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琬婕 通訊員 沈灼非
「我是生殖科黃醫生,祝您好孕!」在抖音視頻中眉眼彎彎、唇齒含笑、綿言細語的湘潭市中心醫院生殖與遺傳中心副主任黃向紅,盡顯親切溫柔。但寥寥數語的生育科普背後,凝聚著她在婦幼衛生臨床診療一線披荊斬棘27載拼出的專業底氣。
從2008年通過衛生部輔助生殖項目評審,湘潭市中心醫院生殖與遺傳中心十餘年間,發展勢如破竹,已開展人工授精、試管嬰兒(包括第一、二、三代)及其相關衍生技術(胚胎冷凍與復甦、卵母細胞冷凍與復甦等)、親子鑑定、羊膜腔穿刺術、臍血穿刺術、絨毛膜穿刺術、產前篩查、染色體核型分析、復發性流產免疫治療、單基因病的診斷、高通量基因測序等眾多高科技診療項目。目前中心每年開展的試管嬰兒達2000多周期,成功率穩定在 60%以上,居國內領先水平,讓萬餘不孕家庭圓了生育夢。而大家都知道,這一切成績,離不開黃媽媽從初生到護航的一路含辛茹苦。
2006年,湘潭市中心醫院決定引進人才創建生殖遺傳中心,黃向紅被任命為中心副主任,負責臨床工作。當時的生殖遺傳中心無場地、無設備、無臨床技術操作手冊、無人員培訓、無項目審批。面對一無所有、一片空白的極端困難局面,在院領導支持下,黃向紅協同中心主任譚小軍及其他團隊成員全情投入,犧牲了個人休息日和節假日,事無巨細,抓細抓實。短短2年,生殖與遺傳中心初具規模,一次性通過衛生部輔助生殖項目評審,創造了輔助生殖技術項目從籌建到一次性評審通過的國內最短時間記錄。
「不管身處何方,都要有思維之大格局,攻堅克難之勇氣,對待病友要如同親友,但只是和顏悅色是不夠的,最根本的是要用最精湛的技術、最少的花費去幫助病人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這是黃向紅對中心每一位醫護人員的要求,也是她自己行醫多年來的行為準則。
為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黃向紅帶領團隊在臨床方案、實驗室操作等方面不斷探索改進,開展的眾多項目均填補了湘潭市技術空白。其中,率先在湘潭採用經腹減胎的方式處理宮內宮外同時妊娠的宮外孕囊。湘潭縣的唐女士結婚4年來一直未孕,2018年,她好不容易通過試管嬰兒受孕,可檢查卻發現了宮內宮外同時妊娠。醫生告知,必須在保留宮內胎兒的同時儘快開腹去除宮外孕囊。但唐女士擔心開腹手術增加宮內胎兒流產風險,而且麻醉可能對宮內胎兒造成影響。對此,黃向紅大膽提出微創宮外孕減胎術——通過一根細針穿刺到宮外孕的胎心部位,抽吸破壞胚胎的心導管從而達到減除宮外胎兒的目的,手術無需麻醉,對宮內胎兒也更加安全。
然而,唐女士宮外孕的孕囊位置特殊,宮內、宮外兩個孕囊幾乎在同一直線上,經陰道減胎必然傷及宮內孕囊,只能經腹部減胎。但穿刺一個僅孕40多天的胎心就像隔腹穿刺一粒芝麻,難度相當大。憑藉多年的經腹臍血穿刺及減胎術經驗,經過深思熟慮,黃向紅堅持了這種可行性。最終,一針穿刺成功,整個過程不足一分鐘。
不僅在醫技上潛精研思、節節攀升,作為湖南省政協委員、湘潭市黨代表、支部書記,黃向紅還心繫民生,關注基層。2016年6月8日,刊登《湖南省政協致全體委員的一封信》,動員全省政協委員參加「三個一」扶貧行動,近3年對口幫扶貧困家庭5戶;提出政協提案8條,其中《湘潭市生育保險統籌支付亟待提高》的建議得到採納,此後每年生育保險多支付3000萬,惠及湘潭廣大生育婦女;由於看到許多患者因為生育知識缺乏而走彎路,今年3月開始,她通過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等多個平臺發布科普視頻,為老百姓講解生育相關的各種問題,僅抖音平臺就獲贊66.5萬。敢想、敢幹、敢闖,黃向紅乘風破浪的醫路仍在繼續,正如她的名字那般,永遠向著火紅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