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河南省生殖醫院常務副院長張翠蓮
「世紀嬰兒貴子墜地,是你們創造了生命奇蹟。」一對開封夫婦喜得龍鳳胎後親送牌匾感恩河南省生殖醫院。16年來河南省生殖醫院努力幫助不孕不育患者實現生兒育女的夢想,為許多絕望的家庭帶來生命的奇蹟,重燃生活的新希望,被人們稱為「送子醫院」。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天降大任,上天賦予了河南省生殖醫院幫助人們締造生命的使命,「我願意執著於締造生命,化身超級英雄。」河南省生殖醫院領軍人張翠蓮堅定的說。
作為河南首位國家公派遠赴歐洲學習試管嬰兒技術的醫生,張翠蓮與試管嬰兒結緣十幾年來,已有逾萬名寶寶經她雙手締造來到這個世界,張翠蓮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送子觀音」。
初結緣:決心把試管嬰兒做好、做精
在歐洲與試管嬰兒結緣,成其終生事業。
1998年,經國家留學基金委層層選拔,張翠蓮被選派至歐洲做訪問學者,本是學習卵巢癌知識的她,卻看到了世界先進的試管嬰兒胚胎實驗室。這項在國內鮮為人知、河南省更是沒有一家醫院掌握的技術,當時在歐洲已非常成熟,在那裡1%的孩子是通過試管嬰兒出生。這讓張翠蓮回憶起在國內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的無奈:她常常面對不孕患者的痛苦,由於當時中國還沒有非常成熟的試管嬰兒技術,很多不孕不育患者只能抱養孩子,當她在給無法生育的夫婦開具允許抱養孩子的證明時,她的內心是沉重的,卻也只能一聲嘆息!
她設想:若學會這門技術,將能拯救多少個不能生育的痛苦家庭!
醫生的使命感讓她對試管嬰兒產生極大興趣,懷著無限的熱情,她開始寫信、申請、等待批覆,在醫院領導的支持下,她開始了一門心思學習這項技術,從臨床到實驗室的每個細節、每個流程,她不敢鬆懈、不敢停下,在異國一絲一縷編織著生殖醫學領域的夢想。
河南省生殖醫院實驗室
試管嬰兒學名為「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簡單來講,試管嬰兒技術的核心,是以人工方法將卵子從母體取出,在胚胎培養室的體外環境中,與精子結合受精,等受精卵發育成早期胚胎後,再移植回母體子宮內,讓其著床生長,成為胎兒。當女性因輸卵管不通、卵巢功能低下、子宮內膜異位症、排卵障礙,或男性因少、弱、畸形精子症及無精子症,在常規治療後仍無法懷孕時,便可以選擇試管嬰兒技術,擁有自己的孩子。
一項嶄新的技術,一個未知的領域,張翠蓮懷著一顆熱忱求知的心,在異國他鄉如饑似渴地默默專研。沒有節假日休息天,她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學習,她在圖書錧、實驗室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她立下「軍令狀」:塑造生命責任大,必須學好、學精,不辱使命。
顯身手:化身超級英雄
學成歸國,張翠蓮帶著一身的技藝和滿腔熱血投身試管嬰兒技術。2001年,生殖醫學中心終於在河南省人民醫院正式成立;2002年,第一例試管嬰兒、一對龍鳳胎健康出生。
隨著第1例試管嬰兒的成功,緊跟著第2例、第3例、第100例……越來越多的不孕不育家庭尋找至此,生殖中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壯大。張翠蓮所帶領的團隊從起步時的5個人到現在的138人,場地也從最初的400多平方米遷新址到7000餘平方米的大空間,並於2016年9月18日經河南省衛生計生委批准,依託河南省人民醫院掛牌「河南省生殖醫院」,成為全國首家公立生殖專科醫院。
近年來,不孕不育患者的數量逐年增加,患者在多方求治無果後,開始選擇試管嬰兒,加之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河南省生殖醫院的候診室經常坐滿候診患者。他們有成就斐然的精英,有一生稻梁的農民,有渴求「二胎」的夫妻,有中年喪子的失獨夫婦,也有婚後長期不孕的各色家庭。他們來自不同崗位、不同地域,但目的只有一個:來到生殖醫院,通過試管嬰兒生一個健康寶寶。
「每對來求助的夫婦,看的出他們的無助和艱辛,也許生殖醫院是他們最後的希望,想竭盡全力幫助他們,孕育寶寶讓女人圓滿,家庭和諧,這是生殖醫院的責任。」張翠蓮坦言。醫院從成立至2016年底,共接診不孕患者超過100萬人次,試管嬰兒逾3萬例,幫助1.7萬個家庭實現了懷孕的夢想,總體妊娠率達到60%以上,試管嬰兒成功率位居全國前五名,為眾多不孕家庭帶來了希望和幸福。
美環境:於細微處顯精神
