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華為MindSpore學術獎勵基金入選名單公布

2020-12-25 中國教育在線

  為激勵原創性科學研究開展,構建中國人工智慧科學研究的全球影響力,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攜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華為MindSpore學術獎勵基金》。12月20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華為MindSpore學術獎勵基金評審會上,由九位人工智慧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小組就收到的159個申報項目進行了評審,最終30個項目入選A類獎勵基金名單,10個項目入選B類獎勵基金名單。

首屆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華為MindSpore學術獎勵基金入選名單

B類(按姓氏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後)

序號

姓名

單位

評審題目

1

程明明

南開大學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and Beyond

2

黃文炳

清華大學

機器人圖結構化行為學習方法

3

焦李成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複雜遙感影像/視頻智能解譯系統

4

羅  辛

中國科學院重慶
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大規模不完備張量表徵學習方法研究

5

夏  勇

西北工業大學

基於影像的腦腫瘤輔助診療技術的研究

6

謝  源

華東師範大學

跨模態異構特徵行人重識別理論與方法研究

7

徐  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基於GAN的太陽磁圖生成研究

8

葉  茫

武漢大學

開放環境下視覺學習理論及其應用

9

張  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基於深度學習模型的隱私安全檢測與保護

10

張道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基於MindSpore框架的腦影像智能分析算法研究

A類(按姓氏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後)

序號

姓名

單位

評審題目

1

叢潤民

北京交通大學

深度信息驅動的視覺顯著性分析與超解析度重建

2

鄧  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基於層級式稀疏表示的可解釋神經網絡

3

董  譞

北京郵電大學

多攝像頭系統圖像增強算法研究

4

高  智

武漢大學

基於MindSpore弱監督、小樣本學習條件的目標檢測算法研究

5

高洪波

中國科學技術大會

數據驅動的擬人化智能駕駛決策模型研究——基於   MindSpore AI 計算框架

6

桂任舟

同濟大學

fMRI數據處理及其在類腦人工智慧中的應用

7

吉建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基於MindSpore的深度強化學習機器人導航方法研究:從雲端仿真訓練到終端機器人部署

8

紀榮嶸

廈門大學

自動模型壓縮關鍵技術研究

9

金  龍

蘭州大學

基於協同進化的新型遞歸神經網絡算法研究

10

李  鐸

香港科技大學

高效化神經網絡架構設計

11

李  豪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基於MindeSpore的深度神經網絡高性能優化

12

李  帥

蘭州大學

機器人系統的自主學習與高效控制策略及其智能算法

13

李國齊

清華大學

基於異構融合的類腦計算架構研究

14

李建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多任務協同學習算法研究

15

李重儀

南洋理工大學

開放應用環境下通用畫質增強方法研究

16

梁凌宇

華南理工大學

基於圖算子學習的表觀分析及其在圖文目標識別與編輯中的應用

17

廖  菁

香港城市大學

人工智慧攝影技術研究

18

彭  敏

武漢大學

面向自然語言處理的   AI 框架優化策略研究

19

唐  廠

中國地質大學

深度神經網絡中的層級特徵融合關鍵技術與方法

20

童詠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面向隱私保護的高效聯邦學習技術研究

21

王韞博

上海交通大學

面向高維時序數據的深度預測學習方法及應用

22

魏秀參

南京理工大學

面向高動態環境的圖像細粒度分析

23

吳  樂

合肥工業大學

基於圖神經網絡的可解釋社會化推薦算法研究

24

徐  齊

浙江大學

基於脈衝神經網絡的新型腦啟發模型

25

許倩倩

中國科學院
計算技術研究所

面向複雜應用場景的高效、可泛化   AUC 優化理論及算法研究

26

楊  奕

深圳灣實驗室

新一代智能型分子動力學模擬程序的開發

27

楊明浩

中國科學院
自動化研究所

手勢示範的技能表示與靈巧操作學習

28

葉齊祥

鵬城實驗室

基於MindSpore的增量式可解釋性小樣本目標感知

29

張盛平

哈爾濱工業大學

人像編輯與合成

30

鄭向濤

中國科學院西安
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基於深度學習的遙感識別分類研究

  關於MindSpore學術獎勵基金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華為MindSpore學術獎勵基金》是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發起,面向高校及科研院所的AI科研人員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提供經費、算力、技術支持等服務,推動MindSpore在AI領域科研的應用,並支持基於MindSpore框架的國際國內高水平會議和期刊的學術論文發表,激勵原創性科學研究開展,構建中國人工智慧科學研究的全球影響力。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

