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韓本名韓祖政,因為用左手畫畫,他給自己取了筆名——「左手韓」。
作者:陳夢溪
左手韓1988年出生於大連,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多次獲得國內國際漫畫獎,去年憑藉作品《老馬》獲得第十屆中日漫畫大賽金獎,代表作《左手的世界》《那一年》《師傅》《衝鋒》。左手韓從大二開始在雜誌連載漫畫《那一年》,隨後創作《左手韓系列》在網絡發布後引起了大量的轉載。目前,左手韓創作的漫畫故事「在下左手韓」系列在新媒體大受歡迎,微博上每個故事的平均閱讀量達到1500萬。
左手韓仿佛一夜成名。其實,他是個在漫畫行業籍籍無名了十年、離家來北京追求漫畫夢的人,今天的一切他用「來之不易」形容。
左手韓從幼兒園便開始看漫畫,每每路過街邊的報刊亭,他都毫不猶豫地將漫畫買回家中,反覆臨摹。大學四年,他畫了上千張漫畫,連載足球漫畫的心願也實現了。但就在他準備放棄一切全身心投入到漫畫事業中時,連載他漫畫的雜誌倒閉了。經過了四年的迷茫和掙扎,他決定畫一部能打動自己的作品,並且帶著它闖一闖,半年後,他完成了第一部代表作《老馬》。然而《老馬》出版前碰了許多釘子,幾乎所有的出版社編輯都不看好,有的回覆他粉絲數量不夠多,有的說這樣的題材不好賣,有的乾脆定義「你這樣的東西沒人看」。《老馬》獲得中日漫畫大賽金獎後左手韓終於有了「被肯定的喜悅」和「苦盡甘來的感覺」,是哭過笑過,卻從來沒有認輸過的感覺。
在他的漫畫中,左手韓堅持講自己經歷的故事,「本色出演」了一個追夢的漫畫家,他給自己的簡介是「仍在奮鬥中的漫畫人,堅持著自己的風格,在北京拼搏,畫筆所在,便是世界,一個不向生活低頭的倔強男孩」。
「現在到了一個讀圖時代,以前大家發簡訊,後來是飛信,現在是微信,再升級就是表情包了。有時候一個表情包能傳達的東西是文字都傳達不了的,也不再用文字去重複了。」左手韓從中學時代起就開始接觸並熟悉網絡了,他對這些年網絡創造的此前我們無法預知的現象都進行了思考,「很多詞彙在網絡上意義就變了,不再是原本的意思,網絡能衍生出各種各樣的解釋,我的漫畫也是這樣的。」左手韓筆下人物的神態、動作配上完全出乎意料的臺詞,就會產生奇特的化學反應。
左手韓經歷了十年的積累和打磨,才摸索出了今天受讀者認可的漫畫風格。成名後左手韓壓力更大了,他比之前更忙、更累,因為關注的讀者越多,「催更新」的就越多,一個人等著看和一萬個人等著看的感覺完全不同,況且如今他微博上的粉絲已經超過126萬,每天有無數粉絲私信他想看新作品,而他的畫風偏偏不是那種「短平快」的類型,需要慢工出細活。左手韓的解決辦法就是如苦行僧般幾乎擠壓掉全部的休閒時間用來創作,只要沒有籤售,每天都要從早畫到晚。
左手韓的漫畫中,讀者反響最好的《搓澡》《學車》《拔牙》和《小外甥》等故事都源於生活。「我和每個人都一樣,生活很平淡,也都遇到過挫折和憋屈的經歷,我只不過是把這些小事記下來,誇張化、幽默化地畫出來。」左手韓說。
漫畫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兩個人物永俊和純脆就是他在「北漂」時一起租房認識的好朋友。永俊是個懷揣明星夢的群眾演員,純脆則是「蝦片家族企業的唯一繼承人」,而生活中純脆確實是「在我們東北統治了沿海地區的行當——賣蝦片的」。遇到有趣的人左手韓一定要畫出來,「可能是我有一雙發現有趣的眼睛吧」。
「我畫畫是個特別嚴謹的人,每張圖都很耗時。」左手韓筆下的人物都特點鮮明、形象寫實,這種寫實幽默在他畫的「00後」小外甥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專門為小外甥畫了一本《如果能重來,我要當熊孩》,小外甥早熟的思想和「熊孩子」的做派經常讓左手韓這個當舅舅的哭笑不得、束手無策,還常說出些至理名言。左手韓把小外甥的故事「發散」甚至「妖魔化」地畫出來,收穫了一票粉絲。左手韓在意筆下人物的「演技」,如搓澡的大爺,如果不畫出那樣的神態,就無法說服讀者。每個人物從髮絲、指尖到鎖骨的細節,「都是表情」。他說「我畫漫畫,全身是臉」,只有把每個細節都畫到位了,才能表達出恰到好處的代入感和幽默感。
專訪左手韓
《書鄉》:在報考美院時對未來如何規劃的?
