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前身為1987年成立的管理工程系,1999年更名為經濟管理系,2018年10月學校在原經濟管理系基礎上組建經濟管理學院。歷經三十餘年的發展,經濟管理學院已成為防災科技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生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現有教師員工39人、全日制在校學生1200餘人。學院始終秉承「崇德博智、扶危定傾」的校訓,弘揚「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求真務實、團結奉獻」的學校精神,立足行業、面向社會,致力培養懂經濟、會管理、善經營的經濟管理高級應用型人才。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實踐能力培養為突破口,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持續推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學院現有金融學、會計學、投資學、工商管理(企業信息化方向)四個本科專業;建有金融風險管理、金融大數據分析、銀行業務仿真、投資業務仿真、會計綜合仿真、審計實訓、會計信息化、VBSE綜合實踐、管理會計技能實訓、企業運營模擬、企業信息化等12個教學實驗室;下設金融風險與應急響應研究中心。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的軟硬體設備總價值1500餘萬,是承擔學院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重要支撐平臺。
企業運營模擬實訓室
商務模擬實訓中心—銀行
商務模擬實訓中心—製造企業
企業信息化實驗室
數據模擬與分析實訓室
智慧教室
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碩士生導師3人,註冊會計師3人,國際註冊內審師1人,註冊金融風險管理師2人,註冊理財規劃師2人。專任教師中博士18人佔55%、碩士14人佔42%。學院擁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黃大年式教學團隊1個,校級教學團隊5個,是一支結構合理、經驗豐富、勇於創新的師資隊伍。
學院注重內涵建設,多年來積澱了厚重的教學文化,培育了嚴謹的教學風範,形成了鮮明的教學特色。學院近五年累計建設省校級精品課程20餘門,省校級重點課程30餘門,獲得省校級教學成果獎20餘項,獲得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19項。學院建有包括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大中型工商企業、各類金融機構等在內的30餘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既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開拓了就業市場。在科研方面,我院教師近五年主持國家級項目4項、教育部基金項目5項、河北省社科項目6項、中國地震局教師基金項目16項、公益行業專項4項、橫向課題數十項,編寫地震行業標準5項,公開發表論文200餘篇,公開出版專著、教材40餘部。
在未來發展中,經濟管理學院全體教師將繼續開拓進取、潛心育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繼續為防災減災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經濟管理學院辦公樓
畢業生合照
專業簡介與發展趨勢
2019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關於金融工作的第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的金融行業發展指明的路徑。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備受關注。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入國際舞臺,中國金融業對全球市場的重要性也將不斷提升。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化金融實際工作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成為金融學專業發展的趨勢。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側重掌握現代金融學基礎理論與知識,較好掌握數理分析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夠熟練地應用各種金融軟體從事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大中型企業,投融資管理機構以及金融監管部門實際工作和理論研究的複合應用型金融人才.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金融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具有處理銀行、證券、投資與保險等方面業務的基本能力。
3、熟悉國家有關金融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專業特色與優勢
金融學專業擁有了一支學歷層次高、梯度結構合理、青年教師為主體、行業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目前,有專任教師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5人,多人具有國外大學留學、進修或開展合作研究經歷,師資隊伍的專業結構與金融學專業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課程結構相適應,形成金融學專業宏微觀並重的教學特色,既關注金融市場、金融政策與金融環境發展變化的理論教學,又注重資產定價和風險管理等微觀金融理論與實踐教學。
金融學專業著力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對帶動其它專業課程的教改活動起到了積極作用,一批優秀青年教師在教改活動中脫穎而出,有力促進了教學質量水平的不斷提高。
金融學專業探索開展金融風險管理領域的教學特色試點,開辦有金融風險管理實驗班,旨在通過相關課程的設置和改革,增強學生知識能力,適應金融行業就業市場的發展要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根據複合應用型金融人才培養的特點和現實需求,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就業競爭力。本專業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建立了「金融風險與應急響應研究中心」,實驗課開課率達100%。本專業還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籤約建有多層次實習基地,每年聘請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專家來校講學。由於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一直以來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0%。
課程設置
