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2020年《日本文論》及《日本學刊》增刊發布會」在京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化工大學等多家機構的專家學者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知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人民中國、中國網、中新社、中國作家網等媒體與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學刊編輯部主任唐永亮主持會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吳懷中研究員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學刊增刊和《日本文論》新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學刊雜誌社正在著力打造的「2323」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5.17講話」和三次致信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講話精神,加快構建有中國特色日本研究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重要舉措。他認為,學刊增刊有利於促進學科間的相互借鑑和協同發展,有利於推進日本研究力量的整合以及體系化建設;《日本文論》在剛剛結束的「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集刊年會」上脫穎而出,入選98種CNI名錄集刊之一,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期刊處幹部孫婉婷在致辭中表示,學刊編輯部克服繁重的編輯工作,努力進行創新性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也將為促進學術研究、發掘人才、培育學科,在資金和制度方面加大力度扶持優秀刊物的可持續發展。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高橋耕一郎對《日本文論》及《日本學刊》增刊發布表示祝賀,他認為,日本學刊雜誌社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頂住巨大壓力很好地完成了學術成果出版,並希望今後能夠加大力度向海外傳播中國人民的抗疫努力,增進中日學術交流與學術創新。會議分為「2019年度日本研究優秀論文發布會」、「《日本文論》新刊推介」和「互動討論」三個環節。在「2019年度日本研究優秀論文發布會」環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日本學刊》代主編高洪出席會議並對「2019年度日本優秀論文」評選情況及《日本學刊》2020年增刊編輯情況作了詳細說明,他認為學刊增刊的學科綜述體現了兩個特點:所內力量與所外力量相結合,兼顧日本學界的研究動態。中國知網評價中心副主任張義川就「2019年度日本研究優秀論文」的數據來源情況進行了說明,他表示知網強大的數據抓取與分析能力為日本研究優秀論文的評價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知網評價中心將與《日本學刊》編輯部進一步加強合作,進一步提高評獎體系的科學化。學會代表林美茂(中華日本哲學會會長)、邱雅芬(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秘書長)、張躍斌(中國日本史學會副會長),編委代表韓鐵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優秀論文獲獎者代表王青(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周閱(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歸泳濤(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盧昊(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和張曉磊(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就學刊增刊優秀論文評選和各自文章情況進行了闡述。
在「《日本文論》新刊推介」環節,學刊編輯部主任唐永亮就《日本文論》2020年兩輯的選稿、組稿、編輯情況進行了說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分社社長祝得彬介紹了《日本文論》2020年兩輯的出版工作。
《日本文論》的作者代表周維宏(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張明國(北京化工大學教授)和田正(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對所發文章的觀點作了介紹。《日本文論》的編委代表湯重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員)、高洪、崔世廣(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王青(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趙京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和董炳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等就《日本文論》今後的發展方向、選稿組稿、編輯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並希望《日本文論》能夠在長時段、廣視域、深層次、跨學科的基礎研究上深耕細作,保持創新的研究特色,努力成為中國日本研究成果推介的又一高端平臺。
會議最後由吳懷中副所長進行總結,他認為此次會議的探討不僅對學刊的發展,還對今後的中國日本研究發展有意義,並指出《日本學刊》和《日本文論》兩個刊物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的「門面」,為廣大中國日本研究學者提供了廣闊的學術平臺。優秀論文評選工作具有範圍廣、數量大、權威性強的特點,中國的日本研究十分需要這樣的評選工作,兩個平臺必將對當下的日本研究起到正向的推動作用。此外,當前的內外形勢發展很快,除應用研究之外,還迫切需要從歷史長軸和國際視野展開研究,期待兩個平臺能夠對中國的日本研究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日本學刊編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