左手韓:其實有點隨波逐流,當時更多是想考上「八大美院」,(成績)就比較拿的出手,能給家裡一個交代。但我考美院也沒報美術類專業,報了動畫專業,這個專業在當時完全是為了擴招而建立的。那時候想成為一個漫畫作者,想有一天讀者排隊看我的漫畫。
《書鄉》:在你創作初期中國漫畫是什麼樣的環境?
左手韓:那時候中國漫畫處於一種比較混亂的狀態,網絡漫畫異軍突起,我們這些畫紙質漫畫、相對傳統的畫手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但慢慢我看了很多(網絡漫畫),覺得它們的存在也有過人之處,我從中也學習、吸收了一些東西。另一方面,很多漫畫雜誌倒閉一陣又辦起來,辦一陣又倒閉,主編都是自掏腰包辦雜誌嗎、,國產漫畫作者很難有發表的機會,尤其是青年創作者,這搞得我很沒有安全感,尤其沒有職業的方向感。
《書鄉》:這十年有對於你來說是轉折點的時刻嗎?
左手韓:有,我覺得第一次感覺到作品「火了」是我畫的那個關於相親的故事,叫《沒有美顏就沒有傷害》,我完全沒想到這次效果這麼好,很多公眾號轉載後都「100000+」。我那時候真的是被逼急了,我總結了一個經驗,比較成功的漫畫首先得讓人能夠快速看進去。我之前畫的《老馬》在閱讀方面就會緩慢些,需要故事情節不斷發展才能帶入。然而現在的網絡時代大家更習慣一種「短平快」的故事。
《書鄉》:你對自己的風格做了哪些調整?
左手韓:我在鏡頭感上面加強了很多,減少背景、突出主題,直接給觀眾一個印象,快速地吸引到他們。但同時我也要保持我的繪畫風格,做得比那些條漫要更好、更精細。
《書鄉》:現在算是實現夢想了嗎?
左手韓:這個過程又漫長又不漫長,我不知道怎麼形容。當你的心思不放在成名,而開始醉心創作的時候,反而一切都有了。剛開始畫漫畫我的心氣兒很強,後來碰了一次次壁,覺得時間很難熬,怎麼這個過程這麼苦,所以現在的一切都來之不易。我雖然沒有經歷過特別悲慘的事情,但此前多年一直畫卻不被認可讓我很挫敗,自己辛苦畫出來的東西沒人看,這比交不上房租更讓人心寒。現在回想幸虧我堅持過來了,沒有放棄,再來一次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
《書鄉》:周星馳是你的偶像,你的漫畫作品中我也看到了一些類似「無釐頭」的風格。
左手韓:周星馳對我影響很大,他的電影給我的童年時光帶來過太多歡樂。我對「無釐頭」的理解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你除了帶給他能想到的內容,還要在此基礎上翻一番,讓他有那種「哇,厲害」,「你比我想得還要高明」的感嘆,這是我們這幫搞創作的人最核心的東西。
《書鄉》:受到關注和認可之後你的心態有什麼樣的變化?
左手韓:我其實不是一個產量很高的漫畫作者,大家這麼喜歡我的畫我很感動。但我覺得對於一個漫畫人來說首先還是要有持續不斷的好的作品出來,所以我給自己的壓力是希望以後的作品一部比一部好。我覺得無論是電影還是繪畫,都要給觀眾一些力量,這種力量可能是樂觀也可能是傷感,甚至是宣洩,但創作不能是只給自己看的,肯定要經過讀者考驗的。
《書鄉》:現在的漫畫環境與十年前相比有什麼變化?
左手韓:好的變化是,真的好東西大家一定會看到,因為渠道多了,看到漫畫的機會多了。以前只有報刊、電視這些媒體,現在網絡更新換代太快了。但同時長江後浪推前浪,你要接受更多人的挑戰,作品必須足夠有趣足夠好才行。目前漫畫的風格有些流水線,太統一了,市場上充斥的要麼很美型,要麼很萌,但是國外成熟一些的漫畫市場各種畫風琳琅滿目,各種題材五花八門,我這種風格能出來,可能也是因為之前大家沒有見過。
中國人可能對漫畫是有一定偏見的,覺得這是小朋友看的東西,要麼是幽默諷刺,要麼是睡前讀物,從沒想過其實漫畫也可以這樣講故事。同時畫漫畫不掙錢,很多出版社也不看好,沒什麼人願意去出版(漫畫),國內的漫畫家可能就更少有出頭之日了。我希望讓更多人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希望中國漫畫更好,希望有更多跟我一樣在默默創作的漫畫作者能被大家認可。
(原標題:漫畫人物要有演技)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