本專業為了適應金融行業未來發展的需求,滿足市場人才的需要,重塑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了專業基礎課+核心專業課+專業選修課的理論課程體系。專業基礎課程包括金融學、財政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等課程;核心專業課程包括經濟學原理、金融工程、金融風險管理、計量經濟學、金融計量分析、金融數據挖掘等課程;在實踐教學方面形成了認識實習、專業實習和生產實習的階梯式實踐體系。結合各層次的學科競賽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在注重學生理論知識提升的同時,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
培養效果與就業
本專業的學生由於擁有紮實的金融基礎知識和熟練的軟體操作技能,考研,學科競賽,科技創新,就業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近年來,連續在各類國家級競賽中斬獲佳績。畢業生中,有的考取中央財經大學,廣州財經大學等名校研究生,有的就業於建設銀行,工商銀行、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等大型金融機構和企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在學校各專業中名列前茅,一次就業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且大部分學生就業地點集中在北京及其周邊地區。
學位:經濟學學士學位
學制:四年
學生參加金融創新大賽
學生參加銀行服務創新大賽
學生參加保險綜合業務大賽
專業簡介與歷史沿革
會計學專業辦學歷史悠久,自1990年至今,從專科到本科,經歷了三十餘年的建設。在專業建設過程中,以社會經濟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為導向,不斷調整人才定位和培養方向。1990年創辦專科會計電算化專業,1998年創辦專科註冊會計師方向專業,2001年創辦專科會計與審計專業,2007年招收第一屆會計學本科生。在十多年的本科專業建設和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應用型本科定位,注重以職業能力為核心進行知識、能力與素質的綜合培養,既強調學生全面系統掌握會計學知識,培養學生較強的會計核算和財務分析能力,又注重拓展相關領域的原理性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就業和可持續發展。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有人文精神、創新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品質,全面掌握經濟、管理、法律、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較強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業務核算能力和財務分析能力,畢業後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領域從事會計實務、審計實務、財務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管理人才。
專業特色與優勢
會計學專業依據社會發展和會計人才需求變化,堅持立德樹人理念,以「財務分析與決策能力」培養為目標,重塑理論和實踐課程體系,構建並實施以「集中實習為主,課內實驗、開放實驗及學科競賽為輔」的「全過程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搭建校內和校外實踐教學平臺,加強內外聯動,產教融合,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經過多年的沉澱與積累,會計學專業已擁有一支團結協作、踏實能幹、教學水平高的教學科研團隊,構建的「全過程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獲得河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課程設置
本專業設置經濟學、管理學、經濟法、稅法、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管理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務分析、審計學等課程
培養效果與就業
畢業生可在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會計師事務所等從事會計實務、審計實務、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選擇攻讀碩士研究生。
學位:管理學學士
學制:四年
與正保公司協同育人
學生參加全國會計信息化大賽
學生在學院扶貧點楊樹底下村承擔清產核資項目
專業簡介與歷史沿革
防災科技學院投資學專業於2018年開始招生,是一個既新又老的專業,它衍生於金融學專業,它與金融學專業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在師資力量、實踐教學資源等方面兩個專業互通互用。
投資學專業屬於金融學類專業,其核心任務是研究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個人財富,也就是研究如何有效地把個人、機構等的有限資源分配到諸如股票、債券、不動產等金融資產上,以獲取合理的現金流和風險收益。
在專業建設過程中,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系統掌握與投資活動密切相關的金融學、投資學、經濟學、會計學、法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投資分析方法,具有處理金融投資、風險投資、企業投資、投資宏觀調控等方面的業務技能,熟悉國家有關投資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較好的獲取和處理經濟、金融信息的能力。培養目標
投資學專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系統掌握投資知識和投資理論,具備投資實務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勝任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投資分析、規劃、操作和管理等專業工作,具備較強的組織、決策、管理、協作能力的應用型、複合型投資管理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與優勢
投資學專業以投資決策為核心來構建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我們將經濟變量分析與經濟機制分析、微觀分析與宏觀分析、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相結合作為理論課程的設置原則,因此學生需要學習金融學、經濟學、投資學、會計學、法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專業以培養學生投資業務技能為目標,構建以集中實習為主,課內實驗、開放實驗及學科競賽為輔的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注重學生投資分析、投資組合和決策能力的培養。
