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0名將軍亮相閱兵場,多名上將有一線作戰經歷

2021-01-09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今日(10月1日),國慶70周年閱兵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中部戰區司令員乙曉光擔任閱兵總指揮,五大戰區主要指揮員護衛戰旗方隊,絕大部分方隊編設將軍領隊,將軍人數超過以往,是歷史上高級指揮員受閱數量最多的一次。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天的閱兵場上有100餘位將軍亮相。其中,上將5位,包括乙曉光上將、劉粵軍上將、趙宗岐上將、朱生嶺上將和丁來杭上將。此外,還有兩位中將領隊,近80位少將領隊。

看點1

空軍上將首次擔任國慶閱兵總指揮

乙曉光上將

乙曉光上將是此次國慶閱兵總指揮。

以往,閱兵總指揮多由原北京軍區司令員擔任。2015年9月,原北京軍區司令員宋普選上將擔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總指揮。

軍改後,原七大軍區改為五大戰區,其中,中部戰區主要負責領導和指揮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湖北7省市所屬武裝力量。閱兵總指揮開始由中部戰區司令員擔任。2017年7月,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總指揮由中部戰區原司令員韓衛國上將擔任。

此次國慶70周年閱兵總指揮的重要任務落到了中部戰區司令員乙曉光身上。

乙曉光出生於1958年6月,江蘇沐陽人,出身軍人家庭,先後服役於空軍總部、空軍軍校、多個軍區空軍部隊。他曾是軍中最年輕現役中將、最年輕正大軍區級將領,也被稱為「明星將領」。

2010年底,52歲的乙曉光出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躋身副大軍區級將領之列。

2012年底,乙曉光出任總參謀長助理。不到兩年,2014年7月,乙曉光由總參謀長助理升任副總參謀長。

軍改後,軍委聯合參謀部組建,乙曉光出任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

2018年2月報導顯示,乙曉光轉任中部戰區司令,接替出任陸軍司令的韓衛國上將。

看點2

高配置 5大戰區主官護衛戰旗

國慶70周年大閱兵中,戰旗方隊首次亮相,護衛著各個歷史時期的100面戰旗。

記者注意到,戰旗方隊的領隊配置非常高,他們是五大戰區主要指揮員:東部戰區司令劉粵軍上將、南部戰區政委王建武中將、西部戰區司令趙宗岐上將、北部戰區司令李橋銘中將、中部戰區政委朱生嶺上將。

劉粵軍上將

劉粵軍出生於1954年9月,2015年7月,晉升為上將軍銜。軍改後,出任東部戰區首任司令員。

劉粵軍有過一線作戰經歷,據報導,1979年2月,當時還是連長的劉粵軍參加了廣西方向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著名的法卡山戰場上曾留下他的身影。他在戰鬥中榮立二等功,還登上了《解放軍畫報》的封面。

王建武中將

王建武出生於1958年8月,曾任原第54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原濟南軍區聯勤部政委等職務。2016年升任西藏軍區政委,2017年7月晉升中將軍銜。

2018年,王建武進京履職,5月份以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身份亮相,同時擔任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

不到一年,今年1月份,王建武以南部戰區政委身份參加公開活動,這也說明王建武三年來職務三變。

趙宗岐上將

上將趙宗岐是軍改後,西部戰區的首任司令。

趙宗岐出生於1955年4月,曾任西藏軍區參謀長、重慶警備區副司令、原第14集團軍軍長、原第13集團軍軍長等職。

2008年,趙宗岐出任原濟南軍區參謀長,2012年底升任原濟南軍區司令。2015年7月,趙宗岐晉升上將軍銜。

與劉粵軍相同,趙宗岐也有一線作戰經歷,曾參加1979年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和1984年的防禦作戰。

