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到底講了啥?︱一句話概覽四書五經

2021-02-23 一起學語文

點擊「一起學語文」即可關注

掌上語文讀背神器 專業語文學習社區

☞點此查看本平臺使用指南


首先,請允許我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大家平時聽到「四書五經」大多數都是這樣的表情吧?懵懂中帶著一絲茫然,茫然中透露著些許哀傷,哀傷中不乏一些無奈……

總之,此時的心情用四個字可以概括:不明覺厲!

就好像「四書五經」是上古時期的神獸一樣:超級厲害,但是我並沒有見過。

如果有人告訴你他正在讀四書五經,咱們的腦海裡常常會蹦頭懸梁錐刺股的畫面。碰到這樣的人,不管怎樣都要先點個讚!

記得當年在上大學的時候,認識了幾位外國友人,我用一口非常標準的中式英語問他:ni jue de zhong guo zui li hai de shu shi shen me shu?(翻譯過來就是:你覺得中國最厲害的書是什麼書?)他們的回答都是:絲書烏竟!

那麼,作為最能代表中華儒家文化的四書五經,連外國友人們都知道一些,如果作為中國人的我們都不了解,豈不是丟人丟出了中國,丟出了亞洲,丟向了世界了?

所以,接下來我就為大家科普一下這傳說中的四書五經到底講了一些啥?話不多說,正式開始!

首先,四書五經不是指一本書,而是最能代表儒家學說的九部經典著作的合稱。其中「四書」是指代以下四部著作:《大學》、《論語》、《孟子》以及《中庸》。

而「五經」則是指代《詩經》、《尚書》、《禮記》、《周易》以及《春秋》這五本著作。(註:《禮記》一般分兩部)

其實「四書」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中露臉的機會還是挺多的,初中課文裡就有《論語》、《孟子》和《禮記》的文章了,所以要記下來也不算太難。而「五經」露臉的機會就比較少了,而且數量上也多了一部,所以記起來比較困難。這裡分享給大家一句口訣,記住這句口訣就能比較快的記住這五部書的名字了:詩書禮記易春秋。

除了《禮記》和《春秋》,其餘都是一個字代表一部書,這句話讀起來比較順口,所以多讀幾遍就能記住了,反正我就是這麼記住的。

關鍵問題來了,僅僅記住名字並沒有什麼用。丟人的概率還是偏高。

那麼這幾本書究竟講了一些什麼內容呢?接下來就逐一給大家做一個簡要的介紹,了解這些奇書的梗概。

一、「四書」之《論語》

其實這部書不用我過多介紹了,關於這部書的作者啊,內容啊,大家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我這裡就跟大家講講書名中的這個「論」字是啥意思。

大家都知道這個「論」字,在這裡不能念第四聲,要念第二聲「lún」,但這個字是啥意思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這個「論」字,是整理、總結的意思。

所以和「語」結合起來,《論語》這個名字就是「把說過的話整理總結成一部書」的意思。至於是誰說的話呢?地球人都知道是孔子。

所以,假設用一句話來概括《論語》的內容,那就是:

大家都別吵了,都聽孔老師的!

二、「四書」之《孟子》

這部書也不用做過多的介紹,跟《論語》的性質差不多,也可以歸類到精神偶像這一類。只不過偶像由孔子換成了他的再傳弟子孟子。書名也更加直白,也許是因為壓抑不住對孟子的如黃河之水般的崇敬之情。

所以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內容的話,那就是:

孟老師說的也不錯,咱們也聽聽他的!

三、「四書」之《大學》

看到「大學」這兩個字,智力正常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跟我們現在所說的「大學」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因為當時還沒有大學中學小學這種等級劃分概念。那麼這個大學是指什麼呢?這就要從這部書的來由說起了。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孔子弟子曾參所著。那麼後來為什麼會把《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呢?因為後人(尤其是韓愈和程頤二位)覺得《大學》寫的太好了,實在值得獨立門戶。那麼大學為啥寫的好呢?因為它寫的是「大學」,是很大的學問!大到什麼程度呢?人這一輩子做人做事的學問都包含在裡面了!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大學》的內容的話,那就是:

