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一剪梅,暗喻開頭,深情結尾,驚豔了後世919年

2020-12-13 品詩賞詞

古詩詞中月亮的意象可以抒發相思、描寫離別,既牽動情思、也勾起遐想。詩人們登高望月、佇立良久,不僅情思綿延,而且還由己及人,懸想對方也有同樣的情感。比如杜甫的《月夜》中「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詩聖想像自己與妻子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也激起了讀者的強烈共鳴。

再如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更是突破了時間的局限和空間的阻隔,雖然天各一方,卻精神相通。也許是一種傳承,也許是大文豪們都有這種相似的情感,南宋的一位女才子創作的一首詞也是異曲同工。下面介紹李清照的一剪梅,暗喻開頭,深情結尾,驚豔了後世919年。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代: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詞作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多善用白描手法,語言清麗。

1101年,16歲的李清照嫁給了趙明誠,婚後伉儷情深、甜蜜美滿。但美中不足的是她與丈夫時有別離,不免勾起其思念之情。這首詞就是因為趙明誠外出多時,李清照因思念心切而創作的一首經典。其中「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更是膾炙人口的佳句。

上片首句點明時間,「紅藕香殘玉簟秋」,一個荷花凋謝、竹蓆變涼的秋天。荷花凋謝,刻畫戶外之景,暗喻青春易逝、紅顏易老;玉簟秋,描寫室內之景,含有人去席冷、心已含秋之意。開篇寫景,渲染了環境氣氛,也襯託出女才子的孤獨和閒愁。

詞人心中苦悶,仿佛這衣服也變得沉重,於是她解下細絲衣裙,換上便裝,獨自蕩舟而去。「輕、獨」二字,用得精準,非常切合人物的身份和心理。時逢深秋,到處都是一片蕭瑟景象,詞人為了不想傷心過度,特意泛舟溪上,也不想去看那些讓她感到傷心的秋景。但她越想迴避,卻越是很快地就撞見了令人傷懷的場景。

才女剛一出門,就看見了雲中的大雁,不由得立刻想起了遠方的丈夫,愁不能去,相思依然。沒有得到鴻雁傳書,詞人依然不灰心,又將希望寄託給如水一般澄澈的月光。

相思纏綿,如水一般綿遠流長,佳人登樓望月,夫君似乎正在朦朧的月宮中對她微笑。「月滿西樓」,足見佳人佇立之久、思念更深。「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更展現出詞人設身處地,想到夫君也會有同樣的一番離愁。

下片便順其自然地寫到兩處相思,「花自飄零水自流」,這一句承上啟下,卻更顯處處孤獨,愛在虛幻之中,只有順水流去的花瓣才是最為真實。詞人轉念一想,何必如此牽掛,一個大男人在外面,應該不會有事!她極力地克制自己不去想他,可是一股愁怨卻死死纏人,眉間心上,根本無法迴避。

結尾三句,只有經歷真愛之人才能感受,其之所以成為經典名句,也是因為深沉專一的相思發自肺腑,才會如口語流出一般自然。作者敏感地捕捉了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念和閒愁,樸素地表現出來,卻極其耐人尋味。

如今社會有四通八達的交通工具,也有快捷方便的信息溝通手段,世界雖大,也在掌握之間。可是李清照所處的時代兵荒馬亂,不僅交通不便,而且信息難通。

一個新婚的閨婦獨守空房,不僅孤獨苦悶,更有一種強烈的無助感。「此情無計可消除」,正展現出這種真實的心境;「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更表達出易安居士對夫君的一片真情!

