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電腦打字是一項簡單的生活技能,而想要一個快速打字的技能,是一門系統的科學,並非手快點兒腦子快點兒那麼簡單的事情!
下面,要說的是快速準確的打字技能,無關於日常三五十字每分鐘的電腦打字。
第一步,選擇符合需求的打字方法。
我們講快速打字的基礎速度應該穩定在100字/分鐘及以上,至於說準確率,很多地方考試或者工作要求95%以上,然而這僅僅是針對在聽錄過程中,對於一些同音詞判別和標點符號運用方面不可避免的錯誤,而不是可以接受其他類型的錯誤,這是對數字文本起碼的態度。
那麼,哪些技術可以達到這樣的標準以上呢,不用懷疑,現行的各種輸入法、速錄技術均可以達到!下圖是對當前可以接觸到的四大類輸入方法的簡單數據表,數據來自於我們從業中的數據,槓精不要拿個案來說事。
從數據表中可以看到各類方法的目標速度與極限速度,練習打字速度一定會設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決定了不同方法的選擇問題。比如你想要從事職業速錄師工作,需要180字/分鐘以上的速度(正常人說話的速度也就160-220之間),那麼你的選擇餘地只有速錄軟體和速錄機,所以在決定提升打字速度的時候,就需要選擇好應用方法,否則剛才的速度要求你用全拼輸入法在當前技術條件下,練一輩子也達不到,只會是白費功夫。
第二步,了解系統學習和訓練的能力分布
選擇好了打字方法以後,就需要開始系統學習與訓練了,因為我們不開設速錄機相關培訓,下方有關的理論僅適用於無需外接設備的普通電腦鍵盤打字。
首先看下達到快速打字水平需要訓練掌握的能力分布圖:
這裡包含三大類九項能力,在實際訓練中,會有一定的先後順序,但越往後期,越會綜合練習。
1、指法-準確
指法是貫穿整個訓練周期與實際運用中的重點,第一步要訓練的便是指法的準確性。在沒有做到準確之前,速度是沒有意義的。正確的坐姿正確的手型是有科學依據的,然而實踐中對此要求並不嚴苛,在自己覺得舒服的情況下,可以不按照科學手型去分布手指運用,這一般不會限制上表中的目標速度,只會影響到極限速度。準確的指法伴隨的是盲打,這個很好理解,實現盲打的核心是手掌位移後的準確歸位以及各手指對於個人鍵位的肌肉記憶。學習者要時刻記住,糾錯就是提速,輸入全程沒有錯誤的情況下,速度再慢也會非常可觀。
2、指法-快速
在達到一定階段的準確基礎上,就需要開始對速度進行要求了,一般認為正常人的指法應該穩定在260鍵/分鐘以上,可以自檢自查一下是否合格。這是一個沒有運動障礙的正常人都可以達到的水平,訓練方法的核心是對於組合鍵位的肌肉記憶,手指靈活度訓練。到達後期訓練,是需要達到無意識輸入狀態的,就是說你的腦海裡並不知道輸入的是哪個字母,而你輸入的就是正確的,這便是快速的入門級了。再往後是不斷的訓練,限制於運動天賦問題,不要太過於強求自己,上述基礎水平足夠達到想要的打字速度水平了。
3、指法-柔和
這是進階性的能力訓練,區別於任何其他彈指雙手並擊的指法,標準鍵盤是單指單擊的,不可以使用彈指的手法,越重的力道,越影響手指手掌的歸位與尋位。我們只需要按下鍵盤讓電腦有所反應的力道就可以了,同時,柔和也決定了輸入的持續性,在長時間打字輸入過程中不至於太累,導致水平下降。簡單點說,這項能力決定了指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4、語法能力
語法能力在快速打字過程中非常重要,不要認為你會打字就好了,很多人的漢語語法能力是相當不樂觀的。這裡講的語法能力核心是對於漢語拼音能力的掌握,不能準確輸入所要輸入字符的音節,很大程度上會造成錯誤,回刪再輸入的狀態,影響速度提升,同時對於無法很好掌握錯誤解決辦法的人,也會造成短時間的輸入停滯,影響輸入時候的狀態。然後涉及同音字詞辨析運用、標點符號運用、段落分配等。
5、分詞能力
分詞能力就是對於句子中的詞彙準確斷開的能力。這是一項需要長期訓練的能力,涉及到個人詞彙量、詞彙敏感度、行業詞彙理解力、軟體功能運用等多方面能力。比如說「今天的天空真的好藍呀」,那麼還會怎麼輸入呢?「今天的天空+真的好藍+呀」,「今天的+天空+真的+好藍+呀」,「今天+的+天空+真的+好懶呀」很顯然,第一個的分詞要比前面的分詞更加有優勢,最後一個分詞就出現了錯誤,「好懶呀」、「好藍呀」,前詞的利用率更高,影響準確性從而降低速度。至於說整句輸入這種慘無人道的方法不建議大家運用,會嚴重影響輸入節奏,節奏亂了,思維也就亂了,指法也會亂。同時,分詞能力也涉及到不常用的單字輸入方法,也就是所謂的練詞消字。比如要輸入「影」,單字不常用,往往優先可選字是「應、硬、英」等等,那麼這時候輸入「影子」,然後回刪最後一個字,得到單字,速度要優於在列表中選字。