2020年12月22日

相關焦點

  • 市人社局:2020年度市級「博士後科研資助基金」入選名單公布
    日前,連雲港市 2020年度 「博士後科研資助基金」入選名單,經單位申報、專家評審、審批核定等程序,江蘇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連雲港)於婷婷等12名在站博士後主持的科研項目成功入選。同時公布的還有獲批新建博士後站獎勵的3家單位以及獲批新進站博士後獎勵的12名博士後。
  • IEEE Fellow 2019 名單出爐,41 位華人學者入選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雖然IEEE Fellow2019評選結果還未正式出爐,但2018年IEEE董事會會議已於11月召開,已有部分入選名單流出,其中共有 41 位華人入選,其中國內高校共有 21 位入選華人,工作單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大學、
  • 南郵兩位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近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個國家的6167次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其中,我校嶽東教授,解相朋研究員入選。嶽東教授是繼2018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之後第二次入選。
  • 首屆「大發審委」委員名單公布,劉俏、姜國華兩位北大光華教授入選
    由於本次發審委不再有創業板和主板發審委之分,市場將這63名發審委委員稱為首屆「大發審委」委員,陣容堪稱「頂配」。 發審委員分為專職委員和兼職委員兩類。根據此次公布的最終名單,42人為專職委員,21人為兼職委員。
  • IEEE Fellow 2019 名單出爐,40 位國內高校學者入選
    IEEE Fellow 2019 得主,但國內已經流傳出一份 IEEE Fellow 2019 入選華人名單。兼任擔任國家863計劃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指導專家組成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認知計算與系統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百入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英國約克大學博士、挪威奧斯陸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2008-2009年任英國飛利浦研究院高級研究員,2013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
  • 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
    關於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是我國智能科學技術領域唯一以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數學大師、人工智慧先驅、我國智能科學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軍人、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名譽理事長吳文俊
  • IEEE Fellow 2021入選名單4
    IEEE Fellow 2021入選名單4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 發表於 2021-01-16 09:12:43 近日,IEEE Fellow 2021 入選名單揭曉,這一獎項代表學術科技領域權威榮譽和重要職業成就
  • 華為小米等十家企業入選最新一批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
    北京商報訊(記者石飛月 魏蔚)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拉開帷幕,最前沿的人工智慧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理念集體亮相。開幕式上,科技部公布了最新一批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華為、京東、360、小米等十家企業入選。
  • 華為深度學習框架MindSpore正式開源:自動微分不止計算圖
    作為一款「全場景 AI 框架」,MindSpore 是華為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 TensorFlow、PyTorch、PaddlePaddle 等流行深度學習框架對標,旨在大幅度降低 AI 應用開發門檻,讓人工智慧無處不在。MindSpore 是一款支持端、邊、雲獨立/協同的統一訓練和推理框架。
  • 甘肅2人入選 | 2020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公布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甘肅省兩名學者入選,分別是蘭州大學教授王鑫、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孫良亭。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簡稱「傑青」)作為國內僅次於兩院院士的第二層次高端人才,一向有「小院士」之稱,是科學領域評判創新潛力與學術水平的權威標尺。要求申請者年齡45周歲以下,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有基礎研究工作經歷,基金對入選者每人資助經費一般為每年80萬—100萬元,研究期限為4年。
  • 焦李成校友獲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獎傑出貢獻獎
    近日,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獎公布了今年新一屆獲獎名單,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1981屆本科校友焦李成獲傑出貢獻獎。研究成果獲包括青年科技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省部級一等獎以上科技獎勵十餘項,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神經網絡系統理論》、《免疫優化計算、學習與識別》、《圖像多尺度幾何分析理論與應用》、《深度學習、識別與優化》等專著二十餘部,所發表的論著H指數為76。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人社部博士後管委會評議組專家,曾任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 中國力學學會青年協會首屆學術年會
    第1屆中國力學學會青年力學協會年會於1987年7月15日至19日在蘭州科學宮隆重召開,會議由蘭州大學承辦。力夫註:鄭曉靜院士曾獲中國科協首屆百位青年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我所熟悉的寧傑(孫訓方先生的第二位博士)、雷明(康振黃先生第一位博士)都是首屆稱號獲得者,華東理工大學前副校長塗善東(戴樹和先生的博士、孫訓方先生的博士後)獲第二屆稱號。這個稱號時年在中國是唯一的,也是青年學者的最高榮譽(最初由中國科協授獎,後擴大為六部委聯合授獎,二年一次)。
  • 西工大6名青年教授獲得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西工大新聞網12月20日電(李崧維)近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獲得者名單(陝科辦發〔2018〕270號),全省共有33名青年學者入選。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李慧平,材料學院李宏偉、範曉麗、謝科予,理學院顧軍渭,光學影像分析與學習中心黃慶華等6位青年教授獲得資助。
  • 北京科技大學廖慶亮教授、賀威教授入選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
    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名單,我校廖慶亮教授、賀威教授入選,我校獲批數居全市第五位。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和面上項目、軍委科技委項目、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青年英才計劃項目和教委項目等20多項科研項目。兼任中國金屬學會材料科學分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技術科學》《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和《低維材料與器件叢書》編委。
  • 2019年度「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名單已出爐
    李平教授是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山東省世界經濟學會創始人之一,主講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20餘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5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項、教育部課題5項、其他省部級課題10餘項;在《中國社會科學》《世界經濟》等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60餘篇;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3次、二等獎3次、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3次。
  • 教育部公布一項國家級名單,吉林大學3位教授入選!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直屬高校2020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人員名單,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魏曉輝、白求恩第一醫院楊弋、數學學院張然入選,同時被授予&34;榮譽稱號。截至目前,吉林大學共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專家36人。
  • 「2019國家傑青」名單公布,廣東8所高校14人上榜
    文/製圖 金羊網記者 張璐瑤 實習生 嚴家慧 8月2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通告,公布2019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 記者留意到,本次公布入選的「國家傑青」共300人,分別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校。
  •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2020-11-13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近30所高校公布長江學者名單 清華大學入選人數居首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作為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備受關注。2017年度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最終名單尚未在教育部官網掛出,但不少高校已經率先「搶灘」,亮出本校入選「長江學者」名單。記者梳理發現,近30所高校已經通過官方微信公布了各校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入選詳情。
  • 西北師範大學盧小泉教授受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西北師範大學盧小泉教授受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會  場  5月7日下午,西北師範大學在新校區毅然學術報告廳舉行「長江學者」聘任儀式。  聘任儀式上,丁虎生宣讀了《教育部關於公布2012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名單的通知》,介紹了「長江學者」盧小泉教授簡歷。西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劉基教授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的盧小泉教授頒發了教育部「長江學者」聘任證書,校長劉仲奎教授頒發了學校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