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瘟疫擋在京都之外——疫病與「神國」日本的對外認識

2020-12-23 澎湃新聞
捕風捉影的「蒙古襲來」竟然帶來了瘟疫?

應永二十八年(1421),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第二年,日本的首都京都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居住在京都郊外伏見的貞成親王(1372—1456)在他的日記《看聞日記》當中記載了瘟疫之下的慘狀。當時是室町幕府四代將軍足利義持執政時期。從這年春季以來,疫病肆虐,京都之內很快「萬人死去」,貴族社會當中也死者眾多,朝廷與室町幕府束手無策。這年七月,從祭祀日本「皇祖神」的伊勢神宮來了一位神官,將伊勢神宮的「神託」轉告貞成親王。所謂神託,就是指某位神官突然被神靈「附體」,然後代神說話傳旨的舉動。我國民間信仰當中也常常能見到這種現象。當時的人們對「神託」深信不疑。奇特的是,這神託竟然說,京都流行的瘟疫是怨靈作祟所致,「萬人可死亡」。而更加令人驚駭的是,神託說這怨靈是兩年前「蒙古襲來」之時被「神明治罰」殺死的「異賊」所化。

蒙古襲來?要知道此時離元順帝逃出大都退回漠北已經過去五十年了。此時儘管明成祖還在不斷地對蒙古各部用兵,三十年後還將發生著名的「土木之變」,但此時蒙古要想再「襲來」日本一次,是怎麼也不可能的。事實上,這次「蒙古襲來」與蒙古各部毫無關係,而是1419年朝鮮王朝為了對付日本對馬島的倭寇集團而發動的「己亥東徵」。但這一戰卻給日本帶來了極大的恐慌。《看聞日記》說此戰日本的對手是蒙古與高麗聯軍,因為日本「神明威力」,敵船「風雨震動」,「兩萬五千艘」的敵船多漂沒入海,於是日本又一次取得了對「蒙古襲來」的勝利,而且依舊是「神風」的功勞。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此後兩年日本接連發生饑荒和瘟疫。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伊勢神宮的神託將瘟疫歸罪於兩年前戰爭中死去的「異賊」(朝鮮軍)的怨靈作祟。瀨田勝哉指出,這是伊勢神宮利用瘟疫給自己做的宣傳,後來伊勢信仰果然又在京都疫病發生時不斷出場。生活在現代醫學條件下的我們當然不會認為瘟疫與怨靈有關,但在這次看似荒唐的「神託」背後,其實存在著當時日本社會非常根深蒂固的邏輯。

朝鮮三道水軍操練戰陣圖

阻斷瘟疫的「四角四境祭」

著名學者大山喬平在《中世的身份制與國家》一文中提出了「清淨的都市構造」這一概念,後來得到村井章介的繼承。這一觀點認為中世的京都貴族將京都及日本列島空間想像成以天皇所居住的內裡(宮禁)為中心,從皇都到畿內地區,再到外國逐漸由清淨變為汙穢的同心圓構造。這一觀點雖然受到了後來的研究者的批判,但仍不失一定的有效性。終生生活在京都上流社會的貴族們缺乏對外部世界的認知,而對同心圓外層的空間充滿恐懼,於是將外層空間(尤其是日本列島以外的外國)想像成鬼怪遍地的蠻荒之地,認為來自異域的鬼怪將給日本及京都帶來威脅。這種威脅的體現形式之一,就是傳染病。當時人們還認為,居住在日本列島這個「神國」的神靈們守護著島國的「清淨」不被外界的汙穢、鬼怪和疫病所打破。可以說1421年的伊勢「神託」,背後正是這樣的邏輯。

事實上,日本歷史上的傳染病的確常常爆發於九州,即日本與中國、朝鮮半島交流的窗口區域。譬如奈良時代天平七年(735)給日本貴族社會帶來致命打擊的天花,就是由朝鮮半島經九州大宰府傳入。長保二年(1000)肆虐的疫病,同樣是由九州輸入。江戶時代以後霍亂由西洋人經長崎帶到日本(參考拙文《黑船與傳染病:德川幕府末期的霍亂大流行》)。由海外輸入的傳染病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多次沉重的打擊。儘管不是每次傳染病爆發都屬於「輸入型」,但京都的貴族們傾向於將疫病與異域聯繫起來。譬如藤原定家(1162—1241)《明月記》記載,天福元年(1233)爆發「咳病」,民間將其稱作「夷病」,並說前一年有「夷狄」入京,當時民眾紛紛前來湊熱鬧,這就是疫病爆發的「不吉之徵」。洞院公賢(1291—1360)則在《園太歷》當中說,康永四年(1345)又爆發「咳病」,連光嚴上皇也被傳染,究其原因,是「唐船歸朝之時有此事」。此「唐船」,應當就是赫赫有名的天龍寺造營料唐船,是室町幕府為了籌措天龍寺營建工程所需的資金,派到元朝港口寧波的貿易船。洞院公賢很顯然認為京都爆發的咳病是由這艘中日貿易船帶來的災禍。