相關焦點

  • 最不像李清照寫的一首詩,卻一開頭就驚豔了世人,震古爍今!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與辛棄疾並稱「濟南二安」,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作為婉約詞派的代表,我們所熟悉的她是《如夢令》中:「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活潑秀麗的李清照;也是《一剪梅》中:「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充滿離愁的李清照。
  • 才女李清照,十六歲的驚豔之作,後世人讚不絕口,果然文採超群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非常有名的才女。對於李清照,她雖然是一個女詞人,但是她的作品卻是非常清新典雅的,並且非常有自己的特色。從她的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古代才女的讓人佩服的才情,後世人對於李清照的詞更是讚不絕口。
  • 《一剪梅》李清照
    《一剪梅》李清照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注釋解說:1、一剪梅:詞牌名,雙調小令。2、玉簟(diàn):光滑如玉的竹蓆。3、蘭舟:船的美稱。4、錦書:書信的美稱。5、雁字:雁群飛行時,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形,因稱「雁字」。6、飄零:凋謝,凋零。
  • 李清照《一剪梅》析讀
    金兵入據中原後,流落南方,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經歷了表面繁華、危機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動亂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優美。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後期多慨嘆身世,懷鄉憶舊,情調悲傷。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開頭便驚豔世人,結尾讓人拍案叫絕!
    在上千首宋詞中,婉約派能夠獨樹一幟,其實並無道理,李清照作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詞雖不多,但幾乎每首詞都能夠獲得極高的點評,尤其是南渡後的作品,讓很多寫詞的人自愧不如。李清照詞風以南渡為界限,今天,我要賞析的是李清照南渡後,最經典的一首詞,此詞一開頭便能驚豔世人,結尾更是能讓人拍案叫絕,此詞名為《聲聲慢》聲聲慢宋代: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 翻譯|李清照《一剪梅》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詞作於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
  • 李清照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
    李清照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女詞人,她的每一個作品都是讓世人心醉,因為父親精通經史,善於散文的編著,母親飽讀詩書,因此在雙親的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的文學造詣可非一般,她的很多佳作都非常的具有代表性,讓人們不禁在她的詞調中追憶屬於她的往事,她的詞每一首都很美,但是只有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它便是《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讓人忍不住細細品味一番。
  • 李清照《一剪梅》:世上最好的愛
    我們今天接著來聊李清照,來聊她那首著名的《一剪梅》。詞云:「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首詞,我以為是易安詞創作技巧臻至化境的一個代表作,也是她人生與愛情非常重要的一個裡程碑。我們先來逐字逐句玩味一下。
  • 李清照:一剪梅
    一剪梅作者: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
  • 李清照極為傷感的一首詞,開頭幾組疊字句讓人驚豔,很是值得一讀
    中國古代有很多的才女,她們在文學成就上,絲毫不亞於男性,儘管古代的中國是一個極為封建的時代,對於大部分的女子來說,她們可能一輩子所能夠活動的範圍,也只限於她們的閨房,但是一些比較開明的家庭,還是會讓她們讀書識字,並不單單只是在閨房裡做做女紅,這也就使得一些女子,她們同樣的在文學的創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
  • 史上最經典詞牌《一剪梅》,開頭七字便驚豔千古,你想到哪首?
    古時候,人們經常通過贈送對方一枝梅花來傳遞相思之意,而那時候的一枝稱為一剪,所以一枝梅花又稱為一剪梅。「輕煙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寄一枝。」詞牌「一剪梅」就是從中而來。「一剪梅」的詞調婉轉明亮,幾乎每句都有用韻,大量四字句的使用,使得節奏明快和諧,充滿聲律美。
  • 周筆暢改編李清照的《一剪梅》
    周筆暢改編李清照的《一剪梅》 周筆暢《思愁》 詞:(宋)李清照,邱筠在 曲:錢雷 編曲:錢雷 演唱:周筆暢 歌曲歌詞
  • 李清照最悲傷的一首詞,通篇儘是愁意,結尾七字成年輕人口頭語
    李清照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是文壇中少有的女性,並且她在文學上的造詣並不輸很多男性詞人,她的文採令很多人都驚嘆,她的很多詩詞都被收錄在課本上,被後世人廣為傳頌。李清照是宋朝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被後世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熟悉李清照的人應該知道,她的作品中不全是婉約派的詞作,也有很多豪放派的作品,這跟她一生的經歷有關。
  • 李清照3首深情的經典古詩詞,改編成現代歌曲,不知唱哭了多少人
    下面這3首改編自李清照詞的歌曲,既有現代歌曲的節奏,又有古代詩詞的優美,再配以動人的旋律,深情的演繹,聽得人直想落淚,旋律和歌詞縈繞心中久久不能忘懷。自2018年趙麗穎主演的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熱播後,其中由鬱可唯和胡夏男女合唱的這首主題曲《知否知否》也跟著大熱。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寫給丈夫的最美情書,翻譯就是「我很想你」
    她的前期詞作多寫悠閒的、無憂無慮的愛情生活,尤其是寫給丈夫趙明誠的情書,韻調優美、令人心醉,可以說驚豔了時光,溫暖了歲月,如她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膾炙人口、流傳千古,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的婉約風格發展到了頂峰。
  •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玉簟秋賞析,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寫這篇文,背景音樂是本文的作者通過某個音頻錄音軟體錄製的安雯版本的《月滿西樓》,這首歌的歌詞,就是本文要講的宋代詞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作者個人也喜歡這首詞的韻律和這首歌的旋律,同時也想把一篇文章做得更飽滿一點,即通過圖文和音頻的整體創作來表現,所以就自己進行了錄製
  • 穿越自北宋的《一剪梅》,為「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展示真正的漢字之美
    這次「一剪梅」網絡現象的源頭,還要倒回到36年前,1984年,由盧倫常導演,寇世勳、沈海蓉主演的電視劇《一剪梅》在中國大陸播出,這是大陸首部引進的臺灣地區電視劇。同名主題曲隨之廣為傳唱。《招涼仕女圖》錢選【宋末元初】《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作於婚後不久。題名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記》引《外傳》云:「易安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遊。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根據李清照帶有自傳性的《金石錄後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與趙明誠,伉儷之情甚篤。
  • 李清照最豪邁的一首詩,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震古爍今!
    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更是婉約詞派的代表。她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在詞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身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自然也善作詩,只是留存不多。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題八詠樓》,便是李清照最經典的詩作之一。
  • 《一剪梅》李清照(感受詩詞76)
    感受詩詞第76篇:一剪梅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
  • 李清照很嫵媚的一首詞,結尾一句展現少女情懷,後世流傳1000年
    所以,比起這些,我們不妨去看一看少女們的自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清照。李清照的詞作,可以根據她的人生經歷,劃分成兩個階段。北宋滅亡前是李清照的第一個階段,這時候的李清照,字跡行間都透露著青春洋溢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