volatiles produced by themycophagous soil bacterium Collimonas[J].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14,87(3): 639–649.

[15] Effmert U, Kalderás J, Warnke R, et al. Volatile Mediated InteractionsBetween Bacteria and Fungi in the Soil[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2012,38(6): 665-703.

[16] Garbeva P, Hordijk C, Gerards S, et al. Volatile-mediated interactionsbetween phylogenetically different soil bacteria[J]. Front Microbiol, 2014,5(12): 289.

[17] 郝象瑢, 盧志軍, 王婧, 等. 解澱粉芽孢桿菌LJ02抑菌氣體分析[J]. 天津農學院學報, 2016, 23(3).

[18] 林先貴, 胡君利.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科學內涵及其生態服務功能[J]. 土壤學報, 2008, 45(5): 892-900.

[19] Workneh F, Bruggen A H C V. Microbial density, composition, anddiversity in organically and conventionally managed rhizosphere soil inrelation to suppression of corky root of tomatoes[J]. Applied Soil Ecology,1994, 1(3): 219-230.

[20] Nitta T. Diversity of root fungal floras: Its implications forsoil-borne diseases and crop growth[J]. Jarq, 1991, 25(1): 6-11.

[21] 吳敏娜, 張惠文, 李新宇, 等. 土壤抑真菌作用與細菌群落結構的關係[J]. 應用生態學報, 2008, 19(7): 1574-1578.

