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美國老人,臨死前只能向智能音響求救

2020-12-17 天下網商

#非常時期的內容理性#

(天下網商記者 王安憶 黃天然)

「Alexa,我又要開始痛了。」

「你能幫我緩解疼痛嗎?Alexa,救救我,我真的很痛苦。」

「Alexa,我怎麼才能找到警察啊?」

Alexa,不是一個人,而是亞馬遜的人工智慧語音助手。

上周六,美國密西根州大急流城的一位老人,在臨死前絕望地向Alexa發出40多次求救,最終死於新冠肺炎併發症。

第二天,死者的姐姐,發現了這40多段令人心碎的錄音。

人工智慧沒能幫她報警

死去的老人名叫盧安·達根,今年66歲,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

10年前,盧安因中風導致身體左側癱瘓,此後就一直住在大急流城郊外的一家療養院。

上周早些時候,盧安出現呼吸急促的症狀,但是因為沒有發燒,並未受到重視。

上周四,盧安出現脫水症狀,療養院開始給她用生理鹽水。

上周六,盧安的血氧水平和血壓急劇下降,這才被療養院送到了醫院,這時她已抽搐不止。

「醫院馬上打電話給我,說已經給她戴上了呼吸機……」盧安的姐姐說,「醫院問我,如果她心臟停止跳動,要不要做心肺復甦術,我說,『不,她不想那樣。』」

半小時後,盧安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最終死於新冠肺炎併發症。包括她在內,該療養院目前已有6人死於新冠肺炎。

盧安的姐姐說,她和妹妹平時都通過亞馬遜Echo Show(一種帶觸控屏的智能音箱)視頻聊天。盧安死後第二天,她在妹妹的iPad中打開Echo Show的APPP,意外發現了40多段令人心碎的錄音。

亞馬遜Echo Show智能音箱

媒體聽到了這段錄音,這展示了一個人,是怎樣在與人工智慧的對話中,痛苦地度過了人生的最後階段。

盧安的姐姐意識到,Alexa最終沒有按照盧安的要求報警。

死者的姐姐坐在輪椅上用顫抖的雙手打開

而亞馬遜發言人就此指出,諸如Echo Show之類的智能設備,並不是生命安全服務的替代品,無法聯繫緊急服務。

亞馬遜在周四晚間一份聲明中說:「聽到這一消息,我們感到很傷心,我們由衷地向這個家庭表達哀悼之情。」

「現在她不必痛苦了,她在天堂裡與我的爸爸媽媽一起散步,我必須為她感到高興。」盧安的姐姐說,她會刪除這些錄音,以免帶來痛苦的回憶。

老人們正在失去生命健康權

人工智慧語音助手沒能拯救老人盧安的生命,但是至少,將她最後一刻的聲音記錄下來傳遞給了親人。

還有一些老人,在空無一人的角落默默死去,沒人知道他們臨終前經歷了怎樣的絕望。

4月8日,義大利南部萊切省索萊託市,一家養老院爆發新冠疫情後,護理人員集體逃離,丟棄了87名孤立無援的老人。當老人們被人發現時,其中9人已經不幸去世。

醫生檢查後發現,87名老人中已有70人感染了新冠病毒。

令人悲傷的是,死者並非全部死於新冠肺炎,也有人只是因為沒有食物被活活餓死。

家屬控訴護理員逃離

3月24日,西班牙國防部長也曾報告:軍隊在對全國範圍內的療養院進行消殺工作時,士兵們在一些養老院中發現了被遺棄的老人,有些人甚至已經死在床上。

僅馬德裡一家養老院,就發現了24位老年人的屍體。

西班牙馬德裡士兵在進行消殺時發現老人

圖片來源:路透社

據西班牙衛生部統計,3月8日至4月8日之間,馬德裡大區養老院死亡人數在4750人以上,超過4250人可能與新冠病毒相關,但他們並未全部接受檢測。

在英國,許多老年患者被自己的全科醫生告知,需要籤署一份「拒絕心肺復甦救治」(Do Not Resuscitate,簡稱DNR)同意書,有些同意書的結尾甚至寫道,「我們不會拋棄你,但是我們必須坦誠面對現實。」

DNR又被稱為「允許自然死亡」(Allow natural death)。因為心肺復甦有大概率發生骨折等加重病人痛苦的副作用,因此當危重病人搶救希望不大時,醫生有權選擇DNR,以免加重病人的痛苦,幫助他有尊嚴的死去。

