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身影在眼前,昨天的歡笑響耳邊,無聲的歲月飄然去,心中的溫情永不減……」熬盡凜冬,重見春天,陽光普照,武漢歸來。
3月25日零時起,武漢市以外地區解除離鄂通道管控;明天(4月8日),武漢也將解除對離漢離鄂通道的管控。
遭遇封城,經歷解封,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重逢在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俞任飛
上午8點,湖北十堰老家,劉翠起床,比原本的習慣晚了2小時。
如果在杭州臨平,劉翠的第二個「家」,往常,她已經燒開3大壺熱水,準備好早餐吃的現包水餃和熱牛奶,然後收拾洗刷碗筷,再擦拭一下桌椅,這是她曾經每天必做的工作流程。作為一名住家保姆,她的東家是一對年逾80歲的耄耋夫婦。
年前一個月的告假早就超期,昨天,二老的大兒子給劉翠打來電話,又問起她返杭的時間。
3月26日,黃岡阿姨張卉,則坐上從湖北黃岡開出的復工專趟。十幾個小時客車抵杭,她給每個老客戶發去微信,開始攬活,很快就有四五家老客戶讓她上門。除了老客戶,張卉也接到了不少新活,好多都是還沒復工的其他湖北阿姨轉介的。
對劉翠、張卉這些「湖北阿姨」來說,杭州東家的人情和溫暖,一直都像是一副張開著的雙臂,招呼著她們歸來。
期待歸來的十堰阿姨:東家工資照發,好幾通電話催我返崗
劉翠是去年12月底回的湖北老家十堰。她家裡有一兒一女,大兒子還在念博士,小女兒的孩子剛上學,她始終放心不下。
她給兩位老人提前打了招呼,他們倒是很理解,「還幫我買了直達車票,臥鋪的」。
劉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出遠門打工,說起來還挺幸運,去年1月,劉翠跟著在寧波幹家政的妹妹來杭,「聽來過的朋友說,一般怎麼也得等上四五天才有機會。」來朝暉家政市場的第二天,一個50歲出頭的男人朝她走了過來。
他想給父母找一個有文化的「阿姨」。劉翠回答他,「我沒念過書,但會講道理。」這個答案似乎說服了男人,一番考察後他開出條件,「家裡有兩個老人,之前找過幾個(阿姨)都不滿意,4000元一月,包吃住。」
這比劉翠在家打工的薪水高出兩倍還多,她花了不到一周熟悉住家,之後一直工作至今。
回湖北老家後,隔三差五,老人就會打來電話。視頻裡,兩邊總會相互道好,愛看新聞的二老會和她分享疫情進展,周邊新增了多少病例,又有哪些傳播途徑。
大年初二,劉翠老家開始封道,東家的電話隨後就到,「我才聽說,我們縣裡的高速、國道已經全線封閉。我回不了杭州了。」
劉翠老家在十堰市鄖西縣,地處秦巴山區,是湖北省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出外做家政是這幾年才流行起來的工作。年前,劉翠有八九個老鄉辭工回家,她們中,很多人在浙滬一帶從事醫院護工或鐘點家政工作。
劉翠離開杭州時,老人的家人臨時請了一位住家保姆。因為疫情,劉翠沒法按約返崗,她也有過焦慮,「但兩個老人寬慰我,說我做菜對他們口味,還會等我回去的。」
劉翠之前發在朋友圈裡的給老人做的飯菜。
儘管相處還不到一年,但劉翠能感覺到老人的信任,「他們都挺照顧我的」。平時,午休後老人會喊上劉翠,一塊搓上兩局麻將放鬆放鬆;劉翠愛看電視劇,吃過晚飯老人會回房間,把客廳的電視讓給劉翠;他們甚至還給劉翠買了紙筆,抽空就教她寫字,「說起來是保姆,但有時更像是一家人。」
3月底,劉翠有老鄉開始返杭,「東家對我蠻好,疫情期間還給我照發工資。」劉翠也早早申請好健康碼。之前有同小區的業主,開出高價挖人,但她拒絕了。兩位老人來過幾次電話,她和東家約定,等在武漢念書的大兒子上學後,就啟程回杭。
復工半月的黃岡阿姨:過年給我發紅包,回來後忙著給老鄉「代工」
張卉又把和記者約定的見面時間往後推了20分鐘。
將近11點半,她從杭州同協路上一戶僱主家出來,大紅外套半披著,她說,早上7點出門時,天氣還有些涼。
拖地,擦桌,抹塵,她剛剛花了3個多小時,讓一間近160平方米的房子恢復整潔。
張卉復工。
「最近太忙了。」復工之後,她一直連軸轉,每天幾乎都有3家僱主要做,相比年前,還要忙上許多。從2001年入行算起,她也算是杭州家政圈裡的「老人」,去年她給十幾戶人家做鐘點保潔,多數都是五六年以上的老客戶。
吃上兩口包裡的麵包,她趕著去下一家報到,「也做了十幾年了,疫情時,東家就一直問我什麼時候回去。過年那天,還給我發666元的紅包呢!」
昨天,她給一家剛剛入住的租戶做了衛生,「灶臺上的油都積得老厚,20平方的小房間我就搞了2個多小時」。早上7點出發,這幾天她要忙到傍晚7點才能回家。
不止工作,張卉自己的生活也被這次疫情所困。本來她好不容易搶到2月5日回杭的車票,想做一個月再請假回家辦酒——3月17日的日子是年前就定下的,兒子談了多年的女友終於要娶進門。
1月20日,武漢封城前第4天,這對新人剛在江城拍完婚紗照。「兒子原計劃先送女朋友回孝感老家,再回家。」這下,兩人困在了孝感的丈人家。到3月22日,隔離了將近2個月,這對熬不住的新人,在女方家裡辦了一場簡單的婚禮。
婚房是兩個孩子自己布置的,喜字是從年前備好的喜糖包裝上剪下來的,大紅的新床褥一鋪,整個房間看著也挺喜氣。儘管喜宴只有4個人參加,一家人還鄭重地用紅紙抄了菜單。老丈人對著攝像機,發表了祝福。雖然手機裡的視頻早就翻看過多次,沒能親臨婚禮現場的張卉再提起時,依舊是滿臉帶笑。
因為疫情,張卉的兒子和兒媳在女方家裡辦了一場只有4個人的婚禮。
喜氣的婚房
喜宴的菜單
兒子兒媳在福州工作,比她復工早。兒子復工那天,一早給她發來兩個定位,「是他車子路過黃岡老家時發的,我知道,他這就是給家裡拜年。」她盤算著等今年年底,再給兩人補辦一場酒席,錢由她出。
4月8日,武漢即將「解封」。張卉覺得,和她一樣的湖北、武漢阿姨,在杭州的工作也將很快恢復。前幾天,她給一戶客戶介紹了位湖北阿姨,「情況我早就說明過了,人家也信得過,很快就敲定了,再過兩周就可以上班。」
(劉翠和張卉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