相關焦點

  • 「土壤微生物」14大作用!一定要看!
    2、 菌群優勢:要培養大量有益微生物於耕地上的話,最先必須準備一個適合微生物生存繁殖的有機溫床,耕地上不但必備微生物的糧食——有機物質之外,並須注意到土壤空隙度,保水性以提供微生物生存所需的氧氣及水分。然後定期地補充綜合微生物群(滿點18號),以維持有益微生物的菌群優勢來對抗病原菌的侵入,發揮其造肥,抑病的效果。
  • 土壤修復技術:石油汙染土壤的植物與微生物修復技術
    3石油汙染土壤的生物修復研究進展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石油汙染土壤的治理方法已由最初的細菌修復拓展到真菌修復、植物修復及微生物.植物聯合修復。3.1 微生物修復微生物修復是研究最多、應用也最為廣泛的一種生物修複方法。由此產生一系列生物修復技術如土耕法、生物通氣法、預製床法、堆肥法、生物反應器等。
  •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最新綜述
    動物的行為也會影響土壤微生物,例如,蟻群和哺乳動物的覓食會改變整個澳大利亞東部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樣性和群落組成。除了氣候、土壤、植物和動物等現代環境因子的影響外,也應該考慮氣候等歷史因素和微生物本身的特性對微生物分布的影響(圖2)。微生物是相互依存的,存在拮抗、競爭、互惠和捕食等複雜的相互作用(圖2)。使用網絡分析來探究微生物間複雜相互作用的研究越來越多。
  • 土壤微生物在農業生產中的五大應用
    它通常分為兩類,一類稱自養細菌,它有同化二氧化碳的能力,所以這個種群的作用是直接影響土壤的理化性質,平衡土壤的酸鹼度高低。另一類稱異養細菌,這一類細菌通常都是以和作物共生的狀態存在,對作物生長有直接促進作用,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等,具強大的固氮作用,產生明顯的增產效果。
  • 氣候變暖影響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樣性
    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吳婷 記者徐文彬報導 近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周集中研究組發現了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受溫度調控的規律,即微生物也遵循生態代謝理論。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自然》出版社的綜合性子刊《自然·通訊》上。
  • 土壤病到底是什麼?怎麼防治?
    在農業上,汙染是土壤眾多問題中的一個,農業專家稱之為「土壤病」。對於農民來說,土地是財富的來源,土壤的好壞決定著一年的收成。一旦土壤出現了問題,將不利於作物的生長發育,影響果實的品質與產量。那麼土壤病是什麼?土壤病怎麼防治呢?帶著問題往下閱讀。「土壤病」不等於土傳病害,到底是啥病?
  • 土壤酸化的危害及解決措施!
    土壤酸化可加重土壤板結,使根系伸展困難,髮根力弱,緩苗困難,容易形成老小樹,老僵苗,根系發育不良吸收功能降低,長勢弱,產量降低。土壤酸化加重農藥浪費,酸化土壤中植物長勢減弱,抗病能力降低,易被病害侵染,不得不增加施藥量。 影響土壤物理性質。
  • 腐根對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長健康有何影響 | 微生物專題
    在腐爛根系中的土壤微生物,可能對植物生長和健康至關重,了解其微生物宏基因組,以及它對農業管理(例如如作物輪作和土壤耕作)的響應情況,對於改善全球糧食生產至關重要。本研究基於作物土壤中腐爛的根際生態位,建立了一個深入的土壤微生物基因圖譜。
  • 保護性耕作對土壤團聚體、微生物及線蟲群落的影響研究進展
    本文對比分析了國內外有關常規耕作和保護性耕作措施對土壤團聚體、土壤有機碳、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線蟲影響的研究進展。結果表明:保護性耕作減少土壤大團聚體的破壞,降低團聚體周轉速率,提高土壤結構的穩定性;保護性耕作提高表層土壤總有機碳及活性有機碳含量;保護性耕作可以提高耕層微生物生物量,尤其對真菌生物量影響顯著;保護性耕作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團聚體中微生物量和微生物多樣性,但並未改變微生物在團聚體中的分布模式;保護性耕作可提高土壤線蟲多度,
  • 除草劑硝磺草酮對土壤微生物生態效應研究
    硝磺草酮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為4.5~32d,在偏鹼性土壤中,硝磺草酮以陰離子形態存在,吸附性減弱、淋溶性增強,可能汙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偏酸性土壤中,則易被土壤顆粒緊密吸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微生物降解性能,致使硝磺草酮在土壤中滯留、累積,對土壤中非靶標生物造成不良影響,並逐漸影響土壤生態系統。因此,化學農藥在農田施用後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已成為評價其生態安全性的一個重要指標。
  • 茶園土壤微生物之VA菌根菌
    自從A.C.Tunstall等於本世紀初相繼發現了茶樹根系中菌根的存在後,泡囊叢枝狀菌根(VA菌根)的研究已成為茶園土壤微生物研究中非常活躍的一個領域。 關於vA菌根在茶樹上的存在部位和種類以及增強茶樹吸磷能力方面的作用和途徑已有比較詳盡的綜述。
  • 土壤深部微生物知多少|研究
    導 讀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在地球形成10億年後就開始出現。目前發現微生物能在各種極端環境下生存,包括深海熱泉、深地巖土界面等。
  • 根系分泌物:植物–微生物–土壤的調節媒介
    植物根系分泌物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質,在特定的土壤環境下不僅能影響同種或異種植物的種子萌發、植株生長等;而且,在營養元素的活化、土壤結構的形成與微生物的激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植物養分吸收的活化劑根系分泌物的種類繁多,不同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也有一定的差異。
  • 產業觀察員海霞播報——構建「土壤—腐植酸—微生物」生命共同體
    要以耕地土壤問題為導向,以土壤健康為目標,用創新科技提高耕地土壤的生物活性和水肥氣熱的協調能力。據李榮介紹,因施肥不當和基礎地力退化衰減等原因,我國耕地土壤的養分失衡仍然嚴峻。據最新統計,當前缺素麵積是耕地面積的3.61倍,而土壤磷素的累積,更加劇了養分的失衡。由於連續種植一種農作物,使相應的某些土壤病菌得以連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積累,形成病土,年年發病。
  • 理解了土壤微生物,才叫懂得有機農業!
    人體微生物是可以幫助人體新陳代謝的一種「清潔器」,同時也為人類提供抗生素,像我們現在的人體微生物大部分是從食物中吸收的,而從食物吸取的這些微生物則大部分來源於土壤微生物,所以,可以這麼說,人體微生物是土壤微生物的一部分。
  • 土壤微生物,看了你就是專家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微生物科研人員開展了大量的基礎與應用研究,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生態學、根際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機理與養分循環、土壤生化活性和土壤酶、微生物肥料等有益農業微生物應用研究。目前,土壤微生物學科初步形成了土壤微生物功能生態系統研究技術體系,在諸多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未來我國土壤生物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在農業領域方面,微生物菌肥的出現以及推廣,更是將土壤微生物帶進了普通農民百姓的生活中。
  •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研究現狀與發展態勢
    1.1.1 多數研究表明當代環境因素是影響土壤微生物空間分布的主要因子例如,在較大空間尺度下土壤pH被發現是影響細菌分布的關鍵因子[4, 6-8]。土壤pH對細菌分布的影響不僅存在於自然生態系統中,在受到人為擾動較大的農田生態系統[9]以及火幹擾生態系統[10]中也是如此。
  • 影響土壤肥力的因素都有啥?咋應對土壤病?礦源黃腐酸鉀改良土壤
    一、土壤酸鹼度土壤酸鹼度對土壤的性狀結構及營養物質、土壤溶液等會產生不同程度影響,使作物根系吸收營養物質時受到限制,土壤中的酸鹼度成分會導致原生質膠體和酶的活性發生改變。不同作物種類對土壤酸鹼度的要求不同,土壤酸鹼度會影響作物的生長發育,表現較輕的會枝葉發黃,表現嚴重的會造成果樹死亡。
  •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國內進展與國際前沿
    年第57卷第3期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是研究土壤中微生物空間分布格局及其隨時間變化的一門科學,是土壤微生物學和微生物生態學等領域的研究前沿。近年來,儘管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研究取得了巨大進展,但仍面臨諸多難題與挑戰。論文簡要回顧了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的發展歷程,並檢索了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發文量隨時間的動態變化及其相應的研究技術(圖1)。
  • 研究揭示多因素如何影響土壤功能和微生物多樣性
    研究揭示多因素如何影響土壤功能和微生物多樣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5 12:44:28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生物研究所Matthias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