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網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濟南長清區石麟小學堅持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立即行動,迅速部署,全力藉助網絡平臺,科學制訂特殊時期「空中課堂」學生助學方案,實現學習無邊界、全空間學習的新模式。
制定預案 精準策劃「空中課堂」特色學習
石麟小學教導處各個學科以「興趣+靈活」為原則,撰寫延遲開學預案,根據各個學科的特點制定適切的家庭助學方案。
語文學科倡導「閱讀、觀察、內化」,以疫情為新聞點,關注疫情變化,洞悉媒體熱點,感受特殊假期的「多感官」學習;數學學科以大數據為媒介,引導學生關注疫情的同時,獲取數學信息,培養科學理性的分析;英語學科以口語為出發點,藉助網絡資源練習口語表達;美術學科以尋找身邊的美,開啟了特殊假期的尋美、賞美、創造美的實踐之旅;音樂學科從賞曲、奏曲、創曲,引導學生學會欣賞,並創造「大愛」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以此來關注疫情,防控疫情。
如何助學?如何藉助資源讓學生學有趣味?是老師們所思考的。利用假期時間,老師們積極開展網絡備課,根據濟南市延遲開學「空中課堂」學習資源,進行適合學校特色的優化備課。
各個學科制定學習周計劃,將任務分解到每一天,每一項,讓學生學有目標。「五不」原則進一步規範了延學期間的教學行為,即不堆砌資料、不集中推送、不簡單布置、不硬性規定、不加重負擔。「五關注」更是讓執教老師明確了延學期間如何去做好學生學習、心理、生活各方面的引導工作。即:「要關注學生家庭情況」、「要關注學生身心健康」、「要關注學生接受能力」、「要關注學生用眼時間」、「要關注學生自學水平」。
語文學科組集智備課研討課本知識與專題拓展的融合,積累知識的同時進行了學習方法的整合,做到省時高效。
數學學科組針對當天學生們提出的共性的問題,有爭議的問題都要組內進行研討,大家暢所欲言,逐一解決,通過一個問題的研究能聯想出一個問題串。每節課做到精心備課,哪些知識點需要拋給學生自己解決,哪些需要精講,哪些需要重點落實等都做到了心中有數,把握好兩個量:數量符合要求不超時不重複,質量要高要考察精準。
英語學科老師集智研討設計多形式的口語作業的設計,不僅能夠鞏固所學,也激發了學生開口講的興趣。
正是有了各學科組集體研討的過程,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延遲開學期間,將自主學習指導更加具體化、更加明晰化,讓學生學有收穫,學有興趣,讓教師手中有法、心中有數、眼中有愛,切實做好「停課不停學,學習有質量」。
微課使用 自主學習 教師輔助學習過程
濟南市教研院調動全市優秀教師為各區縣學校錄製了高質量的精品課,各學科教師統一進度,根據資源有條不紊地進行網上推送,推出學生線上學習和生活指導服務,科學設計作業的形式和內容,布置彈性作業和分層作業。不向家長布置作業,學生以動手實踐、生活體驗式作業為主。每天提前推送預習單和學習任務,時刻在線解疑答惑,把最溫馨的「服務」帶給學生們和家長們。
同時,各學科嚴格控制網上學習的時間,並引導學生勞逸結合,注重用眼健康。每次教學活動持續時間15-20分鐘,指導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全面鋪開的線上交流是老師們的第一次,老師們將課堂搬到線上,隨時解答學生的疑問,與學生互動交流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解決學生的疑難,疏導學生的情緒。
多元方式 任課教師運用「空中課堂」學習軟體
本著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任課教師在家長自願的情況下開展了線上教學活動,多元方式推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梳理、學會總結。
最簡化的學習方式是鴻合直播,教師操作方便,易講授。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學習,關鍵處、難點、背誦積累處,能停下指導夯實。教師可全程直播,可直播重難點講解。結束後,在人人通發布作業,學生完成後上傳批閱,效果不錯。
講解習題的時候,利用群內發起qq電話,這樣可以與學生有一個互動,營造學生有課堂上課的氛圍。
鑑於網絡直播的不穩定性,可以採用多元軟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空中課堂」的學習。前30分鐘,觀看微課,在電腦上提前下載資源包;後30分鐘用鴻合直播梳理本節課的易錯點,解釋答惑,如果有些同學沒有及時進來,還可以觀看回放;課堂練習,課後作業用人人通推送。
花樣評價 家校合力激發學生的能動性
延遲開學期間,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所有任教老師積極探索有效的評價方式。學校評價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口頭表揚——獎狀頒發——家長評價——家校共育」。
花樣的評價方式,讓家庭真正成為了課堂,家長參與其中,對孩子的家庭表現進行了多元評價,而任課教師則對學生到達課堂、參與課堂、參加活動、學習效果等進行賦分量化;還結合每日的出勤、作業上傳、體育鍛鍊、家務勞動等完成情況進行量化、評比,並在群裡及時公布,做到公平、公正、透明,班主任和任科老師評選出了博雅麒麟娃、篤學麒麟娃、尚美麒麟娃、健體麒麟娃、創新麒麟娃、知行麒麟娃、雋秀麒麟娃各方面優秀的麒麟娃,肯定了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對自主學習能力弱的同學也是一種鞭策,逐漸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
拓寬學習途徑 「一班一策」延伸學習空間
課堂的外延是生活,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各班針對自身的情況,安排不同的學習活動,豐富學生的家庭學習方式。如:五年級五班小實驗操作、四年級一班跟著新聞學語文、三年級的小瑜伽練習、二年級七班小小美食家……不同的實踐活動、不同的班級特色、不同的學習方式,讓這個延學假期變得不一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與力量。(通訊員:陳彬 陳鎮)