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歸來│電話催著返崗,疫情工資照給,過年發去紅包……杭州東...

2020-12-18 錢江晚報

「昨天的身影在眼前,昨天的歡笑響耳邊,無聲的歲月飄然去,心中的溫情永不減……」熬盡凜冬,重見春天,陽光普照,武漢歸來。

3月25日零時起,武漢市以外地區解除離鄂通道管控;明天(4月8日),武漢也將解除對離漢離鄂通道的管控。

遭遇封城,經歷解封,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重逢在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俞任飛

上午8點,湖北十堰老家,劉翠起床,比原本的習慣晚了2小時。

如果在杭州臨平,劉翠的第二個「家」,往常,她已經燒開3大壺熱水,準備好早餐吃的現包水餃和熱牛奶,然後收拾洗刷碗筷,再擦拭一下桌椅,這是她曾經每天必做的工作流程。作為一名住家保姆,她的東家是一對年逾80歲的耄耋夫婦。

年前一個月的告假早就超期,昨天,二老的大兒子給劉翠打來電話,又問起她返杭的時間。

3月26日,黃岡阿姨張卉,則坐上從湖北黃岡開出的復工專趟。十幾個小時客車抵杭,她給每個老客戶發去微信,開始攬活,很快就有四五家老客戶讓她上門。除了老客戶,張卉也接到了不少新活,好多都是還沒復工的其他湖北阿姨轉介的。

對劉翠、張卉這些「湖北阿姨」來說,杭州東家的人情和溫暖,一直都像是一副張開著的雙臂,招呼著她們歸來。

期待歸來的十堰阿姨:東家工資照發,好幾通電話催我返崗

劉翠是去年12月底回的湖北老家十堰。她家裡有一兒一女,大兒子還在念博士,小女兒的孩子剛上學,她始終放心不下。

她給兩位老人提前打了招呼,他們倒是很理解,「還幫我買了直達車票,臥鋪的」。

劉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出遠門打工,說起來還挺幸運,去年1月,劉翠跟著在寧波幹家政的妹妹來杭,「聽來過的朋友說,一般怎麼也得等上四五天才有機會。」來朝暉家政市場的第二天,一個50歲出頭的男人朝她走了過來。

他想給父母找一個有文化的「阿姨」。劉翠回答他,「我沒念過書,但會講道理。」這個答案似乎說服了男人,一番考察後他開出條件,「家裡有兩個老人,之前找過幾個(阿姨)都不滿意,4000元一月,包吃住。」

這比劉翠在家打工的薪水高出兩倍還多,她花了不到一周熟悉住家,之後一直工作至今。

回湖北老家後,隔三差五,老人就會打來電話。視頻裡,兩邊總會相互道好,愛看新聞的二老會和她分享疫情進展,周邊新增了多少病例,又有哪些傳播途徑。

大年初二,劉翠老家開始封道,東家的電話隨後就到,「我才聽說,我們縣裡的高速、國道已經全線封閉。我回不了杭州了。」

劉翠老家在十堰市鄖西縣,地處秦巴山區,是湖北省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出外做家政是這幾年才流行起來的工作。年前,劉翠有八九個老鄉辭工回家,她們中,很多人在浙滬一帶從事醫院護工或鐘點家政工作。

劉翠離開杭州時,老人的家人臨時請了一位住家保姆。因為疫情,劉翠沒法按約返崗,她也有過焦慮,「但兩個老人寬慰我,說我做菜對他們口味,還會等我回去的。」

劉翠之前發在朋友圈裡的給老人做的飯菜。

儘管相處還不到一年,但劉翠能感覺到老人的信任,「他們都挺照顧我的」。平時,午休後老人會喊上劉翠,一塊搓上兩局麻將放鬆放鬆;劉翠愛看電視劇,吃過晚飯老人會回房間,把客廳的電視讓給劉翠;他們甚至還給劉翠買了紙筆,抽空就教她寫字,「說起來是保姆,但有時更像是一家人。」

3月底,劉翠有老鄉開始返杭,「東家對我蠻好,疫情期間還給我照發工資。」劉翠也早早申請好健康碼。之前有同小區的業主,開出高價挖人,但她拒絕了。兩位老人來過幾次電話,她和東家約定,等在武漢念書的大兒子上學後,就啟程回杭。