然而,在沒有被搶救的情況下,就被告知會被實施DNR,令英國的老人們感到心寒。

利茲市70歲老人布萊恩·帕金患有癌症,他希望自己有權得到治療,他在社交網絡上發布視頻,呼籲人們尊重弱勢群體,尊重他們生命中最後的願望。

在威爾斯,61歲的伊莉莎白·約翰罹患陰道癌8年,她對著鏡頭哭訴:

「籤署這份同意書,讓我感到自己被死神下達了死刑執行令。」

「即便我是社會的重擔,但我也沒有自掘墳墓的打算。」

隨著事件發酵,包括Age UK在內的多家英國老人慈善機構發表了公開信,呼籲醫院廢除這項政策,以保護「人民的基本人權」。

蘇格蘭老人協會(Age Scotland)也呼籲,醫生不應該根據年齡做出治療決定,「許多人正在經歷恐懼和焦慮,此時讓他們拒絕嘗試復甦,無疑是讓他們放棄生的希望。這是可恥的,完全不可以接受」。

然而,類似的「歧視政策」,其實早就在歐美各大醫院實行。

3月9日義大利全境封鎖後,義大利麻醉鎮痛復甦和重症監護學院(SIAARTI)就疫情發布的醫務工作者指導手冊中便提到,如果疫情持續發展,將放棄治癒希望較低、治癒後繼續存活年數較少的病人,優先救治年輕人,具體做法包括「為重症監護設置年齡上限」。

米蘭一位醫生痛苦地表示:「我們不得不面臨道德抉擇,選擇誰能被優先救治。」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西班牙,一位醫生在推特上一邊哭泣一邊講述著,自己不得不讓65歲以上的老人摘掉呼吸機,用鎮靜藥物來壓制痛苦,讓他們靜靜等待死亡。因為呼吸機緊張,需要留給更年輕的人們。

瑞典醫院公布的收治政策

瑞典的一家醫院也列出新冠患者收治政策:80歲以上將不再收治,60-80歲之間有1-2種基礎疾病的也不再收治,以上兩類人員已入住ICU治療的,自文件生效起中斷治療,拔管讓病人離開ICU。

年輕人發明了讓老人去死的熱詞

在醫療資源告急、衛生系統崩潰的情況下,醫護人員選擇以年齡定生死也許是迫於無奈,但令人寒心的是,有一部分人卻覺得這是理所應當。

70歲的美國德克薩斯州州長丹·帕特稱,當爺爺的應該自願為拯救經濟去死。

丹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說,如果連續3個月停止所有經濟活動會讓美國崩潰,因此像他這樣的老年人,應該自願犧牲生命以保護國家經濟。

