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育兒知識的普及,現在很多父母都注意到了孩子成長的各個關鍵方面,如果說以前父母們關注的重點在於孩子能不能健康成長,比如說孩子吃飯怎麼樣、睡覺怎麼樣。而現在父母則更多的關注到了孩子的心理發展,他們更希望孩子能夠更自信、更勇敢。
我們固然欣喜家長們能夠關注到孩子心理方面的發展,但還有一個方面長期以來被大部分家長所忽視,這就是兒童的語言發展。這是一個與孩子身體、心理兩方面都有所聯繫的重要方面,絕對不能忽視。
「什麼叫語言發展?這不就是教孩子說話,那有什麼難的,現在哪個孩子嘴皮子不溜,還用得著父母教?」之前有人就在評論區裡面提出過這樣的問題,他認為孩子的說話根本就不用教,等年齡大了自然就會出來,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
孩子的語言到了年齡就能自己具備?對於這個結論小編可能就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要知道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速度還不一樣呢,誰敢一定保證孩子的語言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能自己具備?
事實上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他忽略了語言問題對孩子的影響,還忽略了家庭環境、語言學習、發音方式對孩子說話的影響。單單就是這幾個方面的存在就讓很多孩子的語言發展出現了問題,比如語言發育遲緩、構音障礙等等。
說起語言問題,大多數家長知道的唯一一個名稱可能就是「口吃」,畢竟這位的出場次數可謂是冠絕語言問題大家族,相比較起來,語言發育遲緩、構音障礙、聽力障礙這些問題只能是後起之秀,論知名度遠遠沒有口吃大。
可知名度小並不代表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小,口吃雖然名氣比較大,但是矯正起來卻比語言發育遲緩要相對應的簡單一些。畢竟受到口吃影響的人群只是說話磕巴,但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智力卻有可能受到損傷。
不僅如此,如果一個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在五歲半之前還沒有進行語言訓練,那父母就得做好孩子智力永久性損傷的準備。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五歲半之後的語言發育遲緩會逐步過渡到一個新的問題:認知性構音障礙。
看到這裡,大家還能認為語言發育遲緩這個問題不重要嗎?不,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超過了多數的語言問題,畢竟很多語言問題只影響孩子的說話發音,而語遲兒童則存在著智力低下的表現。
由於不少孩子的父母對語言發育遲緩缺乏了解,因此當語言發育遲緩已經出現一些明顯的特徵時,他們還認為這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正常表現,結果耽誤了孩子語言訓練的最佳時間。
所以,在這裡小編給大家簡單介紹幾個語言發育遲緩出現的表現,比如兒童反應能力低下,對父母簡單指令不能完美執行(例如吃東西,要麼不理解吃,要麼不理解吃什麼);缺乏連續構音能力(例如想要一個東西的時候說開頭就不知道說結尾)。
其實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還有著很多明顯的特徵,而這些特徵大概會在孩子兩歲左右之後逐漸顯現,因此家長們可以注意這個時間段之後孩子的表現,一旦發現異常就及時帶著孩子前往醫院檢查。在確定語言發育遲緩之後可以就近前往專業的語言矯正機構。
早一秒發現語言發育遲緩,孩子語言恢復的希望就大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