看了《大學》,我的生涯一片無悔。

四、「四書」之《中庸》

「中庸」這個詞放到現在好像不是什麼好詞,我們現在說一個人做事太中庸基本上就跟說他很慫是一個意思了。而實際上中庸可以說是儒家學說最精髓的所在,只是後來被別有用心的人惡意曲解了而已。

可以說《中庸》是很牛的,牛到什麼程度呢?跟《大學》一樣,牛到可以自立門戶--《中庸》也是從《禮記》中抽出來的。

《中庸》跟《大學》所講的內容在性質上是差不多的,都是在講做人做事的道理。但《中庸》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觀點:中庸之道。

《中庸》的主要內容也就是在談中庸之道在各行各業各種人群當中的運用之道。那麼中庸之道到底是在講什麼呢?這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來概括就是:做人做事得掌握好度。

借用《讓子彈飛》中的葛優說的一句臺詞來概括《中庸》:

路要一步一走,步子大了容易扯著dan!

五、「五經」之《詩經》

《詩經》大家也比較熟悉了,我就不做過多介紹了。這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內容都是各地搜集來的詩歌。當中的詩歌當時都是可以演唱的歌詞。形式是詩歌,內容卻非常豐富。不同的人群(貴族、平民),不同的題材(愛情、戰爭、敘事、諷刺、史詩等等)都有。可以說能比較完整的反映當時的社會風貌了。

用一句話來概括《詩經》的內容就是:

請跟著我的歌聲回到我的家鄉。

六、「五經」之《尚書》

「尚書」這個詞,我們最常聽到是在歷史電視劇當中。在電視當中這兩個字就是權利的象徵,代表著一個部門的最高領導。比如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等,那都是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顯然,作為書名,這兩字不是這個意思了。因為這部書明顯不是在教我們怎麼當官的。

《尚書》意為:「尚者,上也。上所為,下所書也。」簡單來說,《尚書》就是「上古之書」的意思。那就很明顯了,這部書的內容就是記錄上古時代的那些人,那些事兒的書籍。

春秋戰國時期稱《書》,漢代的時候才叫《尚書》。漢代的人概念中的上古時期,那肯定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了,也就是虞夏商周時期。那些時期的人都是真正的大神,大神說話一般都是有很多名堂的,所以《尚書》的語言在四書五經中是最深奧難懂的。但因為是記錄上古大神,所以在四書五經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用一句話來概括《尚書》的內容,就是:

小屁孩兒們,來看看你們的老祖宗吧!

七、「五經」之《禮記》

《禮記》中的文章來源及作者在四書五經中是最複雜的,多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典籍,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又叫《小戴禮記》(因為通行的版本是西漢時的戴聖整理編纂的。)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

從這部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它的主要內容了,主要是在講先秦時期漢族人的禮儀制度。這裡的禮儀制度不僅僅是包括人與人交往的禮儀,還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的制度。簡單來說就是講規矩的,當時的人做啥事兒有哪些規矩。

「禮」在儒家學說中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孔子畢生的志願就是要恢復西周時的「禮樂政治」,後世朝代的統治者也經常將「以禮治天下」掛在嘴邊。這裡的「禮」,其實核心就是規矩。不然社會沒規矩,大家都去造反了,所以儒家學說滿足了封建統治者的需求,統治者們都愛用。

用一句話概括《禮記》的內容就是:

都別亂動!按規矩來!

八、「五經」之《周易》

《周易》可以說是四書五經當中最神奇的一本書,街頭算命先生往往都有一本兒,如果沒有,那他就是個騙子。還有,不要把武俠小說中的《易筋經》當成《周易》了。

「周易」這兩個字的意思是啥呢?「周」是指「周文王」的意思,因為據說這部書是周文王坐牢的時候寫出來的(「蓋西伯拘而演周易」--司馬遷《報任安書》)。這個「易」字理解起來稍微麻煩一些,是取「易」的本意,也就是甲骨文的中的意思。甲骨文當中的「易」字寫法是日出地平線之意,象徵著自然世界,陰陽變化。