丹·帕特的言論讓電視新聞主持人一臉震驚

「沒有人問我,作為一個老年公民,你願意用生命的代價,換來子孫後代和所有美國人都愛的這個國家嗎?我願意。」在丹看來,相比老年人的死亡風險,不如提振經濟更為重要。

在一次採訪中,烏克蘭衛生部部長伊利亞·葉梅茨更是將65歲以上的老人比作「屍體」,他直言「我們應該算一算,要把多少錢花在活人身上,而不是『屍體』上」。

這番話引起軒然大波,葉梅茨被迫宣布辭職。

雖然這類偏激的語言在政客中並不多見,但在普遍老齡化嚴重的西方社會,其實代表著許多人的真實想法。

在推特和臉書上,一群年輕人甚至炮製出「boomer remover」一詞。

Boomer特指美國戰後嬰兒潮那一代人,活到現在都是七十多歲了。而「boomer remover」就是嬰兒潮清除劑,要讓新冠肺炎把這一輩人徹底抹除。

很難追溯這個話題何時出現,但直到今天,這個標籤之下,仍有很多年輕人將疫情爆發、經濟崩潰、環境汙染等原因統統歸結於老人,甚至要讓老人去工作贖罪。

而在Tik Tok上搜索「boomer」一詞,那些對老人歧視與嘲笑的視頻,甚至成為另類走紅的捷徑。

「太有趣了,既然新冠病毒殺死最多的是老人,那就叫它boomer remover」

新冠病毒一腳踢飛老人,血滴在了地上,還成為當下流行的表情包。

日本的年輕人迅速吸納了這股思潮,在這個話題旁又新增了一個更惡意的詞彙——「老害排除裝置」。

在一些日本年輕人眼中,老人消失,社會的重擔就沒了,一張漫畫在推特上迅速「走紅」。

這張漫畫「暢想」著新冠疫情後,一個沒有老人的「美好世界」,發布者還配了一句無比冷酷的話:希望早日實現。

目前,這張漫畫已被刪除,但當天5小時內獲得7.1萬個點讚,1.6萬次轉發。

在這些日本年輕人看來,死亡是老年人對社會的貢獻。

那些「孤獨死」的老人

隨著歐美疫情加劇,一起起悲劇也暴露了老年人普遍孤獨的晚年生活。

在美國,65歲以上的老人有三分之一獨自生活。

在英國,75歲以上的老人有超過一半人獨自生活。

2018年一家NGO的生活滿意度調查中,英國四分之三的老年人生活孤苦伶仃,至少有20萬人在一個月內沒有和親友講過哪怕一句話。

而在日本,「孤獨死」十分常見,老人們直到屍體腐爛發臭,才被發現早已離開人世。甚至,日本還出現了專業的「收屍人」,為那些無人送終的老人料理後事。

這其中,有太多老人與孤獨絕望抗爭的故事。

一位62歲的孤寡老人,離世後兩個月才被鄰居發現。爬滿蟲子的房間,只擺了一張床、兩張椅子和茶几,老人就死在椅子邊上。

鄰居透露,老人的房子斷電斷水斷煤氣五年了,她卻從未見過有人從房裡走出來過。處理現場的工作人員在書桌上發現一張宣傳單,背面寫了一句「管理員,請幫幫我」,字跡工整。

在老人的遺物中,工作人員找到了死者哥哥的電話。兩人十幾年沒聯繫,最後一次見面,是幫失業的老人介紹工作,哥哥還說:不順利,可以隨時回來。

可惜,弟弟沒回過家,哥哥也沒再關心。

哥哥帶著弟弟的遺物離開

日本每年4萬起「孤獨死」的背後,很多都無關金錢和身份。

不被關注,不被重視,成為殺死老人的最後一擊。

從尊老看國家的文明尺度

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德國《明鏡周刊》刊文稱:「中國人若想消滅新冠病毒,需要的藥方既不是西醫疫苗,也不是中醫草藥,而是自由和民主」。

如今,看看這些因為失去剩餘價值就被迫放棄生命健康權的老人,難道他們指的是「生的自由,死的民主」?

你們還是好好學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吧!

看看,我們的老人已經出院了。

中國人一定都記得這張照片。

在最艱難的日子裡,醫護人員陪著87歲老人王欣一起,欣賞著最美麗的夕陽。

經過20多天治療,王欣老人出院了,他又站在夕陽下,為細心照料自己的醫護人員拉響一曲《送別》,哽咽著與他們擁抱告別。

還有武漢協和醫院,這位90歲爺爺一度拔針拒絕治療,他覺得自己歲數大了,不想浪費國家資源。

護士孫雪潔邊勸說邊給爺爺加油打氣,「您年輕的時候為我們打下江山,現在您老了,我們更要保護好您。」

3月初,武漢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這位百歲老人治癒出院,因為入院時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等多種基礎性疾病,醫院還多次邀請專家會診對他進行專項治療。

誰才是文明?誰才是野蠻?誰才是秩序?誰才是混亂?

作家方方曾經寫道:

檢驗一個國家的文明尺度,從來不是看你樓有多高、車有多快,不是看你武器多強大、軍隊多威武,不是看你科技多發達、藝術多高明,更不是看你開會多豪華、焰火多絢爛,甚至也不看你有多少遊客豪放出門買空全世界。

檢驗你的只有一條:就是你對弱勢人群的態度。

參考資料:woodtv.com:Nursing home COVID-19 patient asked 『Alexa』 for help before deathThe Guardian:Spanish minister says older people found 'dead and abandoned'NYT:『How Do I Get Help?』 Dying Coronavirus Patient Asked AlexaNYT:A Deluged System Leaves Some Elderly to Die, Rocking Spain’s Self-Imageyoutube:Dying Alone: Kodokushi, Japan's epidemic of isolation through the eyes of a 'lonely death' cleaner

