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2020-08-05 育兒心選

中華文明歷經千年,涵蓋天文地理,充滿獨特智慧。各位寶爸寶媽們也許比較熟悉《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等兒童誦讀經典,可是你知道嗎,古人在育兒的過程中,也有獨特的育兒觀呢。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古代育兒有七不責


分別是當眾不責、睡前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傷不責、疾病不責、愧疚不責。這些看似簡單的生活日常規矩,其實和現代育兒觀有些一致呢!你都知道他們有哪些科學道理嘛?一起學習下吧!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一、對眾不責


當眾不責,是指在公共場合,不要訓斥、責罰孩子。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是有自尊心的,當眾責罰孩子,會傷孩子的自尊,一旦孩子的自尊心被破壞,會變得更加地任性和叛逆,更加不好管教。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這裡的當眾不責,也不是指在公眾場合就放任孩子不管。當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時,要先梳理孩子的情緒,然後進行引導,等到回到家,找到合適的時機,以聊天的方式,跟孩子好好溝通。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二、睡前不責


睡前不責,是指孩子睡覺之前,不去管教孩子。因為一旦睡前管教,如果孩子哭鬧,胸口容易悶氣,中醫講氣血不通,則百病生。孩子悶氣睡覺,非常容易做噩夢,而且也很容易落下病根。如果睡前惹孩子生氣了,一定記得要讓孩子長出一口氣再睡哦。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三、飲食不責


飲食不責是指孩子吃飯時,不管教孩子。孩子在吃飯時,主要工作的器官是消化系統。一旦在吃飯時管教孩子,容易引起神經緊張,這時候消化系統在工作,突然停頓,時間久了,會損傷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很多孩子腸胃不好,脾胃不和,多半和吃飯斥責孩子有關係。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四、歡慶不責


歡慶不責,是指孩子正開心時,不要責備孩子。孩子開心時,全身細胞都很活躍,此時如果責備孩子,就像是在一塊熱鐵上潑了一盆冷水,鐵確實涼下來了,但是問題也出現了。試想,人在出汗之後,突然開冰箱門會怎麼樣?寒氣會瞬間進入體內,非常容易引起頭疼、關節疼等症狀。責備孩子也是一樣的,如果你能理解愉悅的心情被突然破壞的感覺,那麼你就會明白,孩子開心時被責備的感覺,幼小的孩子是很難調節這種心理落差的。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五、悲憂不責


悲憂不責,意思是孩子在情緒低落時,不去責備孩子。孩子畢竟還小,承受能力有限,當孩子悲傷難過時,再去責備孩子,容易造成孩子極端的性格。試想,爸爸媽媽在悲傷憂慮時,如果一個人不斷地訓斥,你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是不是想讓他閉嘴?這種情況下,如果訓斥孩子,很容易引起反叛型人格,後果很可怕哦!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六、疾病不責


疾病不責,是指孩子已經生病了,就不要再責備孩子了。因為孩子生病時,本身身體就很難受,免疫力也低,需要父母的關懷和溫暖,才會好的快。此時如果責備孩子,孩子心情容易低落,自身免疫力上不去,病好的慢。都說治病「三分治,七分養」,可見心情對疾病痊癒的影響是很大的。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七、愧悔不責


愧悔不責,是指孩子已經知道錯了,覺得很愧疚了,就不要再訓斥孩子了。因為孩子知道錯時,內心已經很自責了,此時再去責備孩子,無疑是雪上加霜。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鼓勵,引導孩子,讓孩子積極地去面對問題。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古人七不責,別看一共就幾十個字,但是真的是涵蓋了好多育兒的道理呢,從中醫是角度也是同樣適用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對眾不責防肝鬱;愧悔不責防傷脾;睡前不責防夜驚;飲食不責防傷胃;歡慶不責防傷心;悲傷不責防傷肺;疾病不責防難愈。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七不責,其實是七種保護孩子健康成長的途徑,而且也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性格的方法。


育兒七不責,親愛的寶爸寶媽們,你們都記住了麼?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還有哪些心得體會,記得評論區留言哦~

科學養娃又教娃,老祖宗的育兒智慧你都知道嗎?