李橋銘中將

北部戰區司令李橋銘是一位「60後」,出生於1961年4月,曾任原第41集團軍參謀長、軍長。軍改後,李橋銘出任北部戰區陸軍司令。

2017年,李橋銘接替宋普選上將,出任北部戰區司令,並於7月晉升中將軍銜。

朱生嶺上將

中部戰區政委朱生嶺可以說剛履新不久就參加了此次閱兵。今年6月,朱生嶺明確出任中部戰區政委,7月底晉升上將軍銜。

近年來,朱生嶺幾乎每年職務都會有調整。2013年,他出任上海警備區政委,後任上海市委常委;2014年朱生嶺升任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躋身副大軍區級。

2015年底,朱生嶺成為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首任政委,並於2016年晉升中將軍銜。2017年1月,他以武警部隊政委身份公開亮相。

今年,朱生嶺接班殷方龍上將出任中部戰區政委。

看點3

空軍司令員駕戰機接受檢閱

裝備方隊之後登場的是空中梯隊,12個空中梯隊飛越天安門上空。其中,空軍司令員丁來杭駕駛戰機接受檢閱。

丁來杭今年7月晉升為上將軍銜,此次閱兵,他在空警-2000預警機上擔任指揮員。

丁來杭出生於1957年9月,浙江杭州人。公開資料顯示,他曾任空軍航空兵第二十四師七十一團副團長、團長、副師長、北空訓練基地司令員、空軍某部參謀長、空軍福州指揮所司令員、空軍指揮學院院長等職。

2009年,丁來杭出任成都軍區空軍參謀長,躋身正軍級將官之列。2012年,升任原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次年晉升空軍中將軍銜。

2016年2月,丁來杭任新組建的北部戰區空軍司令員。一年後,2017年9月消息顯示,丁來杭首次以空軍司令員身份公開亮相。

【連結】

東風-41核飛彈方隊將軍領隊兩次受閱

閱兵場上的其他將軍領隊也都「各懷絕技」。

裝備方隊最後一個出場的是東風-41核飛彈方隊。東風—41洲際戰略核飛彈,是我國戰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撐。這一重磅方隊的領隊是趙秋領少將、孫樂少將。

公開資料顯示,趙秋領長期在火箭軍服役,擔任過原第二炮兵某旅旅長等職務,2016年8月晉升火箭軍少將軍銜。2018年2月消息顯示,趙秋領已擔任96605部隊司令員。

這不是趙秋領少將第一次參加閱兵,2017年7月30日的建軍90周年閱兵中,他曾擔任核常兼備飛彈方隊將軍領隊。

無人作戰第2方隊領隊王燕崎少將,1966年出生,現年53歲,是一名空軍特級飛行員。王燕崎多次帶隊參加實兵對抗、演習演練等重大任務,先後榮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

據報導,王燕崎於2015年出任成都軍區空軍副參謀長,躋身副軍職將領之列。2016年3月報導顯示,王燕崎出任西部戰區空軍副參謀長。

備受關注的領導指揮方隊,由姜國平少將和陳作松少將擔任領隊。姜國平少將是《戰狼二》丁海峰一角的原型,陳作松少將此前曾在西藏雪域高原工作,3年跑遍空軍90%師旅團200餘邊遠連隊。

首次出現在閱兵場的女兵方隊,由程曉健少將和唐冰少將兩位女將軍領隊,近日收穫不少關注。程曉健是新中國首位女飛行師長,唐冰是某新型作戰力量主官。

【閱兵場上亮相的將軍】

國慶閱兵總指揮:乙曉光上將

領導指揮方隊領隊:姜國平少將、陳作松少將(該方隊共27名將軍)

