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所學校改名後知名度上升,報考人數增多,入選「雙一流」

2021-01-11 教育經緯

「魔都」上海是我國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地理位置優越,無論是學習還是就業都成了很多人心中嚮往的城市。所以每年高考填報志願時,上海都會成為熱門城市,所以分數線也水漲船高,競爭很激烈,生源質量也非常不錯。

上海的高校中有非常厲害的老牌名校,比如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但其實還有一些學校也因為某些原因沒有那麼大的名氣。在提高知名度、吸引生源的過程中,有很多學校都會把改名作為措施之一,以備學校更好地轉型和建設,有更長遠的發展。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所上海改名非常成功的高校,改名後的這所高校不僅僅知名度提高了,而且實力也發展得越來越好,發展前景很好,值得家長和考生的關注。

這所學校就是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目前在我國校名含有「海洋」的高校排名中僅次於中國海洋大學,2017年還成功地評為了「雙一流」建設高校。進入「雙一流」行列後,上海海洋大學的招生質量也大幅度提高,分數線也有所漲幅。

上海海洋大學的前身是1912年創立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是由著名的實業家張騫提議籌辦的,後來由於戰爭時代戰火摧殘,學校多次遷址,並經歷了合併組建等過程,1952年正式更名為「上海水產學院」。

之前很多人可能對水產專業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這類專業一直比較冷門。改革開放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對海洋資源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1985年,學校更名為「上海水廠大學」,2008年,學校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

不過改名只是學校提升實力措施中的一步,其實在更名之前,上海農業科學院和上海水產大學就組建了上海水產大學農業研究院,農業類專業實力大大增強,引進了很多的師資團隊。改名後的上海海洋大學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和重視,就業生質量非常好,還被評為了「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學校」。

目前,上海海洋大學的水產專業已入選了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學校不僅有多個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平臺,還有自己的科技園,在水產、海洋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就顯著。上海海洋大學隨著海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需要的海洋類人才也會越來越多,近年來的錄取分數線也在不斷增高,發展前景非常好。