相關焦點

  • 養娃引發婆媳矛盾?別著急,教你兩招解決婆媳問題,幫你科學養娃
    做過媽媽的都知道,帶娃是一件不那麼輕鬆的事情,尤其是邊工作邊帶娃就很容易忙不過來,但是請保姆又非常不放心不放心,因此,許多年輕的寶媽就會向老人尋求幫助。但是,老一輩兒帶娃和年輕父母帶娃有著許多的分歧,每一條都遭到寶媽及眾網友的強烈吐槽,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 為減輕生娃壓力,每月發上千元育兒補貼,有人幫忙養娃你贊同嗎?
    文|好孕姐提起生孩子,很多人都感覺生不是問題,主要是養孩子是個大問題。要有人幫忙帶娃,還有有人賺錢養家,還不能錯過孩子的成長,真是太難了。那麼,為鼓勵生二胎,減輕生娃壓力,人大代表建議,每月發上千元育兒補貼,讓國家幫忙養娃你贊同嗎?生二胎花錢是必須的,但也不光是錢的問題之前,總是聽很多寶媽說,家裡老人一直催生二胎,但是生活壓力大,養不起,不想生。
  • 有一種寶媽,把別人科學養娃稱之為「裝」
    然後這位媽媽有點炸毛了,覺得自己受到了「挑戰」,評論道「菜只放鹽能好吃嗎?別裝了!」我是覺得這位媽媽有點極端了,雖然孩子確實不能限制得任何零食都不吃,但也絕不能「從不限制」。看完這條動態,我又想起平時在網上和生活中看到有些媽媽,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覺得別的媽媽用科學方法養娃就是在「裝」
  • 老祖宗留下的育兒智慧,教子「七不責」,批評孩子,你犯過哪條?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多的寶貴智慧和育兒經驗,教子「七不責」,就是老祖宗總結流傳下來的批評七條原則老祖宗留下的育兒智慧,教子「七不責」7)正疾病不責孩子生病時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此時還要批評娃的話,那孩子就會加倍痛苦,反而不利於娃疾病的康復。
  • 養娃AA制靠譜嗎?夫妻體驗了一年「新型養娃」,直言悔不當初
    這幾年AA制育兒模式,可謂是非常盛行,不少年輕人都採取了此類養娃模式,那麼,養娃AA制真的靠譜嗎?AA制嗎?歡迎說出你的想法!,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
  • 為啥爸媽那個年代給娃穿開襠褲?4大隱患,你都知道嗎
    「這麼熱的天,都30度了,你怎麼還給孩子穿尿不溼!為啥不穿開襠褲?捂著多難受啊,也不給小屁股透透氣.....」傍晚,帶娃在小區玩,一位熱心的大媽對著一個剛會走路的孩子的媽媽說到。那孩子媽媽直接回了一句。我覺得尿不溼挺透氣的,開襠褲多不雅觀,多不衛生啊!
  • 帶娃滿臉疲憊,一對黑眼圈,育兒路上為什麼滿是焦慮?
    焦慮,每個新手爸媽都會遇到表妹剛生了個小公主,前幾天去看她,還在月子裡的她並沒有月子裡新媽媽的喜悅和閒適,反而是一臉疲憊,帶著濃濃的黑眼圈,一見到我她就開始訴苦:姐,你知道我生下孩子這一個星期怎麼熬過來的嗎?
  • 「照書養娃」,疫情在家帶娃的三十五天,感覺還是「保命」要緊
    母乳餵養、辯證思維、專注力、觀察力……這些「科學育兒」小名詞,要說不知道,都感覺對不起「90後寶媽」這個稱號。身邊的朋友和自己的年齡差不多,所以大體都已經成了家,也有了孩子。平常在「熊寶寶家長互幫互助群」裡聊天時,大家都是侃侃而談,幫助彼此把育兒這事給做好了。可自打疫情爆發後,這個群裡的消息好久都沒更新了。原因是什麼呢?
  • 老人帶娃弊端多?奶奶一樣可以「科學育兒」,比親媽帶娃更優秀
    ,生完孩子後會讓父母幫忙帶娃。奶奶一樣可以「科學育兒上文中的奶奶之所以備受好評,是因為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奶奶「太少了」,大部分的老人都不懂如何科學育兒,甚至還會因為與子女育兒觀念的不同,而產生摩擦。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是由老人帶娃嗎
  • 照書養娃就像買的待產包,不是每樣都能用上
    當時我還很得意的跟老母親誇口說,不用你帶娃,可以省點心了,哪知道這句話也讓老人耿耿於懷了好長時間,甚至有一段時間,老人並不想帶孩子,需要她帶孩子時,也總找理由說看不了,畢竟最初不是自己帶的,不習慣孩子的行為方式。
  • 5個月寶寶急性腎水腫,背後是奶奶育兒的舊法,科學養娃才正確
    導讀:5個月寶寶急性腎水腫,背後是奶奶育兒的舊法,科學養娃才正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5個月寶寶急性腎水腫,背後是奶奶育兒的方法,科學養娃才正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娃終於3歲了,不是要放養,是當媽的帶不動了