投資學專業建設有獨立的電腦機房以及經濟金融數據分析、證券投資模擬等現代化專業實驗室來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
課程設置
本專業設置的主要課程包括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金融法、金融市場原理、投資組合分析、證券投資分析、投資銀行學、量化投資分析、金融時間序列、Python在金融中的運用、項目評估與管理、財務分析、中級財務會計等。
培養效果與就業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可報考特許金融分析師(CFR)、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等在金融投資領域具有國際性、權威性影響的資格證書;畢業生主要工作去向為到各類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政府機構從事證券投資分析、投資諮詢與管理、投資規劃與決策、風險管理與控制、投資政策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報考投資學、金融學、經濟學等專業的研究生或出國進修學習。
學位:經濟學學士
學制:四年
學生參加全國金融科技創新能力大賽
學生參加投資理財規劃大賽
專業簡介與歷史沿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基於大數據和區塊鏈發展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管理的未來發展方向。技術的進步和行業的發展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產業飛速發展給工商管理專業本科應用人才培養帶來了巨大發展空間和轉型挑戰,也成為了工商管理專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培養目標
工商管理專業隸屬經濟管理學院,學制4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強烈的創新與競爭意識及社會責任感,具備紮實的管理、經濟、法律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基礎,掌握現代工商企業經營管理的專業知識,具有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管理能力和企業信息化的應用能力,能夠在工商企業及其他組織從事日常運營管理、信息化管理及信息系統實施、運行、維護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專業發展方向包括ERP應用、大數據分析、智能商務等方面。
專業特色與優勢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碩士生導師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講師7人;博士(包括在讀博士)7人,碩士2人。其中王慧彥教授作為國家應急保障部資深專家,耿貴珍老師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矽谷交流學習,宋曉剛老師作為學院黃大年式會計學教師團隊重要成員。本專業教師從事多年教學工作,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優秀,具備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近年來本專業教師承擔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課題、校企合作橫向課題等多項科研項目,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研究論文,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課程設置
本專業為了適應工商管理未來發展的需求,滿足市場對企業信息化領域人才的需要,重塑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了專業基礎課+核心專業課+分方向專業選修課的理論課程體系。專業基礎課程包括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統計學、西方經濟學等課程;核心專業課程包括ERP原理、管理信息系統、ERP解決方案與ERP案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生產運作管理、運籌學等課程;專業選修課細分了管理能力提升模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模塊、企業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模塊、商業運作能力提升模塊,開設了大數據應用技術、組織行為學、品牌管理、創業管理、ERP軟體、ERP實施等專業課程。在實踐教學方面形成了三階段集中實習+學科競賽+課外實踐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注重學生理論知識提升的同時,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
培養效果與就業
工商管理專業通過拓展課程體系,開展課外教學活動、學科競賽等方式拓展專業教學形式,把專業學習和專業活動融入到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當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近年來,工商管理專業各年級學生在全國高校企業經營沙盤模擬大賽、BISZIM企業決策大賽、社科獎市場營銷大賽、 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大賽等學科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近年來工商管理專業考研成績斐然,學生考取院校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首都經貿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名校。就業去向包括用友、京東、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國家稅務局、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在90%左右,學生的就業也集中在京津冀區域。
學位:管理學學士
學制:四年
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人力資源職業技能大賽
參加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
學生在全國「用友杯」沙盤大賽中喜獲佳績
學院始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生為本」工作理念,抓好隊伍建設、學風建設、陣地建設、制度建設,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資助服務等工作,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2018年「中博杯」三校聯合點鈔大賽
籃球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史知識競賽
博智杯辯論賽
2017年「非你莫屬」錄製現場
歡迎報考防災科技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