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封起來更好吃,揭秘封肉美味!

2020-12-23 農小羊

同安封肉是廈門市同安地區的必點名菜,地道的古法製作比較講究卻也折騰耗時,因此當地人只有在辦喜事版盛宴時才會採用傳統古法來做封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封肉的美味。

當地封肉的做法極為講究,先備好當地的土豬肉,將蝦仁、板慄、香菇這些配料用水泡發。古法做的封肉必須選用土豬肉,用的豬肩膀部位帶皮的三層五花肉。切的四四方方的,每塊2-3斤,瘦肉那面再均勻的割成小四方形。割一半深度就好,用開水燙一會兒,洗乾淨,瀝乾水分,然後均勻抹點鹽巴醃製一個小時左右。接著放入油裡炸,每一塊炸至皮起泡至金黃色,撈出放涼,然後把紗布鋪墊到大碗裡,放入封肉,再加入適量的香菇、板慄、蝦仁、然後用紗布把它們包起來綁好。

提前準備好一口大瓷缸,用柴火大火先加熱大缸後,把洗好對半切好切斷的甘蔗鋪在大缸底部,接著放入包好的封肉,封肉放到大缸一半部位時,放入適量白糖或麥芽糖、醬油、香辛料、一些藥材,然後繼續放入剩餘包好的封肉,放滿整個大缸。然後倒入提前煮好的大骨湯,湯不要加滿,九成滿就好,然後用柴火燜煮7-8個小時,拿古法做的封肉就好啦。經由這樣工序製作成的封肉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用筷子輕輕一挑就能把皮和肥肉部分劃開,香菇、魷魚絲以及蝦仁的味道完全滲透到豬肉裡面,肉香混合海鮮的腥香,口感極為美妙。現在,快節奏的生活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效率,所有人都在為自己心中的「快」去買單,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認認真真享用一頓美食了。快餐盒飯堆積在我們的胃裡,而真正的美味卻無人顧及。