陸軍方隊領隊:林向陽少將、唐興華少將

海軍方隊領隊:周名貴少將、梁旭少將

空軍方隊領隊:景濤少將、趙永遠少將

火箭軍方隊領隊:薛今峰少將、張鳳中少將。

戰略支援部隊方隊領隊:王學武少將、康懷海少將

聯勤保障部隊方隊領隊:劉向東少將、任延兵少將

武警部隊方隊領隊:趙東方少將、張衛國少將

女兵方隊領隊:程曉健少將、唐冰少將

院校科研方隊領隊:衣述強少將、欒復新少將。

戰旗方隊領隊:劉粵軍上將、王建武中將、趙宗岐上將、李橋銘中將、朱生嶺上將。

輕型裝甲方隊領隊:鄺德旺少將、王永勝少將

兩棲突擊車方隊領隊:祝傳生少將、沙成錄少將。

空降兵戰車方隊領隊:邱火林少將、陳濤少將。

自行火炮方隊領隊:張劍鋒少將、何紀抗少將。

反坦克飛彈方隊領隊:鄒美餘少將、李振領少將

特戰裝備方隊領隊:田越少將、王信民少將

武警反恐突擊方隊領隊:劉興立少將、王再發少將

岸艦飛彈方隊領隊:王顯峰少將、吳育紅少將

艦艦/潛艦飛彈方隊領隊:劉傑少將、姜平少將。

艦載防空武器方隊領隊:劉宏偉少將、張寶軍少將

預警雷達方隊領隊:李國平少將、張磊少將

地空飛彈第1方隊領隊:劉明豹少將、韓憲鋒少將

地空飛彈第2方隊領隊:朱瑞少將、董玉江少將

野戰防空飛彈方隊領隊:張帆少將、裴曉昌少將

信息作戰第1方隊領隊:徐桂明少將、孟繁浩少將

信息作戰第2方隊領隊:李發義少將、楊小康少將

信息作戰第3方隊領隊:孫寶泰少將、景賢舫少將

信息作戰第4方隊領隊:鄧洪勤少將、金鋒少將

無人作戰第1方隊領隊:姜鵬少將、顧慶友少將。

無人作戰第2方隊領隊:王燕崎少將、喬亞軍少將。

無人作戰第3方隊領隊:李廣泉少將、徐貴福少將。

補給供應方隊領隊:白忠斌少將、徐寶龍少將

搶修搶救方隊領隊:沈竹君少將、湯辛少將

長劍-100巡航飛彈方隊領隊:樊具賢少將、李家勤少將。

東風-26核常兼備飛彈方隊領隊:張繼春少將、劉同江少將

巨浪-2飛彈方隊領隊:吳棟柱少將、柳恩濤少將

東風-31甲改核飛彈方隊領隊:袁德華少將、何駿少將

東風-5B核飛彈方隊領隊:汪曉初少將、鄧榮珍少將。

東風-41核飛彈方隊領隊:趙秋領少將、孫樂少將。

領隊機梯隊指揮員:丁來杭上將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 陳思

相關焦點

  • 超百名將軍亮相國慶閱兵場 上將5位
    中部戰區司令員乙曉光擔任閱兵總指揮,五大戰區主要指揮員護衛戰旗方隊,絕大部分方隊編設將軍領隊,是歷史上高級指揮員受閱數量最多的一次。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昨日的閱兵場上,有100餘位將軍亮相,創歷次閱兵之最。這些將軍閱歷豐富,學歷較高,歷經多個崗位和重大軍事任務考驗,大多有跨軍種培訓或工作經歷,組織指揮過雙邊、多邊聯合軍事演習。
  • 5年晉升30名上將!中國最年輕「60後」上將紀錄打破
    其中,2016年晉升2名上將,2017年晉升6名上將,2018年沒舉行相關晉升儀式,2019年晉升規模最大,達17人,2020年晉升5名上將。南都見習記者王凡製圖4名現役上將均以新職務首次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晉升上將的四人均以新職務首次公開亮相。
  • 諸暨縣:民國時出了150多名將軍,還有四名上將,如今還是百強縣
    在那個戰火紛爭不斷的年代,諸暨出了150多位國民黨將軍,在黃埔軍校招收的浙江籍學生中,諸暨人就佔了將近1/3,可以說諸暨是民國的第一將軍縣,其中諸暨人蔣鼎文還是國軍的「五虎上將」之一,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無比重要的作用,為抗擊日本侵略者貢獻了力量。
  • 新中國排在十大元帥之後的55名上將都有誰?又是按什麼排列順序的
    那諸位可否知道,在這後面還有55名上將呢?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這些忠勇的上將們用鮮血鑄就了戰爭的勝利,他們的排名依據的是什麼呢?55名上將名單公諸於世革命經風雨,烈火見真金。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為了紀念在戰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戰士們,開始進行多方面的調查,籌劃篩選將帥人選。