復工半月的黃岡阿姨:過年給我發紅包,回來後忙著給老鄉「代工」

張卉又把和記者約定的見面時間往後推了20分鐘。

將近11點半,她從杭州同協路上一戶僱主家出來,大紅外套半披著,她說,早上7點出門時,天氣還有些涼。

拖地,擦桌,抹塵,她剛剛花了3個多小時,讓一間近160平方米的房子恢復整潔。

張卉復工。

「最近太忙了。」復工之後,她一直連軸轉,每天幾乎都有3家僱主要做,相比年前,還要忙上許多。從2001年入行算起,她也算是杭州家政圈裡的「老人」,去年她給十幾戶人家做鐘點保潔,多數都是五六年以上的老客戶。

吃上兩口包裡的麵包,她趕著去下一家報到,「也做了十幾年了,疫情時,東家就一直問我什麼時候回去。過年那天,還給我發666元的紅包呢!」

昨天,她給一家剛剛入住的租戶做了衛生,「灶臺上的油都積得老厚,20平方的小房間我就搞了2個多小時」。早上7點出發,這幾天她要忙到傍晚7點才能回家。

不止工作,張卉自己的生活也被這次疫情所困。本來她好不容易搶到2月5日回杭的車票,想做一個月再請假回家辦酒——3月17日的日子是年前就定下的,兒子談了多年的女友終於要娶進門。

1月20日,武漢封城前第4天,這對新人剛在江城拍完婚紗照。「兒子原計劃先送女朋友回孝感老家,再回家。」這下,兩人困在了孝感的丈人家。到3月22日,隔離了將近2個月,這對熬不住的新人,在女方家裡辦了一場簡單的婚禮。

婚房是兩個孩子自己布置的,喜字是從年前備好的喜糖包裝上剪下來的,大紅的新床褥一鋪,整個房間看著也挺喜氣。儘管喜宴只有4個人參加,一家人還鄭重地用紅紙抄了菜單。老丈人對著攝像機,發表了祝福。雖然手機裡的視頻早就翻看過多次,沒能親臨婚禮現場的張卉再提起時,依舊是滿臉帶笑。

因為疫情,張卉的兒子和兒媳在女方家裡辦了一場只有4個人的婚禮。

喜氣的婚房

喜宴的菜單

兒子兒媳在福州工作,比她復工早。兒子復工那天,一早給她發來兩個定位,「是他車子路過黃岡老家時發的,我知道,他這就是給家裡拜年。」她盤算著等今年年底,再給兩人補辦一場酒席,錢由她出。

4月8日,武漢即將「解封」。張卉覺得,和她一樣的湖北、武漢阿姨,在杭州的工作也將很快恢復。前幾天,她給一戶客戶介紹了位湖北阿姨,「情況我早就說明過了,人家也信得過,很快就敲定了,再過兩周就可以上班。」