有時候,生活需要慢下來,趕快趁周末好好慰勞一下自己的胃吧~

相關焦點

  • 好看又好吃的白菜封肉,讓普通的白菜變得美味,做法超簡單!
    好看又好吃的白菜封肉,讓普通的白菜變得美味,做法超簡單!因為白菜的普遍性以及非常好種植,所以白菜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蔬菜。在東北也是做飯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比如豬肉燉粉條等,以及亂燉、炒白菜都是常見的吃法,其中白菜的比例一定不會少。
  • 廈門特色同安封肉,一塊用紗布包紮起來的肉經歷了什麼?分享配方
    特別是同安封肉還沒拆開的時候,居然用紗布包裹,打開之後用筷子一碰就碎,反問我,難道不是燉爛了嗎?是不是廚師一不小心搞砸了,一碰就跨那麼爛還有什麼好吃的?而且那麼大,師傅就懶得切嗎?其實,說白了,廈門美食同安封肉,也就是一塊用紗布包紮起來的肉,我們今天來說說這塊包紮的肉經歷了什麼?
  • 福建特色小吃之同安封肉 作法詳解(圖)
    閩南同安區「封肉」。是將整塊的肉裝盆,加蓋入籠蒸熟之,上桌才掀蓋,所以叫作「封肉」。在當地頗有名氣,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舉辦筵席,都忘不了「封肉」。美食來歷說法之一  「同安封肉」據傳是為紀念 王審知被敕封為「閩王」而創製的食品。
  • 從五代十國走來的閩南封肉,帶著厚重的歷史,以及開閩先祖的豪氣
    敕封慶典之時,當年的泉州,五代十國最重要的海港貿易大城市,閩國最為倚重的經濟港口城市,奉獻了一道意味著閩國名正言順的菜餚------封肉。二、草草叨叨:封肉經過同安人的發展,已經成為全閩南地區一道非常受歡迎的美味,我今天的做法吸收了很多同安人的精華,而同安封肉最重要的材料有以下幾個:1、豬前腿肉,非三層肉,用三層肉代替那很不地道哦,而腿肉要方方正正的好,我今天的腿肉有點長方,而且切的不好。
  • 同安封肉、大腸血、沙茶海鮮……你要的廈門味兒,都在這家小店裡!
    聰輝同安封肉,就是其中一家。這家始創於1999年的老店,傳承著兩代廈門人的手藝。走進店裡,早有不少本地熟客光臨。入門處的一大個冰箱,擺放著琳琅滿目的食材。讓我想起家裡母親總能將冰箱裡的食材,巧手變幻出餐桌上的各色美味。所以我們今天吃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再尋常不過得家常菜。安封肉,是廈門名小吃。將整塊方形的豬肉裝盆,用黃巾包裹,形如大印,加蓋入籠下鍋蒸熟。
  • 你吃過廈門特有的「同安封肉」嗎?有可能是假的
    很多吃過封肉的朋友疑惑了,事實上並不好吃,怎麼吹得「只應天上有」?說到這裡那就不得不說點秘密了,說不定封肉老闆店還想宰了我解恨其實那些餐館酒店製作的封肉,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封肉。如果老闆是當地人,那他自己肯定也不會吃。不管在配料上還是製作過程,兩者相差甚遠!
  • 同安封肉,是福建同安傳統名菜,油而不膩,味道鮮美
    歷史文化「同安封肉」據傳是為紀念王審知被敕封為「閩王」而創製的食品。五代後梁開平四年(910年)王審知被封為「閩王」,授其方形大印。當時居住在同安地面的官員為慶祝他敕封「閩王」,舉辦了一場盛宴。四方形封肉恰似封王的大印,包裹的黃布猶如束印黃綾,布包為「封」。封者,「敕封」也,所以就叫「封肉」。時至今日,「同安封肉」已經成了泉州乃至閩南地區的一種特色食品,每當人們辦喜事,建新房,都少不了「封肉」。許多老臺胞和老華僑,還把這種獨特烹製方法帶到臺灣和海外。逢年過節,他們也自製封肉,讓其後輩品嘗家鄉的特色美味,培植他們思鄉的情愫。
  • 讓人垂涎的同安封肉!
    想要吃上一口正宗的同安封肉,需要等候八個小時噢,用小火燉煮,掌控好火候,食用時肉香撲鼻,鮮嫩多汁。都說「味濃是故鄉」,家鄉的一道菜、一味小吃就已足夠蠱惑四方遊子的心。而對於閩南地區,廈門同安來說,一種叫做「封肉」的美食便是這裡的傳統,而雲遊四方的吃貨們也因它的盛名,紛紛慕名而來。據說就連很多僑胞回鄉探親時,都必定要吃這道家鄉風味菜。
  • 同安封肉你吃過嗎?油而不膩,關於它的來由還有這樣的故事!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美食是廈門非常出名的一個特色傳統菜,它屬於閩菜,味道油而不膩,吃起來非常有新鮮的感覺,它是把這個菜裝到盆子裡的,然後蓋上蓋子把它蒸熟,等上桌的時候才能把蓋子掀起來吃,所以它就叫「封肉」,封肉在當地是非常出名的,當地人不管是紅事白事還是蓋房子的時候,只要有宴席,都是少不了這個封肉的,在宴席上它什麼時候上桌也是很有講究的,必須是人們吃了一半的飯吃後它才能上桌
  • 海味濃鬱、肥而不膩的封肉做法,感受閩菜特色