  • 閱兵式上的五大上將
    「政事兒」注意到,國慶70周年閱兵總指揮,為中部戰區司令員乙曉光上將。此外,在受閱部隊中,還有4名上將領隊: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上將、西部戰區司令員趙宗岐上將、中部戰區政委朱生嶺上將、空軍司令員丁來杭上將。
  • 和鬼子拼刺刀壯烈犧牲的軍長,被追晉為上將,號稱硬仗將軍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鐵血真英雄,在抗戰中的22次會戰中,這位將軍經歷了9次殊死大戰,並且榮獲硬仗將軍的光榮稱號,這位將軍便是滇軍猛將——王甲本。王甲本,表字立基,雲南曲靖富源人,青年時代立志報國,考入雲南講武堂,並且在軍事方面很有才華。
  • 57名上將中「五虎上將」是誰?我認為是韓先楚、黃永勝等這5人!
    從中國歷史看,歷朝歷代,打天下的開國將軍中,都有「五虎上將」的說法,1955年到1958年,我軍共授予了57為上將。那麼共和國的「五虎上將」是誰?標準條件:第一,要敢於戰鬥,第二,有高超的戰法,第三,善算,第四,有霸氣,第五,敢打沒有命令的仗,第六,能把團隊培養出敢打硬拼的戰鬥精神。我認為,是韓先楚、黃永勝、許世友、葉飛、劉震這5人。第一,韓先楚,有勇有謀,善於創造戰機,戰力過人。
  • 4名軍官晉升上將軍銜 今年晉升人數5年來最少
    2010年晉升11名上將  媒體公開報導顯示,今年晉升上將4人,是2010年以來人數最少的一年。  過去每兩年晉升一批上將,2007年後,每年均有上將晉升,時間選擇在每年八一建軍節前的7月中旬左右。如果有中將軍銜的將領出任中央軍委領導職務,隨即晉升上將軍銜。
  • 盤點解放軍34名現役上將:「50後」佔近8成
    從少將再到上將,晉升的時間就更不確定了,根據履行相應職務時間的長短而定,一般需要10—15年左右,當然也有更短或更長的。例如,1988年授予少將軍銜的將軍中,最短的6年後就晉升上將了,最長的18年後才晉升上將。統計表明,從大校到上將,一般得經歷20年左右。由此可見,如果一名青年20歲成為少尉,在不提前晉職晉銜的情況下,需要44年才能晉升為上將,而此時他已經64歲。
  • 【一周人事觀察】最近新晉4名上將都是什麼來頭?一年晉升2批上將...
    4名新晉上將,新職務首次公開  此次授銜儀式中,4位上將均以新職務首次公開亮相。  新晉上將郭普校,首次以軍委後勤保障部政委的身份在媒體報導中亮相。據公開資料顯示,郭普校出生於1964年1月,現年56歲,是目前最年輕的現役上將。
  • 獨臂將軍彭紹輝,放牛娃出身的開國上將,曾出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為保證軍事科學院的建立與發展,組織特地抽調了一大批優秀的開國元勳作為學院的首批職工,除了葉帥擔任院長之外,還有8位開國上將被調進軍事科學院任職,彭紹輝就是其中之一。彭紹輝將軍還有另一個稱號——獨臂將軍。他是放牛娃出身的開國上將,為祖國的統一和現代化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於他為何會失去一條手臂,還要從他參與革命說起。
  • 中國現役上將增至31名 山東河北籍最多(圖)
    圖解軍銜晉級原標題:31名現役上將「50後」增至22人昨日,隨著中央軍委晉升6位高級軍官為上將,我國現役上將由原來的25名,增加到現在的31名。根據資料統計顯示,截止到目前,解放軍、武警現役上將31名,退役上將97名。【年齡】 最年輕現役上將59歲6位新晉上將均出生於1950年以後,其中最年長的是61歲的王洪堯,最年輕的是59歲的蔡英挺,蔡英挺也成為目前最年輕的現役上將。這次晉升上將之後,中國現役上將年輕化趨勢更為明顯。
  • 陸海空三軍司令員已完成調整 系1名上將、2名中將(圖)