藤原定家

既然很多的傳染病是外部世界的鬼怪帶來的,那麼對於貴族社會而言,有效的防治方式就是通過在以天皇居所為中心的同心圓各層實施祭祀祈禱,將鬼神抵擋在內裡、京都,乃至日本之外。最典型的就是「四角四境(界)祭」。譬如根據《朝野群載》,承歷四年(1080)六月天皇患病時,朝廷採取的疫病對策是在天皇居住的宮禁四個角、京都的四角以及京都所在的山城國六界派遣陰陽師與武官實施「祭治」,意圖將作祟的「土公」和「氣鬼」驅逐出去。再者,在前文提到的應永二十八年(1421)大規模瘟疫發生之際,朝廷也舉行了四角四境祭,但毫無效果,「病事不休」。事實上這一年的瘟疫起因是前一年京都爆發的饑荒。這次重創京都的大饑荒是一次「都市流入型饑荒」,是在氣候異常、各地饑荒發生之後大量災民湧入京都之後才爆發的。饑民大量死亡最終導致了瘟疫。整個過程在清水克行《大饑饉襲擊室町社會!》一書中有詳盡地介紹。因此,這次瘟疫倒的確是由「外部」帶給京都的。在醫療水平極端落後的中世社會,「四角四境祭」所體現的其實是當時人對傳染病傳播方式和阻斷手段的樸素認識。

被擋在京都之外的外國使節

由於貴族們認為外國人是可能給京都帶來災異和疫病的危險存在,長期以來,貴族們對於外國人入京都是十分忌諱的,天皇與外國人的見面更不被允許。這可以說是早期的「歧視外國人」現象。譬如嘉應元年(1170)後白河法皇(1127—1292)曾破天荒地在福原與南宋來的商人會面。這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被公卿九條兼實大罵為「天魔所為」。但此後隨著中日貿易的發展,來到日本的商人和僧侶越來越多,外國人不得入京的禁忌也逐漸被打破。十四世紀因推翻鎌倉幕府而聞名的後醍醐天皇(1288—1339)也曾在宮禁之中接見元朝東渡而來的禪僧明極楚俊。此事當時同樣也遭至了眾多非議。但此後貴族社會的認知也逐漸發生變化。明朝以後,明朝派遣的使節一開始是在京都空間以外居住並被室町政權的執政者接見,後來明朝使節團的下榻之處轉移到京都內部(洛中),譬如將軍足利義教執政時期明朝使團先在洛中的六條法華堂一帶留宿,而後在將軍的居所室町殿與將軍會面,再入住大宮豬熊道場。但朝鮮使節的待遇就沒這麼好了,室町時代的朝鮮使節通常被安排在京都郊外(洛外)下榻。可見,室町幕府對待明朝和朝鮮使節的態度有天壤之別,朝鮮使節仍被有意識地「隔離在京都之外」(但接見儀式在洛中的室町殿舉行)。

中世京都街景(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復原)

參考文獻:

片岡耕平:《日本中世の疾病観と神國意識》,《日本中世の穢と秩序意識》,東京:吉川弘文館,2014年。

大山喬平:《中世の身分制と國家》,《日本中世農村史の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78年。