    同安封肉,是我最近又發現的一道美食,它屬於閩菜系。在廈門的同安,每當人們開始操辦喜事或者建新房的時候,都會上一道封肉。並且上封肉成為了一道風俗,他們喜歡在喜事的中間段,上這道封肉,這就代表著宴席過了一半了。為什麼叫封肉呢,那是因為此菜將整塊的肉裝盆,加蓋蒸籠直接蒸。
  • 2017丁磊烏鎮飯局揭秘:沒聊什麼 就是聊網易味央豬肉
    除了扣肉、美顏腳圈、桂花小排等肉菜都是用網易味央黑豬肉做的外,炸響鈴、魚羮、蟹豆腐、清炒菠菜等菜品還使用了網易味央新品豬油,比起用植物油烹製的更香濃開胃。連「教主」周鴻禕都忍不住朋友圈,點讚味央豬肉:「我是吃貨,所以參與飯局的唯一標準就是是否好吃,丁磊的豬肉確實美味。」
  • 探尋古早味——廈門同安封肉
    今天再給大家介紹廈門同安的另一種特色美食——同安封肉。封肉是廈門同安的傳統名菜,當地人有喜事辦酒席時一般都會上封肉。此菜將切成方形的整塊豬腿肉加上香菇、板慄、蝦米等佐料,淋上醬油、蠔油,用紗巾包裹後放入汁水中慢燉。因為用紗布包裹,所以營養都收入肉中。
  • 舌尖上的同安封肉,肥而不膩 一口就可以徵服你
    同安封肉是閩南地區的特色名菜,在廈門同安,每當人們辦喜事建新房,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整塊豬前腿肉配上板慄、香菇、蝦米等食材,裹以紗布入缸蒸熟,上桌才解開封著的紗布,所以叫做封肉。鄧大廚教你把這道大菜搬上桌,做法簡單味道好,肉食動物們千萬別錯過!
  • 廈門特產:同安封肉
    1、同安封肉同安封肉是廈門特有的特產,相傳,同安封肉是為紀念王審知被敕封為「閩王」而創製的一道菜餚。將整塊的肉配上佐料(香菇、蝦米、板慄等),裝進盆中,加蓋入籠蒸熟,到了上桌才能掀蓋,故曰「封肉」。同安封肉在廈門當地頗有名氣,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舉辦筵席,都忘不了「封肉」。
  • 真正的「小鮮肉」 筷子就能切開的名菜——同安封肉
    除了高大上的佛跳牆,其實閩菜中也有不少平易近人的肉味料理,比如著名的同安封肉。封肉是閩菜系中的明星,封肉的名稱來源於其做法,將一大塊豬腿肉,摻和著海蠣幹、香菇、蓮子、蝦米等佐料,潑上醬油,紗巾包裹後加蓋入籠燜燒,上桌掀蓋,所以叫做封肉,其中又以同安封肉最為出名。
  • 做五花肉再費事也要這樣做,好吃又肥美又下飯,下酒宴客數它棒!
    其實,客家之封肉料理技術並非消失了,而是轉化成滷肉或東坡肉技術罷了。客家封肉鹹香下飯,入口即化是其經典。這種封肉原屬老人家之私房菜,但因老人家疼愛家人,遂將它公開變成全家共享之美味。封肉充分反映出客家精神,簡單淳樸有福同享之倫理。儘管這種料理簡單,卻最能夠吃出豬肉的原味來。客家人的封肉類似滷肉或東坡肉,也有人喜歡稱它為紅燒肉或爌肉。
  • 19年老店,一道傳承好幾代人的同安封肉讓人念念不忘
    尋常巷陌有美味,老街深處藏美食。同安一直都是各種最樸實味道經典小吃美食的勝地。有名的婚宴大菜開胃十三寶,同安封肉、同安煎蟹、同安燉宴、同安羊肉煲、同安地瓜粉條、同安薑母鴨、同安滷豬腳、同安大腸血、還有鮮有人做的桂花炒,在島內照樣可以吃到地道同安美食。
  • 福建美食搜一波,廈門的同安封肉佔鰲頭,你想來一份嗎?
    廈門的同安封肉廈門的同安封肉,這道美食也是一道傳統美食,去廈門同安馬上傳統的名菜屬於閩菜系。同安封肉也是當地很受歡迎的宴席必備菜餚,在廈門地區只要辦喜事都不會忘記吃「封肉」,而且這道菜餚通常會被安排在中間。而且吃正宗的同安封肉會明顯的感到它的肉質非常鮮嫩,如果這個時候你將筷子插在封肉上面,一般在筷子在倒下的過程中就可以把它切開,所以正宗的同安封肉是非常嫩滑的。
  • 同安傳統封肉的做法
    同安封肉是廈門同安傳統的名菜,屬於閩菜系。此菜將整塊的肉裝盆,加蓋入籠蒸熟之,上桌才掀蓋,所以叫作"封肉"。在當地頗有名氣,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舉辦筵席,都忘不了"封肉", 並且有把"封肉"安排在筵席的中間段的習慣,如果你在筵席上吃到"封肉",那就說明筵席已經過半了。
  • 福建閩南同安縣「封肉」傳承百年,逢筵必上的佳餚!
    福建閩南同安縣「封肉」傳承百年,是逢筵必上的佳餚。是用一大塊三五斤重的豬腿肉摻和著海蠣幹、香菇、蓮子、蝦米等佐料,潑上醬油,再用紗巾包裹,加蓋入籠燜燒,上桌才掀蓋,所以叫做「封肉」。封肉色澤深紅,肉爛香味,肥而不膩,老少皆宜,在同安當地頗有名氣,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舉辦筵席,都忘不了「封肉」。僑胞回鄉探親時,也一定要吃這道家鄉風味菜。關於「同安封肉」還有一段有趣的典故:明正德年間,同安理學名宦林希元(公元1482———1567,字懋貞,號次崖,官至廣東提學僉事。)獲得進士前,在同安南門外嶽口村當私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