相關焦點

  • 美確診老人死前向語音助手求助 垂死前令人心碎的錄音引唏噓
    導讀:美國密西根州一名66歲的老人感染新冠肺炎後孤獨一人去世,垂死前曾向亞馬遜的智能語音助手Alexa求救40次,令人心碎。這名老婦人名叫盧安·達根,一直居住在Mission Point護理之家。4月4日,她因病情惡化去世。她的姐姐佩妮在清理她的房間時,發現了她在垂死前令人心碎的錄音。
  • 美國18歲女大學生被亂刀砍死 臨死前曾爬樓梯求救
    (原標題:美國18歲女大學生被亂刀砍死 臨死前曾蹣跚爬樓梯求救)
  • 美國確診老人死前向語音助手求助至少40次:幫我,很痛苦
    據《紐約郵報》4月8日報導,美國密西根州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66歲老人被發現曾在臨死前向語音助手Alexa求助,Alexa是亞馬遜公司推出的一款智能語音助手。據當地電視臺WOOD-TV報導,這名老人名叫盧安·達根,在梅特隆雪松泉療養院被確診新冠肺炎,這裡共有31名當地居民和5名醫護人員。
  • 小區停電66歲老人呼吸機驟停 供電公司送來「救命」發電機
    小區突然停電,老人呼吸機驟停  昨日中午,記者見到老俞的妻子郭女士,家裡仍未恢復供電,回憶前一天忽然停電的一幕,她說:「嚇得我心臟病都要犯了。」  65歲的郭女士說,她的老伴兒今年66歲,十幾年前患上了肺氣腫,三年前越發嚴重,後來發展到要24小時靠呼吸機維持,一刻都不敢脫離。「家裡買了制氧機和呼吸機,都需要用電。」
  • 從自製收音機到智能音響 一個家庭「娛樂神器」進化史
    當你回到家,開啟家裡的智能電視、智能音響的時候,還能記起,若干年前的那些「家庭娛樂神器」嗎?66歲的孫志傑還記得,自己童年時,第一臺「家庭娛樂神器」就是一臺收音機,如今,他的家裡,還收藏著多臺老式收音機,鑑證著科技發展和時代的變遷。
  • 105歲大師臨死前說出:大年初一到十五的禁忌大全,​走親訪友遇到孩子「人來瘋」你怎麼辦?
    不欲購者,只能回答已有,忌諱說不要,以避不祥。  3.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這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  赤狗日忌拜年,赤狗為熛怒之神,遇之不祥,因此不宜外出、不宜拜年,也不宜宴客。  傳統習俗中,正月初三被認為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擾到老鼠嫁女兒。老鼠大有「誰不讓我過好這一天,我讓誰難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驚擾了老鼠嫁女兒,老鼠就要禍害這一家。
  • 32歲產婦月子期間猝死,生前多次向丈夫求救,卻被嘲諷「有病」
    32歲二胎產婦坐月子期間猝死,生前曾多次向丈夫求救,卻被嘲諷「有病」。女子母親收拾遺物時發現女兒日記:「生完孩子之後過得生不如死。」產婦之前檢查各項身體指標都非常健康。 經醫院檢查確定是因為,突發性心臟驟停30分鐘,家人對此表示難以接受。女子媽媽在整理遺物時,發現女子手機備忘錄,當中記載女子在坐月子期間,丈夫不僅沒有對她格外照顧,甚至連最基本的關心都沒有給過妻子。
  • 「我很痛,幫幫我,」美國老人向語音助手絕望求助,讓人心碎
    全美疫情實時動態請戳4月8日,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密西根州一名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而去世的老人,其生前曾多次向語音助手Alexa求助。
  • 畢業典禮上66歲的碩士和66歲的學士告訴我們什麼
    中大校長黃達人(左前)為66歲碩士李奕權(右前)頒發學位證書。 66歲學士洪敦安。  中山大學昨日舉行的兩場畢業典禮出了兩個人物,第八場畢業典禮上出了個66歲的碩士,第十一場畢業典禮則出了個66歲的學士。
  • 經典音響新玩法,漫步者智能音響S1000MA升級上市
    北京2016年10月11日電  -- 日前,國內音頻資深品牌漫步者再推智能雲音響新品S1000MA。作為漫步者旗下經典型號S1000的WIFI升級版本,此次與阿里智能跨界合作,不僅讓S1000MA擁有海量雲端資源,還創新植入智能化的語音操控技術,其便捷操控體驗與強大的音頻解決方案,讓音箱會「說」也會「聽」。優質硬體+豐富內容,真正的無線聽音熱潮席捲而來。
  • 美國男子在埃及監獄絕食而死 曾寫信向川普求救
    美國廣播公司報導,近期,美國男子穆斯塔法·卡西姆在埃及關押期間絕食而死。卡西姆因被控試圖推翻埃及政府而獲刑。卡西姆現年54歲,曾是一名紐約計程車司機,2013年8月因涉嫌參與抗議埃及總統塞西政府的活動被埃及安全官員逮捕,隨後被判入獄15年。
  • 3千老人死在養老院,美國悲劇!川普說要死10萬,老了就該死?