所以《周易》的內容是在探究世界變化的規律,大家最常聽到的就是「奇門遁甲、陰陽八卦」。大家都知道,大自然的規律那是玄之又玄的。以我們現在的認知水平,都不敢說了解大自然的規律了,更何況是在當時。只能靠一群高智商的人去推演,高智商的人推演出來的東西,低智商的人想要看懂那就不容易了。所以《周易》的內容也是玄之又玄,窮其一生去研究《周易》的大有人在。

用一句話概括《周易》就是:

對不起,您的智商餘額已不足,請充值。

九、「五經」之《春秋》

《春秋》比較好理解,就是時間的意思。劉歡都唱了嘛「幾度風雨,幾度春秋。」也就是說《春秋》是一本史書,而且是孔子的祖國--魯國的史書。但因為文字過於質簡,也就是字太少,所以後人對這部書進行了一些補充解釋和說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左丘明編寫的《春秋左氏傳》也叫《左傳》,還有公羊高編寫的《春秋公羊傳》以及穀梁喜編寫的《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估計有人會說,一個小國家的史書能有這麼重要的地位嗎?要知道春秋戰國時期能留下的文字記錄的內容本來就不多,像《春秋》這種系統完整的記錄魯國十二公的資料就更少了。而且,史書中含有大量的反映當時社會的珍貴資料,所以也是相當寶貴的。

用一句話來概括《春秋》的內容就是:

孔子的老家,就住在這個屯兒!

以上就是「四書五經」的簡要介紹了,那麼問題來了,如此經典神奇的書為什麼現在的流傳度卻越來越小了呢?原因很簡單,都是文言文寫的,而且是早期的文言文!我們現在已經不用文言文了,字都看不懂那還咋看書?

所以,學好文言文是了解這些神秘又神奇的書籍的前提。

那麼,學習文言文很無聊,很艱難嗎?來聽聽《文言文那些事兒》課程你應該就不會這麼認為了!加入《文言文那些事兒》,我們一起學習最有趣、有料的文言文!

