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披露:科學家如何找到對抗新冠病毒的武器

2020-12-1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英媒稱,從世界衛生組織近期公布的數據看,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跨越1500萬大關,死亡病例也超過63萬,這個消息讓人高興不起來。不過世衛組織發布的一個圖表顯示,控制疫情的努力出現令人振奮的前景:醫生和科學家已從病毒性肺炎、疾病傳播和外科治療方法等方面就新冠肺炎發表了近5萬篇研究論文。世衛組織資料庫甚至收錄74篇有關病毒引發焦慮的論文。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7月26日報導,這股前所未有的集體科研熱潮開始顯現出好處:醫生知道如何更有效地醫治病人;一些舊有藥物獲得重新利用,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早期疫苗試驗也產生積極成果。

疫苗試驗成果顯著

報導稱,人們早前對羥氯喹——美國總統川普曾大力推銷的抗瘧藥——的期待逐漸消退,因為後續研究沒有證實其療效。英國許多專家近期對牛津大學和一個中國研究團隊「令人鼓舞」的疫苗試驗結果表示歡迎。但專家也警告說,研究人員對如何形成針對新冠病毒的長期免疫反應的了解尚不充分。

世衛組織應急計劃負責人麥可·瑞安在日內瓦說,研究人員正在取得「很大進展」,但最早的一批人預計要到「明年上半年」接種上疫苗。更多人可能需要等待更長時間,屆時疫苗能夠實現大批量生產和分發。前景並不暗淡。

最近英國一項有關幹擾素(能夠幹預病毒入侵的人體免疫系統蛋白)使用的研究暗示了一個挑戰。英國製藥公司塞奈爾根生物技術公司發現,一種源自幹擾素蛋白的吸入式藥物有助於抵禦新冠病毒對免疫系統的攻擊。

這種藥物的注射劑此前用於治療多種硬化症。塞奈爾根生物技術公司的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越早使用這種藥物(通過吸入器向肺部給藥),他們病情轉嚴重或者需要使用呼吸機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關論文數量驚人

報導稱,然而,該公司的試驗時間很短、範圍很小,只涉及101個病人。英國一些專家認為,評價這個試驗結果還為時尚早。

其他有關幹擾素的研究警告,由於某些蛋白本身容易引發炎症,即激活免疫系統對抗炎症,最後可能對人體弊大於利,引發人體免疫系統大規模的過度反應,在攻擊新冠病毒的同時攻擊自身細胞。

世衛組織研究資料庫顯示,有關新冠肺炎的研究論文中有3.65萬篇以英文發表(數量其次的是中文論文,為1800篇)。在世界上所有發表新冠病毒研究結果的出版物中,數量最大的兩個分別是《英國醫學雜誌》周刊和英國《柳葉刀》周刊。儘管英國政界對疫情管控不力飽受非議,但英國科學界在藥物研究、疫苗開發及相關研究領域一直走在前面(德國只有416篇論文,法國是405篇)。

這可能是美國經濟學家泰勒·考恩最近說「英國人正在拯救世界」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英國科學家能否製造醫學奇蹟,但他們正在努力爭取。

