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主題公園,它們各有各的吸引力。你為什麼偏偏會走進這一個?而且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你可能只會選擇其中某一個或者一些,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做出這樣的選擇。每個遊客都可能會絮絮叨叨說上一堆自己的理由。如果看一眼行業權威機構IAAPA與市調公司發布的年度市場報告(IAAPA Amusement Park Benchmark Report 2017)就會明白,主題公園的遊客都是哪些人?決定他們為家人選擇娛樂目的地的因素是什麼?他們在公園裡一般待多久?
首先,那些有3-11歲熊孩子的家庭是主題公園的首選客人
從數據上看,出遊人數最多的人群年齡段集中在3-11歲的兒童 26%,以及25-49歲的成年人 25%。相同的比例基本就意味著一件事:家長們帶著熊孩子是主題公園的主要訪客。而且在孩子3歲到11歲的幾年成長過程中,去主題公園應該就是這些家庭必須有的年度重要活動。如何伴隨孩子成長、與時俱進地套牢一個家庭6-7年的大型娛樂選擇?是主題公園都在花心思的事情。
12-17歲的少年以及18-24歲的年輕人分別佔到整體遊客數量的16%和11%。他們可能不再需要跟家長一起去公園。而且隨著長大成人,主題公園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逐漸下降。與年輕人一樣,50-64歲的中年人佔比10%,如果不是像目前中國家庭現狀:過早退休依然精力充沛的父母要幫著子女帶孩子的話(歐美國家退休年齡較高),絕大多數中年人的娛樂不會選鬧哄哄的主題公園。他們可能寧願去打高爾夫和滑雪吧?65歲以上和0-2歲是最少去主題公園的人群,要麼是家長抱著去拍周歲紀念照,要麼就是夕陽紅旅遊團吧。
對於一年就去一次的客人,主題公園千萬別一錘子買賣做砸了招牌
數據顯示,超過半數53%的客人一年就去一次主題公園。能二刷的只有20%。說明這種全家總動員的大型活動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還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情。所以這種「年度家庭大型活動」不僅會被提前搜集整理有關主題公園的全方位信息、在行程中被大肆刷圈直播、產生大量UGC的影像/文字信息繼續給其他遊客參考,而且結束行程回家之後可能會被全家津津樂道一整年。
可見主題公園才是真正最適合口碑宣傳的市場,危險之處也正在於此,對於一年才一次的重要家庭活動,稍有服務不周或者意外事件,不僅會毀了一家人全年最美好的回憶,恐怕終身差評都在所難免了。而且想要討一家大小全體歡心,也是技術難度很高的工作。總之就是,第一印象太重要了。不僅決定了一家人以後還會不會再來,而且決定了其他正在考慮去哪兒的家庭最後的選擇。
再好玩的地方太遙遠也不行
不要以為大多數家庭都會長途飛行異國度假。那不僅太耗時間也實在是太累人了。在選擇旅行目的地距離上,大多數遊客覺得10-50英裡的旅程比較合適。10英裡以下和100英裡以上對於13%的遊客沒區別。越遙遠的主題公園去的人相對較少。200英裡以外的公園只有7%的遊客會去。這就是為什麼迪士尼和環球需要在全球各地都開分站的原因。
國內樂園應當以歐式樂園為主,而非美式樂園,美式樂園奢華的建築和遊樂設施,肯定是狂拽吊炸酷炫了,可是真正能夠完全投資下來的有多少呢?就好比迪士尼、環球影城他們給你版權讓你建造模仿,你能模仿多少?三分之一、一半、又或者傾家蕩產全部模仿下來,那麼你想過後續的維護、創新更新嗎?你想過運營嗎?你想過回收成本的期限嗎?
所以說歐式樂園更適合我們,歐式樂園以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ip主題創意來吸引遊客,在森林裡隱藏著一個又一個的童話故事或者主題創意,等著你去探索,即使沒有遊樂設施也能很開心,樂園肯定是有遊樂設施的,大多以家庭為主。本來旅遊假期就應該輕鬆舒適的度過,幹嘛非要拍長隊看人海呢?無論是老人、大人還是孩子都能歐式樂園開心度過,比如歐洲這些樂園:
歐洲魯斯特主題公園(重遊率高達89%)
最後,主題樂園的規劃設計如果能充分考慮到遊客心理及遊玩體驗,那就是一個成功了60%的方案,後續的主題、營銷、及服務是後期園區生命力的延續,前提是主題樂園本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說以在前期樂園的開發中,主題樂園規劃設計方案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