閱讀連結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最有趣、有料的《文言文那些事兒》第一期課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大家都聽說過,但不一定都清楚具體是哪些經典。四書五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內容博大精深,文化內涵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是以四書五經為修身、齊家、立德之本。
  • 為什麼現代人要學四書五經
    (一)現代人學四書五經的基礎是什麼?在《三字經》說: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訓詁的意思就是要知道句的講法,要知道句意,知道四書五經是文化的中心思想,也是為人處世的方向,能夠幫助人入世,也能幫助人出世的學問。
  • 「四書五經」,有多重要?
    我們今天講的儒家,就是指由孔子所開創的這個學派。後來的許多儒家代表人物和各家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都普遍公認孔子的作用。韓非子提到:「儒之所至,孔丘也。」(《顯學》)。意思是,最大的儒,到了極點的,就是孔丘。東漢高誘在《淮南子·要略》篇的注釋裡面也說:「儒,孔子道也。」高誘認為,儒家,就是孔子的學問。
  • 《四書五經》包括哪些
    自從《平安經》成為笑話以來,讓我們的記憶回到了《四書五經》,那麼《四書五經》是哪四書?哪五經呢?作者是誰呢?四書五經,國之經典。四書是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這四本書。1.
  • 「百家號鼠你紅」四書五經是什麼家思想 四書五經適合什麼人讀
    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諸多文學作品中,對於我國古代早期思想文化發展史記載最詳細的書籍。四書五經不是一本書,而是多本書籍的合稱。具體四書五經指的是什麼書,還有四書五經是什麼家思想,以及四書五經適合什麼人讀。下文中,小編將會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
  • 文白對照《四書五經全本》
    ,明確規定」較好的經學基礎,能背誦「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以及《周易》、《詩經》中的一種;「不止是清華大學,全國各大高校紛紛拉開自主招生的序幕,不少學校部分學科都對《四書五經
  • 明代經筵講史,涉及到《四書五經》中的哪些歷史知識?
    到了明朝,統治階級更加重視吸取前代的治國經驗,通過對四書五經的講讀,不僅可以使皇帝學習到儒家的倫理思想,更能借四書五經中歷史知識的傳授使皇帝了解前代的治亂興衰並引以為借鑑,因此,四書五經成為明代經筵講史的基本教材。明朝初期,經筵講座中本不設《春秋》,直到明熹宗天啟年間,熹宗以其「有裨治亂,令擇人進講」,這就充分表明了明代經筵講史對四書五經中治亂興衰的歷史常識的重視。
  • 《大老爺》四書五經怎麼讀
    在大老爺手遊中四書五經究竟該怎麼讀呢?在大老爺手遊中四書五經讀書的方式又是什麼呢?不清楚的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大老爺四書五經讀書方式攻略 讀書四書五經是每一本書熟練度都要160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詩經,尚書,春秋,周易】 1.聲望200後入學屬性不好要100銀子好一銀就行了然後讀書遊戲隨緣加熟練度
  • 考點分析之四書五經
    在非法的考試中,考點眾多,其中四書五經是比較值得深入了解的一個,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四書五經的相關知識點考察。一、知識點分析(一)簡介四書五經,是「四書」與「五經」的合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 四書五經分別是什麼?
    四書五經是四書與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四書指的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四部作品,這是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 怎麼樣用四書五經取敏而好學的寶寶名字,一眼難以忘懷
    四書五經是儒家的經典著作,裡面蘊藏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值得我們慢慢品味和借鑑,所以,這些內容在今天仍然對我們有啟發意義。因此,如果想為孩子起一個有寓意的名字,那不妨參考四書五經起名。 一、《四書五經》中敏而好學的寶寶名字1.
  • 「四書五經」指的是哪幾本書
    「四書五經」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四書」包括《論語》,《孟子》和《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五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四書五經」包括哲學、倫理、政治、教育、數學、經濟、地理、藝術、天文、科學等方面內容,這些著作的內涵極其廣泛深刻。它不但對幾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產生過深刻的影響,而且對於中國的現在乃至經來的社會發展都將會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 2020公考積累-四書五經精華100句
    關注並私信 四書五經 ,獲取完整版四書五經精華100句!
  • 女孩名字大全:10個四書五經千嬌百媚的女孩名字,太美了
    四書五經包含了我中華民族博大的精神物質和內涵。因此,許多父母在為孩子擇名的時候,就會選擇從四書五經中去尋找有內涵的名字,來體現孩子名字的大氣和深意。 一、《四書五經》中千嬌百媚的女孩名字1.二、《四書五經》智慧名言,可以指引你的人生,用來給寶寶起名1.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君子一句話可以表現出明智,一句話也可以表現出不明智,說話不可不謹慎呀。2.
  • 四書五經,你知道用英語怎麼說嗎?
    當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必然得提到「四書五經」。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作品,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它們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
  • 四書五經最唯美的名字大全精選
    、內在信息就已經確定了,而人們所看到的或者每天都要互相打招呼的是人們所熟悉和慣用的名字,而隱含在名字裡的更深一層的生命寓意,接下來大眾起名網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四書五經最唯美的名字大全精選供大家參考,如果你正在為寶寶起名字,不妨來這裡看看!
  • 傳統的「四書五經」是指哪些著作?自詡為中國人的你讀過幾部?
    一提起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不少小夥伴動不動掛在嘴邊的就是一句「上下五千年」,可如果當洋人問起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歷史的文明古國到底有哪些具體的文明成果時,大部分人就語焉不詳了.其實說起我們泱泱中華的文明成果 , 除了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之外,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歷史典籍絕對值得一提。「四書五經」是中國儒家學說的核心載體,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和「四書五經」常常一起提及的還有六藝,在此一併介紹給大家。
  • 四書五經是重中之重
    古代也有高考,稱之為科舉制度,考試的內容離不開經史策論,而考試範圍也圍繞四書五經為主。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初始於宋朝,順序也是按照由淺入深的排列,其中涵蓋了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因此一度被奉為官書,成為科舉考試的必備教材。
  • 四書五經六藝,經典永流傳,持久在人心
    四書五經六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儒家持「禮」,認為大丈夫在世要以禮待人,行不亂坐危正,儒家文化以孔子為代表,四書禮儀是儒家弟子學習的基本書籍,在中國諸多的文學典範中,四書五經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也是後世科舉考試的教科書。
  • 現在有多少人讀《四書五經》呢?
    四書五經是孔孟等先賢的著作,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四書五經詳實的記載了我國早期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是我們現代人人需要學習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