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賞析歷來是中考的熱門考點。主要是針對文中的某句話,分析其表達效果/妙處/作用。
七嘴八舌說考情
河北、陝西說:
我們多是從修辭手法角度考查。分值3-4分。
河南說:
我們多是從描寫的角度入手,兼有修辭手法和詞語表現力的分析。分值2-4分。
山西、雲南說:
我們多是從修辭手法角度切入,分析其表達效果。分值2-4分。
安徽說:
我們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修辭手法、描寫方法、句式特點,分值4-6分。
江西說:
我們一般是從修辭手法或者描寫方法的角度進行賞析,分值3分。
說來說去還得練
1. (河北推薦)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4分)
老鞋匠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頭髮,如一根根冬日裡的草,在寒風的吹拂之下,顯得無力而孤寂。只有那嫻熟的修鞋動作,說話不抬頭的專注和堅定,從那枯井般的眼眶裡迸出來。
【答案】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1分)把老鞋匠「花白而稀疏的頭髮」比作「冬日裡的草」,把老鞋匠深陷的眼眶比作「枯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老鞋匠蒼老的外貌。(3分)
2.(陝西推薦)請從修辭角度賞析下面語段中劃線的句子。(4分)
走進陳爐古鎮,這裡最多也最衝擊眼球的顏色便是土紅、青藍與絳紫。土紅的是地,是滿眼土紅色的瓷片鋪就的道路,這路有行車的,走人的,還有流水的。窯前屋後,坡上坡下,全讓瓷片鋪了,還得鋪出圖案,顯出色彩,像在陶瓶上作畫,作的是工筆彩雲紋,一條路便是一條五彩雲圖,若踏著上去,就如走在彩雲間一般,十分的愉悅。
【答案】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把在地上鋪瓷片比作「在陶瓶上作畫」,把鋪了瓷片的路比作「五彩雲圖」,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陳爐人構思精巧,陳爐的景色美。(3分)
3.(山西、雲南推薦)品析下面句子。(3分)
月色將雪原輕擁,一片幽幽的明亮,是夜有輕輕的風,細密的月光同著細密的雪一同流淌。
【答案】運用了擬人的手法,(1分)「輕擁」賦予月色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雪月相融的美景,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2分)
4.(河南推薦)從描寫的角度賞析下面句子。(4分)
(1)通往小鎮的是一條結滿冰碴兒的15裡長路,路面很滑。
(2)叼著煙的豆販子坐在副駕駛位上賊笑著。
【答案】(1)主要是環境描寫,(1分)「結滿冰碴兒」「路面很滑」表現出了天氣的嚴寒和環境的惡劣,突出了少年和母親趕集的艱難。(1分)
(2)「叼著煙」是動作描寫,(1分)「賊笑著」是神態描寫,表現了豆販子黃老闆的奸詐、狡猾。(1分)
5.(安徽推薦)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下面畫線句子。(6分)
奶奶在對岸看到了,嚷嚷著。雖然聽不見,但她那團團轉的焦急我還是看在眼裡的。好在小夥伴的家人也趕來了,他們在河中很快拉起了一根繩子。奶奶從不容許我一個人摸水過河,說怕我被水衝走,她總是固執地要背我。那麼大的水流,人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摔倒。我嚇得趴在奶奶的背上,閉著眼睛不敢看,只是心裡默默地禱告著,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答案】作者運用了神態描寫和心理描寫,(2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緊張害怕的情形,同時反襯出奶奶的鎮定自若以及對「我」的疼愛。(4分)
6.(江西推薦)結合語境賞析下面的句子。(3分)
平時蔫蔫巴巴的老王從馬路上繞了一圈,突然加速,一個漂移,車進去了。
【答案】運用動作描寫,(1分)「繞」「加速」「漂移」這幾個動詞寫出了老王駕車時的沉穩老練,突出了老王駕駛技術的高超,(1分)表達了「我」的讚美之情。(1分)
專家密招趕緊看
解答句子賞析題,首先看題幹,是否要求從哪個角度賞析,若有要求則答案必須從這個角度分析;如無要求,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從修辭角度入手。首先要掌握常考修辭手法的特點、辨別技巧及一般作用,然後再確定題幹所給句子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最後再聯繫上下文,分析句子所在的語境,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理解運用某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2.從句子的描寫手法入手。先判斷該句的描寫對象和使用的描寫方法,再結合語境,根據描寫方法的一般作用進行賞析。常考的是人物描寫和自然環境描寫:
3.從句子的表現手法入手。襯託、象徵、對比、照應、渲染、烘託、伏筆、鋪墊、情景交融等。
4.從句子的表達方式入手。
①描寫句:根據語境分析描寫對象的特徵和意義。
②抒情句:聯繫全文情感,結合語境,分析句子表達的情感。
③議論句:聯繫全文主旨,結合語境,分析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答題格式】運用了……的表達方式,點明了(寫出、抒發或交代)……
5.從句子的句式特點入手。陳述句語氣平緩,不溫不火;疑問句吸引讀者,製造懸念;設問句、反問句加重語氣;感嘆句抒情強烈;排比句層層深入,氣勢磅礴。
6.從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入手。
①動詞、形容詞:動詞(形容詞)極富表現力,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②疊詞:運用疊詞,起到了加深語意的作用,使語句朗朗上口,富於音韻美。
③擬聲詞:運用擬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的情態美,流露出××的情感。
注意:修辭手法和描寫手法是最常考的兩種賞析角度,需重點掌握。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為萬唯中考首發,歡迎轉發、分享、收藏。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萬唯中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