相關焦點

  • 消滅新冠病毒的方法找到了?《細胞》雜誌:羊駝身上可以產生對抗新...
    科學家又用同樣的方式,在羊駝上進行了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研究。最後發現,羊駝同樣產生了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隨後,團隊發布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給未來對抗新冠,又提出了一條潛在的方向。 好吧,為什麼這個研究團隊會考慮羊駝?
  • 俄羅斯科學家:山羊奶及母乳蛋白或能對抗新冠病毒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RT)報導,新冠病毒對嬰幼兒的影響似乎小於其他人群,俄羅斯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母乳中的蛋白質保護了嬰兒的免疫系統。科學家們相信,乳鐵蛋白本質上是一種免疫刺激劑,可以大大增強人類對抗病毒和細菌的能力,不僅在嬰兒身上,在成人身上也是如此。俄羅斯科學家對這種蛋白質的醫學應用已經進行了相當長時間的研究。報導稱,戈德曼團隊和來自白俄羅斯的同事一起開發了一種轉基因蛋白,這種蛋白質與人類的完全相同,但早在2007年就從羊奶中提取出來了。
  • 英媒:科學家估算新冠病毒傳染性並非「極強」
    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導英媒稱,隨著英國確診1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最新暴發的病毒似乎不像其他引發全球反應的病毒那樣致命和具有極強的傳染性。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新冠病毒的基本感染數(R0,即一個感染者平均感染其他人的人數))在1.4至2.5之間。這意味著,平均每個已確診的新冠病例將感染1.4至2.5人。報導稱,任何一種R0超過1的疾病都會傳染,需要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世衛組織稱,為了有效控制新冠病毒,需要採取控制措施阻止至少60%的感染。
  • 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怎樣找到對抗新冠病毒的藥物?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已經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而找到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將是我們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的關鍵所在。但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可以阻止病毒感染的藥物,終止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本期「科學連線」邀請到了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主任丁勝教授,為我們分享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發思路和最新進展情況。
  • 溫度升高能防範新冠病毒嗎?英國科學家這樣說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英國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文件透露,頂尖科學家考慮建議企業調高恆溫器,因為有「適度」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在溫暖環境中變弱。他們說,有「適度」證據表明,這種病毒在高溫環境下,在固體表面存活的能力較低。與新冠病毒相似的非典病毒被發現也是如此。SAGE表示,對於改善通風條件不可行的企業來說,這可以是一個選項。一名科學家解釋說,病毒在較高溫度下變弱的原因是,病毒的分子隨著吸收的熱量增加而四處移動。
  •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開展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日益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漢一實驗室的可能,並稱研製目的並非是生化武器,而是為了彰顯中國在應對病毒的能力已不遜色於美國。
  • 英媒:研究表明空氣汙染加劇新冠疫情
    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導英媒稱,迄今為止最詳盡的分析顯示,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空氣汙染會導致新冠病毒感染、入院和死亡人數顯著增加。據英國《衛報》網站7月13日報導,研究表明,人們長期暴露於汙染微粒的水平每增加一個小單位,新冠病毒感染和入院人數就會增加約10%,死亡人數會增加15%。這項研究還將20多個其他因素納入考慮範疇,包括平均人口密度、年齡、家庭規模、職業和肥胖度。報導稱,越來越多來自歐洲、美國和中國的證據表明,汙濁空氣加劇了新冠肺炎的影響。
  • 口腔噴劑能對抗新冠病毒?磁化水、解酒茶能有效防治新冠?
    來源:經濟日報口腔噴劑能對抗新冠病毒,磁化水、解酒茶能有效防治新冠,每天喝50毫升到100毫升益生菌原漿就可以預防新冠……最近,市場監管總局曝光了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件。從這些案例裡,記者發現,科學家沒有攻克的難題,廣告裡都「解決」了。不過,因為發布虛假違法廣告,這些廣告界的段子手、幻想家們也付出了代價——三起借新冠病毒做虛假違法廣告的當事人均被罰款20萬元。市場監管總局曝光的第一起新冠廣告案發生在天津市津南區金軒寶貝孕嬰用品商店。
  • 科學家稱新冠病毒可能在物體表面傳播 但人體仍是最大傳染源