6、短語能力
短語能力雖然在訓練周期的後半程才開始,但卻是一項非常非常很重要的能力,合理的運用短語,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重碼率和同音詞選擇問題。短語分類和短語知識在百科中,知乎中,課本中都能找到,理論聯繫實際,合理運用才是重中之重。比如剛才說的「理論聯繫實際」,一次性輸入,準確無誤,也可以是「理論+聯繫+實際」,「理論」的同音詞選擇有,但是不常見,然而「聯繫」的同音詞有「練習」,也是常用詞,「實際」有「世紀、試劑、時機」都算比較常用的,現在輸入法比較智能,可以聯繫前後文判斷用詞,如果例子是非典型的用詞呢?再說了,就算都在首選位,起碼還少了兩次空格鍵的擊鍵呢。
7、壓句記憶
所謂壓句記憶,在看錄和聽錄過程中是不同的運用的。看錄中,講究的是一句話讀完後整體進行記憶輸入,而不是看一個詞輸入一個詞,這樣前面所講述的分詞與短語就很難運用了;聽錄中,因為對於不同詞彙的理解,上下文的理解並非是持續穩定在同一水平線的,壓句記憶就是在輸入當前句子時候,可以繼續聽音記憶下一句子,以便在輸入過程中的穩定與持續,不會斷檔。這也是高階技能訓練的範疇,比較費腦子。
8、信息提取
這是打字人員綜合素質的體現。在實際培訓中,往往不能太功利主義,比如我學醫的,就專門打醫學類文章,學法的,就專門打法律類文章,這是錯誤的,儘管一段時間後,當前門類的水平看起來提升了,但是一旦遇到其他內容,便迅速下降,嚴重的影響輸入心態,導致步步跟不上。綜合訓練的目的就是讓學習者能夠多了解各類知識,並對文章寫作有一定理解和運用能力。特別體現在聽錄上,並不是講述著說什麼就記什麼,而是需要理解講述著的話語內容,進行不必要內容的剔除、必要內容的原汁原味、錯誤用詞的糾正等等。一定是優先理解了,才能提取出句子的內容,並用最佳的方式記錄下來。
9、軟體應用
軟體應用可以在最開始運用,也可以放到技能水平達到以後再運用。一般來說,應當優先訓練自身技能,再去合理運用軟體的各項功能。比如詞語定位,某些字詞可能在個人電腦中並非第一位,就需要固定到第一位去;還有對於一些自身特別常用而詞庫中不存在或者不常用的詞彙的建立;高速輸入狀態下,屏蔽掉輸入法調頻功能等等。軟體應用的合理操作,能讓既有技能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第三步,合理規劃學習計劃和進度把控
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板塊內容,每個人的訓練情況、技能掌握程度、存在問題的點與應對方法都不盡相同,沒有一個普適的方法能夠讓所有人整齊劃一的學習訓練,這也是為什麼所有開設大班教學的打字培訓班都沒有什麼效果的根本原因,當然,師資的不專業也是核心問題所在。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這個領進門是什麼概念呢?比如全拼輸入法,100字/分鐘,這叫領進門,比如雙拼輸入法,120字/分鐘,這叫領進門,對於極限速度的追求,才是看個人的。
先來看一下總體學習的大方向,框架性質的規劃方案:
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幾個階段,只是每個階段訓練的具體內容和時間把控,是個性化的,如果自己獨立訓練的,需要自我把控、分析調整。在訓練之初,需要給自己建立一個能力訓練周期內的甘特圖,類似於這個樣子:
然後根據進度進行自我調整以及計劃調整。專業的培訓固然是可以很好的規劃學習方案,自行練習也是可以做到的,自己多費點功夫,多費點腦子就好了。無論是自己練習還是參加專業培訓班,都是需要帶著腦子去練習的,自己不動腦子去思考總結並予以調整的,會嚴重影響到學習進度,即使最終也達到了目標速度,會比別人多好很多的時間。
然後對於學習計劃的制定,也涉及到技能訓練中的一個關鍵點,在於持續性。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極其不可取的一種訓練行為。科學上講人類獲得一項習慣需要持續不斷的訓練21天,也就是說正確的指法、分詞短語運用的習慣、熟練的問題處理等,都需要不間斷訓練一段時間才會形成個人習慣。一旦中途斷檔了,影響的並不是推遲斷檔幾天的事情,而是會延長更多的時間,甚至於把不良習慣養成了。