村井章介:《中世日本列島の地域空間と國家》,《アジアのなかの中世日本》,東京:校倉書房,1988年。

瀨田勝哉:《伊勢の神をめぐる病と信仰》,《増補洛中洛外の群像》,東京:平凡社,2009年。

清水克行:《大飢饉、室町社會を襲う!》,東京:吉川弘文館,2008年。

伊藤幸司:《中世後期外交使節の旅と寺》,中尾堯編:《中世の寺院體制と社會》,東京:吉川弘文館,2002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京都三大祭 日本「送瘟神」形式五花八門
    古時因為科技不發達,衛生條件非常有限,人們對瘟疫、流行病等異常恐懼,尤其是疾病蔓延時導致民眾死傷無數,日本將帶來疾病災難的惡靈稱為「疫病神」。著名的「京都三大祭」之一的「祇園祭」就是為驅散疫病、消災降福而設立的(另兩個分別是葵祭和時代祭)。相傳863年,瘟疫蔓延了京都的大街小巷,無數人被奪去了生命,大家都說是邪靈作祟,人心惶惶。而後又出現了富士山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導致民不聊生。
  • 古時候對付瘟疫的N種方法:擊鼓驅鬼、掛像避邪,讓駱駝帶走病魔
    因此,大多數民族的習俗和信仰,都有與瘟疫相關。雖然文化不同,對於侵襲他們的疾病都有相似的基本假定:把瘟疫理解為神對於他們個人或社會犯罪的一種譴責或報復。中國古代有一種驅除疫病鬼魅的舞蹈形式——儺。這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巫舞。《禮記》說:「儺,人所以逐疫鬼也」。《呂氏春秋·季冬紀》說: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
  • 京都旅遊必訪,只園之首,日本最大祭典中心──八坂神社
    位於京都東山區的八坂神社,是幾乎到京都自由行的旅人都會排上的知名景點,歷史悠久,在京都神社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附近除了有眾多觀光名所之外,還很熱鬧好逛!來看看「樂吃購!日本」的介紹吧!▋關於八坂神社日本全國約有3,000多間八坂神社,而位於京都的是總本社,原本稱只園神社、只園社、只園感神院,於明治維新時慶應4年(西元1868年)的神佛分離令後,改名八坂神社。
  • 瘟疫簡史——歷史上影響世界格局的疫情
    擁有最強海軍的雅典人揚長避短,一面將人口遷入城內,一面充分運用艦隊打擊斯達巴補給線。眼看勝利天平傾向己方,一種劇烈傳染病突然在人滿為患的雅典城內爆發了。從港口傳入的疫病快速蔓延全城,擁擠住所和骯髒環境加劇了傳播。病患們發燒嘔吐,醫生對此茫然無措,他們很快也染上同樣症狀,一個個接連倒斃。
  • 不要再傳「瘟疫始於大雪、滅於清明」了,歷史的上瘟疫與季節無關
    由此可見,定殺是對特定犯罪人適用的刑罰,即專門對患有麻風病的犯罪者使用,將患疾疫的罪人拋入水中或生埋處死。秦國地處西北,冬季河水結冰,斷不能直接把人投到水裡面去,所以,不排除這裡夏秋季有瘟疫產生。4.有明確時間記載的瘟疫,始於漢朝。
  • 看圖防疫——瘟疫下復興的日本民俗文化
    在新冠病毒肆虐日本時,有個神獸名氣大增。傳說這個叫「阿麻比耶」的神獸通體發光,日本弘化3年(公元1846年)出現在肥後國(今熊本縣)海上。據傳,它對官員說:「我是住在海裡的阿麻比耶,從今往後的6年將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但6年後,將瘟疫橫行,所以請描繪我的畫像給世人看吧。」說完即離去。如今在京都大學的圖書館內仍保留有當年畫著阿麻比耶的報紙。
  • 中國古代是如何應對瘟疫的?王立群教授這樣講~
    ,同時傳遞了人類一定能夠戰勝瘟疫的信心。聽完王立群教授的講解你是否更加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是否對中國古代的瘟疫和防治方法有了更新的認識教育小微還梳理了幾個問題今天,日本的經方派仍然遵循張仲景的辯證施治醫方,來治療病毒性肝炎。05 西漢以來的2000多年,中國古代疫病流行情況是如何記載的?
  • 【日本旅遊攻略】尋訪日本國民的心靈故鄉--京都【5】
    ② 湯豆腐 據說,豆腐是在奈良時代傳入日本的。 而對於食素的日本僧侶來說,豆腐是非常珍貴的蛋白質來源,所以僧侶們發明出了很多豆腐吃法。 湯豆腐就是其中之一。據說,當年京都南禪寺的僧侶在天冷時吃豆腐,為了保溫,而將豆腐放入熱水中,邊煮邊吃,竟也別有風味,這便形成了現在美味又健康的「湯豆腐」。 天冷時吃上一碗,真的可以從身到心都變得熱騰騰起來呢。
  • 美媒:京都千年烤麻糬老字號為什麼歷經戰爭瘟疫不中斷經營 貴在...
    中國小康網12月8日訊 老馬 在京都一座布局凌亂的古老神社旁,長谷川直美(Naomi Hasegawa)一家在雪松木建造的小店裡出售烤麻糬。早在公元1000年,這家人就開始經營這個生意,向從日本各地趕來、為緩解瘟疫祈禱的疲憊旅客提供小吃茶點。
  • 中國古代是如何應對瘟疫的?公開課來啦!| 宅家學習