    英媒稱,科學家說,從另一個人身上感染新冠病毒仍是迄今為止最有可能的感染途徑。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12日報導,在紐西蘭,當局正在調查102天以來該國首個本土病例是否來自進口貨物,因為四名感染家庭成員中一人在奧克蘭的一個冷庫工作。
  • 英媒:中國養蜂人遭「封鎖」 新冠病毒「蜇疼」蜂蜜生產國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新冠病毒「蜇疼」中國養蜂人路透社2月26日文章,原題:隨著中國養蜂人遭「封鎖」,新冠病毒「蜇疼」世界最大蜂蜜生產國 在世界最大的蜂蜜生產國中國(作者哈利·顧{音}、施瓦尼·辛格)香港《南華早報》2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新冠病毒「封鎖」為何對養蜂人造成如此大的威脅 按說,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養蜂人莫家凱(音)應該像他200個蜂箱中的「居民」一樣忙碌起來。他和妻子應該來到四川成都附近,讓蜂群為最大程度地利用即將盛開的油菜花做準備。
  • 突發新冠病毒變異,英國咋樣了?
    多家英媒表示,該國疫情或將迎來「失控」局面。「封城」前夕,部分民眾搭乘各類交通工具連夜出城,歐洲相鄰國家紛紛限制英國旅客入境。   前方到底情況如何?真像一些消息說的那樣「英國民眾開始『逃離』了」嗎?病毒變異是否會導致此前研發的疫苗失效?
  • 新冠病毒在英變異後傳染力或增70% 疫苗對其仍有效
    來源:中國新聞網英國首相詹森及相關科學家19日表示,英國境內出現傳播速度更快的新冠變種病毒株,傳染力或增加70%,但還沒有證據顯示它會導致更嚴重的病症,新冠疫苗對其應仍然有效。詹森和英國首席醫療官惠蒂表示,新變種病毒株是通過英國公共衛生部病毒基因組監測發現,如今證實它較原先病毒株更容易傳染。詹森在記者會上宣布對數百萬人實施更嚴格防疫限制措施時表示:「尚無證據顯示,它會造成更嚴重症狀或更高死亡率,但它的確似乎更容易傳染。」
  • 新冠病毒變異提高了傳播性嗎?|新冠病毒|免疫系統|傳播性|基因組|...
    如果該變異不利於病毒的複製能力,那它被傳遞的可能性就很小。如果是中性的突變,是否被傳遞則取決於其他因素。就新冠病毒而言,一個關鍵的問題是,病毒的變異是否有可能提高它的複製能力取決於它能否更有效地抵抗人的免疫系統,以及這種變異的頻率如何。目前已經知道這種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它所能引起的疾病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140多萬人死亡。
  • 科學家揭新冠病毒感染機制:比SARS感染力強4倍
    4月1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新的研究揭示了一種重要的生物學機制,這種機制可能「幫助」新冠病毒感染人類並在全世界迅速傳播。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利用X射線結晶學繪製了一張該病毒的刺突蛋白及其在人體細胞上的相應夥伴——已知為ACE-2受體——的原子級3D圖譜。報導稱,當病毒遇到人體細胞時,其表面的刺突蛋白會纏住ACE-2受體,如果細胞擁有這樣的受體的話,就使病毒得以進入細胞並進行複製。
  • 新冠病毒被命名「COVID-19」,疫苗或18個月上市!
    記者連線參加了11日當天下午召開的媒體吹風會,譚德塞宣布WHO將新冠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由於首批疫苗可能在18個月內才準備就緒,所以目前必須採取一切行動、使用所有可取得的武器與病毒作鬥爭,也要為長期鬥爭做好準備。
  • 英媒:中國領跑全球新冠疫苗研發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9月1日報導英媒稱,全球新冠疫苗研發競賽恐怕進入了最後階段,中國正處於領先位置。全球總共7種進入最後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的疫苗中,有4種被中國掌握——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 《細胞》:新冠病毒太奇特了!科學家對比新冠病毒與其他常見呼吸道...
    新冠病毒真是太奇怪了!根據《細胞》雜誌近期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科學家將新冠病毒與常見的呼吸道病毒進行了對比,發現了新冠病毒的大秘密。第一,通過1型幹擾素和3型幹擾素啟動的細胞抗病毒防禦;二,通過趨化因子來招募特定亞群的白細胞。應對這些免疫機制,不同的病毒也有不同的對抗手段,所以通常機體的反應並不一致,這也就導致了不同病毒感染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不同。那麼新冠病毒會表現出什麼特點呢?
  • 俠客島:突發新冠病毒變異 英國咋樣了?
    多家英媒表示,該國疫情或將迎來「失控」局面。「封城」前夕,部分民眾搭乘各類交通工具連夜出城,歐洲相鄰國家紛紛限制英國旅客入境。前方到底情況如何?真像一些消息說的那樣「英國民眾開始『逃離』了」嗎?病毒變異是否會導致此前研發的疫苗失效?
  • 一些人叫囂把新冠病毒稱做「中國病毒」 中國駐英公使:H1N1首先在...
    來源:【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2020年4月24日,中國駐英國使館陳雯公使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廣播四臺「午間世界新聞」欄目主持人克裡斯·梅森在線直播採訪,就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闡明立場,澄清事實,批駁錯誤言論。
  • 研究新冠病毒的華裔科學家在美國遇害,該起殺人案背景複雜
    美國華裔科學家被殺害,單純從犯罪學說中,有關偵破刑事案件的技術層面上來講,這裡面的緣由和可能性,應該是存在著太多太多的因素。但是,因為這件兇殺案的被害者,具有華裔和正研究新冠病毒的背景,故而在當下迅速成為熱門事件格外引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