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北京師範大學發布訃告:歐陽中石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11月5日凌晨3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消息一出,立即登上熱搜榜,
網友紛紛表達對中石先生的緬懷之情,評論區一片「一路走好」「先生千古」的哀悼之聲。
這也勾起網友對中石先生的集體回憶,曬出自己身邊或者知道的先生的題字,以此來緬懷他。
先生題寫的「圓明園展覽館」
正覺寺山門一側有歐陽中石先生題寫的「不能忘記」,提醒我們勿忘國恥。
十三陵蓄能電廠一面山體上,有中石先生題寫的「天池」二字,總面積近400平方米。遠遠望去,尤為壯觀。
歐陽中石所題的劉少奇文物館的匾額
歐陽中石先生於藝術領域涉獵廣泛,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他的書法成就非一般人可比,前來求字的人趨之若鶩。先生本人生性平和,對別人的題字請求一般不會拒絕,所以,一生題字無數,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先生的題字也不足為奇。
有網友表示,自己的小學、中學、高中的校名都是先生所題。
誠然,歐陽中石先生一貫樂善好施,熱忱關心教育事業,不但給諸多景點、名勝古蹟題過字,還給很多學校題寫過校名校訓。所以,經他題寫的學校名字數不勝數。
歐陽中石先生,1928年生於山東省肥城市,少時生活在濟南,曾先後就讀於制錦市小學和濟南一中,他的夫人張茝京則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
作為山東人,對自己的故鄉,他有深厚的感情,老先生說過:我為自己是山東人而驕傲,對於培養他的濟南,他曾經說:「這個城市是培養我的地方,我也始終在這裡成長」,他更是直言濟南是他的第二故鄉。
正是這份赤子之情,令歐陽中石對前來求字的山東老鄉更是是來者不拒,因此,中石先生在山東留下了很多墨寶,經他題字的建築不計其數,他對山東的感情從這些題字裡就可見一斑。
在濟南,很多地方能看到歐陽中石的題詞。比如著名的《泉城頌》石刻,「長天崇歷下,厚土惠泉城。趵突流金線,珍珠漱玉明。文心凝麗句,德化樹高行。掃徑邀中外,開門禮送迎。」這首詩飽含著中石先生對泉城的熱愛。
2010年,書寫這幅巨大的丈六作品時,中石先生已經82歲高齡,實在難能可貴。
時隔兩年,中石先生為好客山東五周年現場題字「好客山東」。
有「南華西,北齊魯」之稱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也是中石先生題寫的。
濟南美術館
齊魯師範學院
山東華宇工學院
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
作為他的老鄉,有肥城網友曬出圖片,說自己母校的名字也是先生所題,以此表達作為老鄉的緬懷。
……
歐陽中石先生學書先從師武巖法師,後又師從吳玉如。從唐碑入手旋即轉臨北魏諸墓誌;後亦曾涉足於篆、隸、甲骨、金文,尤於歐陽詢諸碑臨池最勤。多作行書,宗法二王。草書以王羲之、孫過庭為宗。書風妍婉秀美,瀟灑俊逸,既有帖學之流美,又具碑學之壯大。
他曾說過一句話:「中國的書法教育事業不是個人的事業,我願意和朋友們一起來推動它向前發展。」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國書法教育中。1985年參與創辦中國書畫函授大學(今重組為中國書畫國際大學)並擔任學術委員會主席。他一生為中國書法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赤子之心感動著每一位願為中國書法事業作出奉獻的人。
笑他追風踏浪去,大筆獨驅史留痕。
而今墨寶尚在,而先生卻已與世長辭,天堂多了一位書法家。
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資料來源:新浪微博、大眾日報等
齊魯壹點內容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