    是否對中國古代的瘟疫和防治方法 有了更新的認識? 小編還梳理了幾個問題 幫助大家回顧今天的戰「疫」小知識 ↓↓↓ 01 中國最早有關「瘟疫」的文字記載是怎樣的? 這個字在《尚書》《山海經》《左傳》都出現並且使用了,這應當是中國最早的有關瘟疫的文字記載。 02 關於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發生過的一次大規模的瘟疫,現存的文字記載有哪些?是如何記載的?
  • 從抗擊疫病的歷史中汲取智慧
    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史上,常常將這種大規模暴發的疾病稱為「瘟疫」,包括鼠疫、霍亂、天花等。人類與這種瘟疫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一些瘟疫的流行也曾影響朝代的興亡,影響了歷史的進程。3月10日在武昌方艙醫院,醫護人員與即將出艙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互相鼓勁。
  • 在日本京都投資房產時需要了解的地區特性
    日本京都殘留了很多寺院和神社佛閣,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古老而美好的傳統。可以說,京都以其獨特的環境為開關,讓人們重新認識了日本。大部分人都知道京都是極其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但是在房地產投資的觀點上,京都似乎需要重新被認識。
  • 瘟疫時代 | 愛在瘟疫蔓延時:文學電影中的瘟疫
    【編者按】       「瘟疫文學」——由於它所呈現的重大且殘酷的死亡——有著和其它「疫病文學「完全不同的風貌。這些普通疫病的種種審美特性,和瘟疫無關。       「瘟疫是另一個大開大闔的崇高美學場域,它所觸及的,乃是更宏偉及險峻的人性,社會及歷史的課題。」透過張望瘟疫,「瘟疫文學」也就張望到了這些更寬廣而深幽的課題。而電影,這一與文學緊密相連的戲劇形式,也因此衍生出相應的「瘟疫電影」。
  • 工作坊︱重審瘟疫和人的關係,疫情中的西醫與中醫
    疫病救治的複雜性、醫療資源的地區不平衡性等原因,促使國家鼓勵民間社會力量來承擔瘟疫的防治任務,民間主要舉措包括:施送醫藥、刊刻散發醫方、懇請官府開展救療、建立留養所等收治病人、利用宗族義莊或行業公所等組織開展制度化的救治和創設醫藥局等專門的慈善機構進行疫病救治等。
  • 驢友小舍:日本京都哪裡的景點最好玩?這裡有京都旅遊攻略
    京都沒有炫耀自己的商品:寺廟、卵石花園和皇宮隱藏在辦公大樓之間。儘管它在1869年被東京取代為日本的首都,但它仍然是日本的文化中心——是最後幾個可以看到街道兩旁的木製城鎮房屋的地方之一,在那裡你可以瞥見藝妓。
  • 經歷戰爭、瘟疫和王朝變遷:日本千年老鋪的成功秘訣
    一千年來,一和都向日本京都的遊客出售烤麻糬。 日本京都——在京都一座布局凌亂的古老神社旁,長谷川直美(Naomi Hasegawa)一家在雪松木建造的小店裡出售烤麻糬。早在公元1000年,這家人就開始經營這個生意,向從日本各地趕來、為緩解瘟疫祈禱的疲憊旅客提供小吃茶點。
  • 瘟疫的真相是什麼?新書《記疫》供讀者免費閱讀
    為何說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疫病的歷史?為何說瘟疫是一種「文明病」?為何說瘟疫是推動歷史的力量?歷史上人們是如何應對瘟疫的?瘟疫的真相又是什麼?《記疫》一書講述了瘟疫與自然、人類歷史的關係,並通過生動、翔實的事例和數據,記錄了世界歷史上數次大瘟疫的故事,以及瘟疫對歷史進程、人類文明的影響,進而在一次次生死之間體悟人類與瘟疫共生、共存的智慧。2020年2月4日,在武漢火神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科醫院,醫護人員將患者送入病房。
  • 北陸新幹線延伸段採用「小濱-京都」線 日本本州島將形成環狀新...
    北陸新幹線延伸段資料圖 人民網東京12月21日電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北陸新幹線延伸線也就是福井縣敦賀市出發最終抵達大阪的路段線路走向塵埃落定,日本最終選擇了福井縣敦賀市出發路經京都的「小濱—京都」路線。
  • 漫步日本之京都篇:屬於京都的那些古色古香的美
    除了買買買和吃吃吃之外,京都站附近也有不少的寺廟、神社,比較有名的包括淨土宗的西本願寺、東本願寺,以及日本最精彩的寺廟之一——三十三間堂。這裡供奉著一千尊的觀音雕像,也是非常令人震撼的一個日本文化匯聚地。此外,在京都站附近還有一個頗受女性歡迎的小神社——「市比賣神社」。
  • 居酒屋之外的選擇,京都的8家酒吧推薦
    日本的京都是一個古老的城市,作為曾經的日本首都,這裡到處都是日本傳統文化的延續,但是在傳統之外流行與現代也隨處可見。當您結束了白天的遊覽之後想喝一杯酒放鬆一下的時候,除了傳統的居酒屋之外還可以選擇一些時尚的酒吧。今天小魚就為您介紹幾家京都的時尚酒吧,作為您去京都時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