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目前仍在以每天數萬人的步伐增長,然而,用《紐約時報》的話說,一場大規模的「社會實驗」已經全面展開——全美約有1100所大學著手恢復面對面授課。不過,目前的「實驗」結果難稱樂觀。
大學集中感染此起彼伏
本周一,是猶他州立大學全面複課的日子,但就在開學前一天,校方表示,從四個學生宿舍收集的下水道汙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學校立即向當地衛生部門發出安全警報,至少287名學生被隔離接受病毒檢測。
△猶他州立大學在宿舍廢水中檢測到病毒後,對部分學生進行了隔離。圖自美聯社
德克薩斯基督教大學上周末報告稱,其教職員工及在校學生中已有447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阿拉巴馬大學,校方證實,自8月19日恢復面授不到兩周,就有超過1000名學生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校長承認,這種傳播速度實在「無法接受」。
△阿拉巴馬大學 圖自蓋蒂圖片
搶跑出發,而後匆忙倒車,美國大學幾乎重蹈了各州草率重啟的覆轍。在暴發群體感染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聖母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奧尼昂塔分校等相繼暫停了面授課程,恢復線上授課。
已經出現傳播的學校怎麼辦?有公共衛生專家「支招」,最好把學生們「關」在校園裡,不要放他們回到社會上,否則會傳染更多人。美國傳染病學家拉維娜·庫拉爾(Ravina Kullar)認為,校園暴發感染幾乎不可避免,「學校要承擔起這份責任,讓這些學生留在校園並照顧好他們。」
校長們壓力山大
△網絡視頻截圖 一群學生聚眾狂歡
這份沉甸甸的責任顯然讓校長們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8月31日,伊利諾伊大學在「挨過」開學第一周後,嚴肅地發布了一項聲明,警告一些「不安分」的學生:「我們已經成功度過了第一周,但接下來還有一整個學期,需要認真對待。如果有學生舉辦大型聚會或違反隔離令,將(或已經)被停學及罰款。你已經入了校,就要想盡辦法留下來。」
這份充滿「威脅」的聲明實屬無奈,如何管住青春躁動的學生,是每個學校都面臨的大難題。俄亥俄州立大學已有200名學生因聚眾狂歡被停學。密西根大學教授賈斯汀·沃爾夫斯(Justin Wolfers)無奈地表示:連白宮都帶頭聚眾,你能說服學生遵守規定?
△沃爾夫斯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指責共和黨大會在白宮舉行,大量人員聚集,成為負面示範
一些專家對大學裡聚眾狂歡的現象尤為擔心,因為這很容易造成群體感染,如果再傳播到校外,很可能導致紐約等地的防疫努力毀於一旦。但學生聚眾狂歡屢禁不止。
上個周末,南卡羅萊納大學的數百名學生在校外舉行了一場泳池派對,聞訊趕來的警察發現,現場就像「狂歡節」,完全沒有防疫舉措。這些學生在接受批評教育後被放走。「南卡羅萊納大學的學生們第一學期的考試已經不及格」,《每日新聞》指責學生不負責任的行為。
△南卡羅萊納大學 圖自蓋蒂圖片
無獨有偶,《紐約時報》2日報導了康奈爾大學的一件校園大新聞:一群學生擠在小廚房裡,為一個光著膀子的傢伙和一個女孩子掰腕子叫好。沒有人戴口罩。
△康奈爾大學學生違規聚會視頻截圖
這段視頻被人傳到了網上,很快就引發了不滿。該校已經有3500多人在網上請願,要求開除視頻中的學生。請願書稱:康奈爾大學正在嘗試一項「壯舉」,讓所有學生重返校園。這離不開大量的安全防範措施和每個學生的遵守,「我們要讓這些學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舉報還是沉默,這是個問題
越來越多的學校發現,也許讓「深明大義」的學生充當「眼線」,檢舉其他違規的人,可以部分解決管理的難題。
《紐約時報》稱,柯爾蓋特大學(Colgate University)給學生發了一封備忘錄,鼓勵他們舉報違反社交疏離準則的同學,以便校方採取行動。包括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等諸多高校都給學生提出了類似的要求。耶魯大學等學校還設立了舉報熱線,以方便學生舉報「危險活動」。
不過,在學生眼中,「打小報告」的行為顯然令人不齒。他們現在面臨一個難題:是為了健康安全積極舉報,還是保持沉默裝沒看見?
有不少人覺得向身邊朝夕相處的同學甚至朋友「下手」實在難以做到,但是對於紐約大學的學生坎布裡亞·凱利(Cambria Kelley)來說,這沒什麼可猶豫的。凱利先後有幾名家人感染新冠病毒,她的祖母因此於七月去世。「如果情況夠糟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舉報。」 凱利說,「我不會為自私的人而冒生命危險。這些規則對所有人都有益。」(央視記者 王逢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