為讓每一位患者享受到一流的就醫環境,生殖醫院做足了功課。「走進生殖醫院,絲毫感覺不到這裡是醫院,處處鮮花綠植,牆上掛著風雅的國畫,全進口的品牌時尚家具、熱帶魚在海藍色的魚缸裡自由遊弋,處處溫馨祥和,醫生和護士會與你真誠溝通、交朋友,在這裡聽到的是音樂,感覺到的是溫暖、看到的是微笑。」一對小夫妻說。正如來人所說,生殖醫院自創辦伊始,張翠蓮以女性特有的細緻對患者從細小處就體貼入微,親自帶領團隊多方考察,借鑑了國外最先進生殖醫院的設計理念、秉承家庭化的設計,讓來到生殖醫院的人,感受到一派生機盎然、享受到家庭的溫暖,最終打造出一個與眾不同、充滿鳥語花香的和諧醫院。
「有了輕鬆的環境,心情自然放鬆,這對治癒身心疾病至關重要,我們的宗旨就是服務至上,為眾多不孕家庭帶來孕育希望,得到患者的認可,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張翠蓮強調。
精心的努力,換來碩果纍纍,張翠蓮帶領她的團隊不僅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奇蹟,更是把河南省生殖醫院帶到了省內一流、國內先進前列。
談醫德:醫者德為先
古人云:無恆德者,不可以作醫。
張翠蓮銘記古人教誨,謹記醫德之重要,也時刻提醒自己和團隊醫者仁心。在她看來,一個有高超醫技的醫生,未必是醫德高尚的大夫,可能一句不耐煩的話把患者氣哭,可能一句冷語讓患者心中希望破滅。但一個有高尚醫德的大夫,必當竭盡全力,與患者真誠溝通,一切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好好利用自己的醫技治病。
作為一個醫生,一天接診幾十個病人,面對幾十個家庭,他們大多承受著巨大的家庭和社會壓力,有些甚至在崩潰的邊緣。這時候醫生的一彎淺笑,一句關切的話,一個理解的眼神,就是給患者極大的安慰,這對身心治療都有助益。
語言、藥物、手術刀,醫學的三大法寶,排在首位的永遠是「語言」,醫生與患者和顏悅色的溝通至關重要。在一次專家門診,張翠蓮對一個滿臉皺紋、滿頭白髮、像是奶奶輩分的女性印象深刻。她家中有一個孩子,這個唯一的孩子又因意外事故不在了,禍不單行的是老公患有白血病。來到張翠蓮面前,這位媽媽還沒說話就開始流淚,張翠蓮滿眼的疼惜,心疼這位媽媽的遭遇、惋惜那個逝去的孩子,張翠蓮開了口,語調柔和的勸慰她,一句句話暖到心窩,這位母親打開了心扉,開始訴說自己的情況。
張翠蓮常常告訴身邊的醫護人員:一個醫者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詮釋醫乃仁術,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捍衛醫道尊嚴,鑄造醫德豐碑。
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他們把青春和熱血都奉獻給了生殖醫學事業,「能作為河南省生殖醫院的一員,做這個職業我很有成就感,能夠幫助很多的家庭,看到新生命的誕生,自己也很喜悅。」張翠蓮笑言。
河南省生殖醫院全體醫務人員
隨著河南省生殖醫院的聲名遠揚,作為引領者的張翠蓮越發覺得責任重大,「為做好這項工作,讓患者花更少的錢、享受更好的服務,我和醫院所有醫務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爭取掌握最前沿、更精湛的技術,服務好患者,幫助更多家庭圓他們的『孩子夢』……」 (朱利、劉娣 供稿)
人物簡介
張翠蓮,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河南省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河南省生殖醫院常務副院長
中華醫學會第一屆中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臨床學組委員,河南省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河南省醫師協會首屆生殖醫學醫師分會委員會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精準輔助生殖醫學研究組副主任委員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生育保健專業委員會生殖學組副組長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生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婦幼健康研究會生殖內分泌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誌》副主編、《中華生殖與避孕雜誌》編委、《生殖醫學雜誌》特約審稿人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
(責編:楊曉娜、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