(劉翠和張卉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為留員工過年各地政府企業開始發「紅包」 東莞:企業獎勵1500元
    為留員工過年,各地政府企業開始發「紅包」......正觀記者 康平河南也有多地發出「就地過節」 建議,是否也會拿出激勵性舉措?期待中冬季疫情形勢嚴峻,隨著2021年春節臨近,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東、浙江等多個地區倡議「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等。其中,一些地方向外來務工者發放補貼、消費券等「壓歲紅包」。
  • @東阿人,過年工資、福利...最新通知!
    要鼓勵基層工會通過書信、簡訊、微信等形式給職工的異地親屬發平安信,以「娘家人」的身份報平安送問候;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引導務工人員在工作地安心過年;要加大對不能回家過節的務工人員及其留守子女的關懷力度,以周到細緻的服務留人暖心。
  • 餘杭五部門聯合倡議留「浙」過年!杭州一家企業準備了百萬獎勵...
    為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黨委政府工作部署,確保廣大職工朋友們能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過上歡樂祥和的節日,我們倡議:一、儘量選擇留浙過年希望在餘杭學習、創業、務工的職工朋友們能夠站在維護個人和家庭健康安全的角度,選擇省內過年,減少走親訪友,以雲上拜年、電話問侯、簡訊交流、視頻互動等方式傳遞節日的祝福和問候;通過正規途徑購買冷凍產品,謹慎購買境外商品;不與境外以及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接觸
  • 各地倡議「就地過年」動真格了:發新年紅包、發補助、補貼
    各地倡議「就地過年」動真格了:發新年紅包、發補助、補貼 2021-01-13 11:48: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今年春節註定不一般,因為國家鼓勵就地過年。
  • 讓員工像家裡人一樣留下來過年,杭州這個飯店老闆給他們準備了紅包...
    「這店裡,有跟著我每年獻血的老員工,有跟著我從老家來的同鄉人,還有和我一起在後廚說笑的兄弟……」胡青海說,員工就像自己的家人,今年過年,希望他們留在杭州。大家就像家人一樣,一起過個年。胡青海都盤算好了,員工家裡的老人,要送點堅果、保暖內衣,有孩子的,準備點玩具、文具用品。大年三十這天,他要親自下廚,燒上幾隻好菜。拜年紅包、開工紅包當然也不能少。
  • 疫情期間工資怎麼發?杭州哪些高速口封了?這些是最近的熱點問題回復
    記者在接線員小王的旁邊坐了下來,半小時的時間裡他接聽了7個電話,其中6個是跟疫情相關。第一個來電話的是位姓吳的先生,他說自己過兩天要從嘉興返杭,問高速口開通麼?小王很熟練的翻到了高速交警2月4日的通告,對照著吳先生回來的路線,一行行看下去,「你好,吳先生,我這邊暫時沒有看到杭甬高速彭埠出口關閉的信息,不過鑑於您是過兩天才出發,建議您出發前再次確認下。或者撥打高速交警電話12122。」
  • 浙江多地政企聯動發「紅包」,留員工在浙過年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全國已有多個省份發出倡議鼓勵職工就地過年、減少出行。澎湃新聞注意到,在這其中,浙江各地政府、企業紛紛給出「真金白銀」,留企業員工在浙江過年。近日,浙江省經信廳聯合省人力社保廳發布《關於鼓勵留員工穩生產確保經濟高質量「開門紅」的通知》,推出包括鼓勵外地員工留浙過年在內的十條舉措。例如,鼓勵企業採取發放「留崗紅包」、改善就餐條件、安排文化旅遊活動等措施,吸引外地員工儘量留在當地過年,有條件的地區可給予適當補助等。
  • 過年新禮儀:見長輩坐下 迅速建群發紅包
    過年@網際網路+搶紅包(陳春鳴/畫)  以前逢年過節,年輕人總害怕面對長輩,害怕他們一籮筐的問題。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就是各位「小主」開始與長輩們「鬥智鬥勇」的時刻。  今年春節,網絡上呈現了一種新景象:長輩們拍完照才能動筷子、親朋好友來家裡拜年,需要及時迎上去告訴wifi密碼……一系列「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禮儀幽默登場。
  • 來論|鼓勵企業發「留崗紅包」,要拿出實招
    1月7日,浙江省經信廳聯合省人社廳發出通知,通知明確提出,「各地要根據生產經營實際,鼓勵企業採取發放『留崗紅包』、改善就餐條件、安排文化旅遊活動等措施,吸引外地員工儘量留在當地過年,有條件的地區可給予適當補助」。
  • 就地過年發「紅包」,可以有