    圖/微信公號@空軍發布  陸海空三軍司令員已完成調整  目前,陸海空三軍司令員分別為韓衛國、沈金龍、丁來杭,系1名上將、2名中將  據「空軍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9月1日,空軍以最高禮節在空軍航空大學迎接1000餘名新飛行學員加入「藍天方陣」。
  • 將擔任美國防長的黑人退役上將作戰經驗豐富 打破「文官領軍」政治...
    奧斯丁是少數真正有帶兵實力、又能打破種族天花板的高階將官,在軍中也以沉默、心思縝密...喜怒不形於色聞名,是罕見卻穩健的「寡言將軍」。然而2016年才退役的奧斯丁,卻再一次打破了美國「文官領軍」的政治默契。
  • 汶川地震中的救災將軍10年後都咋樣了?5人升上將 5人升中將
    根據部署,身處災區的原成都軍區空軍派出3000名官兵趕赴都江堰、彭州救援;空降兵某部12000名官兵集結登機馳援;空軍各直升機部隊、高空偵察部隊、航測部隊,立刻從各自駐地緊急起飛,直奔救災一線。他當時評價:這是空軍史上同時出動飛機最多、飛行強度最大、反應速度最快的非作戰空運行動。
  • 1988年授予17名上將,只有3位健在,1955年都是校官,他們是誰
    1988年授予17名上將,只有3位健在,1955年都是校官,他們是誰?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恢復了軍銜制度,17位將領授予了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洪學智、劉華清、秦基偉、遲浩田、楊白冰、趙南起、徐信、郭林祥、尤太忠 、王誠漢、張震、李德生、劉振華、向守志、萬海峰、李耀文、王海。到目前為止,這17位上將已經有14位病逝,僅有3人健在。這三位上將在1955年的時候都是校官軍銜,他們都是誰呢?
  • 美國太平洋空軍第36任司令上崗:他是最能打的四星上將
    美國空軍參謀長大衛·古德芬上將(David Goldfein)說:「這是威爾斯巴赫將軍在他熟悉的太平洋區域肩負的第9個任務。他曾在日本嘉手納、阿拉斯加埃爾門多夫、韓國烏山等基地服役並逐漸擔任重要職務。在此之前,他擔任第7航空隊司令兼駐韓美軍副司令。」「他還有在北方司令部、中央司令部、聯合參謀部的工作經歷。
  • 美軍「十大五星上將」論戰功論能力哪個最強?應以二戰貢獻為基準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陸軍部長史汀生提出了「五星上將」的稱謂方案,這樣也就沒有超越潘興那獨一無二的「特級上將」軍銜了。 所以潘興是不能列入五星上將名單的,而美國國會在稍後通過的提案中,是批准由羅斯福總統任命四名「陸軍五星上將」和四名「海軍五星上將」。
  • 雲南出了幾位上將?他們都是誰?最高任職是什麼?有無戰場經驗?
    雲南省地處西南邊陲,出的我軍將軍不多,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均無雲南省人。1988年9月後,我軍恢復實行軍銜制,上將成為最高軍銜。此後,共進行了28次上將軍銜的授銜儀式,共計有188名高級軍官成為新一代上將,這其中,有2位來自雲南的上將,他們分別是王祖訓上將和朱啟上將。王祖訓上將王祖訓,1936年5月出生於雲南曲靖。1951年5月,15歲的王祖訓參軍來到炮兵第四師第七團,任測繪員。
  • 解放軍現役34名上將大盤點:50後佔據近8成(圖)【3】
    原標題:解放軍現役34名上將大盤點:50後佔據近8成(圖) 劉源,中南海裡長大的將軍 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劉源人生經歷可謂相當豐富:作為原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兒子,他年僅17歲就加入了上山下鄉的隊伍,37歲時,成了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副省長;此後他從政界轉入軍界,先後在武警部隊和解放軍任職。2009年7月,劉源晉升上將軍銜。 1951年,劉源出生在北京,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中南海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