相關焦點

  • 南方這幾所雙非報考人數爆炸
    考研人數已經連續3年以50萬的人數遞增,2020年報考人數更是達到了341萬,可以預見2021年考研人數將突破400萬大關。在報考人數瘋狂增長的條件下,各大高校上岸名額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一些高校的報考人數成倍增加,導致上岸更加艱難。本期我們就為小夥伴們盤點幾所人數爆炸的高校,幫小夥伴避免扎堆。
  • 上海這所211大學「改名很失敗」,知名度下降,還被誤解成民辦
    但是,每年也都有很多的大學院校會申請改名,不過,有一些院校改名很成功,提高了知名度,但是也有一些院校改名比較失敗,不僅校名中沒有了學校的特色,知名度還大打折扣,還被很多學生誤認為是「民辦」大學。上海這所211大學「改名很失敗」,不僅知名度下降,還被誤解成民辦東華大學上海這所211工程類的大學,不僅地理位置優越,位於一線城市上海,並且實力也非常強,每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很高,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報考這所院校。
  • 入選「雙一流」的雙非高校——上海海洋大學
    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1)關於985,211和雙一流的關係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同為國家戰略計劃,國家將給予這些高校更多政策和資金上的幫助。
  • 上海13所高校入圍雙一流名單!上大最尷尬,華政、上戲受重傷!
    985高校與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哪些區別呢?那麼對於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與原211又有哪些區別呢?關於985、211過渡為「雙一流」網友看了名單表示:火遍大江南北的王老吉改名加多寶!確實有種「換湯不換藥」的感覺,但是細究還是發現改變了許多,相比於之前的985和211名單,有3所非985高校入選一流大學建設,並新增25所非211高校。如果你單方面認為這是國家的決定,還是太淺顯,這說明高等教育的成果是明顯的,這幾十年教育的進步是巨大的。
  • 這所大學趕上了「985工程」的末班車,如今又成功入選雙一流
    上個世紀末,為了實現現代化,建設若干所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國家啟動了「985工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985工程」院校辦學層次高、綜合實力強,是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大學。「985工程」大學從1985年啟動建設以來,先後有39所高校入選了「985工程」,如今這些大學同已統籌為「雙一流」建設。
  • 江西一所改名最成功的大學,不在省會南昌,知名度卻不斷攀升!
    最近幾年,不少大學熱衷於改名。如上海電力大學、南寧師範大學等,經查閱,多達40多所。,江西有一所大學就通過改名提高了知名度,堪稱是江西改名最成功的一所大學。這所大學以前的時候默默無聞,改了名字之後綜合實力也不斷的增強,如今在全省排名第四。這所大學就是江西理工大學。
  • 「雙一流」調整在即,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這所大學有望入選!
    學校有14個院系,分別為數學系、化學系、生物系等,院校有26個本科專業。其中的熱門專業有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和環境科學與工程,報考人數較多,屬於比較受歡迎的專業。南方科技大學得到了地方和國家政策的支持在,擁有優質的生源。南方科技大學教師約300人,90%以上擁有海外工作經驗,包含院士23人。
  • 適合文科生報考的3所高校,學校知名度高,發展前景不錯
    相對於理科生來說,文科生更難選擇專業和學校,稍微不注意後期就業就很困難,這更要求文科生選擇專業和學校要謹慎。現在是填報志願的高峰期,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所適合文科生報考的高校,可以作為參考。和985工程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兼有部分理工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入選雙一流高校建設大學。
  • 上海這所大學,從普通本科「逆襲」成雙一流,網友:校名很重要
    上海這所大學,從普通本科「逆襲」成雙一流,網友:校名也很重要俗話說;「人如其名」,學校也是如此,雖然校名的好壞不能代表一所學校的真實實力如何,但是也能起到很大的正面作用,許多考生和家長在高考填報志願選學校的時候,會比較注重報考高校的名字
  • 大學改名就好招生?這所雙一流大學改名後錄取分數線不及二本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名單,截止至2019年6月15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57所(不含港澳臺)。其中,794所高校在1981年後至少改過一次名字,改了兩次、三次名的學校也不在少數,而剩下的學校裡,還有324所是在1981年後才成立的。這意味著,從1981年到2017年,僅有125所大學的校名傳承至今。42所雙一流高校沒改過名的僅三所。
  • 上海改名最成功的兩所大學:紡大、水大
    也正是因為這樣,國內很多大學素來喜歡改名字,有的大學甚至在改名中,名氣不斷增大,也收穫很多好的生源,上海就有兩所改名非常成功的大學,在改名之後學校提高了生源質量,擴大了學校影響,這兩所大學就是東華大學(紡大)和上海海洋大學(水大)。
  • 北京這所大學自廢國字號,大學降格為學院,如今成功入選雙一流
    然而,在北京有一所大學卻一反常態,沒有遵循國內大多數高校的改名規律,而是自廢國字號校名,將大學改為學院,卻成功入選「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從改名的情況來看,學校的行政等級、辦學層次降低了,但是北京協和醫學院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和社會知名度仍然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 這5所高校在二本批次招生,卻是「雙一流」高校,值得報考
    我國有2000多所高校,其中學校規格最高的就是「雙一流」高校。「雙一流」高校代表了國家的辦學水平,也是眾多學子喜歡選擇的高校。「雙一流」高校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其中前者共42所,包括36所A類和6所B類。
  • 這5所高校在二本批次招生,卻是「雙一流」高校,值得報考
    我國有2000多所高校,其中學校規格最高的就是「雙一流」高校。「雙一流」高校代表了國家的辦學水平,也是眾多學子喜歡選擇的高校。 「雙一流」高校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我國人數最多的211,成功入選雙一流B類,卻因本地招生過多引爭議
    世紀初,我國高校合併潮盛行,很多高校在這一時期合併其他高校,「強強聯合」之下誕生了一批「巨無霸」高校。這些「巨無霸」高校地盤大、學科全,如今我國招生人數最多的也是這些「巨無霸」高校。這是我國人數最多的211,成功入選雙一流B類,卻因本地招生過多引爭議。
  • 考生注意:這3所大學有望入選下批「雙一流」,提前報考可撿漏!
    如今在就業、保研、出國等方面,有個「雙一流」的頭銜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雙一流」高校自然成為了考生眼中的「香餑餑」。「雙一流」高校每5年會重新評估一次,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這意味著這次未入選的高校有機會在5年後入選,那哪些未入選的高校有可能入選呢?這3所大學有望入選下批「雙一流」,提前報考可撿漏!
  • 8所中醫藥大學被除名,包括1所211、2所雙一流,值得報考嗎
    每一名學生努力學習,苦苦奮鬥都是為了上一所好大學,將來有一份好工作。但是往往結果出人意料。比如如今有些大學出現了「逆流」現象,被人們忽視了。 不管是醫學學校還是醫學專業,它們曾經是眾多醫學生的追求目標。如今由於報考人數多,工作崗位有限,導致很多醫學類學校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
  • 蘇州這所雙一流大學,實力強悍,擴招力度大,想報考的學生有福了
    蘇州這所雙一流大學,實力強悍,擴招力度大,想報考的學生有福了高考已經結束,對於我們普通學生來說,沒有什麼能比考入211和985名校更令人驚喜了。如果能夠考入這類重點大學,那麼不僅可以在大學四年裡接觸到很多頂尖的學習資源,而且還可以在畢業後獲得很多特別難得的工作機會。據統計,今年報名參加高考的人數有1071萬,在如此之大的競爭壓力下考入一所重點大學,難度可想而知。在這一特殊情況下,重點大學如果計劃擴招,那麼對於一些想考入名校的學生來說,無異於天降甘霖。
  • 「雙一流」結果公布後,財經類專業考研,該如何選擇目標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的專碩同樣競爭激烈,學校財政金融學院2017年招收98名專碩,但報名人數高達1314人。可以預見,今年報考中國人民大學的人數應該更多。由於是財經類高校,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招生人數要比其他高校多一點,考研難度可能要比前兩所高校低點。四、上海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是我國財經類高校當中綜合實力最強的一所高校,但此次「雙一流」,學校入選「一流學科」的竟是統計學,而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都沒能入選「一流學科」,這樣的結果肯定會對學校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 這三所「雙一流」,聲量不高,但近幾年排名穩步上升,未來可期
    自從實施了「雙一流」建設,「雙一流」建設高校就漸漸成為了國內最強大學群體的代名詞。不過這一百多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實力是有強有弱的,部分「雙一流」建設高校實力頂尖、蜚聲海內外;部分「雙一流」建設高校名望一般。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三所「雙一流」,聲量不高,但近幾年排名上升很快,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