    臨近春節,國內疫情出現多點散發現象。關於能否「回家過年」,也成了熱議的話題。近日,國家衛健委表示,倡導在工作地過年,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各地也紛紛響應,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東、浙江等多個地區倡議「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線上拜年、見屏如面」等。
  • 過年收紅包之攻略――專對未婚小青年
    一會給我發不啊,到時候我該怎麼收啊,又該怎麼拒絕呢,一腦子粉紅色的人民幣泡泡,嗯咩咩。就是這群上大學的、未婚的、半大不小的、百八十斤的,這群人被稱作「尷精」——收受紅包之尷尬,內心還有很多戲。不給你吧,你還沒成家,給你吧,你比發紅包的人長得還高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江湖上行走,必須懂得入世的智慧,這裡來幾款攻略,面對長輩發你的紅包,要優雅的收,豪爽的拒。
  • 過年給女朋友發多少紅包合適 寓意美好的紅包數字
    過年給女朋友發多少紅包合適 寓意美好的紅包數字時間:2018-02-15 20:18   來源:川北在線綜合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過年給女朋友發多少紅包合適 寓意美好的紅包數字 過年了,作為男士,給自己的女朋友發紅包似乎必不可少。不過,過年給女朋友發多少紅包合適呢?
  • 過年該給父母多少錢紅包?
    別人家過年給爸媽紅包嗎?給多少?春節已經進入倒計時了,紅包大戰也開始蓄勢待發了。那麼,到底給父母多少錢合適呢,別人家又是給多少錢呢?小宇說他八月份才開始工作,工資看起來好像不低,但因為在上海消費比較高,所以每個月存不了多少錢,咬牙也就存個2500塊。過年回家,有一個高中同學要結婚,所以送了一千塊錢的禮金,剩下的再過年走走親戚,和朋友聚聚餐,基本就沒有了,沒向家裡要就已經算懂事了。
  • 員工過年加班公司發2百紅包衝抵加班費
    本報訊(記者 李廣軍 通訊員 王煥清)春節長假剛過,長沙市司法局12348法律援助熱線就響個不停,其中有不少市民詢問過年紅包和加班工資的問題。昨日,該熱線發布2014年度第一號法律警示:用人單位以紅包衝抵加班費的做法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來自河南的小張在芙蓉區一家超市工作。
  • 杭州這些養老社區及機構的解封前後
    3月24日,響應上級養老機構有序開放的政策,杭州各大養老社區及機構逐步解封。 回望這兩個月,這裡湧現出很多感人故事,其中阻不斷的親情最令人動容。
  • 浙江派發「紅包雨」留省外員工在浙過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杭州1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今天下午,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緊急召開媒體溝通會,通報該省引導轄區企業省外員工春節期間儘量留在當地,儘可能減少遠距離流動的多項政策「紅包」。據介紹,杭州、寧波等多地已派發「紅包雨」、並改善了就餐條件、安排了文化旅遊活動、組織了形式多樣的「送溫暖」活動,全方位做好留企員工的生活、出行、娛樂、安全等服務保障工作。位於紹興市的浙江凱詩利科技有限公司給留廠過節員工提供全免食宿,每人2000元新年紅包的福利。
  • 你留下過年,我給你發錢!廣東多地發放「大禮包」!
    要帶頭減少串門、聚餐,少去人員密集場所,減少人員聚集。要帶頭避免前往疫情高、中風險地區,減少旅途風險。要帶頭嚴格遵守常態防護要求,積極配合社區、小區、商超、農貿市場等做好疫情防控,主動掃碼、測體溫。要帶頭加強個人防護,前往人流密集場所時做到規範佩戴口罩,強化手衛生,保持社交距離。
  • 過年被長輩催婚怎麼辦?
    前段時間跟一朋友吃飯,講到過年回家的問題。他聳聳肩說:已經聯繫好了我一個朋友,今年跟她假扮情侶。……我說你至於麼,他說至於,真的至於,你是沒被催過婚,太可怕了。我仗著自己95年嘛,覺得「催婚」還暫且落不到我頭上——我錯了,其實現在的長輩們從女孩子大學畢業就開始催婚了。
  • 男友過年給我發6.6的紅包,我要和他分手嗎?
    男生說,他過年給女朋友發了6.6的紅包,女朋友不開心,跟他提分手了。我問他,你是怎麼想的?那個男生說,覺得女生很拜金。紅包最重要的是心意啊,不管多少,但是我至少給她發了,說明我是愛她的呀!這個男生還很得意的講,他每年紀念日,包括生日,過年這些日子,都只給女朋友發6.6。他還覺得自己女朋友懂事,沒想到現在也是個不懂事,拜金的女生。我:??????男生還說,他們平時開銷都是aa制。
  • 過年紅包到底該發多少?還要注意哪些忌諱?
    導語:豬年即將到來,五湖四海的人們都收拾行李回鄉團圓了,回到家裡見到各種親戚好友,此時必不可少的紅包開始發揮它的作用,拜年走親戚從口袋中掏出顏色鮮明的紅包,這過年的氣氛立馬就起來了,這便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大人們最頭疼的時刻,孩子們高興過年收壓歲錢,大人們則頭疼紅包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