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B考位陸續放出,下半年考試也算在扭扭捏捏中拉開帷幕。
有學生只報上了一次考試,來問南昌留學雲小編:只有一次機會,考多少分合適?
還有學生,雖然搶到了兩三次機會,也經過了一個超長的脫產假期備考,但依然不自信,也想知道自己該考多少分?
事實上,考多少分也不是考生能隨意決定的,考生能做的就是儘量考最高分。而分數只是決定了申請什麼範圍的學校,最終是否錄取也不僅僅是看分數。
但是,如果考生真的想知道自己的SAT分數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倒是有一些CB官方的數據可以參考。
CB在每年秋季開學後,都會發布過去一年學生的SAT成績報告,供考生們參考。在每次的報告中,重複考試的學生只按最新一次計算。以下是2019年學生的SAT分數報告,其中部分數據可以作為廣大考生備考參考依據。
一、人數上升,均分下降
1、考試人數。2019學年SAT考生超過222萬,雖然是有史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年,但僅比2018年增長了4%,而2018年卻比2017年增長了25%,達到2136539人,增幅明顯放緩。
預計2020年考生人數應該會有很明顯的下降,當然,隨著考試次數的減少,平均分數也會下降。
亞洲考生佔比沒有太大變化,但人數比2018學年增加近1.1萬人。
2、2019年考試中有43%的SAT參加者在上學日參加了考試,高於2018年的36%。
3、2019年SAT的平均總得分為1059,低於2018年的1068。對,你沒看錯,國內SAT高分屢屢刷屏的情況下,整體SAT均分卻在下降。(2020年的平均分很可能會跌破1000分)。
4、2019年的SAT參加者中有45%達到了兩個大學入學準備水平,低於2018屆的47%。整體上看,2019學年考生成績是下滑的。
5、在2019年考生中,共有45%的學生達到大學基準線,有64%的考生參加了Essay考試,(儘管一部分大學說不需要寫作成績,但依然有很多學生選擇了這部分考試,)。
二、SAT平均分
CB為了讓SAT分數根據實際應用價值,設計了一個「大學基準線」,即達到這個分數值,可以判斷一個學生有75%的可能達到大學C及以上的成績水平。它包括數學基準分和閱讀基準分。
SAT總分是ERW(閱讀與寫作)和數學部分的總分,單項分數範圍為200–800,因此總分數範圍為400–1600。大學和職業準備水平測試的依據是:ERW和數學分別為480和530。
SAT成績報告顯示:2019學年考生平均分為1059,比2018年略有下降,並且閱讀和數學單項平均分也均是下降趨勢,達到基準分的學生佔比也比2018年普遍下滑。
南昌留學雲小編查閱往年數據,2018年閱讀平均分為536分,數學部分為531分;2017年考生閱讀平均533分,數學平均527分。2019年的成績與2017年相差不大。
這組數據更有意思:參加essay考試的同學平均總分和單項分均高於沒有參加essay的考生,從某種程度上看,寫作能力也是學生綜合實力的體現(2019年64%,去年68%)。
三、按種族和性別:亞洲考生表現亮眼
從上表可以看出:
1、整體男生總平均分高於女生;但閱讀單項上女生要強於男生,男生在數學方面優勢明顯;
2、亞洲考生總平均分1223遙遙領先與其他族裔,並且與去年亞洲總平均分持平,但其他族裔比去年均有下降。數學對於其他族裔直接是碾壓狀態,閱讀雖然也領先,但沒拉開太大差距,也是亞裔學生普遍的弱項。
(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預估平均分不會有明顯下降,甚至還可能上升,因為大陸學生有了一個充足的脫產備考長假,很多真學霸應該會一戰獲得很高的目標分數,就算是偽學霸,這麼長的備考時間,分數也不會太差,學渣的差距會變的更大)
3、母語是英語的考生,在SAT分數上有一點優勢,但差距不是很大,這裡還主要是亞洲學霸的實力體現。
CB每年都不忘記拉仇恨,把SAT成績和父母的教育背景扯上關係了,也就是說,你SAT分數不高,可能跟爸媽有關哦,父母的學歷越高,SAT均分越高。
這僅僅是在SAT成績上的體現,在錄取的過程中,父母如果是校友,機率有會提升一些,所以美國在教育方面,「拼父母」是拼到骨子裡的。
了解了整體分數的概況,你可能就知道SAT1500+雖然頻頻刷屏,但在數量上可能並不多,而是被機構渲染的多了,實際上大多數人都不到1500。但如果要衝刺TOP30名校的話,1500+還是有必要拿到的。
四、SAT各分數段表現
總分1400+的同學,就已經超過了全球93%考生,2017年僅有6%,這兩年高分學生佔比略有提升。對於大陸學生而言,申請TOP30的學生不到大陸學生總人數的10%,但他們的SAT分數至少要刷到1450+,才有勇氣申請前三十。
考生最多的區間是1000-1190分,1200分及以上的學生佔比僅26%,所以你考1300分,不丟人啊,可能已經超過全球80%的考生了。
數學高分學生數量高於閱讀高分學生數量。
學生SAT考試失分點分析,主要包括閱讀中的詢證題目(Command of Evidence)、語法中的基礎語法知識(Standard English Conventions),和數學代數(Heart of Algebra)。
亞洲學生在高分數段的表現太亮眼了,這也就是大家刷到1500分,還沒足夠信心申請夢校的原因,高分太多,靠標化分數體現不出明顯優勢。
綜上,2019年的SAT成績報告雖然傳達了考生人數增多的信息,但整體平均成績卻下降了。但亞洲學生例外,不但平均成績沒有下降,高分學生更加普遍。
側面反映的是亞洲學生申請名校的競爭在加劇。今年雖然整體情況不容樂觀,但名校的門檻依然很高,衝刺名校的同學還是要儘量保證自己一戰1500+為宜。
名校申請,僅靠不錯的標化成績已經沒有優勢,但又必須具備這樣一個分數。與此同時,申請者可能還需要更優秀的GPA,更出色的課外活動和文書,以及諸如AP、SAT2這樣的成績來證明自己。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希望考生們還是要認清申請的嚴峻性,利用接下來兩個多月時間,認真備考,爭取早日斬獲目標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