    而美國總統川普已經承認美國將要死10萬人,這比過去的預估數字要高得多。 護士站不接電話,所以我只能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打電話。」62歲的加西亞在伊莎貝拉待了9天,然後就死了。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他請求幫助,呼吸困難,給家人寫下了這樣的紙條:「我需要幫助!」(下圖)
  • 國際範的智能音響 只為懂生活的你
    其傳奇抒寫要淵源於十六年前,Sonos在美國加州誕生,後一舉成為Wi-Fi智能音響的鼻祖,在搭載人工智慧助手的Echo出生之前,Sonos本身就是智能音響的「代言詞」。Sonos One是智能家庭音響系統的新成員,是Sonos首款搭載智能語音助手的革新性產品,也是進軍智能語音音響市場的全新力作。數智評測室首次迎來貴客Sonos,將最大力度,深度剖析One這款跨時代的產品。
  • 老人臨終前一天的表現
    有的老人涼到肚子就死了,有的到大腿就已經死了,有的涼到心臟才死。同時,手也會遲點從手指開始向心臟涼進來(手腳冰涼為心臟供血不足死亡類型)。另外,對於肺不好的人來說,基本上是一口氣上不來就去了,如大小便後就死亡。胃不好會吃不下飯。腦不好的人可能神經指揮失靈造成腦死亡。植物人會吃不下飯。心臟不好的人還可能導致血栓或者血管破裂而死,或者神經壓迫中風症狀。總之,哪個器官最先損壞,就出現哪個器官死亡的徵兆。
  • 阿里巴巴迎戰亞馬遜 Echo:將研發中文智能音響
    美國科技網站 The Information 6 月 29 日發布一份報告稱,阿里巴巴正在開發一種中文智能音響,與亞馬遜旗下的 Echo 競爭。知情人士向 The Information 表示,該設備可能最早在下周公布。
  • 66歲高齡的老人愛上蹦床,還能在蹦床上展示各種高難度動作!
    在我們許多人看來,蹦床比賽跟其他的體操運動沒什麼兩樣,這種比賽對參賽選手的體能要求十分嚴格,運動員們不僅要時刻保持充沛的精力,而且還要有柔軟的身體,否則一些高難度的動作是無法做出來的,因此蹦床比賽的選手們一般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參加的。
  • 廈門69歲老人林智崇平板支撐66分鐘 被贊「廈門駱家輝」
    64歲的美國前任駐華大使駱家輝曾被曝能做51分鐘  林智崇練平板撐僅3個月,最好成績66分02秒    69歲,66分鐘。這兩個數字,把廈門老人林智崇送上了「首屆平板支撐世界盃」北京總決賽的賽場,並贏得了平板支撐世界紀錄保持者的擁抱,美國前任駐華大使駱家輝也成了他的「粉絲」,還主動和他合影。  對大多數人來說,平板支撐還是一個陌生的新名詞,林智崇也是今年4月才第一次接觸到。初次嘗試,他就堅持了6分鐘,從此迷上了這項特別的運動。從6分鐘一直到66分02秒,他說:我只想挑戰自己的極限。
  • 男子買春被抓向友人求救 妻子現身嚇得立刻跪下
    原標題:男子買春被抓向友人求救 妻子現身嚇得立刻跪下   中新網11月20日電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導,臺灣高雄市一名已婚男子酒後買春,遇到警方檢查,立刻打電話給朋友求救,結果話說得不清不楚,朋友急忙通知男子妻子到場處理,嚇得立刻跪下認錯,只見老婆氣到頭也不回一走了之,後悔萬分。
  • 狗狗臨死前的徵兆有哪些,為什麼有的狗臨死前會離開家?
    家裡的老人們會說,這是狗狗提前預知到自己快死亡了,所以找一個沒人的地方離開這個世界。為什麼有的狗臨死前會離開家呢,其實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一、為了不讓主人難過陪伴主人多年的狗狗是很通人性的,它也能感覺到主人的喜怒哀樂。
  • 關愛老人和兒童 智能隨身防丟設備選擇
    與此同時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會長李寶庫表示,中國正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2010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1.69億,並且這個數字每年都在程穩步上升的趨勢,到2050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將達到4億,盤大的人口數字背後,老人的健康安全問題也不容樂觀,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60歲以上老人約有58%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症,從而導致每年的老人走失率更為嚇人,達到76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