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主辦,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國家級培訓項目管理辦公室承辦的國家基礎教育網絡扶貧扶智暨大規模推廣「雙師教學」調研會,昨日以視頻連線方式在北京、成都兩地同時舉行。
會議由成都七中、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協辦,調研會主會場設在國務院參事室,連線分會場設在成都七中。會議通過對人大附中與四川、廣西、內蒙古、新疆、河南等5個省區教育幫扶對象「雙師教學」開展情況,成都七中東方聞道網校以「全日制遠程直播教學」方式實現與四川省薄弱學校「異地同堂攜手成長」效果的線上集中調研,總結網絡教育扶貧與「雙師教學」成熟的經驗做法,抓準堵點和痛點,創新思路,提出破解難題的有效辦法,為大規模推廣「雙師教學」模式提供指導意見建議,為進一步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建言獻策。
與會專家指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比較突出,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首提「發揮在線教育優勢」,明確了在線教育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與會專家建議,在鞏固拓展網絡教育扶貧成果上持續發力,進一步推進國家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
據悉,由教育部支持、人大附中於2005年發起的「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和「雙師教學」項目,目前已輻射到全國31個省市區的5949所學校,免費使用平臺資源的教師和學生已達到111萬餘人,共享的優質中小學教育資源6萬餘課時,為教育資源的均衡共享開拓出一條無限延伸的綠色通道,起到了帶頭示範作用。由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會長劉彭芝牽頭負責的調研課題組,將跟蹤調研基礎教育網絡扶貧扶智的情況及效果,深入研究大規模推廣「雙師教學」的政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