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陪娃,大人很容易疲倦。且不說瑣事勞累,單是「玩什麼」就讓人抓耳撓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什麼好玩的?
待在屋裡不出門,孩子給你把屋子翻個底朝天。帶娃出門溜達不了1個小時,便覺無聊,家長們開始扎堆閒聊。遊樂場裡涼快,孩子可以自己玩,但花錢如流水,還要買吃買喝;再者,封閉空間玩的人多,空氣不好,不能長待。
大人將「玩耍」一事想的太複雜了,並非只有「放聲大笑」和「發生位移」才叫玩。童年的樂趣很容易滿足,是家長一廂情願地提高了玩耍的標準。
您是這樣的家長嗎?參考一下自己是否有以下情況:
顯而易見的笑臉是快樂,不露聲色的學習亦是快樂。獨自玩、聽故事等大人覺得無聊的表現,不代表孩子無法從中得到快樂,興許孩子正在研究、觀察、思考呢!
「樂趣」不等於「消費」,真正能帶來快樂的東西都是免費的。
放手讓孩子自己玩耍,你會發現孩子很會玩,並且總有那麼幾項是孩子百玩不厭的,因此,家長不能用自己的眼光衡量孩子的快樂。
「媽媽,你帶我去沙子坑玩吧?」
這句話,孩子嘀咕了整整一周。上周日閒逛時,偶然經過一灘沙子,很受歡迎的跳躍在一個大坑裡。由於是晚上9:40,孩子們稀稀拉拉地紛紛散去。兒子想去玩,自然沒得到允許。
「明天放學後,天氣不太熱的話再帶你來!」我很認真地承諾。
天公不作美,周一、周二連續兩天酷暑天氣;周三家裡來了客人;周四、周五連著下雨兩天……孩子催得緊,耳根子不得清淨,諾言沒能兌現,嘴裡也別想歇著,耐心解釋著各種原因。
昨天周六,沒得說了;儘管外面太陽火辣辣的,孩子一句「我不怕熱」,我只能「赴刑場」,兌現諾言。
不怕曬、不怕髒;沒帶玩沙工具可以用手抓;玩得上癮了,過了飯點也不餓。孩子們玩起沙子來很投入,省心到一個大人能看好幾個孩子。
除了沙子,孩子們還喜歡玩水。做教師的朋友每年寒暑假都要帶孩子去海邊度假,夏天去北戴河,冬天就去三亞。她說:「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是孩子撒野的寶地!」
兒子曾說,喜歡老家的院子。問其原因,竟是有個院子,可以玩水!平時住小區,他也總能找到水來玩:一歲時偷玩馬桶裡的水;兩歲踩著板凳開水龍頭;再大些就是自己往洗澡盆裡放水,然後脫光衣服跳進去半天不肯出來。
水和沙子一樣,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完全按照孩子的意願進行演繹。多樣的姿態和形狀,是反饋給孩子的趣味,孩子興趣大增,百玩不厭。
曾經以為,除了水和沙,再也沒有能讓孩子玩不厭的其他東西了。買的玩具也好,遊樂場也罷,孩子連著體驗不了一星期就厭了。
直到在圖書館遇到一套「經典童話小劇場」,徹底打開了我的「伴娃眼界」。只有單純的盡興玩遠遠不行,精緻的玩耍既要達到放鬆效果,又要薰陶出孩子求知的情操。
「童話劇場」聽起來新鮮,而且帶有藝術的味道。就憑這4個字,我立馬從書架取下來給兒子看。
孩子眼前一亮,被側面的蝴蝶結抓住了心:「怎麼還繫著?家裡的立體繪本可沒有漂亮的裝飾啊。」孩子取下來全套繪本借回家體驗。
《經典童話小劇場》套裝共有4冊,分別是《小紅帽》、《穿靴子的貓》、《金髮姑娘和三隻熊》、《灰姑娘》。這是一套可以讀、可以演的經典童話繪本,360°立體旋轉小舞臺,隨身攜帶,隨時表演!
精選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原汁原味再現經典童話的魅力,孩子閱讀時沒有理解障礙。
3秒鐘變身立體旋轉小劇場,集故事繪本、手工製作、戲劇演繹為一體,為孩子打造驚喜不斷的多方位閱讀體驗。
打開童話小劇場,內含角色卡片和一本繪本故事書,書籍的前半部分為故事,剩下一半為劇場道具(需要沿虛線剪裁)。
家長和孩子可以先溫故一遍;然後再剪一剪、粘一粘,動手製作精妙小道,溫暖親子時光;之後,展開四幕場景搭建的旋轉舞臺,拿起角色卡片,用聲音和肢體語言演繹經典童話。
童話劇場極具創造性,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適合3-6歲孩子「自導自演」。閱讀和表演結合起來,可以加深理解。
接下來,以其中的一本《小紅帽》為例,一起來體驗下童話劇場的魅力吧!
打開立體繪本,旋轉360°後把繩子系在一起,則可以看到4個場景:小紅帽家、森林、外婆家、外婆家屋內。
小紅帽被大灰狼騙進森林裡摘花,兒子跟他的小夥伴開始手忙腳亂地尋找鮮花(道具)。
經典故事,全新體驗,孩子們以前只是被動聽故事,自己當「導演」表演出來還是第一次!
每個場景都有配套道具若干,逼真的表演,孩子們一起找尋相應道具,然後默契的配合彼此表演,其樂融融。
童話劇場放在家裡書架的下層,孩子取放方便,每天能玩上好幾次。這番玩得投入又百玩不厭的場面,跟他玩水和沙一樣快樂。
經典童話有助於孩子探尋人生智慧,塑造良好品行習慣;動手操作能提高參與度,激發潛能;親自演繹繪本劇場,可以加深理解,還能在玩耍中薰陶孩子的藝術細胞。
除了水和沙,孩子還喜歡童話劇場,這一點在之前沒發現,是因為沒嘗試過。跟我一樣家裡書架上沒有童話劇場的家長也可以試試,讓孩子的童話主角們粉墨登場吧!
孩子一路成長,父母一路修行。
關注,同行山重水複育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