快速打字中,穩定性是高於其他的,瞬時速度根本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在技能訓練的規劃中也是一樣的,達到什麼階段學習訓練什麼內容,越是在訓練周期後段,同時訓練的能力越多,會出現組合訓練的情況,這時候合理分配好不同能力在一天內的訓練時間、前後順序、組合順序等等,就顯得比較重要了。跨階段的訓練不見得沒有用,只是效率肯定會比較低下。
第四步,理論聯繫實踐,實踐出真知
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每個人的心路歷程都是不同的,比如剛開始糾正錯誤指法和輸入方法的時候,會明顯感覺到速度還不如以前快,這是很正常的,因為不熟練。然而這種不熟練是為了以後更高的速度需要付出的代價,一定要調整好訓練心態,始終都去跟自己比較,而不是與他人,周邊人去比較,技能是自己的,不琢磨自己的能力掌握情況和問題所在,是沒有什麼大用處的。在培訓實踐中,我們也發現心理輔導甚至可以花費掉三分之一的課程時間。心態的調整應該在急與不急之間,急的是每天要抽空去訓練,要有意識理解自己不足之處,不急的在於,技能水平的提升是一個過程性的,有人快有人慢,不能因為別人快就覺得自己不行,也不能因為別人慢就沾沾自喜,一定要始終堅持與自我抗爭。
從訓練的狀態講,會有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想好需要輸入的詞,想好需要輸入的字母,輸入相應的字母,輸入字詞;第二階段,是想好要輸入的詞,不思考直接輸入相應的字母,輸入字詞;第三階段,想到的詞直接正確出現在需要輸入的地方。第三階段就是高速輸入狀態下應該有的樣子,並不是腦子不去思考,不知道要輸入什麼詞,而是手腦同步,每一次的反應時間都極其短暫,會被潛意識所代替。我們都知道,潛意識的反應速度要遠遠高於思維思考速度,這個時候技能基本掌握到了極限水平,應該達到了各自想要的目標了。
對於不同能力的訓練方法,上方圖中已經解釋了,下面說一說對於錯誤處理,也就是糾錯怎麼做。
糾錯的前提是知道錯誤是如何產生的,要知道錯誤是如何產生的,就需要對自己的練習狀態有所把控,記住自己練習過程的狀態、方法、步驟等等。好的訓練平臺可以替代這份工作,如果沒有在訓練平臺上進行的,就需要自己多動腦子,多多記憶。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在敲擊某些鍵位的時候經常出錯,那麼怎麼樣去調整呢?首先,要知道這些鍵位需要動用的手指,然後了解在什麼狀態下會出錯。有時候因為手掌位移後回位不準確,這時候就要訓練自己對於基礎鍵位的肌肉記憶;有時候因為某些組合鍵位就會出錯,那麼就要多多練習這樣的組合鍵位,不斷去嘗試糾正。
對於文章糾錯,首先,讓自己處在放鬆狀態下,輸入文章,所有錯誤詞彙不得刪除,繼續輸入正確詞彙,然後根據所有錯誤內容進行分析。比如同音詞錯的多,這時候就要看是否需要固定一些位置,是否可以進行短語輸入;再比如多字錯誤,這一般都是指法不準確造成的,每次敲擊按鍵的時候,會碰到相鄰鍵位的字母,從而讓詞彙輸入不準確,需要繼續訓練指法的準確定,手掌手指的定位能力。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不要急於追求技巧,而是優先打好基礎,進階階段再考慮技巧問題。比如全拼中的簡拼、雙拼中的混碼等,這些如果沒有紮實的技巧,並不能在實質上提升打字速度。整句輸入也是一樣的道理。對於練習素材的選擇也是一樣的,並非越多越好,而是越全越好。一定數量的練習素材,能夠綜合訓練到你的各項能力和知識點,便是最佳的選擇。很多的練習素材,卻都是一個類型一個方法一個節奏,對於訓練者來說看起來有所提升,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深,自信會被摧毀,對於科學方法的信任度也會下降。基礎才是學好打字速度的關鍵,技巧只會是錦上添花,不可能雪中送炭。
寫在最後:
技能訓練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信心、耐心、用心。相信上面的內容能讓大家了解如何正確的練習與規劃學習方案,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堅持練習,就會收到你想要達到的效果哦。
如有問題,歡迎留言聯繫,百度、淘寶搜索西潮科技找到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