    誰再跟我說,你育兒做得還不夠,3~6歲才是育兒最重要的階段,我都得跟她急。閉嘴,能走多遠走多遠。不是想放養,是媽媽累了,帶不動了。真的很想問一句:育兒,跟當爹的沒關係嗎?覺得都賺錢養家了,還要怎麼樣。回家開著電視,順便帶娃一起看,就已經算是帶娃了。陪伴都算不上,更別提高質量的陪伴。朋友年初剛生了二胎,在家帶娃,她說:「我已經修煉到24小時帶娃都不怕了。我就生氣孩子想玩的時候,她爸爸都放不下手機,陪娃玩10分鐘。我只要求他認真陪娃玩10分鐘,這要求高嗎?」
  • 育兒先育己,養娃先養心
    作者:寶寶知道 教育思考者養娃就是一個「話題迭代」的過程。每每回顧,還是要感嘆一聲:好快。那些喝多少奶、吃什麼輔食、幾點睡覺等曾經讓新媽媽糾結無比的問題,也被各種各樣的教養方面的深思所替代。現在更多考慮的,是諸如怎樣回答好「壞蛋是什麼」的問題,怎樣做好入園前的過渡,怎樣讓娃在被搶玩具、被打時不熊也不慫……毋庸置疑,再過幾年,這些問題又會被各種小學生的打怪升級大法所替代。從孩子身上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育兒」這件事,說起來實在慚愧,總覺得,更多的是兒在育我,而非我在育他。
  • 「無孩」小年輕熱衷「雲養娃」 網上狂刷曬娃微博
    新華社圖   「今天你『雲養娃』了嗎?」雖然乍一聽讓人摸不著頭腦,但「雲養娃」這個新詞卻在網上流行開來。「雲養娃」的人自詡為「乾爹乾媽」,是網上萌娃的鐵桿粉絲,不但對他們的生日、身體特徵了如指掌,就連胎記的位置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過兒童節了,「乾爹乾媽」會貼心地寄來禮物;一旦娃生病了,雲端那頭的「乾爹乾媽」們的緊張程度,甚至比親爹親媽有過之而無不及。事實上,這些「乾爹乾媽」許多都是沒有育兒經驗的年輕人,有些人甚至連戀愛都沒有談過。
  • 娃「夾腿、玩私處」!家長要趁早「治」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其實天下父母都一樣,要想收穫親子間的幸福,就免不了要一路破解養娃難題:娃生病、叛逆,甚至還有一些迷惑行為,比如「夾腿」。當然,除了尷尬更多的是擔憂加疑惑:夾腿是病了嗎?是性早熟嗎?家長該制止嗎?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來一次性解除各位的疑慮!1夾腿不是性早熟,是正常發育!通常來說,閒不住的娃們,如果沒睡覺,基本就是在「拆家」!
  • 第一次養娃與第二次養娃的區別,差得太多了,二胎媽媽深有體會
    導讀:第一次養娃與第二次養娃的區別,差得太多了,二胎媽媽深有體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第一次養娃與第二次養娃的區別,差得太多了,二胎媽媽深有體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養娃體驗之第九個月 | 我就是我娃最好的媽,就這麼自信
    大力說:養娃這件事太個人了,不說隔代,同輩之間的理念都可能截然不同。育兒難分對錯,我們就是要有自己帶娃帶得很好的信心:我的奶就是夠,我的方法就是合適,我就是我娃最好的媽。一直都很感激長輩們對我們育兒理念的支持,趁此在文章裡彩虹屁一波:很幸運做你們的女兒/兒媳婦。
  • 養娃路上的這3大誤區,你遇到了嗎?
    關注我,娥姐帶你了解更多好用又有效的育兒知識。 養娃套路多,在這條道路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深坑與誤區。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少走彎路,避開那些養娃道路上的育兒誤區呢?下面,就和娥姐一起來扒一扒,那些錯誤的常見育兒經驗吧。
  • 朱丹做客《拜託了媽媽》暢聊養娃趣事
    「育兒發問官」李靜、「育兒執行官」瑤淼、「國民舅舅」李佳念攜手知名育兒專家黃瑽寧現場分享犀利育兒話題,為寶媽們支招。著名主持人朱丹做客節目暢聊養娃趣事,她笑稱寶貝女兒和自己一樣都是「顏控」,每次看爸爸都帶著迷妹的眼神。晉升為辣媽的朱丹還在節目中大方分享老公的帶娃細節,大讚周一圍是貼心好爸爸。
  • 偽裝式帶娃,雙標式體貼,最新版的喪偶式育兒,你中槍了嗎?
    前一天晚上我們還在說有個寶媽自己帶寶寶,但是家務全不做,都留給孩子爸回來做,老公還說我你覺得這樣好嗎?但是人家孩子就是黏媽媽啊,就是讓媽媽騰不出空做事啊?這不跟你說吃飯沒辦法帶娃一樣嗎?做人不要太雙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