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老人說: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做到一個就很厲害
每個人都想要成功,但是成功是很艱難的,需要付出的也會有很多,很多人覺得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可是還是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在阻礙著自己的成功。其實有時候一個很小的事情就會讓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付諸東流,但是有時候這些阻礙你成功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一位老人就說了: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做到一個就很厲害
一、隱藏自己的心思
很多人覺得與人交往要以誠待人,所以對於隱藏自己的心思嗤之以鼻,覺得這樣的人都是奸詐小人,隱藏自己的心思就是為了陷害別人。其實這裡說的隱藏自己的心思不是說讓我們有害人之心,隱藏自己的心思實際上是為了保護自己。
其實可以換個詞就是韜光養晦,避免成為關注的焦點,這樣就可以躲過很多麻煩,在危機四伏的環境裡贏得更好的生存空間。也可以安心的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歷史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楚莊王就是一個懂得韜光養晦的人,楚莊王即位時很年輕,即位之始,他並沒有像其他君主一樣雷厲風行的治理國家,而是不問國政,每天縱情享樂,在宮中飲酒觀舞,渾渾噩噩,完全沉浸在聲色犬馬之中。就連大臣們匯報國事,他也總是不耐煩地回絕,所以,朝野上下都覺得他是一個昏君。而這其實是楚莊王的計策,因為自己即位時十分年輕,不明世事,也不知如何處置,況且人心複雜,所以更加不敢輕舉妄動,只好靜觀其變,用三年時間摸清了大臣們的德行,清除了很多無德的官員,也成功麻痺了敵國。三年過去,有了才能也能識別人性,於是開始推行很多強國富民之策,使國力迅速提升,最後使得楚國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楚莊王也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把自己的心思隱匿三年,這才是他的厲害之處。
二、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生在世,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情,如果每次遇到這些事情,就讓自己的情緒控制了自己,失去了冷靜分析的能力,就會做出自己平常不會做的事情,到頭來受傷害的還是自己和身邊的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下班回到家非常疲憊,卻發現家裡亂糟糟的,忍不住開始抱怨妻子:「你一整天都在家,怎麼家裡還這麼亂?」妻子正在做法,生氣的說:「我在家裡也有自己的事要做,況且很多東西都是你的,你自己為什麼不整理?」就這樣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吵了起來。突然,男人停了下來,他說:「情況不對,我們再來一次。」然後他穿上衣服,拿起提包,走出家門,重新整理好心情。再次開門後,他笑盈盈地說:「親愛的,我回來了,你今天還好嗎?」妻子也立馬回答道:「我好得不得了,親愛的,你今天好嗎?」一場家庭矛盾就此化解。
有時候情緒發洩是虛弱和無能的表現,沒有能力的人什麼時候會發脾氣,就是在自己遇到事情解決不了的時候,所以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不要讓情緒影響自己。有時候,阻礙我們的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我們的情緒問題。
所以一個有能力的人,一定是一個懂得把控情緒的人,將心思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自己的事業上,有事做,就不會生閒氣,自己的能力也會提高。
三、節制自己的欲望
有個畫家想畫佛與魔。他在一個寺廟裡,找到一個僧人,發現他氣質清明慈悲,於是就邀請這個僧人成為自己的模特,並許諾了豐厚的報酬。畫作完成後,畫家一舉成名,僧人也拿到了重金謝禮。過了一段時間,畫家想要找一個魔鬼的原型,但是一直都不滿意。直到有一天,他去了監獄,見到了一個犯人,覺得就是自己想像的魔,不料,這個犯人卻失聲痛哭。畫家很奇怪就問他為什麼?犯人說:「上次你畫佛是我,這次你畫魔也是我。」原來,僧人拿到報酬之後,就開始放縱自己,金錢很快用完,但是欲望卻越來越大,走上了偷盜、搶劫的道路,最終鋃鐺入獄。畫家聽過之後,長嘆一聲,丟掉畫筆,再不作畫。
人心最難直視,佛魔也只在一念之間,一旦淪陷在欲望之中,就永遠沒有回頭的餘地。
欲望就像海水一樣,喝得越多,越是口渴。每個人都有欲望,適當的欲望可以給我們前進的動力,但是欲望太重,最後只會自討苦吃。但是只有懂得節制自己欲望的人才額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一個人的心思、情緒還有欲望這些往往都是不為人知的東西,既是一個人需要克制的東西,但是也是一個人成功的契機,抓住這三點,最事情就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